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CT淋巴管造影对淋巴管肌瘤病乳糜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4年我院38例临床或病理证实的LAM患者及172例非LAM乳糜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淋巴管造影(DLG)及淋巴管造影后CT检查,由2名医师对CT淋巴管造影(CTL)显示乳糜胸的发生部位、分布类型及胸导管梗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CTL显示36例LAM合并乳糜胸。单侧积液23例(右侧11例,左侧12例),双侧积液13例;脏层胸膜型3例,壁层胸膜型7例,混合型4例,未显示型22例。172例非LAM乳糜胸(原发性乳糜胸118例,继发性乳糜胸54例)。118例原发性乳糜胸中,右侧积液26例,左侧积液27例,双侧积液65例;脏层型60例,壁层型15例,混合型23例,未显示型20例。54例继发性乳糜胸中,右侧积液13例,左侧积液3例,双侧积液38例;脏层型43例,壁层型2例,混合型6例,未显示型3例。LAM乳糜胸与原发性乳糜胸的发生部位不存在差异,LAM乳糜胸与继发性乳糜胸的发生部位存在差异。LAM乳糜胸的发生侧别几乎没有差别,继发性乳糜胸常见为双侧。LAM乳糜胸与原发性乳糜胸和继发性乳糜胸在胸膜类型上存在差异,LAM乳糜胸以未显示型最常见,而原发性和继发性乳糜胸以脏层型最常见。结论:CTL可显示LAM乳糜胸的发生类型,提示胸导管梗阻或者腹腔淋巴管压力增高可能是LAM乳糜胸的致病原因,为临床手术治疗LAM乳糜胸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淋巴管成像(CTL)对于原发性乳糜尿患者诊断及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确诊为原发性乳糜尿的79例患者的临床及CTL影像学资料,CTL指标主要包括:①肾脏受累侧别及肾内淋巴管分布范围:单肾、双肾、肾窦、肾实质及肾门上区、肾门下区;②腹膜后异常淋巴管分布情况:包括腹膜后、腰干区域、肾血管周、肾周脂肪囊、肾上腺区域等;③腹盆部及胸部扩张淋巴管分布及淋巴反流情况;④其他异常表现:包括腹盆部、胸部及骨骼等部位的淋巴管相关异常改变;⑤影像学分级:按照腹膜后累及区域范围进行影像学分级,将腹膜后区域分为左侧和右侧肾门上区、肾门下区、腰干区、肾血管旁区、肾周区等10个区域,累及5个及以内区域为轻度,累及6个及以上区域为重度。根据乳糜尿临床分级标准进行临床分级,对于原发性乳糜尿患者临床特点及CTL征象采用分类变量资料中的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利用一致性Kappa检验评估原发性乳糜尿患者影像分级及临床分级的一致性。结果:79例CTL示肾内异常碘油沉积74例(93.7%),单肾55例(69.6%),双肾19例(24.1%),肾窦74例(93.7%),肾实质37例(46.8%);肾门上区61例(77.2%),其中单侧52例(65.8%),双侧9例(11.4%);肾门下区61例(77.2%),其中单侧47例(59.5%),双侧14例(17.7%);腹膜后78例(98.7%);腰干区域76例(96.2%),其中单侧20例(25.3%),双侧56例(70.9%);肾血管周72例(91.1%),其中单侧45例(57.0%),双侧27例(34.2%);肾周脂肪囊14例(17.7%),其中单侧13例(16.5),双侧1例(1.3%);肾上腺区域12例(15.2%);膀胱内31例(39.2%),膀胱周12例(15.2%),髂血管周73例(92.4%),腹盆壁14例(17.7%),会阴12例(15.2%),直肠周14例(17.7%),肠系膜26例(32.9%),肠壁11例(13.9%),肠管内5例(6.3%),胰腺周15例(18.9%),脾周2例(2.5%),肝周7例(8.8%);肺门1例(1.3%),纵隔14例(17.7%),心包1例(1.3%),胸膜外25例(31.6%),胸壁2例(2.5%),骨骼2例(2.5%),胸导管末端70例(88.6%)。79例原发性乳糜尿患者中,临床分级为轻度27例,重度52例,影像学分级为轻度40例,重度39例,两种分级的一致性中等。结论:CTL能够准确评价原发性乳糜尿患者的肾内及腹膜后扩张淋巴管分布及范围,评估胸腹盆部淋巴管及胸导管异常情况,为原发性乳糜尿的诊断、分级及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肺癌性淋巴管炎(PLC)的HR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0月至2018年6月共29例经病理证实的PLC的HRCT表现,29例均行HR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29例PLC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30~79岁,平均年龄58岁。累及单侧肺16例(55%),且右肺发病率大于左肺,两肺13例(45%),局限性分布22例(76%),弥漫性非对称性分布7例(24%),29例均可见肺纹理不规则增多、增粗、紊乱和边缘欠清(中轴间质增厚),其中21例在异常的肺纹理中夹杂有多个微小结节影;小叶间隔不规则增厚25例,10例呈小的结节状增厚(周围间质增厚);5例见胸膜下条状影(周围间质增厚);4例见细网格状影(小叶内间质增厚);胸膜不规则增厚伴多发微小结节18例;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14例;胸腔积液(右侧胸腔积液较左侧多)10例;心包少量积液4例。结论:PLC在HRCT多表现肺内间质局限性或弥漫性非对称性增厚,伴多发微小间质结节、胸膜轻度增厚伴多发微小结节、肺内磨玻璃影及小结节影、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HR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CT定量分析预测并评估COVID-19肺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齐齐哈尔第一医院发热门诊收治2020年2月1日至2021年1月20日COVID-19确诊患者46例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比较人工智能(AI)定量分析中病灶累及全肺感染体积、磨玻璃密度体积(GGO体积)和实性密度体积(SO体积)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结果:普通型26例、重型16例和危重型4例,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乏力症状为主。重型和危重型更常见于年龄较大患者。3种临床分型肺部病变的CT表现均以GGO为主;普通型的全肺感染体积、GGO体积、SO体积比重型/危重型患者小,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全肺感染体积、GGO体积、SO体积均与临床分型具有显著相关(0.86、0.87和0.84)。结论:人工智能CT定量指标分析(感染体积、GGO体积、SO体积)与COVID-19肺炎临床分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肺原位腺癌(AIS)的高分辨率CT (HR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患者共48个AIS的HRCT表现,分析其部位、病灶数量、大小、密度、边缘、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细支气管含气征、胸膜牵拉凹陷征及与邻近胸膜的距离。结果:45例中,共48个病灶。14个位于左上肺,16个位于右上肺,7个位于左下肺,4个位于右中肺,7个位于右下肺;32例为单发AIS,3例并发2个AIS,10例伴发AAH和(或) MIA;病灶长径4~19.2 mm,其中41个长径 ≤ 10 mm;病灶均为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平均CT值为(-611±82.76) HU。结节边缘清晰39个,分叶征5个,毛刺征3个,空泡征10个,细支气管含气征3个,胸膜牵拉凹陷征8个。30个病灶距离邻近胸膜 ≤ 10 mm,占62.5%。结论:AIS均表现为pGGN,平均CT值为(-611±82.76) HU,病灶小于20 mm,边缘清楚;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少见。HRCT有助于AIS的显示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百草枯急性中毒致肺损伤的X线和CT表现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X线、CT在百草枯急性中毒致肺损伤中的影像学征像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误服百草枯急性中毒致肺损伤X线、CT影像学资料.结果 24例百草枯急性中毒死亡6例,肺纤维化15例,痊愈出院3例. 24例患者按中毒时间分中毒早期(5天以内)X线胸部均未见异常改变,18例HRCT检查显示肺呈轻微磨玻璃改变;中毒中期(5-14天)X线显示两肺中下野线状、条状密度增高影,其中3例显示两肺血管模糊、肺门阴影显示不清,心影稍有增大.HRCT显示肺间质纤维化、肺气肿、双肺广泛磨玻璃影.中毒后期(14天以后)X线、CT显示以肺实变和渗出为主表现,提示预后差.结论 X线、CT检查对百草枯急性中毒肺损伤的发现和进展分析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HRCT对早期肺损伤的轻微病变及肺水肿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是指导临床治疗用药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胸部CT征象与临床分型关系,提高对COVID-19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COVID-19的胸部CT资料,男40例,女35例,平均年龄(46.2±17.2)岁,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A、B和C组,比较3组病例胸部CT病灶分布、累及肺叶侧别、数目和密度等表现与临床分型的差异。结果:75例Omicron变异株感染COVID-19患者均有流行病学史;性别在各临床分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型、危重型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轻型及普通型患者;在左肺上叶、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分布均高于普通型,重型患者病灶在左肺下叶、双肺分布高于普通型。病灶均以磨玻璃密度影、实变为主;重型、危重型占比在A、B和C组中呈递增趋势,其病灶范围较普通型大。结论: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COVID-19患者均有流行病学史,不同年龄组患者的临床分型、胸部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熟悉这些特征有助于重症COVID-19预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部薄层CT平扫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性血管异常的CT特征分析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5日至2022年12月17日北京世纪坛医院感染科确诊COVID-19且胸部薄层CT平扫图像显示有病变累及血管的患者73例,所有患者有完整的胸部薄层CT平扫资料和有较完整的临床资料。依据年龄> 60岁和≤60岁将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青壮年组,观察所有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并进行不同年龄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73例COVID-19患者中,青壮年组和老年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像学指标如下:病变分布中央血管周、病变大小10~30 mm、病变大小> 30 mm、病变占肺叶体积百分比≤30%、病变占肺叶体积百分比> 50%(白肺)、病变形态大片状、病变优势类型腺泡样、血管扭曲、血管周缘模糊、树芽征、粗大纤维索条。结论:(1)胸部薄层CT平扫可明确COVID-19相关性血管异常的病变数量、位置、累及部位、范围、血管异常和病变类型,对COVID-19血管异常的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2)胸部薄层CT平扫检查对于发现临床症状不典型但有CO...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的特征性CT表现,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影像表现及病理活检确诊为弥漫肺淋巴管瘤病13例患儿影像学资料,其中女孩6例,男孩7例,平均年龄5.8岁,13例患儿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的特征性CT表现为:①纵隔及肺门、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小叶间隔等多部位受累;②纵隔增厚的软组织与肺门、支气管血管束周围软组织增厚相延续;③纵隔内软组织影密度低,增强后未见强化,对于头臂大血管无压迫、推移改变;④肺门增厚及支气管血管束周围软组织增厚、小叶间隔光滑增厚大部分累及双侧,少数同时累及一侧;⑤胸膜增厚或胸腔积液;⑥脾脏受累多见;⑦颈部及或腋下淋巴结肿大并密度减低;⑧椎体数个或单个密度减低。实验室检查合并血小板减低和/或DIC,考虑为卡波西样肺淋巴管瘤病。结论:儿童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CT表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合发病年龄及临床实验室检查,可明显提高该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
鉴别肺纯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浸润程度对于临床管理及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已开发出多种诊断模型用于此。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基于HRCT表现的诊断模型在鉴别肺纯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浸润程度研究现状及价值评估等,对其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4例,女12例),分析其胸部高分辨CT表现,重点观察病变形态、分布以及病变区有无肺血管增粗、支气管充气征、小叶间隔增厚。结果:26例COVID-19患者中病变分布于肺周围区20例,其中17例胸膜下区;18例累及双肺,8例累及一侧肺;单个肺叶受累6例,2~4叶受累10例,5叶受累10例;单发病灶3例,多发病灶23例;以单纯磨玻璃密度影(pGGO)为主要表现19例,混合性磨玻璃密度影(mGGO)11例,肺实变伴周围磨玻璃密度影(GGO)4例;1例初次CT检查表现为直径3mm大小的磨玻璃密度影,4天后复查CT时病灶明显增大,呈斑片状混合磨玻璃密度影;病变区血管增粗17例,占65.4%;支气管充气征15例,占57.7%;小叶间隔增厚16例,占61.5%;以铺路石征为主要表现8例,占30.8%。单侧少量胸腔积液3例,纵隔淋巴结增大1例。结论:COVID-19的高分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双肺多发磨玻璃密度影伴病变区血管增粗、支气管充气征及小叶间隔增厚提示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方法,增加对头颅腔隙梗塞诊断的可靠性.材料和方法:对临床疑有腔隙的病人在基底节区及可疑部位加用HRCT扫描,遇到腔隙病灶与像素颗粒难以区分时,在相同层面或上下1~2mm处做HRCT扫描.结果:有208例常规CT正常的病例中发现了腔隙灶,在遇到的320例不易诊断的可疑病灶中,经HRCT确诊的真正腔隙灶89例,伪腔隙(像素)231例,同时发现对正常腔组织结构的显示要较常规CT优越得多,结论:HRCT不仅能提高腔隙梗塞的诊断率,还能辨别伪腔隙是弥补常规CT对腔隙诊断不足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T定量分析与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2月以来确诊的新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8例肺部薄层高分辨CT(HRCT)数据,使用(COPD)肺功能定量分析软件获得相应参数:平均密度(MD)、全肺总容积(TV)、新冠肺炎病变组织容积(VCOVID-19),定量分析指标磨玻璃影PI-700~-534、网格状影PI-534~-188、实变影PI>-188。将其分为普通组和重度组分析两组定量数据之间的差异性,病灶分布特征及与氧饱和度的相关性。结果:38例COVID-19患者中有30例为普通型,8例为重度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差异(P>0.05)。(1)重度组病灶(包括PI-700~-534、PI-534~-188、PI>-188)占比及其平均肺密度均高于普通组(P<0.05)(2)重度组中,PI-700~-534与PI-534~-188占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PI>-188(P<0.05);普通型组中,PI-700~-534>PI-534~-188>PI>-188(P<0.05)。(3)两组患者病灶在肺叶的分布特征具有差异性(P<0.05)。(4)氧饱和度与COVID-19病灶占比、PI-534~-188占比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449和-0.443)。结论:CT定量分析可用于评价新冠状肺炎患者的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表现。方法:收集22例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临床普通型诊断标准的患者,均于确诊前行肺部CT检查,评估肺内病变的CT征象并记录例数,基于有无磨玻璃样病变(GGO)有无实变、病变数量(单发和多发)的病例数分别列表,基于肺内病变区域(胸膜下区和非胸膜下区)将有无GGO、有无实变的病例数分别列表,采用χ2检验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7例,女性15例,单发病灶8例,多发病灶14例。19例(86.4%)出现GGO,15例(68.2%)出现实变,3例(13.6%)出现纤维化改变。铺路石征1例,支气管壁稍增厚2例,小支气管充气征4例,晕结节征1例。21例(95.5%)出现肺胸膜下区病灶,6例(27.3%)出现非胸膜下区病灶。14例多发者均双肺受累,累及右肺上叶11例(50.0%)、右肺中叶7例(31.8%)、右肺下叶15例(68.2%)、左肺上叶15例(68.2%)、左肺下叶10例(45.5%)。肺受累程度Ⅰ级者19例(86.4%)、Ⅱ级者2例(9.1%)、Ⅲ级者1例(4.5%)。左侧少量胸腔积液1例。有无GGO两组之间单发和多发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6),肺的胸膜下区和非胸膜下区两组之间有无GGO及有无实变者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P=0.010)。结论: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T征象具有多样性,但仍有一些特征,有助于快速识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淋巴瘤样肉芽肿(LYG)的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肺部LYG病例的CT影像表现,男性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2岁,其中5例含增强扫描。结果:病理结果2例为1级,4例为2级,2例为3级;6例多发,其中1例为多发结节,4例以多发结节或肿块为主,伴有不同程度斑片影,1例为斑片影为主伴多发小结节;2例表现为单发结节或肿块;3例下肺分布为主,3例上肺分布为主,2例上下肺都有分布,6例多发结节均沿着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其中5例有胸膜下病灶分布。8例病灶结节或肿块边缘粗糙,周围均有晕征;4例平扫可见病灶中央较外周密度稍低;3例可见到空气支气管征;1例病灶内见小空洞;5例行增强扫描病例均可见病灶边缘强化,中心平均强化值13.2Hu。5例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多发结节或肿块,伴周围晕征以及边缘环形强化为肺部LYG的常见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磨玻璃密度影(GGO)的高分辨率CT (HRCT)特点,探讨其解剖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HRCT影像资料,总结GGO的病灶特点。结果:发现GGO病灶共计255处,病灶分布特点:中央区4处(1.57%),外周区120处(47.06%),胸膜下区131处(51.37%)。病灶结构特点:铺路石征48处(18.82%),小血管增粗191处(74.90%)。病灶边缘特点:弓状凹陷征96处(37.65%),胸膜牵拉征75处(29.41%)。结论:外周分布的磨玻璃密度影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典型HRCT表现,铺路石征、弓状凹陷征、胸膜牵拉征是病灶机化、纤维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位支气管囊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对经病理证实的2例异位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异位支气管囊肿中,1例位于胃食管区,另1例位于左腹膜后区。两例CT平扫均表现为边界清晰、密度较高的肿块影,增强扫描表现为囊性部分未见明显强化;其中一例病灶有厚壁,壁均匀光滑,增强表现为环形强化,另一例病灶内部可见分隔及钙化。结论:CT平扫加增强扫描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CT有助于敏感地发现异位支气管囊肿,能清晰地显示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界、密度及增强表现,确诊依赖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