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5 毫秒
1.
大范围三维城市立体景观建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建立三维数字城市的立体景观模型 ,是当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的自身特点和目前计算机硬件水平的限制 ,结合现有三维可视化技术 ,研究三维城市建模、海量数据的动态调度和快速显示、三维系统的实时交互性和网络化拓展等关键性问题 ,提出实现城市三维可视化及大范围城市景观动态漫游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赵连柱  孙亚军 《北京测绘》2021,35(8):1093-1098
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地形三维可视化建模、城市雨洪预测预报模型等技术,选择城市典型小区作为研究区域,对城市雨洪形成及预测预报进行了技术探讨和研究.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的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三维可视化应用到城市雨洪预测预报中,为城市雨洪形成原因、预测预报、城市雨洪防治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3.
城市三维景观的构建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海龙 《测绘标准化》2002,18(2):13-15,33
随着GIS的深入发展,三维可视化技术已经成为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研究的热点。论述了三维虚拟城市模型建设的方法,并结合小区沙盘模型建立了三维虚拟城市模型,最后给出了相关试验结论。  相似文献   

4.
三维城市模型作为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建筑设计等领域。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快速、自动化生成高精度的三维城市模型提供了条件。本文基于OGRE引擎,阐述了三维城市建模技术的整体架构及关键技术,开发了自动化建模工具及三维可视化平台,实现了城市建筑自动建模及模型实时渲染显示。  相似文献   

5.
三维城市场景的可视化是数字城市的关键技术,也是智慧城市提供各种智慧服务的重要环节。三维城市模型中的数据量和复杂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给城市三维场景的数据组织和可视化带来沉重的负担,在当前基于游戏引擎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的城市级可视化平台中,这类数据很难一次性加载和可视化。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分层层次细节和潜在可见集的三维城市场景高效可视化方法,实现了大规模三维城市场景动态调度加载的高效性和三维可视化视觉一致性,并选择深圳市前海区域进行案例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自适应性空间网格划分的潜在可见集计算方法的平均遮挡剔除率高达76.6%,可以大幅剔除并减低单次加载进三维城市场景的模型数据量;融合分层层次细节和潜在可见集的动态调度,其渲染可视化帧率基本约保持在60帧/s,可以满足三维城市场景高效流畅的可视化体验。  相似文献   

6.
王鸿  田永明  段龙妹 《测绘通报》2016,(1):136-137,141
智慧城市的发展推动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进步,同时也给三维社区管理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机会。本文阐述了开放式小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工作内容和关键技术,为社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实践性经验,为社区管理的可视化展现、城市部件管理、辅助分析和事件处理等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三维地形虚拟现实技术是当前计算机图形学、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了以Client/Server结构模式为基础进行的三维地形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从数据服务器对地形三维数据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客户端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应用程序以及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及数据传递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系统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可为地形三维可视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曹振宇  齐华甘泉 《四川测绘》2005,28(4):153-155,164
大规模地形可视化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以及虚拟地理环境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研究大规模地形实时绘制技术,探讨了大规模地形实时绘制的基本途径和相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范围城市三维模型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海量三维数据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可以提高三维场景的实时可视化.本文利用数据库设计了由建筑物几何数据表结构、建筑物纹理数据表和独立地物表组成的城市模型库结构,通过客户端的可视化效果验证模型数据库管理和组织方式是可行且高效的,提高了实时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SketchUp和ArcGIS的城市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城市信息三维可视化是构建数字城市的前提和基础,而二、三维GIS平台的一致性使数字城市应用系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各种三维可视化软件进行分析,并以Google SketchUp和ArcGIS为例,对城市信息三维可视化以及对应的空间分析进行探讨,并研究其相应的三维建模流程与相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一种人地关系系统,数字城市是物质城市在数字网络空间的再现和反映。城市GIS是数字城市的核心,通过对3维GIS的介绍,主要探讨了3维GIS在城市3维景观建模中的作用和方法,并且对3维GIS在城市3维景观中的应用目标、功能、方法及其展望做了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三维空间建模和可视化技术成为GIS研究的热点之一。可视化技术是当今表达和分析复杂数据的有力工具,将可视化技术引入到DEM和三维地质模型,可以实现三维地形和地质体的生成与仿真。简要介绍了OpenGL三维图形工具包及其与高级语言结合编程方法,探讨了基于多轮廓线的地质三维体的建模方法,以VC++6.0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为开发平台,结合OpenGL图形库,开发了地质三维体的建模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13.
数码城市空间数据模型与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三维矢量图形、数字地面模型与数字地面正射影像相结合的数码城市空间数据模型,介绍了基于这一模型的软件平台原型-CCGIS,并对未来数码城市构建技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关峰  刘浩  曹巍 《测绘科学》2012,37(3):93-95
灾情信息的可视化表达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辅助应急救灾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二三维GIS各自的优点整合到一个完整的可视化系统中,并通过一定的联动机制使2者的数据显示与操作同步,着重介绍了二三维联动技术的原理、实现方法等问题,设计了基于二三维混合结构的GIS,同时包含二、三维GIS环境并支持二三维联动模式下的灾情可视化和相关分析工作,最后以巨灾综合信息集成显示系统为例,并给出了二三维联动实现的基本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城市”的推进,3维地理信息系统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产生了海量的3维地理空间数据,对3维空间数据的集成管理、并发访问、数据安全研究成为热点.市场对3维仿真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融合和统一需求日益迫切。针对“3维数字城市”建设新需求,本文在海缝3维场景组织、空间索引建立和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存储等方面开展研究.为海量3维空间数据组高效组织和集成管理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GIS中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集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仁春 《测绘工程》2005,14(1):63-66
针对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结合城市规划工作,分析讨论了三维数据模型集成的必要性以及TIN与CSG、八叉树与TEN、矢量与栅格等混合数据模型实现的方法和思路,提出了在城市规划应用中模型集成的适用类型及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3维城市数据管理的有关问题,基于3维GIS软件Supernatural GIS研究了3维城市模型大场景海量数据的分区管理、动态调度和快速显示问题,提出了应用Supernatural GIS实现城市3维可视化及大范围城市景观动态漫游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城市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聚集地,是人类文明成果产生、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场所。随着“数字城市”理论的不断完善,构建数字城市3维可视化系统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依据系统开发的原则,结合“数字城市”建设的实验,对数字城市3维可视化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处理、3维模型制作、3维场景生成以及系统功能实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种支持机场反劫机事件的3DCM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宣社 《测绘科学》2007,32(3):146-148
本文以机场反劫机为例设计了一种城市重要目标反恐战场环境的三维可视化和查询工具。该工具将虚拟环境中的地理要素以三维和二维的图形、图像表达出来,主要采用边界模型作为建立3维目标的数据结构,并利用DDE技术连接三维场景中的景物和二维GIS的关系数据库存储属性并实现查询功能。其特点是利用简单的DDE方式实现了3D场景数据和属性数据双向查询,充分利用了已经建成的2DGIS的成熟功能和现有资源。  相似文献   

20.
梁艳 《四川测绘》2010,33(3):120-122
本文详述了矿区沉陷三维GIS显示系统的开发过程及步骤,采用OpenGL缓存切换与ADO数据库编程技术,基于Visual c++平台实现了三维坐标系下矿区沉陷数据的三维动态显示,并运用双缓存和显示列表功能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和图形刷新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