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前言本文应用谐波分析方法,将 ECMWF 输出的500hpa 高度预报值分解成纬圈谱。以波参数谱、物理量谱和超长波、长波、合成波高度为预报因子,对春季连阴雨天气过程、强降温天气过程及逐日晴雨天气过程,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 MOS 预报方程。预报方程在1986年3—4月投入业务使用,波谱因子在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上与中期天气过程一致,有较明确的天气学意义,因此,其组成的预报方程对中期天气过程有一定的预报能  相似文献   

2.
钟元  程煜  简根梅  李秀莉 《气象》1987,13(1):15-19
本文对ECMWF输出的500hPa高度的72,96及120小时预报值,用谐波分析的方法将高度场的扰动分解成纬图谱,并由不同简谐波的扰动叠加得到合成波。以波参数谱,物理量谱及合成波高度为预报因子,对浙江省春季中期天气过程作相关分析,并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中期MOS预报方程。业务使用表明,由波谱因子组成的预报方程对中期天气过程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3.
1引言从宏观上讲,全球大气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运动。大气内部在各个纬带、各种尺度、各种频率的运动形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按照大气动力学能量串级理论和能量频散原理,大尺度运动系统既可向小尺度系统转移能量,也可从小尺度系统获得能量。这样,各种尺度运动系统就会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引起大气环流形势的持续异常或急剧变化。天气、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变化或异常。从预报的角度讲,不同时效的预报要侧重考察相应长度的天气过程和长于预报时效的大型环流系统。天气尺度系统是短期预报的主要对象。而…  相似文献   

4.
证明了模式在预报时段的纬向平均环流误差,是由于在预报时段内模式大气和真实大气中西风加速过程的不同造成的。又由于原始方程的无加速定理中各强迫因子具有良好的线性迭加性,因此能够清楚地将造成模式系统误差的动力因子分解开来。通过对T42L9模式的分析,说明原始方程的无加速定理可以作为分析模式系统误差的良好手段。动力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模式对纬向平均环流分布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但在各缔带也存在明显的误差。通过无加速定理的分解分析,本文研究了这些误差的成因及改善模式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5.
1996年严重倒春寒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北半球环流型(长波系统,如极涡的、阻塞高压)及其相应的距平场的配置特征,来分析桂林地区1996年春播期间气候异常特点,并应用沿50°N纬圈高度、温度时间剖面图,揭示了欧亚中高纬系统的连续变化以及相应的天气过程,从中找出预报指标,为今后分析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苏耀墀 《广东气象》2007,29(B12):38-40
通过对2006年12月13日江门地区由晴转雨天气过程预报偏差的分析,认为预报员不能只是对某个天气系统进行单一的分析,而应该细致分析主要影响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天气变化所起的作用;还应该仔细分析数值预报中个别因子的变化原因,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解析应用。  相似文献   

7.
大气中存在着各种时空尺度的扰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不同时效的预报,必须恰当地选取预报量和预报因子的时空尺度。在统计预报中,很多作者强调预报因子的物理意义,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预报量和预报因子之间的时空尺度的“统一”,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时空尺度”影响的事实和分析 天气系统的时间尺度往往是就其生命史长短而言,而空间尺度则泛指其水平和垂直方向范围的大小。研究表明,长、中、短期天气预报主要是以分析判别长、中、短期天气过程的演变为依据的。以长期预报为例,它的预报对象是长期天气过程变化的产物,因此和一种大范围、长时间的大型天气过程相联系。湖南省气象台发现,当9月和9—11月乌拉尔山地区500毫巴为高值区时,来年雨季结束早,否则迟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两次寒潮天气对比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豫英  陈楠  邵建  聂晶鑫  马金仁 《气象》2009,35(11):29-38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并结合宁夏寒潮预报系统的预报结果,对2008年12月2-4日和12月20-21日宁夏出现的两次典型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是在前期强烈升温的基础上,有强冷空气在西西伯利亚及贝加尔湖堆积并向南侵袭造成的;两次过程亚洲中高纬环流形势均表现为"一脊一槽"型,动力机制均为高空旋转低压槽与强锋区,促使寒潮爆发的流场均为"低槽旋转型";冷空气爆发后,宁夏上空均由强盛的冷平流控制,地面冷高压均进入关键区并达到寒潮强度;但由于寒潮发生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及冷空气的强度、发展、移动路径不同,因此两次过程的降温幅度和对宁夏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宁夏冬季寒潮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9.
汪铎  张镡 《大气科学》1986,10(3):318-326
继文献[10—12]后,本文分析了我国“环流—天气气候—谷物天气产量”体系长期振动三个主要频带的分布情况.发现大型环流在一些“活动区域”的低频振动与这三个主要频带分布特征有密切关联;赤道附近和南半球低纬类似亚欧大陆中高纬地区是环流的关键性“活动区域”,对我国天气和农业有重要影响.讨论了海陆分布和大地形在由大型环流低频振动形成的时、空结构特征中的作用以及大型环流“活动区域”之间产生低频耦合——“涛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数值预报产品在广东省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炯光 《气象》1987,13(2):37-40
自1959年Klein提出完全预报方法(pp法),1972年Glarn和Lowry提出模式输出统计预报方法(mos)以来,许多国家已经把pp法和mos法作为主要的业务预报方法。国内对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1982年以来发展更快。但由于目前数值预报在低纬地区的预报能力还较差,加上低纬地区天气变化复杂,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年代短等原因,因此低纬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2010年4月13日运城市出现的近40年最严重的强霜冻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与历史个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前期升温明显的基础上,有强冷空气在西伯利亚及贝加尔湖堆积并向南侵袭造成的;此次过程亚洲中高纬环流表现为“一脊一槽”型,动力机制为横槽转竖促使冷空气向南爆发;冷空气爆发后,本地上空由强盛的冷平流控制,地面冷高压进入关键区并达到寒潮强度。由于每次强降温发生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及冷空气的强度、发展、移动路径不同,所以造成的降温幅度和影响也不同。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强霜冻预报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推导的Amk预报方程各项的物理意义进行详细讨论后指出:Amk预报方程完全可以代替涡度方程,用于不同纬度地区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及移动的研究和预报。其优越性在于: 1、可以认为:引起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的平流动力条件,是Amk预报方程中产生项、释放项、水汽凝结速率项和效率因子变化项均为0时的特例。 2、将动力、热力的宏观物理过程同云雨凝结速率的微物理过程结合起来,有利于探讨它们间的关系。 3、给出了台风等天气系统的判据。 4、用Amk预报方程和运动方程等组成的湿空气动力学方程组进行数值积分,可望提高对低纬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和移动的预报效果,为台风和暴雨数值预报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制作冬半年(9—4月)渤海偏北大风持续时间和强度的一种统计预报方法。这种方法以大型环流为背景,根据天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预报员的实践经验,选取系统影响前24小时500毫巴图上一些能够表征系统尺度、强度、大气斜压性等物理量及其各种组合作为预报因子,并分为经向型和纬向型,建立预报方程。考虑到气旋的配合作用,还选取了24小时前850毫巴锋区前涡度和温度平流项,作为气旋发生发展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14.
文章证明了模式在预报时段的位温误差,是由于在模式大气和真实大气中,该时段内位温变化过程的不同而造成的。还证明了原始方程的无加速定理对各强迫因子的线性分解同样适用于研究NWP模式热量误差的成因。对国家气象中心T42L9模式1992年1月和7月预报结果的动力诊断表明,模式对纬向位温分布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但在各纬带也存在明显的误差。通过无加速定理的分解分析,研究了这些误差的成因及改善模式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5.
密云水库流域性暴雨的短期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密云水库流域性暴雨的预报,着眼于影响暴雨的天气系统,从数值预报的解释应用入手,试验制作了密云水库流域性暴雨预报方法。通过整理1970-1993年24年间水库流域内20个水文站雨量资料,分析45个暴雨天气样本与历史天气形势和数值预报产品的关系,筛选出预报指标和预报因子,使用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方法,根据天气环流形势的分型,分别组建了6、7、8月每个月份的未来24小时暴雨天气预报方程。预报检验表明该预报方法是可信的,同时也表明客观划分环流型、筛选预报因子、恰当确定暴雨标准等是预报方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大气和天气过程存在周期现象,所以波谱分析在气象资料、气候、天气分析和预报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计算机的普及又为波谱分析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用谐波分析的方法对莱芜年、月降水量进行了分析和预报。  相似文献   

17.
使用1970-1998年5-10日地面以及850hPa、700hPa、500hPa天气图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同期丹江口水库入库流量资料和汉江中上游50个雨量站点日平均降水量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影响到丹江口水库运行的致洪降水过程的天气系统进行了归类分型,建立了汉江中上游致洪峰水过程预报模型;配合预报模型,对致洪降水的诸多天气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筛选相关性和稳定性较好的因子,建立了汉江中上游不同量级降水的预报指标和预报判据;将以上预报方法试用于2000年5-10月,其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我国双季稻主产区南方10省(市)双季早稻的产量和面积资料,分析了我国双季早稻生产的地区分布和产量变化规律。应用模糊聚类方法,将我国10个双季早稻生产省(市)分为四个区;根据谐波分析,认为我国双季早稻产量的变化有明显的准两年及其倍数周期;应用积分回归方法,分析了影响我国双季早稻生产的关键气象因子。我们在产量预报业务化试验期间,应用周期分析、环流模式、温度降水模式及专家系统等多种方法预报双季早稻产量,得到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9.
RSI偏离度在长期天气要素分析中的应用王明力(包头市气象台)在长期预报的时间序列分析中,方法之一是基于天气要素具有不确定性的准周期的各种波动相互作用的谐波分析。这些分析表明气象要素是在一定的水平线(如距平零线,要素平均值等)上下波动,这种波动的特性决...  相似文献   

20.
谢静芳  王宝书 《吉林气象》2005,(4):13-14,17
分析了长春市气温日变化的气候和天气特征,将统计方法与天气学方法相结合建立了长春市气温逐时预报方法。该方法在考虑不同季节太阳和地面辐射对气温日变化影响的基础上,同时还考虑了气团替换对气温变化的影响,给出了转折性天气气温变化的天气概念模型,可供预报人员参考。对实际预报结果的检验表明,该客观预报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均显著超过主观经验预报,与日极端气温主观预报水平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