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小麦生长模拟模型软构件主要是模拟小麦生长的环境和模拟人为因素(如施肥、灌溉等)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主要论述此软构件在VC++软件平台上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方案设计、程序实现和技术解析。  相似文献   

2.
小麦生长模拟模型软构件在VC^++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生长模拟模型软构件主要是模拟小麦生长的环境和模拟人为因素(如施肥、灌溉等)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主要论述此软构件在VC^++软件平台上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方案设计、程序实现和技术解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黑龙江省196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世界粮食研究模型(WOFOST)和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的数学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趋势对小麦产量变化趋势的影响.在黑龙江省中部、东部和北部相对湿润的小麦种植区域,辐射量降低趋势是小麦模拟产量降低趋势的主要气候原因;在松嫩平原西南部的齐齐哈尔市、大庆市和哈尔滨市,降水量增加的趋势是小麦模拟产量增加趋势的主要气候原因;在西北部的北安、五大连池、克山和克东4县,辐射量增加趋势是小麦模拟产量增加趋势的主要气候原因;黑龙江省小麦模拟产量变化趋势百分率的平均值为-1.57%/10a.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国内外小麦生长模拟研究成果,借鉴荷兰学者的模拟思路,从作物生长的主要生理过程人手,综合考虑气候变暖与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等因素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修正了在一级生产水平下冬小麦生长模拟模式,使得模式能够对CO2浓度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经资料检验,在当前CO2浓度下,冬小麦总干重和穗干重的模拟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其它器官干重及叶面积指数的模拟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运用改进后的模式模拟试验了未来气候变暖和CO2倍增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WCSODS的小麦渍害模型及其在灾害预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WCSODS(小麦模拟优化决策系统)中增加了过量土壤水对小麦光合作用、干物质分配、叶片衰老等影响模块,实现了渍害条件下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模拟。用试验资料和区域统计单产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拟误差在10%以内。灵敏度分析的结果亦表明:随着渍水持续天数的增加,小麦渍害加重,10 d渍水对产量影响不大,而30 d渍水可造成减产7%~32%;当渍水天数相同时,以孕穗期的渍害对产量影响最大;灌浆期、拔节期次之,冬前分蘖期的影响较小。这与当地小麦专家的看法相一致,说明小麦渍害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利用本模型和南京、南通两地的历史气象和产量资料,对大面积小麦平均单产进行了试预报,结果基本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地理分布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GCM模拟结果,分析了CO2增加对我国小麦生产地理分布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倍CO2气候下,我国小麦生产区将进一步向北和向西扩展,小麦栽培特点和品种类型也有较大变化。气候增暖可能对东北地区产生有利影响,但在中部和南部则可能产生高温应力。小麦生长期间平均温度的升高,特别是收获前的高温可能会增加对更早熟、更耐热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系统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已成为当今农业科学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简要总结作物模拟技术的特征及分类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小麦生长模拟模型与其应用的研究状况,并对模拟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今后应开展的工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王石立  马玉平 《气象》2008,34(6):3-10
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科研和业务部门紧密结合,开展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应用于农业气象业务的研究和应用试验工作.基于国外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应用进展以及我国农业气象业务的现状,简要分析了农业气象业务中应用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单点理论模型能否在业务中应用的疑惑,详细讨论了国外引进作物生长模型的本地化和单点理论模型在区域尺度上模拟应用等两个关键问题的重要性和技术方法.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气象系统农业气象科研和业务部门在推进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在农业气象业务应用方面所做的工作,即基于东北玉米、华北小麦和江南双季稻生长模型的气象条件影响评价和产量动态预测方法等.最后从改进完善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探讨区域模拟应用技术及稳健推进业务应用和实施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和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2001年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琪珍 《山东气象》2002,22(1):33-33,36
通过对2000-2001年度小麦全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分析,发现不良的气象条件和气象灾害、病虫害等是导致平阴县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评价了气象条件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小麦的优质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冬小麦(皖麦68)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及盆栽的培育方式,按照不同浓度将酸雨分为CK(pH5.6)、T1(pH4.0)、T2(p H2.5)三组,探究酸雨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p H值的减小,小麦净光合速率受到抑制加强。整个小麦生长周期中T2处理下小麦净光合速率较CK处理降幅均显著,其中开花期的降幅达到极显著,而T1处理较CK处理净光合速率虽然有所降低,但不显著。小麦生长期间,中午时段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此时会有效抑制小麦的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发育及产量可能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63,自引:10,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随机天气模型, 将气候模式对大气中CO2倍增时预测的气候情景与CERES-小麦模式相连接, 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冬小麦和春小麦生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 气候变化后小麦发育将加快, 生育期缩短, 冬小麦平均缩短7.3天, 春小麦平均缩短10.5天, 春小麦生育期缩短的绝对数和相对数均大于冬小麦.籽粒产量呈下降趋势, 冬小麦平均减产7%~8%, 雨养条件下比水分适宜时减产幅度略大.春小麦的减产幅度大于冬小麦, 水分适宜时平均减产17.7%, 雨养时平均减产31.4%.  相似文献   

12.
提高多普勒天气雷达晴空探测能力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通过对晴空大气返回信号特性的分析, 提出采用相干累积技术, 有可能提高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晴空大气的能力, 具体测算了提高探测能力的限度, 并对雷达信号处理器适应晴空探测进行了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东北区夏季月降水数值产品释用预报方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卡尔曼滤波法对国家气候中心的T63动力延伸预报场进行误差订正, 将订正后的预报场用于基于天气系统特征定性判断与相似离度指数定量相似相结合的降水预报模型, 制作东北区51个站点的定量的月降水预报, 并对1996~1998年夏季月降水进行了预报试验, 试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单多普勒天气雷达反演中尺度气旋环流场的方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给出具有Rankine模式中尺度气旋的模拟的多普勒径向速度图,利用中尺度气旋近似轴对称性及径向速度几何关系和付氏转换,建立GBVTD方法,定量分析模拟的中尺度气旋内部流场结构,并利用郑州714CD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5.
瑞安市暴雨强度概率分布公式参数估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根据瑞安市1965~1997年降水自记记录, 通过适当的概率模式对暴雨强度抽样频数分布进行拟合, 并由此编制反映暴雨强度、历时、重现期三者关系的i-t-T表.利用最优化法进行非线性超定方程组的求解, 从而实现对暴雨强度公式中参数的估计.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大地形的动力、热力作用与低频振荡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青藏高原大地形的动力和热力作用作物理分析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青藏高原大地形的高度、地形坡度和非绝热加热对中高纬低频振荡的影响, 指出:青藏高原大地形的高度、合适的地形坡度和地形加热都可以促进低频振荡的形成, 而且, 这些因子都会影响低频Rossby波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998年6月29日北京地区发生在天气尺度脊中的强对流大暴雨过程分析, 得出该过程是由中层的高压脊和低层的辐合系统、近地面的冷空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聚能机制的中低空经向环流圈, 维持了暴雨区中低空的上升运动, 形成了近地面的动力锋生, 使中低层的潜在不稳定加剧.而对流层高层短波扰动的正涡度平流通过非地转平衡过程, 引发中高层产生的上升运动, 触发了潜在不稳定的释放.该短波扰动与风场的波动不相匹配, 其位相传播特征与重力波相似.  相似文献   

18.
在拓扑分子格中进一步讨论了 ST-1 的性质 ,引进了 ST0 、ST1 分离性概念 ,并研究了其相应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应用非对称结构理论制作台风路径预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阐述应用非对称结构理论制作台风路径预报的技术原理。应用该理论较好地预报出9012号台风(Yancy)西行、9414号台风(Doug)转向和9417号台风(Fred)登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