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中传 《海洋科学》1985,9(6):45-47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Jones et preston)肉细嫩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在国外市场上深受欢迎,为海珍品之一。 我所在连续四年进行扇贝半人工采苗试验和两年半人工采苗生产的基础上,于1981年承担了山东省水产局下达的“扇贝大面积半人工采苗生产技术”的研究课题。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目前已系统地摸索出提高扇贝半人工采苗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进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 Jones and Preston)工厂化人工育苗,是解决扇贝养殖苗种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洗刷亲贝,清除亲贝壳上的固着物是人工育苗中重要一环。扇贝人工育苗季节性强,过去由于手工清刷亲贝,效率低,浪费劳力,常常贻误采卵季节。制造一种扇贝清除机来代替手工操作是十分必要的。例如1984年荣成县海珍品育苗场利用种贝4万个,使用手工每人每天清刷约600个,20人要3天半才能完成。1985年人工育苗共用亲贝  相似文献   

3.
虾夷扇贝是海珍品之一,是日本、朝鲜的主要海水养殖品种,为目前世界扇贝科中经济价值最高、产量最大的种类。 虾夷扇贝与栉孔扇贝在生物学上有些不同,它不是终生附着生活, 一般当壳高达7~8mm后便失去足丝。  相似文献   

4.
长岛县1993年收获栉孔扇贝3.5万亩,鲜丁产量首次突破10万吨,居全国之首。 长岛县是栉孔扇贝人工养殖的发祥地,养殖规模和产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的优势。为了使扇贝养殖形成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该县充分发挥大功率渔船的优势,不断开拓深水大流荒芜海区,新增扇贝养殖面积1万多  相似文献   

5.
虾夷扇贝的引种、育苗及试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二十年来,扇贝养殖发展迅速,特別是日本产的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自六十年代开展养殖以来至1978年产量已达8万吨以上,其中养殖产量约占总产量的2/3,成为日本的主要海水养殖对象之一,引起沿海国家的注目。  相似文献   

6.
虾夷扇贝主要产于日本部沿海的水产资源品种,是较名贵的海珍品之一。为冷水性贝类,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经济价值高的特点,为世界扇贝产量中的主要品种。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1980—1982年先后四次从日本引种亲贝,并在1982年首次获得人工育苗成功。1983年列为辽宁省科委攻关项目,1984年列为农牧渔业部水产局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7.
虾夷扇贝育苗适温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夷扇贝(Pecten yessoensis)属冷水性海产贝类,其生长最适水温为5—20℃,正常活动的温度上限为23℃,下限为0℃,主要产于日本北部沿岸及朝鲜北部日本海侧,为日本第二大养殖贝类。日本自六十年代中期开展人工养殖以来,扇贝产量迅速上升,从1967年的8000多吨上升至1980年的12—13万吨,占世界扇贝年产量的1/4左右,其中养殖产量约占总产量的2/3。 近年来,我国在发展栉孔扇贝(Chlamys for reri)人工增养殖的同时,辽宁和山东两省又先后从日本引进虾夷扇贝苗种和成贝,进行了采卵、育苗和  相似文献   

8.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Jones et preston)肉细嫩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是人民喜爱的食品。在国外市场上也深受欢迎,被人们称誉为海珍品之一。据报导:从扇贝的生殖腺中提炼出一种物质有摧毁癌细胞的功能,这样就使扇贝的“身价”显得更为贵重。它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沿海一带,由于过去酷捕和海况的变化,近几年来,扇贝产量急剧下降。为加速扇贝生产的发展,我县在人工育苗和五年自然海区人工采苗小型试验的基础上,大面积人工采苗生产已进行了两年。两年的实践证明,解决扇贝苗种问题,有两条途径,在有亲贝资源的海区以人工采苗为主,无亲贝资源的环境应以人工育苗为主。我县于74、80两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长岛县积极探索高效渔业运作之路,基本形成了“经营联体制,科技承包制,产销合同制”的管理模式,经三年运作已大见成效。目前长岛县发展栉孔扇贝养殖1.5万亩,虾夷贝1万亩,海带及其他藻类放养1万多亩,海珍品养殖品种增加到20多种,列岛周围200多万亩水域形成了一个高效型“蓝色牧场”。  相似文献   

10.
于瑞海 《海洋科学》1991,15(6):16-16
由青岛海洋大学和牟平县养马岛中原海珍品育苗场共同承担山东省科委下达的栉孔扇贝三倍体育种研究项目,在烟台市科委和牟平县科委的支持下及文登  相似文献   

11.
缩短栉孔扇贝养殖周期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被人们誉为海珍品。据我们试验,缩短栉孔扇贝养殖生产周期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六条。 一、选择好的海区 通过六个养殖周期的实践证明,栉孔扇贝生长速度的快慢与海区环境条件有重要关系。理想的海区包括: 1.海区潮流要畅通,受大风、浪影响较少,流速选择在0.25—0.5米/秒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12.
栉孔扇贝糖蛋白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对海洋贝类药用研究较多。80年代末日本报道虾夷扇贝(Patinopectenyessoensis)中的糖蛋白有很强的肿瘤抑制作用;国内对扇贝边氨基多糖的抗凝作用[1,2],扇贝边提取物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3]以及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4]作过研究。本文首次从栉孔扇贝边中分离获得糖蛋白,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扇贝边鲜品系从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中剥离获得,于1995年5月采自青岛麦岛海珍品养殖场;昆明种小鼠由山东省医科院动物中心提供;S180腹水瘤由山东省医科院药物研究所提供;其他试剂均为A.R.级。1.2 方…  相似文献   

13.
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其中CO2的贡献率达60 %,贝类养殖具有碳沉积作用。依据农业部渔业局编制的《中国渔业统计年签》,以2001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产量计算贝类捕获和养殖的碳沉积能力,并评估其碳沉积潜力;计算牡蛎、蛤、扇贝与贻贝四种贝壳单位面积的碳沉积能力并与森林、珊瑚礁的碳沉积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对我国浅海贝类养殖所具有的碳沉积能力进行评估,以了解贝类养殖对海洋碳循环的贡献,可为争取国家碳份额的合法权益提供基础数据。分析表明我国近十年贝类总产量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并有增加的趋势,其中海水养殖贝类约占87.34 %。贝类养殖和捕获总产量的碳沉积和海水养殖产量的碳沉积量分别为58.57、51.15万吨/年,碳沉积能力分别相当于122.28、106.78万公顷的造林,可分别减少大气CO2增加量的0.0125 %、0.0109 %。牡蛎、蛤、扇贝与贻贝的单位面积碳沉积速率分别为1.573、0.388、0.301、1.039吨碳/(公顷?年);牡蛎和贻贝高于森林的碳沉积能力0.479吨碳/(公顷?年);但低于珊瑚礁的碳沉积能力1.8吨碳/(公顷?年)。我国贝类淡、海水养殖产量可分别创造约268.4万元/年、12,711.2万元/年的碳权商机。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国万里海疆的起点北端,有一颗深藏闺中的海岛明珠,它东临朝鲜半岛,西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扼守着京津要冲,海岛地域位置、自然资源、海洋经济、科研价值、公共利益、国家权益地位十分突出。200多个海岛,像珍珠一样散落在北纬39度、103024平方千米的海面上,统称长山群岛。长山群岛地处著名的海洋岛渔场之中,有经济鱼类近百种、经济贝类20余种、藻类10种。海参、鲍鱼、海胆、扇贝等海珍品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扇贝养殖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扇贝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Lamellibranchia)、翼形亚纲(Pterimorphia)、珍珠贝目(Pterioida)、扇贝科(Pectinidea),是珍贵的海珍品,其闭壳肌亦称"贝柱",肉色洁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闭壳肌干制后的"干贝柱"被誉为八珍之一.据中国渔业报统计,...  相似文献   

16.
栉孔扇贝是海产珍品之一,其闭壳肌是制造“干贝”的原料。这种扇贝在我国只分布于山东和辽宁的某些海区,在山东历史上以荣成和长岛县为主要产地。长岛县1960年的鲜贝产量为200—250吨,荣成1967年成品于贝的产量曾达30吨,但以后产量急剧下降,几乎绝产。要恢复资源,开展栉孔扇贝的人工养殖,首先必须解决苗种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17.
栉孔扇贝是海产珍品之一,其闭壳肌是制造“干贝”的原料。这种扇贝在我国只分布于山东和辽宁的某些海区,在山东历史上以荣成和长岛县为主要产地。长岛县1960年的鲜贝产量为200—250吨,荣成1967年成品干贝的产量曾达30吨,但以后产量急剧下降,几乎绝产。要恢复资源,开展栉孔扇贝的人工养殖,首先必须解决苗种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18.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Jones & Preston)闭壳肌肥大,加工后的产品叫“干贝”。味美、营养丰富,含肝糖5.43%,还含有己氨酸,琥珀酸,是海珍品之一,为国内外人民所喜食。另外,从闭壳肌和生殖腺中提取的糖蛋白,据说治癌有疗效,对癌细胞有直接的杀伤作用。扇贝的经济价值很高,但近年来产量急剧下降,亟需开展人工养殖以增加产量。为了适  相似文献   

19.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Jones et Preston)人工育苗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栉孔扇贝是海产珍品之一,其闭壳肌是制造“干贝”的原料。这种扇贝在我国只分布于山东和辽宁的某些海区,在山东历史上以荣成和长岛县为主要产地。长岛县1960年的鲜贝产量为200—250吨,荣成1967年成品干贝的产量曾达30吨,但以后产量急剧下降,几乎绝产。要恢复资源,开展栉孔扇贝的人工养殖,首先必须解决苗种问题。为此我们从1974年至1976年在烟台、荣成和长岛等海区进行了扇贝的半人工采苗试验并取得一些成果(见《水产》1975年1期和1976年1期)。  相似文献   

20.
全国有名的“鲍鱼、扇贝、海带”之乡的山东省长岛县水产业在1995年又喜获丰收,全县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8.6万吨,比上年增长15.4%,全县人均占有水产品6.6吨,居全国12个海岛县之首。 1995年,该县按照“认清形势,振奋精神,扬长补短,再造辉煌”的总体要求,在全县范围内普遍推行了资产承包和股份合作制,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