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卫星导航为何要有"中国造"国家安全不能依赖洋货 记者:一说起卫星导航,大部分读者马上就会想到美国的GPS系统,它在手机、汽车用户中的应用已很普及.很多人眼中,GPS几乎就是卫星导航的代名词,在这种局面下,我国为何还要发展建设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2.
日前 ,美国空军成功发射一颗代号为“2R 10”新的GPS换代卫星 ,将接替一颗 1990年升空、目前能量已出现衰减的GPS卫星。这颗新型卫星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 ,预计使用寿命为 10年 ,属于第三代GPS卫星 ,其性能有了很大改进 ,如装备了更先进的天线板 ,信号覆盖范围和精度也有所提高。美国GPS系统目前由包括 4颗备用卫星在内的2 8颗卫星组成 ,可以提供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在军事以及测绘、交通和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随着在现有GPS系统中占主体的第二代卫星陆续接近“退役”年龄 ,美国正在对它们进行换代升级美发射一颗“…  相似文献   

3.
GPS用户利用导航电文中的历书数据进行卫星可见性的计算和预报。美国2004年12月公布新的GPS接口文件中,规定一种新的民用导航电文格式,提出一种简约的历书数据构成。文中针对简约历书简化了卫星位置算法,在此基础上对使用简约历书计算卫星位置的精度以及对卫星上升、下降时间预报精度进行分析,分析了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一、GPS系统概述 1.GPS基本概念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如今,GPS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实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全球精密导航、指挥和调度系统。GPS系统主要由空间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站和用户设备3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5.
北斗系统与GPS应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已投入试运行服务。从国内用户应用方面具体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比美国GPS的优势,包括定位精度、信号的载噪比、定位速度和应用模式等,给出了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在试运行阶段的一些应用测试数据。同时指出了对北斗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新一代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不仅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且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7.
美国和欧盟官员 6月 2 1日说 ,美国和欧盟当日就卫星导航系统合作问题达成最终协议。双方基于今年 2月在布鲁塞尔达成的卫星导航合作原则协议 ,经过数月谈判 ,终于就欧盟正在开发的“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与美国的GPS合作问题达成最终协议。美国官员说 ,美国和欧盟之间的这个新协议 ,将在欧盟委员会主席访问华盛顿时与布什总统一道签暑。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使用 30颗卫星发出信号 ,免费为用户提供其所在位置的坐标 ,精度为 4m ,对于收费用户 ,精度则提高到 1m。此外 ,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还能为欧盟成员国提供大量的情报信息…  相似文献   

8.
《全球定位系统》2009,34(5):45-45
当前全球有四大卫星定位系统,分别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在建的Galileo系统和中国的北斗系统。我国从2000年开始,陆续发射了四颗“北斗一号”试验导航卫星,组成了我国第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007年4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这标志着北斗系统由一代开始向二代过渡。  相似文献   

9.
鉴于GPS系统已经成熟,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尚不完善,本文考虑建设北斗卫星对GPS卫星的增强系统。一方面,采用GPS/Compass-Ⅱ组合卫星导航系统,可大大增加某一时刻的可见卫星数,增强导航定位系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北斗现已发射第九颗导航卫星,其中包括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本文重点探讨利用这5颗GEO(Geostationary Orbit,GEO)卫星对GPS系统进行外部增强,即北斗GEO卫星同时播发卫星导航电文和增强信息,提高用户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不同,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采用了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中圆轨道卫星的混合星座,星座分布不均匀。特殊星座决定了不同纬度地区用户的可见卫星数量和观测几何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用户的导航定位性能存在明显的纬度效应。分别从理论模型和实际观测两个方面对不同纬度地区用户的可见卫星数目、观测几何结构和导航定位性能进行较全面分析,使用了多家厂商的接收机,在不同纬度地区进行了GPS、BDS以及两系统融合定位试验。结果表明,BDS定位性能存在明显的纬度效应,即定位精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GPS导航定位性能没有明显的纬度效应;BDS/GPS数据融合可以减弱纬度效应,提高导航定位服务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卫星导航信号模拟源为用户终端设备的设计、验证、测试提供输入信号源,是用户终端设备研发和卫星导航信号系统验证的重要工具.早期的射频合成技术产生的信号的精度和通道一致性较差,随后的模拟中频合成技术存在通道间偏差的问题,而目前常用的数字中频合成技术存在相位抖动问题,所以本文基于PXI Express(PXIe)总线的软件无线电架构,设计并实现了一款采用数字基带合成技术的软硬件结合模拟源.模拟源上位机数学仿真软件采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开发,实现简单,开发效率高,最终生成数字基带合成信号;模拟源硬件则使用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模块化的虚拟仪器,接收并处理上位机产生的数字基带合成信号,最终产生用户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射频信号.利用频谱分析仪观察模拟源输出信号的频率和带宽,验证了GPS模拟源仿真信号的正确性;利用商用接收机进行定位解算,分析静态和动态场景下的信号质量、定位结果及三轴定位误差,验证了GPS模拟源仿真信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不断完善和在各领域的不断推广运用,导航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增大,导航系统是否可用,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甚至用户的安全.本文论述了卫星导航系统可用性监测相关技术,主要从卫星系统完好性监测、电离层闪烁监测技术和电磁环境监测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Broadcast vs. precise GPS ephemeride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The Navsta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Operational Control Segment (OCS) generates predicted satellite ephemerides and clock corrections that are broadcast in the navigation message and used by receivers to estimate real-time satellite position and clock corrections for use in navigation solutions. Any errors in these ephemerides will directly impact the accuracy of GPS based positioning.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atellite position computed using broadcast ephemeredes with the precise position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 for Geodynamics (IGS) Final Orbit solution. Similar comparisons have been undertaken in the past, but for only short periods of time.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GPS broadcast ephemeris position error on a daily basis over the entire operational lifetime of the GPS system. The comparison was undertaken from 14 November 1993 through to 31 December 2002. The statistics of these errors were also analyzed.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reflect the official policy or position of the Royal Australian Air Force, Australian Defense Organization, Australian government,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or the US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4.
从时间要素考虑,卫星导航系统如何支持用户对卫星钟误差的改正,如何支持用户进行实时、无整周模糊地伪距测量以及如何支持多系统兼容定位等,是导航信号与导航电文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导航信号与电文设计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卫星导航完备性监测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从美国于2000年取消GPS SA政策并开始实施GPS现代化,以及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正式开始启动以来,在完备性监测技术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和动向,本文将对其作简要的介绍。GPS和伽利略的完备性监测新技术主要包括:卫星自主完备性监测(SAIM)、星载和星间完备性监测、伽利略完备性能力评估(GIPA)的概念、用户自主完备性监测(UAIM)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逐步完善以及北斗应用的迅速推广,BD2/GPS定位终端设备已经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介绍了BD2/GPS双系统四频高精度接收机在远望号测量船船姿测量中的应用;并与传统的单一GPS接收机的测姿精度进行比对,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姿态测量中的作用与优势.  相似文献   

17.
在GPS现代化计划的指导下,GPS卫星导航信号体制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分析总结了GPS卫星导航信号体制的发展和演进,研究了民用信号新增的L2C和L5,以及军用信号将采用的BOC调制,在此基础上对两个民用信号L2C和L5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技术特征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给出了双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和组成;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和定位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GPS系统的对比,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特征,特别指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民用领域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后,展望了未来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