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帷幕拉开,标志着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从提供基本地图向提供地理空间情报的转型升级.本文对地理科学服务现实生活的不同层次进行了分析,表明地理空间情报是对地理环境进行监测所得到的结果.结合国际测绘地理信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揭示了地理国情监测就是地理空间情报的获取,明确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的方向和重点.本文还对地理空间情报的支撑学科核心领域和新兴领域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供读者商榷.  相似文献   

2.
地理空间情报是对影像和地理空间信息的发掘和分析.其中,地理空间情报预测分析是决策的基础.传统的地理空间情报预测分析大多是基于逻辑思维的定性研究,此处提出了一个地理空间情报预测分析的模型--因果关联图,同时给出了计算预测事件可信度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定量、简捷、快速、有效地实现地理空间情报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地理空间情报是对影像和地理空间信息的发掘和分析。其中,地理空间情报预测分析是决策的基础。传统的地理空间情报预测分析大多是基于逻辑思维的定性研究,此处提出了一个地理空间情报预测分析的模型——因果关联图,同时给出了计算预测事件可信度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定量、简捷、快速、有效地实现地理空间情报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4.
地理空间情报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比起一般的地理空间信息有更好的实时性,更高的精确性,更强的描述性和指导性。本文介绍了地理空间情报的概念,阐述了地理空间情报的技术基础,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地理空间情报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5.
深入分析了美国地理空间情报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剖析了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新规划的情报获取、情报分析和机器增强3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模式,最后结合陆战场地理空间情报支援特点,研究了新技术体系可能带来的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美国地理空间情报(GEOINT)和第二代地理空间情报(GEOINT2)的基本情况,列举了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目前面临的挑战,对GEOINT未来5个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述评,主要包括:实现可提供持续服务的任务规划、处理、开发利用和分发(TPED),缩短生成地理空间情报的时间,提升综合利用多元数据的能力,提高地理空间情报的互操作能力,强化地理空间数据多级安全保护。通过对GEOINT未来重点研究方向的分析,可以加深对美国GEOINT及GEOINT2概念的认识,对NGA下一步研究的总体情况,GEOINT2的未来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7.
地理空间情报对国家安全行动具有重大保障作用,其中的目标量测信息一直在军事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首先介绍地理空间情报;然后对目标量测信息进行分析,道出其在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性,进而结合实际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并对比美国与我国在此方面的发展提出改进意见;最后进行总结,高精度、稳定并具有相对性的测量信息将是地理空间情报向前发展的重要一题。  相似文献   

8.
以地理空间情报服务于反恐为需求牵引,采用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TD)为数据源,将时空叙事结构作为分析模型,以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作为线索,进行地理空间叙事,对事件和对象的多维属性进行可视化,借助多视图人机交互式分析方法和交互技术,构建了基于JavaScript的地理空间情报可视分析平台,并根据分析任务进行了案例分析,为基于活动的地理空间情报研究探索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20年,地理空间情报已经由不存在而一跃成为全球情报活动的主要内容主体。基于开源的地理空间情报搜集作为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情报搜集手段,成为各国开展地理空间情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开源情报源的主要渠道,分析总结了几种主要的开源地理空间情报搜集方法,重点阐述基于互联网的搜集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实践,最后提出开源情报搜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边文 《中国测绘》2005,(3):15-15
美国地理空间情报局日前的一份报告指出,《国土安全计划》旨在提高地理空间情报的共享与综合能力,为国土安全与国土防御提供保障。利用《国土安全计划》,地理空间情报局正与美国地质测量局合作为国土安全部和国防部提供及时、相关的战术、战斗与战略数据、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数据中蕴含丰富的地理信息,其无处不在、形式与结构多样的特征决定了感知和融合面临许多技术难题。本文在分析互联网泛在地理信息分类和特征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其感知和融合技术的总体现状,总结了服务快速准确发现、深层网络数据高覆盖度采集、非结构化文本中位置信息提取和关联图像空间语义提取等感知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异源几何数据匹配关联、地址标准化处理、同名实体语义对齐、地理实体关系构建等融合处理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展望了互联网泛在地理信息感知融合技术在开放地理数据网络、城市治理与应急管理、网络监测与地理空间情报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获取能力直接影响地理信息产品服务城市的水平,当前数据更新的速度、方法和手段还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对地理信息的需求。基于此,以共享协作、开放互动的思维探索地理空间信息变化情报快速获取的方法和思路,较好地解决地理信息变更情报滞后这一影响地理信息产品现势性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工程建设与维护信息、定期普查信息、大众互动信息等3方面的情报收集,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地理信息产品的现势性、科学性、权威性和多样性。建立共享协同机制,创建分别服务于地理信息技术部门、地理要素建设维护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3个地理信息平台,调动关联于地理信息要素中的所有终端人群,形成各部门各行业各人群优势互补的一套系统的地理信息变更情报监测方案,为快速及时实现数据信息更新提高保障。  相似文献   

13.
利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结合地理国情监测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以及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某地土地利用总体变化和专项土地利用类型如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基础设施用地情况进行监测分析,为城市政府部门在城镇化建设、城市管理、城市规划等提供科学的地理情报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万刚  曹雪峰 《测绘学报》2016,45(Z1):15-22
网格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在不同行业中的内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首先分析了地理空间网格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地理空间网格的广义和狭义概念。然后,回顾分析了地理空间网格的发展历史,认为地理空间网格是一种人类空间认知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方法,地理空间信息网格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地理空间网格。最后,分析指出了地理空间信息网格以信息化的地球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模型理论为基础理论,未来将发展出现代地理空间网格的标准体系和服务体系,不仅服务于人,还将服务于智能化平台,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郑束蕾 《测绘学报》2021,50(6):766-776
本文首先分析了地理空间认知的心理学起源与发展现状,介绍了地理空间认知经典理论及影响,指出了地理空间认知和认知地理空间的根本区别:尽管两者都需要人工智能的支持,前者旨在了解人脑在空间任务中的工作机理,后者则注重利用传感技术和计算机视觉建立、维护地理空间的动态数字孪生体;然后,讨论了地图作为空间认知的双向工具的作用和研究方法,重点是眼动跟踪试验以及它们在交互方面的优势;最后,指出了人工智能新时期地理空间认知的3个发展方向——语义计算认知、脑科学认知机制和具身认知,并概述了核心地图空间认知的平行发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的发展有了新的驱动力,本文通过分析地理空间大数据在互联网、产业和公共服务等应用范畴中已经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分析指出地理空间大数据需从改进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加快地理空间大数据科技攻关、实现基于地理空间大数据为基础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和构建地理空间大数据服务模式等着力点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地理空间元数据技术发展趋势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数字地球”、“数字中国”等的实施,地理空间元数据作为促进海量空间信息管理和共享的有力工具,其应用有了较快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地理空间元数据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地理空间元数据的应用特点,分析了地理空间元数据的标准化、互操作、自动生成等趋势是地理空间元数据发展的必然,并论述了与这些发展趋势相关的实施方法和技术,以及这些趋势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全国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地理信息技术凭借其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方面的强大优势,在可视化指挥调度、情报研判分析、跨区域警务协同作战、警务信息资源整合与管理等公安业务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这就是全国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平台建设的背景。公安部一直高度重视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建设是,  相似文献   

19.
地理空间分析及可视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测绘》2003,(4):12-13
地理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随着3S技术的融合和空间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地理空间分析、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以及地学可视化已经成为空间信息处理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技术。本主要论述了现有的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并讨论了基于地理空间分析的海量空间数据挖掘和地学可视化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清浦 《测绘科学》2007,32(Z1):7-9
本文对电子政务和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基本概念、内容和体系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指出电子政务与地理基础空间数据框架的关系非常密切,并强调说明:电子政务需要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支撑,集中体现在: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是电子政务的空间定位平台,可以为电子政务提供空间辅助决策支持,并可为电子政务提供清晰易读的可视化工具;与此同时,电子政务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应用空间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