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高岭土为基本原料,加入活性碳及Fe(NO3)3·9H2O催化剂压制成混合物小圆饼,在氮气(N2)氛中经碳热还原氮化反应合成β-Sialons粉料。实验结果经X射线物相分析法测定反应生成物的物相组成及其相对含量,分析研究混合原样中碳与高岭土的比例、保温湿度和保温时间等实验因素对合成产物组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参数原样中碳含量、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彼此关联,它们与产物中物相的关系十分复杂,直接影响着生成物中的物相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本文仅就实验工艺参数对合成产物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岭石-聚丙烯酰胺插层原位合成Sialon粉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高岭石聚丙烯酰胺插层复合物为前驱体,采用原位碳热还原、氮化反应技术,在1400(合成了Sialon粉体。并运用XRD,FT-IR,TEM等技术对合成产物的组成、结构及形貌特征进行研究发现:以插层复合物为前驱体的合成反应,β'-Sialon,O’-Sialon为主晶相,不舍方石英;而以高岭石-碳混合物为原料的合成产物中,相组成复杂,β'-Sialon含量较低,并有氧化物。高岭石插层复合物原位碳热还原、氮化反应是合成β'-Sialon的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方法.插层复合物有序的纳米级层状结构特征是提高碳热还原、氮化反应效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高岭石形成赛隆过程相变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比了高岭石热分解及经碳热还原氮化作用制备赛隆过程中的相变情况,我们发现高岭石在这两种过程中发生的相变并不尽相同,加热高岭石最终形成莫来石和方石英过程中的相变,在其经碳热还原氮化作用制备赛隆的过程中是否出现,取决于温度、时间、C/Si原子比、N2流量等实验条件,后者因受众多实验因素的影响,其相变过程远较前者复杂。因此,笔者认为这两种过程中相变是相同的观点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刘研  李宪洲  苏克  刘丽华  张军 《世界地质》2007,26(1):130-134
以天然产物—高岭土原土和插层高岭土为原料,尝试在相对较低合成温度和对设备要求更简单的条件下制备β-Sialon粉体。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样品在1000℃±经碳热还原、氮化反应合成出了β-Sialon晶须,产物含有莫来石和方石英等杂质;以高岭土为原料合成出的β-Sialon粉体的Z值较低,且生成物中还含有氮化硅。在反应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以插层高岭土为原料合成β-Sialon的反应进行得较完全。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铝粉煤灰合成β-Sialon粉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N2气氛中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工艺制备了β-Sialon粉体,研究了碳含量、合成反应温度、保温时间和氮气流量等因素对生成物物相的影响。在添加适量Al2O3、C含量23%、氮气流量2L/min、合成温度1450℃、保温时间为6h的条件下,可获得Z=3的纯晶相β-Sialon粉体,粒度均一,形态规则。β-Sialon粉体粒径在1~3μm之间,形态与结晶程度受合成条件影响。在不同的制备条件下,所合成的产物为β-Sialon和Al N、β-SiC、Si3N4、Al6Si2O13、O’-Sialon、α-Al2O3、Si O2等的混合物。并对高铝粉煤灰合成β-Sialon的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有机-无机模板法制备碳材料的研究备受关注。通常以聚合物为碳源、矿物为模板,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碳化,然后去掉模板,释放矿物模板中的碳材料。由于不同矿物模板的结构各异,从而能够制备出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碳材料,如一维的碳纳米纤维(Fernandez-Saavedra et al.,2004)、二维的类石墨烯材料(Xu et al.,2013)和三维的多孔碳(Liu et al.,2013)。蒙脱石由于其化学惰性硅氧烷表面和可膨胀层间域结构,常被用作制备类石墨烯碳材料的理想模板。另一方面,蒙脱石作为一种高效廉价、环境友好的吸附剂,能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修复领域,特别是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但要实现蒙脱石在染料废水中的推广应用,还需要解决吸附染料后废弃蒙脱石的处理处置问题。前期研究发现,在氮气气氛中碳化吸附结晶紫后的废弃蒙脱石,成功制备了碳单层-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为废弃蒙脱石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Chen et al.,2014;Zhu et al.,2015)。此外,阳离子染料通常含有除C和H以外的其他元素,如N、S等,这些异质原子可能会进入碳材料的晶格,从而影响碳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因此,模板制备法也许能作为制备异质原子掺杂型碳材料和回收利用废弃蒙脱石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以吸附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后的废弃蒙脱石为前驱体,通过无氧碳化、交替酸洗来制备N、S共掺杂类石墨烯碳纳米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所得材料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并对其电催化性能进行表征,重点研究了碳化温度对所得类石墨烯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附MB后蒙脱石的层间距增至19.1,碳化后层间域高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至4.4,略大于单层石墨烯厚度3.4,这是因为半径较大的S原子不能很好地适应sp2杂化碳网导致其略微突出二维平面造成的。所得碳材料的TEM图谱呈现高度透明的薄膜形貌,AFM图谱呈现出较光滑的表面和锯齿状的边缘,对应的高度图显示该碳片层厚度约为40,说明所得碳材料由十多层石墨烯单层堆叠而成。XPS结果显示,碳材料中同时含有C、N、S三种元素,且N主要以吡啶N、吡咯N和石墨N三种形式掺杂进入石墨烯结构中,S以噻吩S的形式存在。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S共掺杂类石墨烯材料具有较好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有望用作燃料电池的阴极电催化剂。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为废弃蒙脱石的资源化回用提供了新途径,而且为异质原子掺杂类石墨烯碳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浙江和新疆的膨润为原料合成了氧化铬-铝混杂柱支撑蒙脱石。分别用铝盐及铬盐溶液,经碱水解生成的聚羟基铬-铝混杂阳离子的成柱溶液,聚羟基铬-铝混杂阳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引入蒙脱石,所得产物的性质用X射线衍射、热分析、红外光谱和BET比表面及孔径分布测量等方法研究并与氧化铬柱支撑脱石(简称铬蒙脱石)的性能进行比较,所得氧化铬-铝混杂柱支撑蒙脱石(简称铬-名蒙脱石),其基面间距较高(2.1nm^2/g,这  相似文献   

8.
平江万古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平江万古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容矿地层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坪原组,矿床继承了容矿地层富As、Sb、W等微量元素的特点,成矿流体为与区域浅变质作用有关的HCO_3--Cl--Na ̄+-Ca ̄(2+)型建造水热液,成矿过程中Au主要以AuAsS_2、AuAsS_3 ̄(2-)络合物形式迁移,矿床形成于中一低温,弱碱性、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9.
层柱粘土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简述了层柱粘土矿物材料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和进展。利用粘土矿物蒙脱石作母体,通过大体积的铝、锆、硅等交联剂插层可制成层柱多孔材料,在酸催化、氧化还原催化中均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改进制备工艺后可提高层柱蒙脱石的热稳定性、比表面积和催化活性;通过酸或表面活性剂等预处理,再进行粘土的支撑,可以调节和控制层柱粘土的结构与性能;采用有机改性和模板导向等技术,可获得孔径介于大微孔和中孔之间的新型层柱粘土矿物材料,并应用于大分子催化反应与吸附,为粘土矿物材料合成和应用开辟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徐步台  黄建国 《地球学报》1997,18(3):275-281
本文列述了8个膨润土矿床的23个不同属性蒙脱石的氢、氧和硅同位素分析结果。其中,钠基蒙脱石δD值为-71‰~-80‰和δ18O值为10.9‰~14.6‰;钙基或铝(氢)基蒙脱石δD值为-50‰~-70‰和δ18O值为15.1‰~18.1‰;它们的δ30Si值-0.3‰~+0.3‰。通过这些同位素示踪判别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提出了该区中生代陆相膨润土属低温热液蚀变成因及其在现代(近代)环境水的再作用下天然改型过程的新的同位素证据。  相似文献   

11.
几种粘土矿物对Pb^2+的吸附作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土壤中常见的三种粘土矿物对Pb^2+的附作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三种粘土矿物对Pb62+的吸附能力顺序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对Pv^2+的吸附受PH的强烈影响,PH高有利于Pb^2+的吸附。与蒙脱石形成复合体形式的有机化合物的存在不利于蒙脱石对Pb^2+的吸附。  相似文献   

12.
西太平洋上层海水溶解甲烷浓度及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西太平洋上层海水溶解甲烷浓度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海水甲烷相对于大气甲烷是强烈过饱和的。甲烷浓度及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这部分甲烷为生物成因。该海域海-气交换过程中甲烷通量在0.7~10.4nmolm-2s-1,明显高于其它开放海域。  相似文献   

13.
横岭关铜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横岭关铜矿床中稀土元素、同位素和矿物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矿床形成温度为350℃±30℃;压力为38×10~5Pa~240×10~5Pa;盐度为30wt%~42wt%;logfo_2为-30.41~-31.47;logfs_2为-5.4~-8;pH值为7.3;logfco_2为-2.49;铜的溶解度(logm_(Cu))为-5.87~-2.21。围岩的铅-铅同位素年龄为1775×10~6a,矿石的铅-铅同位素年龄为1845×10~6a;矿石硫同位素组成,δ~(34)S为-8.1‰~36.9‰,显示出硫同位素为非平衡特征;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为-7.1‰~-2.6‰,δ~(13)C_(∑C)为-5.3‰;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具有变质热卤水的特点,认为该矿床属于变质热卤水成矿。  相似文献   

14.
通过铝盐与蒙脱石(Na-Mt)反应制备了铝柱撑蒙脱石(Al-Mt),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对在不同温度(200~600℃)下煅烧获得的铝柱撑蒙脱石产物(At-Mt-X)进行表征。探讨Fe(Ⅱ)与Al-Mt-X所形成的复合系统对邻硝基苯酚(2-NP)的吸附-还原降解行为,包括铝柱撑蒙脱石的煅烧温度、煅烧铝柱撑蒙脱石的表面酸位变化以及溶液pH值等条件对邻硝基苯酚还原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煅烧铝柱撑蒙脱石表面酸性位点会逐渐减少,使得其对Fe(Ⅱ)的还原性能增强;煅烧温度高于500℃时,煅烧改性产物与Fe(Ⅱ)形成的Fe(Ⅱ)/煅烧铝柱撑蒙脱石复合系统显著提高了Fe(Ⅱ)物种的还原活性,因而有效增强对2-NP的还原降解。此外,Fe(Ⅱ)/煅烧铝柱撑蒙脱石复合系统对2-NP的还原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表观速率常数(k)随pH值和铝柱撑蒙脱石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作为一种功能性矿物材料,煅烧铝柱撑蒙脱石在缺氧环境下能有效促进吸附态Fe(Ⅱ)物种对污染物的还原降解,煅烧温度与pH值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唐山和卢龙地区寒武-奥陶系界线地层中的牙形刺再次进行研究,厘定了过去报道的一些重要属种,并对最具地层意义的Cordylodus的几个种的演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属的两个进化系列,第一支进化系列是Eoconodontusnotchpeakensis-Cordylodusprimitivus-C.proavus-C.caboti-C.intermedius-C.angulatus;而另一支则是Eoconodontusnotchpeakensis-C.caboti-C.prolindstromi-C.lindstromi-C.prion。本文对寒武-奥陶系界线的几个划分方案也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论牙形刺Clarkinabiteri,C.liangshanensis的时代问题龚玉红(湖南省煤田地质局)1剖面资料剖面位于湖南省涟源市东南约20km处,即斗笠山向斜的西南翼。上覆地层:下三叠统大冶组1.灰白色薄层状钙质泥岩,底部为灰白色薄层状蒙脱石...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Inhighlyextendedregions(β>1.5-2)suchastheBasinandRangeProvinceandpasivemargins,extensionaltectonicsystemischaract...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缓冲/回填材料压实膨胀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了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缓冲/回填材料-内蒙古高庙子膨润土的压实、膨胀力和膨胀变形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膨润土样品的压实密度与压制压力和蒙脱石含量有关,膨胀力与样品压实密度和蒙脱石含量有关,样品在荷载作用下膨胀变形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9.
研究区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表明,矿化灰岩和细晶灰岩的δ^13C为正值,其δ^18O值变化于-6.4‰~-21‰之间;而绝大多数矿石中碳酸盐矿物的δ^13C为负值,只有少数为正值,与其对应的δ^18O值为-12.3‰~-12.5‰。根据δ^13C-δ^18O图解分析,区分出了3种不同类型的碳同位素:(1)三叠纪海洋生物碳;(2)海相碳酸盐的碳与热卤水中碳的过渡类型;(3)深部热卤水中CO2的碳。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20.
对六号煤层近七千粒孢粉的系统分析,建立Gulisporites-Thymosporites-Cyclogranis-porites-Laevigatosporites-Florinites组合,并进一步建立了煤层上中下的分段亚组合:c.Gulisprites-Thymosporites亚组合b.Gulisporites-Thymosporites-Florinites-Cyclogranisporites亚组合a.Crassispora-Florinites-Lycospora-Laevigatosporites亚组合α亚组合指示时代为石炭世,c亚组合指示时代二叠纪,b亚组合属于过渡类型。据此对本区含煤地层进行时代划分并与区内外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