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生物学系建于1959年3月。在六十至七十年代,只有海洋生物一个专业,其间一度设立过遗传、海藻、海洋无脊椎动物、鱼类和无脊椎动物胚胎等专门化,自1980年起始改为海洋动物和海洋植物两个专业。  相似文献   

2.
海洋生物学系建于1959年3月。在六十至七十年代,只有海洋生物一个专业,其间一度设立过遗传、海藻、海洋无脊椎动物、鱼类和无脊椎动物胚胎等专门化,自1980年起始改为海洋动物和海洋植物两个专业。  相似文献   

3.
海洋无脊椎动物抗氧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无脊椎动物是重要的经济水产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者。抗氧化酶系统在其环境适应性以及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海洋无脊椎动物主要抗氧化酶类的种类、结构、环境适应性、酶学、基因和蛋白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今后海洋无脊椎动物抗氧化酶的相关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我国海域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学和系统演化研究的历史和概况,以及我国分类系统学工作者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区系与动物地理学、系统发育与分子系统学领域的主要工作,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工作。涉及类群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刺胞动物、线虫、多毛类环节动物、星虫、螠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苔藓动物、毛颚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等主要的无脊椎动物门类。涉及海域以我国管辖海域,特别是中国近海为主,也涉及了西太平洋、西南印度洋等深海环境的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分类学报道。本文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对于在我国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领域成就基础上,发现薄弱环节,研讨今后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填补研究空白,赶超本领域国际前沿,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许多海洋无脊椎动物在变成附着成体之前,有一个浮游幼体阶段。幼体的浮游生活短则几分钟。长达数月。一般来说,海洋无脊椎动物幼体的附着变态主要由外界环境因子和内源性因子控制,特别是外界环境因子对许多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幼体附着和变态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物对重金属有相当强的累积能力,它们对海洋中重金属的分布和迁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但试验材料主要是无脊椎动物。Wright,Heit等曾对鱼体中若干重金属含量进行过测定分析。瑞典人首先使用狗鱼Esox lucius作为河口淡水和半咸水汞污染的指示生物。Dix等也建议用鲬Platycephalus bussensis作为海洋汞污染的指示生物。然而由于室内饲养困难等原因,对鱼类进行实验室内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海洋生物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近十几年来,人们从海洋甲壳动物等无脊椎动物中不断发现新的起生理作用等的活性物质,包括高血糖肽激素、速激肽相关肽等等。作者介绍这2种肽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共附生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海洋的特殊生境使海洋生物具有与陆生生物不同的生理性状,并产生许多结构新颖,作用特殊的活性物质,许多海洋微生物与海洋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处于共生,共栖,寄生或附生的关系中,迄今为止,已从这些共附生微生物中发现了许多具有不同生物学活性的物质,包括毒素,抗生素,抗肿瘤活性物质,酶类。色素等。并有许多已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本文主要介绍海洋共附生微生物的共附生机制及其产生的活性物质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9.
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是为“饥饿”世界解决食物问题的必然途径,而高新技术则是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重要手段。为此,世界各海洋大国都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中高新技术研究,视为21世纪海洋经济腾飞的希望,相继建立有关的研究机构和开发中心,制定开发计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高新技术研究,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海水增养殖技术研究。这是海洋农牧化的技术保障,有新苗种培育、高效低  相似文献   

10.
海洋生物技术是以海洋生物为主要对象,并与其他高新技术有机结合而形成综合性生物技术体系,它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开发海洋生物等资源方面已展现出巨大的潜在力。一、各国重视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国际上非常重视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日本把积极开发利用海洋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海洋技术包括深海生物工程列为日本90年代发展12项高技术之一,并专门成立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会”(1987年),举办过第一次国际海洋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1.
冬子 《海洋世界》2001,(4):29-30
每天,我们的生活都少不了海洋产品。人们从海洋生物提取的一种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配制的化妆品,其性能接近人体内的透明质酸,美容效果非常明显。“反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发展趋势,使开发天然性、功能性的化妆品成为当今世界化妆品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2.
海洋生物DNA条形码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海洋生物种类多样,分布广泛,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趋同性等特点,为了对物种进行更快速、准确地鉴定,急需在传统形态分类学基础上,建立并结合便捷准确的分子鉴定手段。DNA条形码提供了可信息化的分类标准和有效的分类学手段,已成为近年来分类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重要的技术依托。本文概述了DNA条形码当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并介绍了DNA条形码技术在主要海洋浮游植物(红藻、褐藻、绿藻、硅藻、甲藻)、无脊椎动物(海绵动物、刺胞动物、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等)和鱼类中的研究进展,以及不同条形码基因针对于不同生物类群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指出了目前条形码技术在各海洋类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相关工作做了展望,希望为今后我国的海洋生物DNA条形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从事海洋生物研究的单位很多。下面我们仅扼要介绍一下其主要研究机构、经费来源及研究概况。 一、海洋生物的主要研究机构、 澳大利亚共有19所大学,主要分布在州政府所在地。除一所大学之外,这些大学都设有生物系。这些系都从事一定的海洋研究,只不过其中有些系更偏重海洋生物学研究而已。北昆士兰詹姆斯·科克大学海洋生物学在生物系享有一定地位,而其它大学在生物  相似文献   

14.
1引言海洋食物网是维系海洋生态系统发展的基础,也是海洋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海洋食物网研究是通过对多种海洋鱼类食物关系的综合分析,了解其种间关系,阐明营养级的能流途径,可为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细胞系的构建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动物(如昆虫)不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海洋无脊椎动物细胞研究仍停留在原代培养水平,没有建立起克隆化的永生细胞系。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海洋无脊椎动物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还介绍了一个基本原理,即海洋无脊椎动物永生细胞系的建立,可以通过捕获细胞的干性而实现。捕获细胞干性的第一条途径是利用转录因子等直接由体细胞制备海洋动物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第二条途径是获取海洋动物的成体干细胞(ASC)。这些细胞在维持机体活性、再生、无性克隆、体内增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当培养条件正确时,海洋无脊椎动物iPS细胞和ASC将会保持其原始状态,利用干细胞自我复制的固有能力、不分化地进行增殖而形成永生细胞系。  相似文献   

16.
海洋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在海洋无脊椎动物中广泛存在,对多种重金属具高亲和性,在生物体内重金属解毒、必需金属离子调控和体内自由基清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海洋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软体动物(Mollusca)、节肢动物(Arthropoda)以及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金属硫蛋白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的特点,对海洋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近年来,海洋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金属硫蛋白不同组织定位及蛋白序列多态性对其功能的影响、异构体在动物体内发挥的不同作用等。我国近海的重金属污染日益严峻,金属硫蛋白在重金属生物毒理效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海洋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在生态毒理领域的研究日趋受到重视,对海洋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的研究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综述了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海洋物种多样性及其利用以及海洋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现状,指出过度捕捞、生境丧失、环境污染、生态入侵是威胁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文本还阐述了我国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管理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海洋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冯佳倩  王天明  杨静文 《海洋科学》2021,45(11):144-155
褪黑素是神经内分泌调控的关键激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改善睡眠、调节生殖、延缓衰老等生理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功能机制研究亦较为成熟。本文综述了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的基本特征,特别关注褪黑素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特征;总结了其海洋生物中的褪黑素信号系统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对海洋生物开展该信号系统研究的理论价值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探明海洋鱼类及无脊椎动物中褪黑素及其受体的信号转导特征和生理功能提供一定的线索,为褪黑素信号系统进化演变的探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广州市晓园中学开展"蓝色国土 蓝色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海洋权益知识、海洋生物以及常见的有毒海洋生物等知识。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中学生的海洋意识与海洋知识较为缺乏。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对海洋知识的求知欲旺盛。因此,对中学开展"蓝色国土 蓝色教育"活动的建议:应以海洋常识渗透是开展海洋教育的主要模式,兴趣性学习活动是开展海洋教育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
地球上一切生命都需要能量,这种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海洋生物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依赖于海洋中浮游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因此,海洋浮游植物是能量的原初转换者,在海洋食物链中是初级生产者,即原初营养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