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V3及NCEP/DOE再分析资料,对山东省东南部沿海地区(简称鲁东南)2008年8月21日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高分辨率(15km)的控制试验以及“填平海面”的敏感性试验。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常规观测资料的比较分析,表明:海陆分布对鲁东南地区降水有重要影响,“填平海面”可以使整个雨带明显偏移,降水强度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1概况 按照2007年1月“中国-越南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8次会议会谈纪要”议题5.4“教育与培训”的要求(即中方人员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赴越南举办两期短期培训课程,每次一周),从2008年10月开始,在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与越南自然资源环境部(MONRE)等有关方面积极联系沟通,针对越南对于灾害性天气预测的需求,策划了“多尺度天气灾害的预测理论及应用国际培训班”,并聘请了相关授课专家组团出访,  相似文献   

3.
1 暴雨天气过程 2008年7—9月,江西省共出现4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表1),均出现在7月,与历史同期相比,属暴雨日偏多年份。其中,7月19日和30目的暴雨过程分别由7号台风“海鸥”的外围云系以及8号台风“凤凰”进入江西所致,且后者为2008年对江西影响程度最大的台风。7月29日20时至30日20时全省有22县(市)先后出现暴雨,寻乌、安远、宜黄降水量超过100mm,以寻乌194mm为最大,并创该站历年7月日降水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2008年7月7~1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WMO“全球观测系统的进展”专家小组第四次会议所形成文件的第7.2项是“各个项目的指南声明(SoGs)和推荐的更新意见”。这些项目有:  相似文献   

5.
前言     
“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溅试验研究(HEIFE)”野外观测1工作已于1992年10月15日全部结束。先后进行了“先行性试验(POP)”(1988年9月4-19日),“正常观测试验(FOP)”(1990年6月—1991年10月15日,其中日方负责的001和005微气象站和五个自动气象站延续到1992年10月15日);“先行性加强期(PIOP)”(1990年8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南地区电线覆冰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异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四川省二郎山观冰站2002-2008年逐年1月份资料中选取12次覆冰过程和8次无覆冰过程,同时考虑2008年和2005年两个典型覆冰年共有覆冰日期(1月11~19日),利用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分析了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有覆冰时,500 hPa高度场距平合成图上呈“北高南低”的形势,贝加尔湖和...  相似文献   

7.
《高原气象》2012,31(3)
为了提高沙尘模式的预报准确率,通过在区域天气数值模式GRAPEs(G10bal/RegionalAs-similationandPrEdictionSystem)的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中增加沙尘浓度这一控制变量的方法建立了GRAPES-3DVAR-DusT沙尘同化系统。利用中国北方8个观测站提供的沙尘PM10数据和沙尘模式(GRAPEs-CUAcE/Dust系统)提供的背景场,对2008年2月29日-3月1日发生在中国北方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进行了控制试验和一次同化与间断同化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1)引入该同化系统后,一次同化和间断同化试验模拟的地面沙尘浓度分布较未同化的控制试验结果更接近卫星监测,而间断同化的结果又好于一次同化;(2)一次同化试验与控制试验对单站PM10浓度的演变预报较差;(3)间断同化试验较准确地再现了单站PM10浓度的连续演变;(4)间断同化试验效果整体上优于一次同化试验。总体而言,引入沙尘同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沙尘模式对沙尘天气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10月正式批准“我国温室气体监测分析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一期)”立项,总经费5700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按要求于10月底之前编制上报了2个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3月,中国气象局职能司召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台站人员在京召开研讨会,对可研报告集中补充和修订,  相似文献   

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发的“中尺度灾害天气分析与预报系统(RAFS)”2008年6月14日首次在全国天气会商中亮相,并于6月15日按业务运行方式进行试验。根据RAFS平台监测与预报产品做出了未来1~3天的预报意见,提出了我国雨带未来几天内可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28日,“科学前沿——中国卓越研究奖暨科学引文中国论坛(2008年)”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科学前沿分析中心《、科学观察》编辑部、Thomson Reuters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联合主办。共有24篇研究论文荣获“2007年汤姆森科技中国卓越研究奖”。  相似文献   

11.
1998年7~10月其间.我省天气与常年不同.7月中旬后期至8月1日,赣北出现了连续性暴雨过程.暴雨达112县(市)次,大暴雨24县(市)次;7月20日婺源出现了特大暴雨,日雨量达205mm;与此同时赣中以南地区长时间高温少雨,中西部地区干旱明显。8月份全省气温偏高,为27.7-30.8℃,较常年同期偏高1-2℃。9月、10月平均气温为18.7~26.3℃,同常年;降水量39-240mm,大部地区偏少5成以上,日照285—457h(小时).除赣南南部少于常年外,其余各站比常年偏多5-87h(小时),两月中以晴好天气为主。9月下旬后山现的秋季低温只对迟栽和…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沙尘模式的预报准确率,通过在区域天气数值模式GRAPE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的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中增加沙尘浓度这一控制变量的方法建立了GRAPES3DVARDUST沙尘同化系统。利用中国北方8个观测站提供的沙尘PM10数据和沙尘模式(GRAPESCUACE/Dust系统)提供的背景场,对2008年2月29日-3月1日发生在中国北方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进行了控制试验和一次同化与间断同化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1)引入该同化系统后,一次同化和间断同化试验模拟的地面沙尘浓度分布较未同化的控制试验结果更接近卫星监测,而间断同化的结果又好于一次同化;(2)一次同化试验与控制试验对单站PM10浓度的演变预报较差;(3)间断同化试验较准确地再现了单站PM10浓度的连续演变;(4)间断同化试验效果整体上优于一次同化试验。总体而言,引入沙尘同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沙尘模式对沙尘天气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数值试验,对2012年5月24日和2015年9月27日云南两次局地暴雨过程水汽输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强降雨及其水汽输送伴随副热带高压西伸而中断,“5.24”过程动力条件主要由天气尺度系统提供,“9.27”过程动力条件主要为地形抬升作用;(2)两次过程水汽源地均为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5.24”过程以西南路径水汽输送为主,输送距离较远,“9.27”过程以东南路径水汽输送为主,输送距离较短,局地特征更显著;(3)“9.27”过程水汽通量及最大雨量值均高于“5.24”过程,水汽通量与强降雨相关性较好,对强降雨具有一定指示意义;(4)两次过程水汽输送均集中在600hPa以下层,以经向偏南水汽输送为主,水汽输送增强时间较强降雨开始时间提前48~72h;(5)数值模拟结果与常规分析一致,同时可显示水汽垂直输送特征,低层以偏南路径为主,中层西南路径增多,中层以上出现偏西路径,存在沿西风带来自印度半岛及青藏高原的水汽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21年陕西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异常偏多,日照时数偏少。全省平均气温129 ℃,较常年偏高08 ℃。冬季(2020年12月1日—2021年2月28日)全省平均气温12 ℃,是1961年以来同期第六高,为暖冬年份。全省平均降水量965 mm,是1961年以来第一多年份,四季降水量均偏多,其中秋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5倍,是1961年以来第一高值。2021年共出现22次暴雨过程,暴雨日数、站次均刷新历史纪录。2021年陕西秋雨异常偏强,秋雨量历史之最。秋雨期亦多暴雨过程,10月3—6日出现秋雨期间最强区域性暴雨过程,其强度为10月历史第1位。全年共出现18次冷空气过程,其中11月6—7日的寒潮过程全省96县(区)达寒潮等级,是仅次于1987年11月的第二强寒潮。此外,陕北夏季降雨极端偏少,出现夏旱;春季沙尘站次为近8 a最多。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0月1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风云二号”C静止气象卫星(简称FY-2C)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6.
选用易于获取的六、盘、水三站资料,对1986年至199o年的低温(凌冻)实况及预报结果作了对比分析,即试报检验,检验情况如下。l预报时段从当年10月第五候起至次年4月中旬止,其中候、旬为中期预报时段,月、年为长期预报时段。2预报及检验方式按当年资料预报当年(以下简称)“当一当”),当年资料预报次年(以下简称“当~次”)两种方式,分别对上述时段的候、旬、月。年作出低温(凌冻)天气趋势预报,结论为偏多(正距平),正常(零距平),偏少(负距平)三类。按统计出的上述各时段平均日数,将试报年的实况也作这三种分类,预报…  相似文献   

17.
据2008年3月15日WMO网站报道,WM0的气候委员会(CCl,Commission for Climatology)在2006年8月20-22日于西班牙塔拉戈纳(Tarragona)举行的“OPAG2(Open Programme Area GroupⅡ)”会议上,Randy Cerveny博士提议建立一个世界气象极值档案馆,以进行记录的检验、证实和储存。CCl的极端天气和气候档案馆将尽可能收集事件的元数据、发生日期、地点、  相似文献   

18.
经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领导和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批准,大气成分中心郑向东研究员和气候系统研究所陆龙骅研究员,于2008年6月29日至7月5日赴挪威北部城市特罗姆瑟(Tromso)参加了4年1次的国际臭氧学术会议(Qos:Quadrennial Ozone Symposium);7月7~11日赴荷兰气象研究所(KNMI)参加了第10次地表辐射基准站网(BSRN:Baseline Surface Radiation Network)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9.
1995年7月1日(简称“95.7”),贵州省铜仁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此次全区性暴雨至特大暴雨主要集中在6月30日和7月1日,两天内全区11个气象台站,日降水量12站(次)在50mm以上,8站(次)达100mm以上,3站(次)达200mm以上,2站(次)超过250mm。7月1日最大日降水量达281.6mm。据统计,洪灾造成全区直接经济损失达12.85亿元,成为本地区有记载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相似文献   

20.
2007年9月3-9日,国家气候中心闫宇平、张强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第7届国际CEOP(The Coordinated Enhanced Observ-ing Period)执行计划会议”。会议召开前还参加了“2008亚澳季风年工作研讨会”以及“泛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季风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