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栋  李满春  陈振杰  魏巍  胡伟 《测绘科学》2010,35(3):106-109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共同作用的地域单元。如何及时、准确地划分城市边缘区,是目前研究在GIS和RS相关软件的支持下,以南京地区2003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计算依据,以信息熵理论为基础,结合分析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特征,改进了传统的土地利用信息熵模型,分析熵值分布特点,最后采用突变检测的方法,以熵值60和68确定南京城市边缘区内、外边界的位置,划定了南京城市边缘区的大致范围。研究认为城市边缘区边界是动态变化的;在城乡断面上城市边缘区的景观紊乱度明显高于城市核心区和城市影像区,这为客观划分城市边缘区和利用遥感影像监测城市边缘区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POI性质、特点的不同,本文构建了一个融合统计分析法、核密度分析法的城市功能区定量识别模型,有效地识别出了广州市中心四区的功能区类型。利用耦合TF-IDF算法和信息熵算法测算城市功能混合度并进行面积加权,使得城市功能混合度测算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中心城区呈现出混合用地为主的特征,总体混合程度高。混合用地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心,单一类型用地零星分布在研究区外围,呈现出显著的“核心-外围”式的圈层化分布格局。城市功能混合度呈现“中心高,四周低”“多中心,组团式”、空间梯度差异显著的分布特征,并且功能混合程度与发展水平有一定正相关关系;功能分区结果与混合密度情况分布较为一致,表明本研究方法可行、研究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也是协调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矛盾的关键所在。以不同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源,应用分类后比较法,解译提取1994年和2002年石家庄市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分析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作用机制,协调耕地保护和城市建设之间的土地利用关系,以期为石家庄市城市土地利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了解区域人口的空间分布,能够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城市规划提供有力的支撑数据,对提高城市发展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以“珞珈一号”(LJ-1 01)夜间灯光(NTL)影像为基础数据,以广州市为研究区,结合人口估算模型等方法,开展基于NTL数据的人口空间化研究。结果表明:LJ-1 01 NTL数据能够有效地应用于人口空间化研究。人口空间化后,广州市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一主中心,多核心”的特征,各区域内部的人口分布差异可被清晰地展示与区分。本文结果对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具有一定价值的辅助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复合光谱纹理特征进行城市边缘区不透水层提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活跃的地区,在遥感影像上呈现出错综复杂、异质强的特征,对该地区不透水层的遥感提取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引用扩展支撑向量机(extend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ESVM)的软硬分类方法,结合光谱和纹理特征变化,对正在发生快速土地覆盖变化的城市边缘区的不透水层进行了提取。本文提出的方法将纹理变化作为有效信息表示城市边缘区的变异,并结合软硬分类方法的特征进行了不透水层纯净、混合像元的识别。研究区城市边缘区的试验结果表明,将纹理特征作为描述不透水层的空间特征指数能够将纯净、混合像元的识别效率提高10%,整体分类精度提高1%~5%,优于传统的软分类、硬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数据,对哈尔滨市主城区1998、2008、2018年3个时期建设用地信息进行提取,采用ArcGIS 10.5等软件进行空间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的城市扩张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8年研究区的建设用地面积扩张了122.75 km2,年均扩张速度为6.1375 km2·a-1,扩张强度为1.938%;建设用地处于快速扩张状态,城市边缘建设用地形态复杂,但逐年趋于规整,整体呈现外延扩展趋势;城市扩张率远高于人口增长率,出现人地关系不协调等现象;研究区建设用地扩张特征与政府政策、经济发展、人口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广州城市部件普查技术方法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市市政公共设施部件普查及建库是广州市城市管理的一项核心基础工程.项目通过对中心城区的地毯式普查,准确掌握各类城市部件的分布和现状,并由此建立起全面、准确、完整的广州市城市管理部件基础数据库,从而为精细化城市管理提供了基础信息平台保障.本文以井盖普查为例,介绍了广州市部件普查及建库的技术方法和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8.
融合随机森林和超像素分割的建筑物自动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物是城市空间的重要部分,建筑物信息的提取对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更新、城市规划、城市动态监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建筑物信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和超像素分割算法,并从机载激光点云和数字航空影像数据中自动提取建筑物的方法.试验选取广州市海珠区某处为研究区域,结果表明:在一般的城市区...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从百度地图获取广州市的科教文化POI数据,利用最邻近距离指数法、核密度估计法、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法,对广州市的科教文化分布进行分析,探讨科教文化服务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集聚特征上,广州市的各类科教文化服务的NNI均小于1,呈现显著的聚集特征;在空间分布特征上,中心城区高度聚集,从中心城区向外围区逐渐发散;从空间多尺度特征上,聚集程度的增大趋势均呈现出现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我国村落的形成及空间分布特征.村落形成初期主要集聚在平原、河流沿线等水域丰富、地形平缓地区,后期因其他因素往沿海地区不断迁移.本文实例研究中,以广州市增城区自然村落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自唐代至新中国成立期间在增城开村数量的变化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增城村庄开居经历了慢速发展、稳定发展、快速发展、平稳发展和阻滞发展等5个发展时期.从迁移地看,前期主要从中原地带迁来,后期主要从广东及周边城市迁来等特征;从空间分布上看总体上呈现出南密北疏、平原密山区疏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