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通过地质调查和地震活动性的研究,把晋祠断裂划分为2段:南西段长20km,为单断型,即由单条断裂组成,断裂在第四纪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期间活动强烈,以正倾滑运动为主兼有水平右旋扭动;北东段长5km为平行双断型,即由2条走向完全相同的阶梯状正断裂组合而成。位于盆地边缘的断裂,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位于盆地内黄土台地前缘的断裂,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断裂的活动有向盆地内部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用分形理论研究海南岛的活动断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运平  席道瑛  樊星 《地震研究》2002,25(4):351-355
在编制海南岛及其邻近地区地震构造图的基础上,利用数盒子法计算了海南岛的活动断裂的分形维数,并从分形理论的角度讨论了活动断裂和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认为活动断裂的分形维数和地震活动性的分形维数是相等的。从活动断裂的分形维数和地震活动性的分形维数的一致性来看,区域性的地震活动可能受到该地区活动断裂空间分布的制约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华北西部许多第四系隐伏的断陷盆地,经人工地震探测发现在盆地边缘存在生长性主干大断裂。于大断裂附近隆起的山麓露头区,有时出露新活动断裂,二者性质似乎"相同"、产状近于平行。隐伏的主干大断裂发育的最晚时代(时代上限)与山麓活动断裂的形成时代接近,因此被认为是同一断裂系,其差异仅仅是出露与隐伏的不同。为此以内蒙古临河断陷盆地为例进行了实地野外观察与地震反射剖面解释,认为隐伏的主干断裂是自下向上发育的生长断裂,是地壳运动的产物,而山麓露头的活动断裂则是自上向下滑落,断裂的形成倾向于(主要)是重力因素。二者本质上毫无关系,不是一个断裂系,不能依据山麓活动断裂的特征来推导隐伏断裂的性状与活动性。  相似文献   

4.
活动断裂的活动习性是认识活动断裂应变加载及释放随时间、空间变化的关键所在,也是研究区域运动学、动力学和科学评价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基础。安宁河断裂、大凉山断裂与鲜水河断裂呈倒“Y”字形交于石棉一带,共同协调了鲜水河断裂向SE的应变传递,2022年鲜水河断裂磨西段发生了泸定MS6.8地震后,安宁河断裂和大凉山断裂的地震危险性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梳理分析这3条断裂相关的古地震和历史大地震资料,得出以下认识:(1)安宁河断裂和鲜水河断裂磨西段近4 000 a来的大地震平均复发间隔约为700 a,大凉山断裂则为524 a;(2)鲜水河断裂磨西段和安宁河断裂的古地震活动表现为丛集特征,大凉山断裂的古地震活动则表现为准周期特征;(3)近4 000 a来三条断裂在200 a时间窗内的大地震活动表现出准同步性,在时空上有相互影响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野外地震地质调查结果表明,1902年7月3日汪清6.6级地震的发震断裂是春阳-汪清-珲春NW向断裂,是晚古生代以来继承性活动的复活断裂,曾有多次活动。特别是新生代以来,由于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使NW向断裂发生引张或张扭性(左行)滑动,形成了汪清地震的发震断裂。  相似文献   

6.
向宏发  虢顺民 《中国地震》1995,11(3):195-203
对中国大陆区阿尔金等10条主要活动断裂地质位错与地震位借的对比研究表明,多数活动断裂的地震位错速率,与地质位错速率的比值-Q值多介于0.5-0.8之间,即我国陆内多数活动断裂属于粘滑为主的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7.
覆盖土层场地地震断裂实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覆盖土层场地在活动断裂位移作用下的实验技术,分别了正断层和走滑断层位移作用下土层模型地震模拟振动台断裂位移反应实验,取得了有意义的结论,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疆伊宁盆地活动断裂新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伊宁盆地主要分布有巩留南、喀什河、雅马特等6条活动断裂,断裂走向近东西向与北酉一北北西向。其中巩留南断裂、喀什河断裂、雅马特断裂等在晚更新世一全新世时期有过多次显著的新活动,切错了晚更新世一全新世堆积物。在喀什河断裂上1812年发生了8级大展,形成长约100km的地震形变带。在巩留南断裂、雅马特断裂、伊宁断裂上也有受控于断裂近代新活动的中等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9.
韩许恒  韩城建 《内陆地震》1993,7(4):363-369
根据渭河断裂中段两侧渭河一二级阶地的高差对比,研究了近20000多年来,特别是近6000多年来渭河断裂中段的活动性,并粗略估算了断裂活动的位移幅度和位移速率。又根据断裂附近探槽揭示的古地震遗迹及历史地震、现代地震沿断裂的分布,认为渭河大断裂为近期活动较强烈的发震断裂。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两条隐伏经四纪断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章振铨  刘昌森 《地震地质》2001,23(4):545-555
以浅层地震勘探为主要方法,研究了上海两条主要断裂(太仑-奉贤断裂和枫泾-川沙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结果表明,断裂的最新活动一般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个别区段的活动可延续至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11.
连尉平  李丽  唐方头  胡彬  李晓璇 《地震学报》2014,36(6):1010-1021
本文构建一种应用有限元开展特征地震数值模拟的新方法, 并以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浅层构造和动力学机制为背景, 研究了平行逆冲断层分布格局对区域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从断层活动相互影响的角度看, 包含3条平行逆断层的断裂带的整体地震活动性并不适用严格周期的特征地震模型, 当断层间距在20 km以下时, 随着断层间距的缩短, 对单条断层应用特征地震模型的适用性会逐渐降低. 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模拟计算结果显示, 后山断裂的地震活动相对独立, 区域活动性和中央断裂的断层活动很可能不适用严格周期的特征地震模型.   相似文献   

12.
Study on fault activity is a fundamental part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earthquake relief in big cities.In the active fault exploration in Zhengzhou,the spatial distribution,geological features and activity of the Huayuankou fault,the Shangjie fault and the Xushui fault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seismic prospecting method.New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ults was gained.This provides reliable basic data for future earthquake forecast and earthquake relief work in Zhengzhou.In addition,we proposed some ways to identify fault activity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ivity of a fault and raised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exploring active faults in big cities and exploring concealed faults in regions covered with thick overburdens.  相似文献   

13.
断层活动性研究是大城市地震预测和防震减灾的基础性工作。在郑州活断层探测工作中,采用地震勘探方法查明了花园口、上街和须水3条断层的空间分布、地质特征及构造活动性,为郑州市未来的地震监测及抗震防灾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另外,通过分析断层活动特征,提出了判定断层活动性的一些新认识,为大城市活断层探测特别是覆盖层较厚地区隐伏断层的探测提出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凯英  马瑾 《地震地质》2004,26(2):259-272
对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的分析表明 ,该区主要活动断裂间存在地震活动的相关性 :1)强震活跃期沿着鲜水河断裂、小江断裂、红河断裂、龙陵 -澜沧断裂及NE向的龙门山 -瑞丽断裂依次迁移 ;2 )鲜水河断裂与龙陵 -澜沧断裂不仅在强震活动上 ,而且在b值变化上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是平行断裂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相互作用的结果 ;3)龙门山 -瑞丽断裂与上述川滇地区其它近NW向断裂间存在地震交替活动的现象 ;4 )龙门山 -瑞丽断裂的地震具有分段活动的特征 ,是断块差异活动的体现。有限元分析显示 ,上述断层相互作用现象是块体非均匀运动过程中应力场调整的反映 ,是块体运动的结果。研究表明川滇地区主要断层地震活动间存在 3种相互作用的现象 ,即块体边界迁移型、旋向相反平行断层交替型和交叉断层交替型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The Tanlu fault zone lies in the eastern China, which is an important huge active fault with a long history. It has experienced a complex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process and affects significantly the regional structure, paleogeography, magma activity, minerogenesis and earthquake activity in the area. With a length of 2 400 km, the fault zone consists of 2-4 or more parallel faults of 10-40 km in width, cutting through different geotectonic elements in the eastern China (FANG et al, 1986). On July 25 in 1668, an extraordinarily large earthquake of M=8.5 occurred on the Changyi-Dadian fault (F1) that is an embranchment of Tanlu fault zone, resulting in a surface rupture with a total length of 130 km (LI et al, 1994; CHAO et al, 1995). The paleoseismic study reveals that 3 events with a magnitude equal to 8 occurred on the Changyi-Dadian fault. The recent event occurred 3 500 a ago and the reoccurrence interval is about 3 500 a (LIN and GAO, 1987). During the Tancheng earthquake (on July 25, 1668), the Anqiu-Juxian fault was not ruptured, which was a Late Pleistocene active fault (ZHENG et al, 1988; GAO et al, 1988; CHAO et al, 1994) and was doubted as 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e M=7.0 Anqiu earthquake occurred in 70 BC by certain geologists (CHAO et al, 1994).  相似文献   

16.
郯庐断裂带白山-卅铺段第四纪以来的活动习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构造地貌遥感解析,发现郯庐断裂带沿庐江白山到桐城卅铺一线显示1组平行断层,现场地震地质调查验证其为1组活动断层。通过断层剖面观测、样品采集及样品测试分析和宏微观构造分析,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在白山—卅铺一带第四纪以来仍具有黏滑、蠕滑交替的变形活动。其中,在柯坦—卅铺一带,最年轻的水系被NE向断层组右旋扭折,其断层物质的微观观测和测龄结果表明该断裂段第四纪时的活动具有脆、塑性过渡变形特征,强烈活动时间处于早、中更新世;而白山剖面断层泥年龄测试结果则反映相应断层段在中、晚更新世曾有过较强烈的活动。断层泥超微(SEM)和显微观测结果亦表明该断裂段曾发生黏滑、蠕滑交替的构造变形事件,且表现为先黏滑后蠕滑;结合水系呈现缓慢扭折表征,近年来沿断裂有不少微震发生,表明郯庐断裂带在白山—卅铺段的最新滑移方式主要表现为蠕滑,也就是说,该段积累的应力以蠕滑或微震等方式缓慢释放,据此推测未来一定时期内不易孕育强烈地震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In order to gain a clear idea of the deep tectonic environment of Xingtai earthquake area,three wide-angle deep seismic renectionlrefraction profiles have been conducted through the are4they are Yuanshi--Ji'nan profile, Renxian--Wuqing profile and Tat' an--LongyaM inzhou profi I e.The Yuanshi--Ji'nan profile passes through the epicenter of the Ms=7.2 main shock andTat' ~ongyaO--X inzhou profi ie passes through the ep icenter of the Ms=6. 8 earthquake. Duringthe "Eighth Five-…  相似文献   

18.
四川断裂活动的区域性差异及其与区域地壳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洪 《地震研究》1995,18(1):49-55
断裂活动的区域性研究表明,四川的活动断裂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性。强活动断裂分布在晚第四纪运动断块的边缘及其内部,四川盆地内部的断裂活动性相当微弱,仅盆地西部边缘有晚第四纪断层活动显示。不仅如此,地质资料和断层活动年代测定资料反映了四川的活动断裂不但具有向西部活动强度明显增大的特点,而且断裂活动的时代也有向西部逐渐更新的趋势。本文通过研究喜马拉雅运动不同期幕在四川不同地区的表现,发现四川活动断裂的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市主要断裂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哈尔滨市目标区内主要断裂断错地表的最新活动时代为第四纪早期,晚更新世以来无断错地表的活动迹象。通过对城市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技术思路、哈尔滨市工作区的地震地质环境与潜在震源区划分、目标区主要断裂活动特征的综合分析,确定了目标区内3条主要断裂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最大震级,并以兴安-东蒙活动地块与工作区作为分析的两种范围尺度,在适当调整工程地震学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综合估算了目标区和目标区内单条断裂未来100年的发震概率。结果表明:哈尔滨市目标区主要断裂未来发生4.0级上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极小,可能地震的最大震级为MS5.5  相似文献   

20.
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太谷断裂断错山前冲沟Ⅰ级阶地以及在黄土台地前缘形成断坎,在地表及探槽中多处见到断裂断错全新世地层,断裂的最新活动是1303年洪洞8级地震,活动方式为右旋走滑兼正倾滑活动. 在该次地震中,太谷断裂与灵石隆起上的绵山西侧断裂、临汾盆地东边界的霍山山前断裂一起活动,形成长约160 km的地表破裂带. 除此之外,该断裂曾在全新世中期及距今7 700年以后有过活动. 由此得到,在山西断陷系,两个断陷盆地边界断裂的贯通活动发生8级特大大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