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汉阴县北长沟-鹿鸣金矿处于南秦岭印支-燕山陆内构造成矿带,产出于杨家峡-沈坝韧性斜推断层北侧的次级韧性断裂带中;金矿化赋存于下志留统梅子垭组第二岩性段,岩性主要为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含碳绢云石英片岩夹变砂岩。经过实地调研,矿硐内石英脉发育,围岩主要为下志留统梅子垭岩组,主要岩性以石英二云片岩、含碳绢云母片岩、二云石英片岩、黑云石英片岩、含石榴石黑云石英片岩、含碳黑云母变斑晶绢云母片岩为主,夹石英岩、钙质片岩、含碳灰岩、变砂岩等。石  相似文献   

2.
羊坪湾矿区位于南秦岭南部逆冲推覆系迎丰-搁河口推覆体。北邻留凤关-金鸡岭褶皱束,西邻扬子准地台汉南凸起,南接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矿区出露地层由南西向北东依次为洞河群(Z2-O)和下志留统梅子垭组(S1m)。其中洞河群分布于矿区的西南部,呈北西向展布,总体北东倾,倾角15°~45°,主要为硅质板岩,板岩中局部夹薄层炭质绢云石英片岩。下志留统梅子垭组倾向北东,倾角一般15°~50°,局部倾角最高可达75o,地层沿倾向及走向具波状起伏特征。梅子垭组以绢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含炭绢云石英片岩为主,以及夹有少量灰岩、大理岩条带等。金矿均赋存于志留系梅子垭组二云母石英片岩和含炭二云石英片岩中,以前者为主,约占90%以上。黄龙金矿区出露地层为下志留统梅子垭组,岩性为一套巨厚的浅变质细碎屑岩系,主要为绢云石英片岩、变砂岩、含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含炭绢云石英片岩、含石榴子石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等。其中与矿(化)体关系最为密切的岩性为含炭绢云石英片岩、含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含石榴子石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  相似文献   

3.
<正>1金矿地质特征长沟金矿位于陕西汉阴县城北东,隶属汉阴铁佛镇。汉阴北部的鹿鸣金矿和长沟金矿,位于石泉-神河韧性滑脱逆冲推覆带北侧下志留统中。近几年长沟金矿勘查评价取得新进展和新认识,长沟金矿与鹿鸣金矿为同一矿区的东、西两段。其含矿围岩为下志留统梅子垭岩组,主要岩性以石英二云片岩、含碳绢云母片岩、二云石英片岩、黑云石英片岩、含石榴石黑云石英片岩、含碳黑云母变斑晶绢云母  相似文献   

4.
河南南召响水河锑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北秦岭分区南召―方城小区;中元古界宽坪群四岔口组下段主要岩性为绢云石英片岩,工业锑矿体直接赋存于绢云石英片岩中碎裂石英岩带内,响水河锑矿床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工业锑矿体形态为大的不规则陡倾斜脉状体;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金属矿化为辉锑矿化、黄铁矿化;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辉锑矿型,按结构构造可分为细脉状矿石、浸染状矿石和块状矿石;矿石矿物成分为辉锑矿,氧化后形成锑华;分析矿床成因机理为花岗斑岩岩浆期后低温含矿热液沿构造裂隙贯入于碎裂石英岩带内,在节理或裂隙发育处富集成矿;且总结了矿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采用研究成矿地质作用确定成矿地质体、研究成矿构造分析矿体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成矿流体确定找矿方向的"三位一体"研究方法,对陕西汉阴坝王沟金矿进行找矿预测,认为矿区成矿地质体以大型脆-韧性剪切带变形构造为主;成矿构造为脆韧性剪切带转换带、叠加带;成矿结构面主要为S-C面理;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变砂岩或硅质岩。利用找矿预测研究成果,在坝王沟金矿预测了有利成矿地段并提出勘查工作部署建议,找矿成果取得较大突破,表明"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方法对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旬阳烂木沟地区处于南秦岭造山带金及多金属成矿带的东段,该区下志留统经过多年的金矿勘查,找矿取得了一定突破,发现并探明了烂木沟金矿床。以往对烂木沟地区以西成矿带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控矿因素的研究较多、观点各异,但对烂木沟地区金矿的相关研究报道甚少,为解决该区今后找矿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在分析研究近年来烂木沟地区金矿勘查资料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现代造山带理论,对金成矿区域构造背景、矿区地层、岩石、构造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粗浅研究,指出下志留统第二岩性段黑色岩系是烂木沟地区金矿床形成的物质来源;南秦岭印支—燕山期陆内造山运动使巨型推覆断裂带之间的构造岩片发生大规模基底滑脱、逆冲推覆作用,是烂木沟地区金矿形成的动力学来源;黑虎庙韧性剪切带是烂木沟地区金富集成矿最主要的控矿因素,糜棱状石英黑云母片岩叠加黑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蚀变是该韧性剪切带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1988年在进行东秦岭南部微细金矿研究时,李文亢、具然弘等于汉阴县鹿鸣乡—罗家湾南剖面原划为志留纪的地层中,发现了早寒武世小壳化石,现简要报导如下: 该区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南部,濒临扬子准地台,区域上处于牛山复背斜北翼,本身为一倒转向斜—阳坡向斜,剖面位于该向斜的南翼。地层由下而上为(见下图): 1.变质砂岩 2.变质粉砂岩 3.绢云千枚岩 4.板岩 5.绢云石英片岩 6.黑云绢云石英片岩 6.云母石英片岩8.含砂泥质灰岩 8.石榴子石和炭质 10.小壳化石  相似文献   

8.
沈坝金矿位于秦岭褶皱系南缘,为化探异常发现的金矿床。矿体赋存在志留系下统的梅子垭组第二岩性段中亚段的岩层内。炭质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夹含炭变质砂岩为含矿主岩。矿床内综合利用元素低,为单一的金矿床。矿石中的As含量甚微,表明该矿床不同于展布滇黔桂接壤区和西秦岭地区的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乌龙泉金矿位于塔里木板块敦煌元古代隆起,小西弓—帐房山华里西—印支期金钨成矿带上,矿区已发现的金矿体产于古元古代敦煌岩群绢云石英片岩和变安山岩之间断裂破碎带中。断裂是成矿最主要的控制因素,沿断裂破碎带有含金石英脉充填。矿区岩浆活动频繁,具有多期性特点,多呈NWW向分布于矿区的南、北两侧。矿床具黄铁矿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组合,初步认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  相似文献   

10.
蒲开兴  石庆鹏  文星桥 《贵州地质》2011,28(3):200-205,234
通过对古邦金矿区控矿因素即地层、构造及岩相古地理研究,认为区内南华系长安组含金较高,为金成矿提供一定的物源;矿区金矿化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薄脉型金矿;区内南华系长安组为一套冰期—间冰期沉积,其地层岩性对区内金成矿具专属性;该区劈理密集带内发育有断裂构造的(构造蚀变带)明显地控制了金矿化体的展布;呈密集的陡倾斜压剪性...  相似文献   

11.
围山城金银成矿带矿床位于桐柏―大别山(北坡)金银成矿带北亚带。矿体主要赋存于上元古界歪头山组炭质绢云石英片岩内,严格受构造条件控制,含矿层受热液作用影响产生不同蚀变,尤其硅化与矿化的关系最为密切。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笔者在对矿带内地层、岩石、构造、围岩蚀变等较为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额济纳旗半岛山金锑矿区位于北山成矿带南带,宏观上具有寻找中—大型金矿的潜力。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半岛山金锑矿区矿源层为长城系古硐井群下岩性组变质岩系,矿(化)体分布于脆-韧性构造控制的蚀变带内,区内石英细网脉或大脉发育,后期多次的变形变质作用叠加改造,使金进一步富集成矿,具典型造山型金矿特征,成矿潜力很大。对该区成矿特征研究既可指导下一步找矿方向,同时也可为在北山南带韧性剪切带内寻找同类型矿产开拓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研究区为石泉县将军河地区,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造山带南部,牛山弯窿构造西北翼,为安康北部–石泉金矿带的一部分。带上金矿众多,主要有羊坪湾金矿、黄龙金矿、鹿鸣金矿等,研究区褶皱构造发育,沿北西西向分布有数条大型韧性剪切带。主要出露地层为志留系斑鸠关组、梅子垭组,岩性主要为含炭二云石英片岩、含炭石英片岩,其次为少量灰岩,不含炭片岩。石泉北部山区脉岩大量发育,但研究程度较低。现通过对将军河地区脉岩的锆石U-Pb年龄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明确该金矿  相似文献   

14.
<正>1矿床地质库独木金矿床,位于哀牢山北段金矿带的中部,老王寨金矿东南约5 km处。行政区划属云南省新平县。矿区内出露上泥盆统变石英杂砂岩、绢云板岩,下石炭统变石英杂砂岩、板岩以及上三叠统紫红色页岩、粉砂岩。岩浆岩主要为橄榄岩、玄武岩和少量酸性岩。矿体产于上泥盆统的绢云板岩、粗面-碱性杆栏玄武岩中,沿区域滑脱构造带两侧的次级顺层韧性、脆-韧性剪切带呈似层状、扁豆状、  相似文献   

15.
太山庙金矿床位于胭脂坝岩体南接触带附近,近东西向的断裂带控制着含金构造带及金矿体的分布。矿区圈出3个金矿体,金矿物为微粒金,以包裹金为主。金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石英脉型、褐铁矿化石英脉型、黄铁矿化蚀变绢云母石英片岩型。地球化学异常、石英片岩、次级断裂、石英脉、褐铁矿化蚀变带等为本区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新地沟和卯独庆金矿赋存于新太古界色尔腾山群柳树沟岩组中,是典型的与韧性一脆韧性剪切变形有关的绿岩型金矿。构造-蚀变岩石的主要类型有千糜岩化石英绢云片岩、千糜岩化绿泥绢云片岩、糜棱岩化绿泥石英片岩、绢云绿泥长英质糜棱片岩、长英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质构造片岩等。构造一蚀变岩石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中基性火山岩类似.其稀土元素总量∑REE(44.9×10^-6~155.4×10^-6)、LREE/HREE比值(7.0~26.1)、δEu(0.6~1.2)也显示了中基性火山原岩的特点。构造一蚀变一成矿流体的特征为富CO2的低盐度的较高密度的流体,具有造山型金矿的特点。前寒武纪绿岩带建造变质镁铁质火山岩分布的地区构造一蚀变作用强烈的地段是重要的找矿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7.
1 地质背景 桂林沟钼矿区位于秦岭造山带中段之凤县-镇安断褶带懒板凳成矿区.地层区划属华南地层大区东秦岭-大别山地层区迭部-旬阳地层分区天竺山地层小区(李双庆等,2010),区内岩浆岩属五龙-胭脂坝构造岩浆岩带(陕西省地质矿产局,1988).赋矿地层为古元古界陡岭岩群(Pt1D)和震旦系灯影组(Zdy),岩性为灰色十字石石榴石黑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石榴石黑云石英片岩夹浅粒岩、变粒岩,其原岩为泥质碎屑岩类和灰白色厚层状、块状中-细晶白云岩.矿区为一复式背斜构造,其褶皱样式可通过砂岩和大理岩、白云岩等强硬地层的构造形态表现,总体层序关系显示矿区背斜轴向为WE,向E倾伏(图1).  相似文献   

18.
新地沟和卵独庆金矿赋存于新太古界色尔腾山群柳树沟岩组中,是典型的与韧性-脆韧性剪切变形有关的绿岩型金矿.构造-蚀变岩石的主要类型有千糜岩化石英绢云片岩、千糜岩化绿泥绢云片岩、糜棱岩化绿泥石英片岩、绢云绿泥长英质糜棱片岩、长英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质构造片岩等.构造-蚀变岩石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中基性火山岩类似.其稀土元素总量∑REE(44.9×10-6~155.4×10-6)、LREE/HREE比值(7.0~26.1)、δEu(0.6~1.2)也显示了中基性火山原岩的特点.构造-蚀变-成矿流体的特征为富CO2的低盐度的较高密度的流体,具有造山型金矿的特点.前寒武纪绿岩带建造变质镁铁质火山岩分布的地区构造-蚀变作用强烈的地段是重要的找矿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9.
吴家湾金矿是汉阴北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的金矿床,处于南秦岭石泉神河韧性滑脱逆冲推覆带。对其进行野外地质研究发现,吴家湾金矿赋矿层位为梅子垭组第一岩性段第四岩性层(S1m41),岩性主要为含碳绢云片岩夹硅质岩;控矿构造主要为RFa和RFb 2条顺层韧性剪切带,大致可分辨出S1、S2及S33期构造面理,S0几乎全部被置换,S2期变形与金矿成矿关系密切,金矿体主要于该期形成的韧性剪切带中产出。在地质研究基础上,可将吴家湾金矿区石英脉划分为3期,对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纯气相、纯液相及三相包裹体较少见;均一温度范围介于176.8~344.4℃,集中于230~280℃。盐度范围为0.35%~13.51%,集中于2%~10%,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低盐度流体。流体捕获深度在1.38~3.47km,集中于1.5~2.8km,于中浅部成矿。S2期石英脉流与成矿关系紧密,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240~280℃,为主成矿期流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气液两相包裹体液相成分以H2O为主,含少量CO2和CH4;气相成分主要为CO2,其次为CH4、N2及H2S;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含CO2的H2O CO2体系包裹体。对汉阴北部不同地区流体包裹体的性质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90~260℃,盐度为6%~10%,在这个区间内有利于成矿。  相似文献   

20.
南秦岭构造带山阳中村—商南湘河一带是一个重要的金矿勘查基地,是寻找金矿的重要靶区。该地区金矿成矿类型可划分为构造蚀变岩型、微细侵染型、黑色岩系型、钠长(角砾)岩型和石英脉型等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