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子祥  朱丰毅 《气象》1981,7(7):9-11
次声是频率低于20HZ、人耳不可闻的声波。由于次声频率低,传播过程中衰减慢、传得远,国内外已有人研究利用雷暴、台风、龙卷、对流暴等天气系统所发出的次声信号作为探测和预报手段。 关于雷暴的次声,早在60多年前国外就有人作过研究。其后,不少人对于雷暴的次声信号频谱作过探讨。Schmidt(1914年),(1952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雷击事例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秋芳  孟青  柴秀梅 《气象》2000,26(6):12-15
利用卫星云图、雷达资源和闪电信息对1998年7月23日5和8月16夜间发生于北京地区的两次雷击事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雷暴过程是因局地对流云的发展所致,雷暴中的电活动与对流活动密切相关,闪电资料可以及时发现强对流的活动及其变化趋势,是短时预报的一种很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杨磊  贺宏兵  杨波  孟鑫 《气象科学》2019,39(6):786-796
为提高双偏振天气雷达雷暴监测预警能力,探究雷暴活动过程雷达偏振信息特征及雷暴内部微物理过程,利用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结合地面大气电场仪和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对2015年8月31日发生在南京地区一次局地强雷暴过程进行了分析。主要利用体扫数据获得雷暴单体内部垂直剖面(Vertical Cross Section,VCS),同时结合模糊逻辑算法进行粒子类型识别,得到多个偏振参量和雷暴云内部粒子类型的垂直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得到各偏振参量和粒子分布随闪电活动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15℃高度层以上冰晶区域出现K_(DP)的负值区与闪电活动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雷暴云中霰粒子的分布变化同闪电活动演变同步很好,在一定高度霰粒子的出现可以用来对雷暴进行预警;雷暴云中低层存在强烈的辐合上升区,利于霰和冰晶碰撞非感应起电和闪电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2年5—9月中国科学院平凉陆面过程与灾害天气观测研究站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黄土高原塬区夏季发生的阵风雷暴、大风干雷暴和冰雹强降水雷暴过境期间近地层微气象特征。结果表明:雷暴系统过境前几小时近地层便出现较强上升气流,14 m高度30 min平均垂直速度可达0.25 m·s~(-1),这几乎比该区域无雷暴影响时的垂直速度大1~2个数量级。在雷暴系统过境期间,近地层气压迅速升高,气温急剧下降,上升气流变为下沉气流,14 m高度30 min平均垂直速度可达到-0.18 m·s~(-1)。同时,由于雷暴区与周围环境间存在极强的风速切变和温度切变,造成近地层湍流运动迅速发展,摩擦速度急剧增大,尤其大风和冰雹雷暴期间其值是中午摩擦速度的2倍以上。对湍流谱分析发现,雷暴影响期间湍流涡旋中大尺度涡旋能量显著增大,且此时大尺度涡旋对感热通量输送的贡献起到主导作用,这可能对雷暴系统的加强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海南文昌地区夏季雷暴地面电场观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了解海南文昌地区雷暴电环境的基本特征,利用安装于距地面3.5 m 楼顶的大气电场仪和雨量资料,分析了文昌夏季阵性降水对应不同类型的电场特征、单体雷暴活动电场演变规律及降水和闪电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过观测场顶部无闪电的阵性降水过程地面电场极值较小,电场和降水基本呈现反向同步的变化特征。过顶单体雷暴在闪电发生前,地面电场提前产生扰动,明显的扰动一般提前于电场过零点约15~30 分钟,第1 次闪电发生一般提前于降水20~30 分钟。统计多次较强单体雷暴过程发现,阵性降水之前和降水过程中闪电比较密集,降水后期闪电较少发生,降水强度和闪电频次有一定的正比例关系。典型单体雷暴进入衰退期电场变化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阻尼振荡(EOSO)。   相似文献   

6.
对乌鲁木齐国际机场1984~2003年出现的典型雷暴天气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机场跑道自动观测系统的实时观测资料,分析了机场雷暴天气的类型和雷暴天气下机场跑道附近气象要素演变及风切变,给出不同天气形势下机场雷暴的风切变特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993年7月27日的人工触发闪电电流、跨步电压的直接测量结果的分析发现,在正电场下触发的慢型放电过程由连续电流和双极性的电流脉冲过程组成,其放电特性与雷暴的电特性有关。闪电电流最大值为1.2kA,持续时间为25ms,中和电荷量为8.9C。跨步电压与电流的测量结果相一致,是一种间接测量电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茂珍 《气象》1978,4(9):9-11
雷暴有单体、群体和系统三种活动形式。雷暴单体构成雷暴群体,几个雷暴群体组成雷暴带,雷暴带向前传播形成雷暴系统。雷暴系统属中尺度系统,它是雷暴活动的主要形式。大多数灾害性天气诸如飑线、冰雹、局地暴雨、龙卷等,都与雷暴系统活动关联着,它们都发生在强雷暴系统上。为了提高对这类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本文试图以1963、1964年华东盛夏中小尺度分析资料,以及北京1973—1975年盛夏雷暴探测资料为基础,对雷暴系统活动规律做一些初步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人工触发闪电电流测量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通过对1993年7月27日的人工触发闪电电流、跨步电压的直接测量结果的分析发现,在正电场下触发的慢型放电过程由连续电流和双极性的电流脉冲过程组成,其放电特性与雷暴的电特性有关。闪电电流量大值为1.2kA,持续时间为25ms,中和电荷量为8.9C。跨步电压与电流的测量结果相一致,是一种间接测量电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6-1995年6-8月气象资料,分析了出现雷暴的天气形势和单站气象要素,确定了产生雷暴的天气系统和预报指标。经过1996、1997年试报,预报准确率在83%以上,概括率在67%以上。  相似文献   

11.
12.
江苏省重要天气监测处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江苏省重要天气监测处理系统的设计,通过对全省天气实况报文的收集、解码,转化为较为直观、丰富的图文信息产品,便于天气预报决策者、专业气象用户应用,操作简便,对重要天气信息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3.
The localized features on chaotic attractor in phase space and predictability are investigated in thepresent study.It will be suggested that the localized features in phase space have to be considered indetermining the predictability.The notions of the local instability including the finite-time and local-time instabilities which determine the growth rate of error are introduced,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sare discussed in detail.The results from the calculation of the 3-component Lorenz model show thatsuch instability,correspondingly the growth rate of error,varies dramatically as the trajectoriesevolve on the chaotic attractor.The region in which the growth rate of error is small is localizedconsiderably,and is separable from the region in which the growth rate is large.The localpredictability is of important interest.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such localized features may be the maincause for a great deal of case-to-case variability of the predictive skill in the operational forecasts.  相似文献   

14.
气候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及其预测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气候问题的特殊性,对气候的定义、气候系统的非线性特征、演变机制、可预报性问题以及气候状态的预报方法等做了较全面的研究,这些内容初步形成了气候系统的准动力—准随机理论,是气候动力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机载PMS粒子测量系统实时处理显示技术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MS)的云降水观测数据只能实时监视并存入磁带,不能在飞机上实时处理显示,用于指挥人工增雨作业。该文介绍了疳原有的数据据磁带记录改为由机载身长机记录并实时处理显示的硬件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以及研制的系统及其软件功能。  相似文献   

16.
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方法探讨及其业务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本文介绍了几种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方法以及一个数值预报释用系统的建立。该系统具有检索国内外各类数值预报形势场及物理量场、500 hPa西风环流指数演变、单站高低层物理量表、数值产品误差和预报能力比较、调阅各类传真图、多维图形显示等功能,为预报员在分析制作预报中提供了更多更实用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信息。  相似文献   

17.
项瑛  周学东  姜爱军  肖卉  张章 《气象科学》2005,25(3):306-311
气象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依据。异常气候监测分析系统以适时全省气象信息为依据,运用气候统计方法得出气象要素极值,提高了气候分析的准确性和异常年表制作的质量。同时该系统又设计和建立了良好的计算机运行环境(数据存放环境、网络环境),为江苏省气候分析和气候业务提供了快捷、准确、可视性强的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18.
混沌系统的局域特征与可预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锦  纪立人 《气象学报》1995,53(3):271-280
讨论了混沌系统的时间和空间的局域特征。首先分析了研究时间和空间局域特征的必要性。接着引进了有限时间不稳定和局域时间不稳定的概念,并对有关的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对Lorenz系统的具体计算表明,随着轨线在混沌吸引子上的演变,局域不稳定特征有很大的变化,相应误差增长也有很大的变化。相应于误差迅速增长的轨线部分局限于很有限的相空间范围内,而且同误差增长缓慢的轨线部分占据的相空间区域截然可分。每一个例的可预报性依赖于轨线在相空间中所处的区域。混沌系统的这种局域特征可以是导致个例业务预报技巧之间有很大差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机载PMS粒子测量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介绍新一代机载PMS粒子测量系统的组成结构、软件系统、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及功能,并介绍该系统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情况.该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实时性和适用性强、运行稳定的特点,是进行人工增雨等外场试验和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个安全、实用的分布式网络用户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着重阐述了在IBM Websphere构架下,应用Web Service技术,设计和实现网络用户的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以及认证系统的架构与接口设计、安全性设计、主节点全局用户统一认证模块设计、分节点用户认证集成接口模块设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