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1.引言为了扩充北京地震台网的实用功能,为研究地震提供更多的有用资料,我们在北京台网利用数字地震波形记录,开展了常规的近震波谱分析,编辑出版了“北京地震台网地震波谱和震源参数观测报告”,并开展了一些应用研究。我们在赵仲和、王凌南等编制的有  相似文献   

2.
引言乌鲁木齐区域数字地震遥测台网于2000年9月建设完成,10月开始投入观测运行。在台网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是网络系统中的核心计算机,各遥测子台地震信号都必须通过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进行实时接收和处理,分析人员才能够对各遥测子台的数据进行地震分析。刚开始由于我们对SCOUnix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没有经验,加之乌鲁木齐遥测台网每天的数据量较大,以及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一直处于连续工作状态;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出现过系统资源使用匮乏、文件系统容量支持不够等故障,从而导致系统运行出现瘫痪现象,曾造成其中一台…  相似文献   

3.
“九五”期间,广东省地震局在原地震遥测台网的基础上建成了广东数字地震遥测台网(以下称广东台网)。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建设使地震记录的存储、分析变得十分方便,宽频带、大动态的数字记录中包含了模拟记录所没有的丰富的信息。台网除了完成日常的监测任务,发挥速报效能外,如何从丰富的地震记录里提炼新的信息,是各台网目前面对的问题。本文以2001年4月阳江4.7级地震为例,从中小地震的震源参数和震源机制的求解方面,介绍了广东台网在提供新参数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4.
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网处于试运行期间 ,1 999年 1 1月 2 9日 1 2时 1 0分 39.2秒 ,岫岩 -海城交界地区发生了 MS5.4地震 ,随后的大量余震持续达半年以上。采用数字与模拟资料结合处理序列地震我们还属首次 ,仍处于摸索和经验不足阶段。作者根据编辑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作一下简要介绍。1 编目工作流程在 1 998年 1 2月~ 1 999年 5月数字与模拟并行记录期间 ,我们将辽宁数字与模拟台网记录的震相特征和地震参数进行比较 ,得出初步结果 (张萍等 ,2 0 0 0 )。在此基础上 ,熟悉和掌握数字台网人机交互处理地震的一些方法。从 1 999…  相似文献   

5.
改善瀑布沟水库数字地震台网定位精度的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共3个月瀑布沟水库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资料,与四川省地震台网的资料用同一定位方法(LOC91)进行对比;后又将四川省地震台网的一些子台资料加入水库台网中,再用LOC91进行定位。经过对比,四川区域台网资料和瀑布沟水库数字地震遥测台网的资料,对该网内地震的定位精度较高,而网缘外的地震若只用水库台网的资料定位则不尽然。瀑布沟水库数字台网一期工程各台的台间距小(台间距约5千米),对网外地震,在定位时张角就拉不开,有时仅有四分之一的张角(甚至更小),因此定位精度不高。若把四川省区域台网的一些子台加入水库台网地震观测资料中,台站基本上"包围"地震,则定位精度就可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新疆于田7.3级地震及部分强余震震源参数的重新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补充新疆、西藏和青海地震台网部分台站的地震波形资料,分别用不同地震定位方法,对2008年3月21日于田7.3级地震和最初的4个中强余震震源参数进行重新定位,并将其结果与地震目录结果和地震震相数据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唐明帅 《内陆地震》2003,17(3):268-27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乌鲁木齐区域数字地震遥测台网中心于2000年9月中旬建设完成,10月开始投入工作。在台网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是核心计算机,各遥测子台的地震信号都必须通过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进行实时接收和处理,工作人员才可以对各台的数据进行分析。刚开始由于对SCOUNIX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没有经验,加之遥测台网中的数据量较大和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SCOUNIX系统出现过系统资源缺乏、文件系统容量不够等故障,从而导致系统瘫痪,造成其中一台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地震数…  相似文献   

8.
根据分析预报工作的需要,我们从1980年8月开始把我国东部各区域台网测定的一级(M_L)以上的地震汇编成“中国东部地震月报目录”供大家应用。目前对五级以下的地震采录震中所在的区域台网确定的参数。为了使这份目录成为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两方面都有一定连续性和可比性的资料,有必要对各区域台网测定的参数进行对比,并加以改进和提高。本文讨论近震震级的对比。  相似文献   

9.
研究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特大地震的论文非常多,许多论文使用的资料来源为四川地震台网目录和紫坪铺水库台网的目录.四川台网因台站不够密集,ML1.9以下的地震许多仅有单台或双台记录,紫坪铺台网网缘地震精度不够,许多地震没给出震源深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俄罗斯科学院比什凯克科学站地震台网中3个台站资料和新疆地震台网12个台站资料,分别用不同地震定位方法,对2009年4月19日中国新疆阿合奇5.4级地震和其3个余震震源参数进行重新定位。并且将其结果与新疆地震目录、中国地震台网统一地震目录进行了比较,对其宏观震中、发震构造、震源机制及地震类型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我国地倾斜观测资料清理所得的主要结论。 通过系统清理,证实我国地倾斜台网素质近年来已显著提高。仪器配置、资料处理、干扰因素研究和典型图象收集等各方面的工作正在深入开展。 今后应紧紧环绕地震预报实用化这一目标,加强台网的数据快速采集、传输、处理和反馈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进行地壳动态变化与地震关系的理论研究和模拟实验,使地倾斜观测资料在地震预报的实践中获得更多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1985年在新疆乌恰发生了两次较大地震:8月23日主震 Ms=7.4:9月11日大余震 Ms=6.8,由于震中位于我国西北角,国内地震台网分布对它包围的不够理想,有效地用 P 波初动决定节平面或其它方法都有一定困难.如果有世界台网记录资料,则将给定解工作带来很大帮助.但其收齐和整理需要时间,美国 EDR 正式报告中尚未公布这两次地震参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处理了张掖地区数字微震监测台网资料,求得了小震的震源参数,对中小地震相对比较集中的肃南地区部分地震进行了谱分析,估计了震源的谱参数。用振幅比方法反演了肃南地区小震的震源机制解及错动参数,分析了它们的构造意义和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介绍吉林测震台网数字台站仪器配置,对台网31个测震台站台基噪声功率谱进行计算,得出各地震台台基的地动噪声的均方根值、观测动态范围、地噪声功率谱,并将计算地动噪声功率谱作为吉林地震台网资料分析处理的一项日常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15.
华北地区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是研究各种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基础。台网的监测能力取决于台站的密度、方位分布、各台的放大倍数和仪器的频率特性等因素。我们收集和整理了华北地区测震台网的资料,查阅了一些区域台网的观测报告,确定了不同仪器的放大倍数与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实现日常工作由人工处理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的目的,采用Python编程语言设计开发地震业务自动化处理系统,实现数据读取、脉冲标定波形的自动截取、相关参数的自动计算以及台基背景噪声的自动分析等功能。该系统的应用,可以使工作人员及时、高效地掌握测震台网整体运行状况,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仅降低了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推进实现台网运维自动化、智能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对于地方震的参数测定,大都采用半计算半几何作图的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台站布局,即台站的几何分布对测定地震参数的影响开展了研究。《近震分布》一书对台网布局提出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死局”问题;二是布局与参数误差问题。台网布局如果不合理,仪器工作虽然正常,资料也连续可靠,但测定出的地震参数精度不一定高,因此,台网布局直接影响到观测的成果问题。现在结合山西已建成的测震台网,看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CSCE是江苏省地震局研制的供遥测台网处理地震及编目工作的软件。因其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有代表性的软件,在各台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邯郸台网8个子台,经常用CSCE软件对地震进行定位、计算震级、出月报、日报等日常工作,所用的计算机是1991年华北联网统一装...  相似文献   

19.
刘杰  郑斯华  黄玉龙 《地震学报》2003,25(2):211-218
随着数字化地震台网在全国陆续建设完成,利用数字化台网记录的大量地震波形资料提取地震的震源参数,如地震矩、破裂尺度、应力降等,更好地为地震预测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服务,逐渐成为当前的一项日常工作(Hough et al.,1999;Bindi et al.,2001).虽然  相似文献   

20.
兰州数字地震台网的格林函数库与快速矩张量反演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肃省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之一,如何利用兰州数字地震台网的波形资料确定中小地震的地震矩张量等震源新参数已成为急需考虑的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利用台网记录的波形资料快速反演中小地震的地震矩张量所需要的两项非常基础而重要的工作,即速度模型的确立和格林函数库的建立。为了说明格林函数库技术在矩张量快速反演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还给出了122个中小地震的矩张量反演的试验性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