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对2011年1月2—4日包头地区冬季首次降雪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此次降雪过程是受高空短波槽和地面倒槽共同影响所致,低空有充沛的水汽输送,并与西路小槽引导的冷空气在河套地区交汇;低空河套以东地区有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有利于此次降雪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1月漯河暴雪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阶梯槽的形成和维持,为这次强降雪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中低空低涡切变线是主要影响系统;冷平流的持续使近地面层气温降至0℃以下,有利于雪的形态维持;高层辐散与低层辐合的耦合,使上升运动加强;低空急流输送了充沛的水汽,大气中水汽处于饱和状态有利于提高降水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3.
刘瑞芝 《大气科学》1985,9(1):19-26
应用六层全隐式原始方程模式,对地面气旋形成与扰动发展的机制进行了数值试验. 首先,构造了接近实际的理想带状温压场和相应的扰动场.试验表明在带状环流上如果在低空加上一个类似锋区的扰动,便会有锋面气旋很快地发展起来,并逐渐趋于锢囚阶段,和实际大气的锋面气旋生命史很相似.但若扰动在对流层中层,则地面气旋形成过程较慢,强度也弱.如果初始扰动位于对流层高层,则地面形成的气旋在结构上和切断低压类似,不像锋面气旋.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1月漯河暴雪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阶梯槽的形成和维持,为这次强降雪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中低空低涡切变线是主要影响系统;冷平流的持续使近地面层气温降至0℃以下,有利于雪的形态维持;高层辐散与低层辐合的耦合,使上升运动加强;低空急流输送了充沛的水汽,大气中水汽处于饱和状态有利于提高降水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5.
一次中气旋冰雹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对2002年9月27日发生在山东省境内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中小尺度和雷达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冷性低槽的东移南压,并配合低空切变线和地面冷锋的共同影响是这次过程的直接大尺度影响系统;高空冷平流、地面暖平流,在对流层中低层形成了大范围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低层中尺度低压环流的扰动,并与高空急流南侧的辐散区耦合,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雷达回波分析也发现,这次过程具有典型的小型超级单体风暴特征,存在并维持尺度较小的中气旋结构。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T639分析资料,对2010年5月一次江淮气旋的形成及结构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本次江淮气旋形成前,在青藏高原东侧的川、黔地区活动着准静止短波系统(500 hPa短波槽、700 hPa和850 hPa气旋性辐合环流)。当青藏高原北支槽从500 hPa输送正涡度、干冷空气,南支槽从700 hPa和850 hPa输送正涡度、暖湿空气进入导致准静止短波系统活跃并发展东移至长江下游时,向下伸展至地面向上伸展至高空,最终形成庞大深厚的温带气旋。其减弱过程与发展过程正好相反,先从高空开始减弱,然后地面减弱,最后低空低压环流消失。江淮气旋的形成阶段,中心垂线倾斜度≥60 °;在发展过程中上下层低压中心逐渐靠近,成熟阶段垂线倾斜度缩小至≤80 °。分析地面~200 hPa江淮气旋环流特征还发现,其外围直径是地面和低空大而高层小。水平风速则是低空大而地面和高层小。本个例的形成过程与已有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经典模式温带气旋形成于一条温度或密度的不连续的锋面上,Petterssen模式由低层向高层自下而上发展,而本例最先形成于低空,然后向地面和上空伸展。   相似文献   

7.
杨澄  付志嘉 《气象科技》2020,48(5):675-684
利用WRF模式耦合Noah陆面模式和CLM湖泊模式,对2015年1月23日大理地区洱海盆地的大风天气进行模拟,对大风的发展期、强盛期和减弱期的三维动力热力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得出了洱海盆地大风形成机制:在洱海盆地大风发展期,高空以西风为主,盆地中部上空1km高度处出现局地小气旋,地面以偏东风为主,高空偏西气流翻越苍山形成波动扰动,在背风坡侧形成空腔区和二次涡,低层形成了波不稳定区域,波不稳定区域发生波破碎,波破碎区域湍流运动活跃,把上层的能量往下传播。大风强盛期,盆地南北侧高空为两支西风气流控制,中部变为弱的辐散场,造成高空扰动,苍山东侧近地面浅薄逆温层消失,低空逆温层之上温度廓线几乎垂直上升,大气层结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利于高空动量向下输送。大风减弱期,高空西风减弱,扰动消失,湍流动能耗散,地面风速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
陕西冬季一次大雾天气生消机制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杨  沈桐立  邓小丽  胡琳 《高原气象》2010,29(2):437-446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WRF、NCEP 1°×1°再分析资料及常规观测资料,对2005年12月30~31日发生在陕西的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大雾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及雾的生消机制。结果表明,WR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雾的水平分布特征、强度和生消过程,反映出实际雾的生消变化规律。适当提高模式水平分辨率能较明显地改进模拟效果。这次大雾为平流辐射雾,长波辐射冷却是大雾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逆温层的发展、维持和近地面层较高的相对湿度对雾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地面层有弱的水汽辐合是大雾发展和维持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雾形成和发展阶段,900 hPa以下的辐合上升运动和900 hPa以上的辐散下沉运动有利于在上升和下沉运动区的界面层中形成逆温层,逆温层的形成有利于低层水汽的积累。随着高空转为辐合上升运动,900 hPa以下为辐散下沉运动,接着日出后,太阳短波辐射增温等的共同作用,使逆温减弱直至被破坏。中高云的存在影响了近地面层逆温的形成和加强,推迟了雾的形成和消散。暖平流的输入有利于逆温层的形成发展。  相似文献   

9.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TRP)往往成为高影响天气,是业务预报难点。本文用地面、探空观测资料、雷达遥感资料以及NCEP一日四次0.5°×0.5°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登陆广东期间在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引起的远距离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这是一次发生在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控制范围内的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低层受台风倒槽影响。(2)这次过程第一阶段暴雨主要是在强的对流不稳定条件下,由对流层低层“山竹”倒槽中的辐合线触发对流产生,同时对流层高层“山竹”的极向流出汇入加大了中纬度西风风速,在长三角地区上空产生辐散,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维持。第二阶段,对流不稳定条件有所减弱,但前一阶段强回波产生的低层偏北外出气流与东南风形成辐合线,辐合线上还有中γ尺度的涡旋产生,又促进了对流发展。850 hPa台风倒槽北端形成一个低涡,500 hPa副高边缘发展出一个短波槽,暴雨的动力条件更为有利。(3)长三角的3个强降水中心分别在长江口、杭州湾北岸的嘉兴沿海及宁波沿海,都是在水陆边界附近。(4)远距离暴雨区的涡度收支诊断发现:暴雨的初始扰动主要由近地层水平辐合辐散项提供,850 hPa的水平辐合辐散项和扭曲项共同作用形成和加强低涡,并通过垂直运动上传使中层700~500 hPa附近涡度增长,进而发展出500 hPa短波槽。850 hPa涡度来自于台风倒槽和副高边缘的偏南急流。(5)在这次远距离暴雨过程中,台风“山竹”与海上西太平洋副高之间形成偏南低空急流,向长三角输送水汽,这与典型TRP事件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典型TRP中暴雨的初始扰动一般由西风槽提供,而这次过程主要由低空台风倒槽和偏南急流提供,涡度上传形成高空短波槽,是不同于典型TRP事件的一个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赵倩  周后福  单乃超 《气象科学》2019,39(5):704-710
本文基于合肥地面观测、机场自动观测系统(AWOS)、多普勒雷达、探空及FNL 0.25°×0.25°等资料,分析了2015年8月6日合肥一次较强风切变天气过程,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空风切变发生前,肥西地区不稳定能量及上升气流较为活跃,有利于对流云团的发展。地面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表明,低空风切变发生时,近地层的风向、风速和温度等气象要素均有突变;风暴的质心高度、最强回波高度和风暴顶高迅速下降,空中气流快速下沉,至近地面向四周辐散,因此该风暴属于下击暴流性质;径向速度图中明显的正负速度对也印证了低空剧烈的风向和风速切变。  相似文献   

11.
高低空急流与台风环流耦合下的中尺度暴雨系统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9216号台风登陆后进入200 hPa西南风急流入口区右侧, 引起远距离台风中尺度暴雨系统突然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利用二维模式研究了高、低空急流与台风环流耦合和中尺度暴雨增幅的相互促进正反馈机制, 认为Wave-CISK过程和斜压基流的对称不稳定可能是低空急流发展和倒槽形成的更切合实际的动力机制.对流不稳定与斜压大气的结合有利于北传的重力惯性波不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 1 998- 0 5~ 1 998- 0 8再分析资料 ,得知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准定常结构和瞬变结构有着显著的不同。月平均西太平洋副高中心为上升气流 ,逐日资料则表现出下沉气流 ,下沉气流主要是由西太平洋副高北侧雨带中降水潜热释放效应所致的上升气流在高空下沉产生的。据此认为夏季中国华东、华南地区的季风降水凝结潜热释放所致的上升气流在西太平洋副高中心区的下沉运动是西太平洋副高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将逐日西太平洋副高面积、西伸指数与对流降水率资料进行了滞后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高的西伸与外围雨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3.
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的降水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长江流域 (102°E以东) 125个站的实测降水资料, 分析了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和气候统计特征, 并与历史同期进行了比较, 特别是和1931、1954年等特大洪水年份进行了较全面的对比.结果表明,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强降水主要分为4个时段; 总降水量的分布成不对称的鞍型场; 上、中、下游地区异常频繁的、特别集中的强降水是造成长江持续高水位和特大洪涝灾害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大地形的动力、热力作用与低频振荡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青藏高原大地形的动力和热力作用作物理分析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青藏高原大地形的高度、地形坡度和非绝热加热对中高纬低频振荡的影响, 指出:青藏高原大地形的高度、合适的地形坡度和地形加热都可以促进低频振荡的形成, 而且, 这些因子都会影响低频Rossby波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特征   总被引:173,自引:7,他引:16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1年至1996年地面气象记录资料, 计算了我国全年和季节降水量长期变化趋势特征指数.结果表明,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和夏季降水量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北方的黄河流域降水表现出微弱减少趋势, 山东和辽宁省夏季雨量减少显著;但偏高纬度地区的新疆、东北北部、华北北部和内蒙古降水量或者增加, 或者变化趋势不明显.因此, 1997年黄河史无前例的断流和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的发生, 均有其相应的区域长期降水气候趋势作为背景条件.研究还表明, 我国一些地区降水的季节性也发生了变化, 其中黄河中上游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春、秋季雨量占全年比例均有显著减少, 而河北东部、辽宁西部和东北科尔沁沙地春季降水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线性两层模式討論了对流层上部和下部扰动的发展和移动,以及它們之間相互关系。有以下主要結果: 1.一般常用的“溫度波落后于气压波,扰动发展”这一規則,对于超长波(波长大于10000公里)只适用于对流层上部,对于波长为7000公里左右的长波自对流层中部以上皆可应用,对于較短的长波整个对流层皆可应用。 2。当槽线或脊线随高度向西傾斜时,扰动的上层发展,下层阻尼;向东傾斜时,上层阻尼,下层发展;当时,上下层同时发展. 3.溫度波和高度波的移速可以不同,甚至方向可以相反;无論在上层或下层,当脊移进輻散区或槽移进輻合区时,扰动发展;当脊移进輻合区或槽移进輻散区时,扰动阻尼. 4.扰动的振幅和移速随时間而变,它不仅决定于基本流場的参数和扰动的波长,同时决定于扰动本身的上下結构. 5.周期性变化的稳定波在发展时期,其振幅的发展一天可达两倍半以上.因此日常所观測到的环流的巨大变化是否都属于一般所謂的西风带不稳定的現象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潜热和惯性不稳定与气旋爆发性发展关系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PSU/NCARMM5模式对1981年12月19日20时-21日20时一次太平洋西部气旋强烈爆发过程进行干过程和控制过程对比数值模拟试验,得出:潜热释放使对流层顶和等温面抬高,气流在高层上升冷却形成扰动槽,其适应过程使高层出现惯性不稳定。惯性不稳定总是伴随强惯性稳定区存在,两者产生的加速度场可形成高层辐合、辐散引起气旋加强以及降水加大,降水加强又使潜热进一步加大和扰动槽加强,从而导致惯性不稳定加剧。这种正反馈的过程有利于气旋的加深。  相似文献   

18.
华南前汛期福建一次致洪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FY-2E卫星云顶亮温资料、全国加密自动站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6月19~20日华南前汛期福建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演变及其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特大暴雨发生在稳定的环流背景下,整个过程有4个主要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沿着低层切变线东移和发生、发展,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高层辐散和低层辐合促进了强降水区中的上升运动,低层辐合的水汽在强上升过程中释放凝结潜热,进一步促进了水汽的上升运动和低涡的发展,是强降水发生的动力特征;地面不稳定能量和西南暖湿气流在强上升运动作用下,与中高层沿等θse线向低层侵入的干冷空气在对流层中层相遇并形成锋区,是特大暴雨过程的热力特征;湿位涡的诊断分析表明,对流不稳定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的发展促使强降水区附近的涡旋发展,上升运动的加强,对强降水的发生和持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圆形涡旋大气中的横波不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涡旋大气中,存在沿切向基流传播的横波型扰动,并采用数值方法讨论了柱坐标系下圆形涡旋系统斜压气流中这类扰动的不稳定,这是一类中尺度的重力惯性波的不稳定.研究了涡旋环境大气的层结稳定度参数N2、切向风垂直切变Vz、凝结潜热、涡旋特性及科里奥利参数f0对不稳定增长率的影响.圆形涡旋中同样存在横波不稳定的Eady模态和中尺度模态,得到了中尺度模态的扰动场分布特征:流场的不规则"猫眼"结构及慢速传播的扰动均集中在低层,而快速传播的扰动均集中在高层的扰动特征.  相似文献   

20.
北方一次强降雪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总被引:12,自引:13,他引:12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2003年3月14~16日发生在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的一次强降雪过程进行了二重嵌套的48 h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式较好地模拟了本次过程强降雪中心的强度、位置以及强降雪的时间变化。导致本次过程降雪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地面倒槽和700 hPa中α尺度低涡,其影响时间相对持久。强降雪的出现则是由于高空短波槽产生的高层强辐散强迫与低层增强的辐合相互耦合所致。高低层系统这一适宜配置的维持时间相对短暂,却导致了本次过程降雪强度的两个峰值的出现。同时,中α尺度低涡的形成和加强及其与低空暖湿急流的适宜配置也是强降雪产生的一个有利因素。阴山山脉对本次过程强降雪的强度和位置具有重要影响:山脉使降雪在其南麓增强,北麓减弱。山地强迫抬升是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另外,山地在其迎风坡使上升运动增强的同时也使正涡度减小和低层辐散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