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鄱阳湖,这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的北部,有一处令当地渔民和过往船只闻风丧胆的神秘三角地带,这便是被称为"魔鬼三角区"的老爷庙水域。自古以来这里翻沉了无数的船只,出现了一系列令人们弄不明白的怪谜。一、神秘地带老爷庙水域位于鄱阳湖区的江西都昌县,南起松门山,北至星子县城,全长24千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光艳的外表已为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城市所不及,但城市水域,特别是位于阴暗角落不被关注的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划过渡地带、部门属地分界线等处的河网水体及其岸滩,常年积污纳垢,沦为景观美化与环境保护的"公地悲剧",成为威胁民生的顽疾。实地踏勘了上海、北京、大连等城市水域,也实地考察了美国芝加哥、纽约、圣安东尼奥、迈阿密等城市水域,发现中美两国城市水域环境差别很大。发达国家以美化水域景观和开展休闲旅游的方式维护水域治理成果,这种提高国民幸福感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我国发展水产业中水域和水产资源等条件,淡水和海水产品集中生产地带和对水产品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学说待认定学说被质疑学说遭否定在被人们视为死亡地带的罗布荒漠腹地,有一片神秘的湖泊,它就是世界闻名的罗布泊。罗布泊在中国古代曾被称为"幼泽"、"盐泽"、"蒲昌海"和"牢兰海"。元朝以后称为"罗布淖尔"。但这样一片众河汇聚的海洋水泊,它的具体地理位置,在国际地理学界却持续争论了半个多世纪之久。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神秘"石浪"美国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交界处的波纹状的岩石带,是一片经过19亿年地质作用,由沙丘演变成的岩石结构。如果前往需要徒步穿越4.8公里崎岖不平的山地,翻越高达350米的岩石地带,当你攀登过一座岩石顶部,会看到一组新的岩石波纹,颜色较  相似文献   

6.
苏小兵 《地理教学》2008,(9):I0001-I0001
湿地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按《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的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的、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据调查,上海地区现有湿地599148hm^2,占上海地区海拔5m以上总面积的65.67%。其中天然湿地231268hm^2,人工湿地367880hm^2。  相似文献   

7.
正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东临乌苏里江,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毗邻,是黑乌两江汇合的三角地带。属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停歇地和繁衍栖息地。保护区内河流泡沼密布,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东方白鹳、丹顶鹤、白尾海雕、金雕、东北虎、雪兔、史氏鲟、鳇、莲、紫椴、水曲柳等近百种。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流动的能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北京市建成区扩张迅速,对城市周边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上升。本文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为例,利用能值评估方法评估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分析各生态系统及其与城市系统之间的服务流动和依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生态系统类型上看,2012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对涵养区生态系统服务贡献最大,占到生态系统服务总能值的79.7%,其次为农田和水域生态系统,分别占总能值的19.7%和0.6%;从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上看,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物生产和水源涵养是其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分别占总能值产出的40.4%和35.8%。粮食供给是农田系统的主要能值输出,占农田生态系统能值的70%。水域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中,能值比例较高的依次为水源供给、洪水调蓄和水产品供给,分别占水域生态系统能值的35.1%、28.6%和28.2%;从能值转移矩阵分析可以看出,对城市来说,森林生物量、森林土壤水、水域地下水和农田生物量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组分;系统能值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到2012年森林和水域生态系统重要程度增加,农田生态系统重要程度有所减少,城市系统的角色由主动变为被动。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对森林和水域生态系统的保育应给予足够关注。  相似文献   

9.
斜阳黎村     
正没想到,永木黎村竟然地处广福镇与三江镇交界地带。灰尘漫天。自杨村穿过铁路涵洞,左侧的阡陌间,突兀地呈现一片郁郁葱葱的林木,我下意识地认定,那便是传闻已久的裔山,而附近空濛之中的屋场,自然是神秘的永木黎村了。村口右侧,两棵古樟枝繁叶茂,仿佛守护神,上邀云翳,下探厚土,充满庄重之气。一口大池塘横亘村前,水波不兴,宁静悠然,连鸭子们也舍不得打扰,干脆歇于岸头。几栋朱门青砖大屋蹲守池畔,称不上恢宏,在抚河流域,  相似文献   

10.
长江口南港的水文泥沙环境及污染物输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潘定安 《地理研究》1996,15(1):39-46
南港河道水域宽广,水体量大,动力条件强,悬沙含量较高且都是细颗粒物质,纳污容量大,具有较强的输运、稀释和自净能力。污水进入南港以后,污染物在河道中迁移转化,主要吸附在泥沙上。在外泄过程中污染物质在南港中往返逗留,循环输移,向底层、滩地、涨潮沟等地迁移,并在河海相接地带富集。  相似文献   

11.
历史时期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和驱动力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生态环境演变的基本规律是:山前地带引水增加,人工绿洲扩大,生态环境改善,但盐渍化发展;河流中下游水量减少。古代绿洲衰亡。荒漠化扩大,生态环境恶化。景观格局的变化规律是:“两扩大。四缩小”。即在沙漠与绿洲同时扩大的情况下,而处于两者之间的自然水域、林地、草地和野生动物种群减少。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改变了水资源的地域分配。同时与气候波动、河流改道、风沙活跃等自然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全市辖12个县(市、区),人口2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4万人。境内的土地总面积3452万亩(2.3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6万亩,占7.4%,人均1.47亩;林地面积2716万亩,占78.7%,人均15.61亩;水域面积75万亩,占2.2%,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乡村”之称。全市地处武夷山与戴云山间,东部为戴云山的西坡地带,多低山,相对高度200米左右;西部为武夷山的东坡地带,地势较开阔,多低丘,相对高度100—150米,泰宁白石顶海拔最高为1858米,东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淡水鱼类分布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涛清  张春光 《地理研究》1996,15(3):97-102
鱼类分布区划是动物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陕西省境内自然地带复杂,自北向南适于不同鱼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差异很大。根据不同地带水域中鱼类区系成分的差异,结合不同类群间系统发育关系及与地域发生性质的一致性分析,同时考虑各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合理布局及其发展的实际可能性,将陕西省鱼类区划分为四个区和两个亚区:一、陕北高原区;二、黄土高原及渭河谷地区,(1)延安黄土高原亚区,(2)渭河谷地亚区;三、秦岭高山区;四、汉江谷地区。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湿地法律定义评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湿地定义的分析,结合黑龙江省湿地的特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进一步完善黑龙江省湿地的法律定义。研究表明:黑龙江省湿地法律定义应当与《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相适应;要包括天然湿地和人工建造的部分湿地;应当将湿地的认证从定义中删除,在《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湿地管理一章中加以规定。《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中湿地的定义可以表述为:“湿地是指本省范围内天然或人工形成的、包括常年或季节性存在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等”。  相似文献   

15.
水域生态系统人口承载力研究展示了水域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为水域生态系统科学管理及水产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定义了水域生态系统人口承载力的概念,对中国水域生态系统人口承载力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中国水域人口承载力由1.758×108人逐年递增到2.549×108人,标准海域人口承载力基本不变维持在0.2-0.3人/公顷之间,标准内陆水域人口承载力由1.8人/公顷增加到3.2人/公顷。分析表明:中国内陆水域人口承载力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中国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内陆水域分布广泛,水产养殖业发达的地区,水域人口承载力高;西北水资源匮乏,水域分布较少,淡水捕捞量少,水产养殖业发展缓慢,水域人口承载力低。另外,通过预测2030年水域人口承载力可知,中国水域人口承载力仍有很大的提高潜力。  相似文献   

16.
北极海冰的大量融化,加速了北极航道开发和利用,对北极水域船舶事故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2008—2017年的北极水域船舶事故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方法,对北极水域船舶事故进行了时空特征分析,并对船舶属性与事故属性之间的潜在映射关系进行了关联规则挖掘。结果表明:北极水域事故数逐年呈上升的趋势,事故主要发生在巴伦支海东部的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港口水域和挪威北部水域;北极水域严重事故受船舶总吨、船旗国、船舶类型、事故类型、事故水域等变量的影响,船舶尺度较大的船舶更容易造成严重事故;北极水域俄罗斯籍渔船的严重事故,很多是由机损事故引发的,但很少造成环境污染。研究结论可辅助海事管理部门和航运企业开展北极水域船舶事故预防和风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陈秀琼  黄福才 《地理学报》2006,61(12):1271-1280
采用可以多层次分解的Theil系数测量1990~2004年我国入境旅游时间尺度上的地带间、地带内和省际差异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990~2004年中国入境旅游省际差异逐渐缩小,变化速度变缓;地带内差异大于地带间差异,地带内差异是构成省际差异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东部地带内差异是我国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主要贡献者。总体上看,中国入境旅游省际差异20世纪90年代初居高不下,90年代中期急剧缩小,21世纪初持续下降,并有小幅波动;地带间差异除1991年和2003年急剧上升外,其余年份持续下降;东部地带内差异较大,但差异迅速缩小,中部地带内差异居高不下,变化明显,西部地带内差异较小,波动不明显。结合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进行比较研究,有两个有意义的发现:一是入境旅游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和经济差异逐渐加大的发展方向刚好是相反的。研究结果验证了发展入境旅游可以起到调整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能起到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二是中国入境旅游地带间差异逐渐缩小,而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地带间差异却逐渐扩大,说明入境旅游在缩小地带间差异方面也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丹 《地理教学》1997,(2):18-20
70年代以来,人们提出了美国的“阳光地带”、“阳光地带的兴起”等概念,所谓“阳光地带”,包含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美国南部日照充足,气候担和,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带;其二是说在这一地带里,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经济日趋繁荣,人口不断增加,就业机会逐渐增多,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旅游业的昌盛及各种文化的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19.
以吉林省9个地级市(州)为例,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对2002—2014年吉林省旅游经济差异性以及空间格局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地带内、地带间以及总体地带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显著,且地带间差异程度呈现出由东部地带西部地带中部地带,逐渐演化为中部地带东部地带西部地带。2西部地带对地带内旅游经济差异贡献最大,但贡献程度不断变小;中部次之,但贡献程度不断变大;东部最小且贡献程度也逐渐缩小。地带内旅游经济差异对全省旅游经济差异平均贡献程度最大,但贡献率不断缩小,而地带间贡献率不断增大。3 2002—2004年以及2006—2007年吉林省东中西三大地带国内旅游经济收敛性逐渐趋同,2004—2006年中部地带与东部地带、西部地带之间的空间差异不断扩大,而2007—2014年地带之间旅游经济差异程度逐渐缩小。4吉林省旅游呈现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由于地理临近效应发挥,形成了四平—辽源旅游经济组团、白城—松原旅游经济组团以及通化—白山旅游经济组团。并且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具有路径依赖特征,但并不等同于路径锁定效应,区域旅游的异军突起可以形成路径创造效应。  相似文献   

20.
"破碎地带": 当代国际关系的地理枢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忻华 《世界地理研究》2003,12(1):100-106
“破碎地带”是指从巴尔干半岛经中东、克什米尔地区、喜马拉雅山南麓直到东南亚的一条斜贯欧亚大陆南部的地带。这一地带民族众多,各种宗教、教派纷繁复杂,是世界主要文明交汇与碰撞的地方。同时这一地带国家林立,且各国大小不同、强弱迥异、贫富悬殊。这一地带处于沟通海陆的战略要地,历来还是世界各大国竞相争夺的焦点。冷战以后,世界各大国追求国家安全和争夺自然资源的活动更加复杂。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深层次矛盾在这里不断集中并加深,使之成为动荡之地和恐怖主义等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发源地。因此,这一“破碎地带”是解读当今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