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国医大师卢芳诊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则、观点、临床经验,及中医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研究。卢老治疗此类疾病,遵循辨病与辨证“双辨相结合”的总原则,认为这一类疾病的癥结为“热、毒、血瘀”,并自拟验方抑免汤治疗。本文将从辨病到辨证,审症到诊断,立法到组方,方义到个药,宏观到微观,介绍并阐释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作用及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2.
总结李秀军教授中医辨证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经验。李教授认为,白血病以热毒、痰凝、血瘀、正虚互为因果,最终形成虚实错杂之证,不同疾病时期表现的虚实情况也不尽相同,治疗不外乎扶正祛邪,祛邪包括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扶正则为益气养阴、补气养血。其将中医辨证论治与化疗相结合,针对化疗的用药时间、剂量及毒副作用,合理地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以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介绍杨正望教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经验。杨教授基于女性相关特点,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为气血不足、胞脉瘀阻所致,以冲任气血失调为本,胞脉瘀阻不通为标,治疗应在调和气血的基础上祛瘀通络,以助后期受孕。其以“通”为法,运用益气化瘀方,一方多用(口服、保留灌肠、外敷),同治本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运用阴阳、六经辨证理论治疗高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龄女性DOR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阴阳、六经辨证理论为指导,分期用药;对照组采用来曲唑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的受孕情况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FSH/LH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受孕11例、受孕率为36.67%(11/30),对照组受孕4例、受孕率为13.33%(4/3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SH水平以及FSH/LH值均较治疗前下降,LH水平较治疗前上升,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阴阳、六经辨证理论指导进行分期用药,能够下调高龄女性DOR不孕患者的FSH以及FSH/LH比值,并诱发比较优势的卵泡发育、成熟、排卵,成功受孕。  相似文献   

5.
总结赵珂运用补肾调轴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经验。临床上多以调理月经以及调轴为先,补肾之时结合月经不同时期肾中阴阳的消长转化规律以及胞宫藏泻的特点,适时调整用药,以补肾调轴为治疗大法,兼重养精血,同时佐以补肾活血之品,促进气血调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87%,对照组为74.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介绍熊之焰教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经验。熊教授认为高位复杂性肛瘘治愈的关键在于术式的选择,术中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挂线疗法,同时注重术后换药看三期、脱线分阶段,创面治疗采用局部辨证为主、结合整体辨证的方法遣方用药,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8.
介绍赵利华教授治疗产后脱发的经验。赵教授认为,产后脱发与肝肾亏虚、冲任受损有关,擅用针灸调理肝肾、梅花针局部叩刺、二至丸加滋阴养血药内服等法治疗,针对不同体质患者辨证施治,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9.
介绍陈慧侬教授治疗高泌乳素血症不孕的经验。陈教授认为,肝气郁结、冲气上逆是高泌乳素血症的主要病机,治疗以疏肝理气、平冲降逆为大法,以定经汤加减治疗。临床根据症状遣方用药,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运用辨证分型治疗lgA肾病的经验。张老认为IgA肾病病程长,以脾肾亏虚为主,复感外邪而诱发。治疗分急性期与缓解期,急性期以祛邪为主,兼固护正气;缓解期以补虚为主。临证分为风热犯肺、湿热内蕴、脾不统血、肾虚火旺、肾气不固和瘀血阻络6型进行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1.
介绍孔立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眩晕的经验。分析归纳围绝经期眩晕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气虚痰蒙,临证治疗以补气治本,化痰开窍治标。用当归黄芪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组方标本兼治。并根据患者的不同伴随症状,辨证加减,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江劲波教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经验。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江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为外邪入里、脏腑功能失调、七情内伤等致火热内盛,迫血妄行而发病;或气血亏虚、阴阳亏损而致病。临证辨为火热迫血妄行证、心脾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火旺证、脾肾阳虚失血证,分别以三黄四物汤、八珍汤、二至丸合茜根散、附子理中丸治疗,并随症加减,获得佳效。  相似文献   

13.
介绍余在先主任医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余师认为临床上本病以脾虚为本,湿热或热毒蕴结、肠络瘀阻为主要病机。在辨治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四个方面:辨证与辨病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结合、解毒活血,治病求本、扶正与祛邪并举。其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溃结灌肠方进行局部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介绍栗锦迁主任医师治疗郁证的经验。郁证的发生主要与个人的体质、情志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关。栗师强调对于郁证的治疗应当以中医辨证为主,再辅助结合西医辨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主张按照病情分清郁证之气血痰火食湿郁以何郁为主,多用越鞠丸加减治之。  相似文献   

15.
基于脏腑辨证,帕金森病以往多从肝风论治;基于气血津液辨证,多从气血解释,而从津液的角度认识帕金森病,却少有言及。本文从津液角度整理古籍和临床治疗经验,对帕金森病的病因进行探讨,提出治肾以复津液上腾之下本、治脾胃以复津液升降之中轴、治肺以复津液敷布之上源的治法,以期丰富帕金森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与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助卵汤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来曲唑常规促排卵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助卵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排卵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受孕情况。结果:2组排卵期卵泡直径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卵汤联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优于单用来曲唑促排卵治疗。  相似文献   

17.
介绍庞鹤教授治疗雷诺氏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庞教授在临床实践中,辨本病基本病机为阳虚寒凝、血瘀、气郁,治疗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通络、行气解郁为法。其认为治疗本病时应综合认识“痹证”及“脱疽”的病因病机特点,“顾实”不“忘虚”,整体辨证,随症加减,内服外用结合,辨证选用经方进行治疗,灵活选用活血化瘀药,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介绍匡继林教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所致不孕的经验。匡教授认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所致不孕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且肾虚血瘀证为其常见证型。治疗上采用孕前孕后两步法,孕前自拟补肾通络方补肾填精,兼活血祛瘀,并辅以“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行人工周期疗法,从而提高受孕概率;孕后予寿胎丸加减以健脾补肾,巩固胎元,预防流产。  相似文献   

19.
介绍孙媛主任医师治疗眩晕的经验。孙媛认为眩晕的发生与心、肝、肾、脾功能失调相关,常见病理因素有风、痰、瘀、虚、郁,以风、痰、瘀相兼者最为多见,其病因病机主要是肝风内动,痰瘀互结,上蒙清窍,治以平肝息风、祛痰化瘀,自拟化痰祛瘀定眩汤治疗。临证常根据不同兼夹病因,辨证施治,灵活化裁用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三焦辨证是中医学常见的辨证方法,也是温病学的辨证纲领之一,具有丰富的津液保护辨证特色,但在干眼的治疗中却应用较少。中医学认为干眼的发生、发展与津液代谢有关,具体表现为津液生成障碍和津液传输障碍。本文总结干眼发病的病机特点,以三焦辨证理论为纲领,以津液代谢为核心,从上焦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角度将干眼进行分型,以此辨证。本文辨治干眼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将三焦理论应用于干眼治疗,有利于临床的辨证施治,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