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山西省代县脉矿金红石重选试验,用了螺旋选矿机,经磨矿机处理的金红石矿石,-200目含量为43.20%细粒物料;不分级或宽级别入选,能抛弃产率为54%的尾矿,其粗精矿作为摇床的给矿。再将金红石精矿进行磁选。用此简单的重选工艺流程,能取得金红石精矿TiO_2品位为95.28%,回收率76.93%的理想技术指标。给粗粒嵌布的金红石脉矿和金红石砂矿。开辟一条新的选矿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占岐  朱明 《地球科学》1998,23(6):624-627
为了综合回收海滨砂矿中的金红石,获得高品级的金红石精矿,通过镜下鉴定、电子探针等手段对金红石精矿及单矿物作了分析,确定了影响金红石精矿品位的主要因素是含铁金红石和白钛石,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金红石磁选及电选试验,选择了CRG54永磁双辊磁选机的最佳极距和给矿量以及DSG-6高压电选机的最佳矿温度。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对原选别工艺流程进行了改进,在原两段磁选和两段电选流程后增加了摇床选别工序,使金红石精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迪纳加特岛汇洋镍铬矿区的红土残坡积型铬铁矿规模为大中型,原矿中铬矿品位w(Cr2 O3)>2.5%,铬矿石的含泥量很高,红土团块在水中较难碎散.调查后认为,对残坡积红土型铬铁矿的洗选可以利用当地的水源、地貌、木材、劳力等有利条件,制定洗选工艺流程:洗选作业利用自然坡度修建运矿沟,敷设木质洗矿溜槽,用水流冲洗脱泥;粗精矿进入双螺旋槽式洗矿机继续脱泥,粗粒级矿粒从上部排出机体,进入溜槽冲洗后获得粗粒级精矿;细粒级粗精矿从底部排矿口排出,经螺旋溜槽抛去尾矿,进入摇床进行选别,获得细粒级精矿.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宜昌硅钙质沉积磷块岩,是难选的中低品位沉积磷块岩,主要磷酸盐矿物为泥晶磷灰石,主要脉石矿物为白云石、石英、玉髓.从获得高品位精矿、高回收率选矿工艺指标的角度,对含泥量较高的中低品位硅钙质沉积磷块岩,进行选矿工艺研究。确定分级-反浮选(常温)最佳选矿工艺路线为:选矿技术指标为磨矿细度-0.074mm(-200目),含量占67.7%,原矿品位P2O5 25.89%,精矿产率58.61%、品位P2O5 35.22%,回收率80.00%.通过工艺流程试验研究的论述,旨在向年轻的选矿工作者传达一种工作思路,同时对于选别同类型磷矿的矿山企业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型砂矿富集设备是一种新型的选矿设备,又叫淘金机。国内是八十年代初才开始研制的,是砂金矿的理想淘洗、选别设备,对大比重矿物如钨、锡砂也有良好的选别效果。和其他重选设备比较有以下特点:1.选别回收率高;2.富集比大;3.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处理能力大;4.适应粒级较宽。干冲金矿样的小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回收率接近的情况下,淘金机富集比是摇床的二倍;粗选成本为跳汰机的60%,回收率比跳汰机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6.
微细粒低品位锰矿由于颗粒间的非选择性聚集、浮选药剂用量大、浮选效率低等技术难题而致使其利用困难,造成大量浪费。在品位低于13%的锰矿浮选技术研究中,捕收剂最受关注,前人已研究了多种类型的捕收剂,所得精矿品位在16.9%~18.3%之间,回收率为56%~97%,回收率比较理想,但精矿品位总体不高。本文将新型捕收剂RA-92应用于湖南凤凰-花垣地区低品位碳酸锰矿(锰品位为10.7%)的选矿工艺中,实验研究了磨矿细度、pH值、抑制剂和捕收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精矿品位由原矿的10.7%提升至17.4%,回收率达到80.2%。研究表明RA-92对碳酸锰矿具有良好的捕收性能,浮选工艺相对简单且捕收剂用量少,浮选成本较低,可为此种捕获剂在微细粒低品位碳酸盐锰矿选矿中的应用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7.
杨波  童雄  谢贤  黄凌云  王晓 《矿物学报》2021,41(3):294-300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逐年加剧,目前大部分有色金属选厂处理的都是品位低、嵌布粒度细的复杂多金属矿,为提高有价金属的选矿回收率、降低磨矿成本,大部分选厂都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工艺,其中以浮选粗精矿的再磨最为常见.硫化矿浮选粗精矿的再磨可显著提高磨矿效率及目的 矿物解离度,但生产实践中大部分选厂仅关注目的 矿物的解离度,而忽视了硫化矿浮选粗精矿再磨过程中磨矿介质、磨矿方式、矿浆电化学环境等多种因素对矿物表面性质及浮选行为的影响.文章系统总结了硫化矿浮选粗精矿矿物组成特点及矿浆化学性质的基础上,综述了硫化矿浮选粗精矿再磨过程中磨机类型及磨矿方式、磨矿介质材质及形状、矿浆电化学环境、药剂浓度等多种因素对再磨后矿物表面性质及浮选行为的影响规律,指出通过精矿再磨工艺参数及矿浆电化学环境的合理优化调整,增强矿物表面间的亲水/疏水性差异,提高精选分离效果应是未来硫化矿浮选粗精矿再磨研究关注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白云鄂博磁铁矿是由沉积变质并经多期热液叠加形成,矿石矿物间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细.为进一步提高白云鄂博磁铁矿选矿铁精矿品位,降低有害杂质含量,采用阶段磨选工艺流程后的铁精矿品位达到66.91%,回收率为73.12%,与原连续磨矿分级—弱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相比,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同时提高,选别指标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针对青海省某金矿采用常规的氰化浸出效果不佳(金浸出率仅为8.19%)和含较高的砷、硫的情况和特点,进行了可选性试验研究。摇床重选虽然可获得品位较高的金精矿,但其回收率太低。浮选试验表明,采用一粗三精三扫的浮选闭路流程,可获得品位为72.72g/t,回收率为88.74%的浮选金精矿,选别指标较为理想。确定的最佳操作条件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量易选硫化锌矿资源的不断消耗,细粒难选低品位氧化锌矿逐渐成为重要原料。本文针对云南兰坪大量低品位氧化锌矿石,其含锌6.52%,锌的氧化率94.62%,采用硫化-胺法浮选工艺流程,研究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药剂用量等因素对锌浮选过程的影响。在磨矿细度为-0.074mm 90%时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三次精选的闭路流程,获得锌精矿产率9.70%,Zn品位44.09%,Zn回收率66.35%较好指标。本研究对我国低品位氧化锌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甘肃北山南带西段金成矿带控矿因素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洲  安国堡 《新疆地质》2007,25(3):307-312
概述了北山南带西段金矿的成矿环境和控制因素,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空间分布规律.区内金成矿主要受地层岩性、岩体和构造控制.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富金的火山-沉积岩为金矿的矿源层,晚加里东—海西期花岗岩侵入体与金矿密切相关,深断裂和区域性大断裂控制了矿带部位.这些矿带由一系列不同成因和类型的金矿床组成,金矿床是在矿源层、矿源岩的基础上,经过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改造和富集而形成.依据找矿信息及化探异常、重砂异常的分布范围,归纳出16处具有较大金资源潜力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沈权  张靖华 《云南地质》2014,(2):279-281
地面岩(矿)层厚度计算公式是地质工作者常用的、基本的地(矿)层厚度计算公式,本文用数学方法系统推导,并阐明岩(矿)层真厚度、地表实测岩(矿)层长度、岩(矿)层倾角、地面坡角、岩(矿)层走向法线与岩(矿)层实测线的交角及岩(矿)层走向与岩(矿)层实测线的交角之间的数学关系,证明地面岩(矿)层厚度计算公式的可靠性及其数学的严谨性.  相似文献   

13.
江山铅锌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光发 《安徽地质》2015,(2):119-122
针对江山铅锌金矿品位低,矿物组成复杂的特点,采用"铅-锌-硫优先浮选,硫(金)精矿氧化焙烧预处理-焙砂氰化浸金"的工艺,金在铅(金)精矿、锌精矿、硫(金)精矿中的总回收率为81.25%。可使硫(金)精矿中96.89%的硫以二氧化硫的形式得到回收,对原矿的回收率为73.25%;金的作业浸出率达84.76%,对原矿的回收率为31.91%;浸渣中的铁品位达57.99%,对原矿的回收率为26.71%。通过试验研究与分析,确定适宜的选矿工艺及药剂制度,为今后合理开发该区矿石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取心困难的矿种上,利用测井方法原位测定矿层品位是一个值得开拓的领域。我国现用的测井求品位的方法技术,大体可分为两类,即核测井技术和回归分析处理技术,前者用中子活化测井原位测定萤石矿的品位,后者用天然伽玛测井求钙芒硝矿和含铀磷矿的品位,均取得了成功,并总结出一套工作方法。用测井方法求矿层品位优于用钻探取心、目视采样、然后化学分析的常规做法,原因是测井可连续测量,获得矿层信息完整,且横向探测半径又远比岩心大,故代表性强,且不存在化验分析所遇到的钻探采取率不足,以及取样的随机因素干扰,所以它提供的地下矿层品位的数据更接近真实。通过三个矿区的实例,说明测并可在现场即时提供品位数据,有利于指导地质人员取样和进一步的施工部署,在钻探采取率不高或打丢矿层时,借助测井资料可以不再采取其他工程补救措施,节约了时间和费用。本文还指出了要求测井品位和矿心分析品位完全一致的不合理性,阐明这是两种不同的独立分析方法,两者测量的样品不同,取样的方式不同,所以衡量两者提供品位数据的可信度,不仅取决于两者各自的测量精度,也取决于两者各自具有的地下矿层实际品位(即真值)的代表性,而在代表性方面,测井品位数据优于矿心分析数据,因此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15.
安国堡 《甘肃地质》2009,18(4):34-40
通过对北山南带西段金矿的成矿环境和控制因素的分析,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空间分布规律。区内金成矿主要受地层岩性、岩体和构造控制。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富金的火山—沉积岩为金矿的矿源层,晚加里东—海西期花岗岩侵入体与金矿密切相关,深断裂和区域性大断裂控制了矿带部位。这些矿带由一系列不同成因和不同类型的金矿床组成,金矿床是在矿源层、矿源岩的基础上,经过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改造和富集而形成。依据找矿信息及化探异常、重砂异常的分布范围,提出16处具有较大金资源潜力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6.
Direct reduction of iron ore to produce electric furnace feed for steelmaking is becoming economically important on a worldwide scale. For this application an iron ore superconcentrate containing less than 2% silica is demanded. Pilot plant and commercial operations have shown that high-intensity wet magnetic separation is well adapted to meet this specification with high recovery and attractive capital and operating costs. Tests with the Jones separator have produced superconcentrates containing less than 1.5% silica with over 90% iron recovery from preconcentrates produced by sizing or by gravity or low-intensity magnetic separation. Estimated total capital and operating costs to produce a ton of superconcentrate by high-intensity wet magnetic separation are $0.43 for retreatment of specular hematite spiral concentrate, $0.47 for Brazilian hematite fines, and $0.49 for magnetite.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某钼矿为单一斑岩型钼矿,主要金属矿物为辉钼矿。为了进一步提高钼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试验采用混合捕收剂(煤油∶2号油=2∶1)和新型捕收剂PE-100相结合的方法,粗选时可使粗精矿的回收率提高2个百分点,品位也略有提高。为节约生产成本,试验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选矿工艺,即原矿磨矿(-0.074mm占60%)后,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粗精矿再磨(-0.038mm占85%)后再进行5次精选,最终获得钼精矿品位w(Mo)=50.007%,回收率为89.90%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牟定铜矿控矿因素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