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花岗岩拓扑学的研究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花岗岩拓扑学(granite topology)着重阐明花岗岩区域岩石成因及其与大地构造环境的联系,花岗岩是多种地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产物,总体上受壳幔相互作用中热流传递机理的控制,这种热扰动和相继的热松弛与地表的大地构造环境又有重要的联系,根据目前研究,花岗岩的区域岩石成因和大地构造环境的联系实际上仅同大地构造旋回中由某种热扰动所引起的某一构造阶段有关,因而一个大的构造单元往往可以出现一系列不同成因的花岩类型及其组合。  相似文献   

2.
昆仑山中段耸石山地区发育晚古生代花岗岩,由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等4类岩石组成。岩石低硅、低钾、贫碱、富钠,SiO2和K2O含量分别为56.42%-73.70%和1.70%-3.56%。Na2O+K2O平均6.13%,Na2O平均3.49%,K2O/Na2O比值0.51-0.99;富铝,Al2O3平均为14.90%。总体属镁质、准铝质-弱过铝质钙性-钙碱性花岗岩。Ba、U、Nb、Ta、Sr、P、Ti等表现为较明显但并不强烈的相对亏损,Rb、Th、K、La、Nd、(Zr+Hf+Sm)、(Y+Yb)等则相对富集。∑REE平均105μg/g;轻稀土富集,(La/Yb)N值平均13.91;Eu弱亏损或无亏损,6Eu值平均0.85。石英闪长岩在主要氧化物Harker图解中显著偏离演化线,且6Eu值最低;二长花岗岩6Eu值最高;岩石在C/MF—A/MF图解中落入不同区域;多种同分母的氧化物比值相关图中未一致显示线性相关,也未构成双曲线趋势;在La/Sm-La图解中4类花岗岩未构成分异演化趋势:花岗岩中发育岩浆混合成因镁铁质微粒包体等,说明花岗岩源岩和岩浆具多源性,岩浆形成过程中具岩浆混合作用。微量元素蛛网图特征,氧化物与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以及区域构造格局等,表明花岗岩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3.
八宿吉利地区寒武纪变质花岗岩位于曲扎湖-提卡一带,主要由变质二长花岗岩和变质花岗闪长岩组成。这一新发现对于认识和恢复原特提斯构造历史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锆石CL图像显示变质花岗岩锆石为岩浆成因。锆石LA-ICP-MS测年得出片理化变质二长花岗岩年龄为503.7±4.7Ma、变质花岗闪长岩年龄为494.7±3.4Ma,表明该岩体形成时代属于寒武纪。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变质二长花岗岩SiO2含量介于69.87%~79.89%之间;变质花岗闪长岩SiO2含量介于66.63%~70.15%之间。前者Al2O3含量变化于12.36%~14.82%,Na2O含量为2.54%~7.16%,K2O含量为0.15%~5.95%,K2O/Na2O=0.02~2.34;后者Al2O3含量变化于14.66%~15.41%,Na2O含量为3.60%~5.63%,K2O含量为0.77%~2.78%,K2O/Na2O=0.14~0.77,属于钙碱性-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在侵入岩构造环境Rb-(Y+Nb)判别图解、Rb-(Yb+Ta)判别图解中,样品均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域中,表明其形成于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结合锆石测年结果及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吉利地区变质花岗岩形成于冈瓦纳大陆裂离卡穷微陆块阶段,同时表明原特提斯洋形成最早时限可追溯至寒武纪。  相似文献   

4.
西藏过铝花岗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西藏班公湖—改则—安多—怒江带一线以南分布有61个主要过铝花岗岩体,其岩石类型主要有电气石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它们的主量元素组成为SiO2=65.70%~79.52%、K2O Na2O=2.20%~12.51%、K2O/Na2O=0.49~1.04及A/CNK=1.04~1.38。随着SiO2的增加,岩石中Al2O3逐渐下降,而其他的氧化物较离散。岩石系列主要为含钾较高的钙碱性系列,具典型的(强)过铝花岗岩特征。铝饱和指数图解、QAP图解投点大多数落在CCG区,表明其为大陆碰撞构造环境。Ab-Or-Q-H2O相图表明过铝花岗岩形成的压力为0.05~0.2GPa,推断温度低于700℃。根据岩石化学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西藏过铝花岗岩类发生在两个大陆地壳板块的碰撞阶段,源岩来源于上地壳的重熔,成因为S型花岗岩。其中南冈底斯带和拉轨岗日带具有许多相似的性质,这些相似的性质可能暗示二者有相同的岩浆源区或(和)相同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
湖南香花岭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南部燕山早期香花岭岩体主要由铁锂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岩石SiO:和K2O平均含量分别为73.72%和4.78%,Na2O+KO平均8.47%,K2O/Na2O比值平均为1.40,A1:03平均为13.81%。总体属强过饱和铝质钙碱性一碱性花岗岩类。氧化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及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反映香花岭岩体形成于后造山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6.
湘东南瑶岗仙岩体岩石化学特征、成因与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东南燕山早期瑶岗仙岩体主要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岩石SiO2和K20平均含量分别为75.83%和4.78%,Na2O+K2O平均8.02%,K2O/Na2O比值平均为1.53,Al2O3平均为12.98%。总体属弱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类。εNd(t)值为-11.13~-9.13;t20M为1.70~1.86Ga,与湘桂内陆带花岗岩的背景值(1.8~2.4Ga)和区域基底的时代(1.7~2.7Ga)相吻合。上述特征表明,瑶岗仙岩体岩浆来源为中地壳结晶基底,属典型S型花岗岩。氧化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及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反映瑶岗仙岩体形成于后造山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7.
河南鲁山鸡冢岩体岩浆混合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冢岩体为经历两次岩浆脉动上侵而成的复式深成岩体,化学成分表现为贫SiO2,低MgO,富CaO、Na2O,岩石类型为偏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系,属岩浆混合花岗岩。研究表明,花岗岩及其中暗色微粒包体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相似的稀土、微量元素含量和配分模式。成分变异图解显示,SiO2与Al1O3、K2O、CaO、MgO、FeO、TiO2及稀土、微量元素La-Ce、Nd-Sm、La-Ba、Th/Yb-Ta/Yb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花岗岩形成过程中有大量幔源组分加入,说明鸡冢岩体为岩浆混合作用产物,其形成与华北陆块南缘陆内俯冲造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根据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等特征,对小兴安岭北部石林林场A型花岗岩进行了构造环境研究。石林林场A型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过铝质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La、Ce和轻稀土元素。岩石化学成分特点及Na2O--K2O图解表明,花岗岩为铝质A型花岗岩。通过对Nb--Y构造环境判别图解、R1--10 000 Ga/Al判别图解及构造环境讨论表明,石林林场花岗岩形成于陆内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9.
萨果花岗岩位于冈底斯西段中、南亚带交界位置,主要岩石类型有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岩石总体上富Si,K,贫Mg,Ca,w(Si O2)=64.84%~70.1%,w(K2O)/w(Na2O)=1.21~1.75,A/CNK=0.99~1.2,w(Al2O3)介于14.48%~15.52%,属过铝质岩石,稀土总量(ΣREE)变化范围为256.1×10~(-6)~428.8×10~(-6),LREE/HREE>10,轻稀土富集,δEu=0.77~0.85,弱的铕负异常。Rb、Th和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而Ba、U和Ta等高场强元素亏损。岩石学特征表明岩石总体上具岛弧花岗岩特征,仅少数岩石显示碰撞花岗岩的特点,结合区域花岗岩浆演化和构造环境等地质背景,推断萨果花岗岩体可能形成于俯冲向同碰撞的过渡环境。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8.6±1.5)Ma。萨果花岗岩是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的产物,表明印亚大陆碰撞起始时间晚于88.6 Ma。  相似文献   

10.
花岗岩与大地构造环境之间存在着成因联系,因为岩浆活动受到了构造环境的控制。在大地构造演化的各个阶段中,花岗岩的岩石化学成分表现出了有序的演化趋势,这种趋势在主量元素、微量及稀土元素等方面都有反映。本文通过对广西六万大山早二叠世中细粒(斑状)堇青黑云花岗闪长岩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结合相关的图解,讨论和判别其岩浆源及成因、对应的大地构造环境和阶段,认为六万山中细粒斑状堇青黑云花岗闪长岩的化学成分特征是富铝,具过铝质花岗岩特征,Na2O/K2O1,岩石中出现堇青石,未出现角闪石,为S型花岗岩。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结合带西南端存在古生代洋盆,六万山中细粒斑状堇青黑云花岗闪长岩形成于早二叠世印支运动早期、该古生代多岛洋中微板块之间发生的追上式软碰撞的火山弧环境,当时其北西侧的前陆盆地(钦州-防城洋盆)仍未关闭。  相似文献   

11.
粤北下庄铀矿田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庄铀矿田出露的中生代鲁溪岩体、下庄岩体和帽峰岩体、分水坳岩体是南岭地区贵东复式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岩体主量元素显示出富硅、富碱、过铝质-强过铝质等特征,w(K2O)/w(Na2O)〉1,在w(K2O)-w(SiO2)图解中大部分样品落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少部分样品落在钾玄岩系列,表明岩体富碱。铝饱和指数ASI=1.02~1.30,为过铝质-强过铝质岩石系列。w(CaO)/w(Na2O)值为0.07~0.74,表明岩体原岩为变泥质岩和变砂岩,是重熔作用的产物。根据主量、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分析,粤北下庄铀矿田处于后碰撞的构造环境,岩体为后造山花岗岩。在lg[CaO/(Na2O+K2O)]-SiO2图解中样品全部落在伸展区域,也表明岩体形成时粤北地区处于伸展拉张的后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2.
杨猛  王居里  王建其  党飞鹏 《岩石学报》2012,28(7):2121-2131
新疆中天山北缘望峰地区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b-Hf同位素研究表明:(1)望峰地区花岗岩岩石类型主要为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高SiO2、Al2O3,中等富碱且相对富钾,A/CNK≥1.1,稀土含量中等(∑REE=162.6×10-6~211.8×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且富集轻稀土,具中等Eu负异常(δEu=0.42~0.49),相对富集LILE和LREE,亏损Ba、Sr、P、Ti、Nb、Ta、HREE等,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S型花岗岩; (2)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岩浆结晶年龄为439.9±2.2Ma,成岩时代为早志留世; (3)锆石Hf同位素组成较均一,εHf(t)=-5.0~-1.3,平均-2.72,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变化范围在1294~1482Ma之间,岩浆主要来源于中元古代中期地壳结晶基底岩系的部分熔融,源岩为经历过风化旋回、成熟度较低的硬砂岩,形成于中天山北缘早古生代碰撞造山期同碰撞环境。  相似文献   

13.
位于中国西南天山南缘的霍什布拉克岩体,由碱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斑岩组成。岩石化学成分比较均一,具有富SiO2、Al2O3,贫Fe2O3T、MgO、TiO2、P2O5等特点。AR-SiO2图解中,样品均落入碱性区间,在A/CNK-A/NK图解中,样品主要为准铝质。微量元素总体表现为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于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富集以及高场强元素P、Ti和大离子亲石元素Sr、Ba的明显亏损。稀土元素中轻稀土元素相对于重稀土元素富集,Eu的负异常十分明显。岩体含副矿物萤石,并具有高FeOT/MgO、低CaO等特征,10000Ga/Al的比值和Zr+Ni+Sr+Y的含量亦较高,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为典型的A1型花岗岩,是铁镁质下地壳在低压条件下部分熔融的产物。岩体具有极低的Ti含量是由于源区部分熔融过程中大量磁铁矿的残留所致,而较高的Nb-Ta含量则与岩浆中富含F有关。岩体产出于板内环境,在构造岩体的形成上受到塔里木板块内部裂谷体系的影响。岩体对霍什布拉克铅锌矿成矿意义不大,但具有Sn元素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新疆哈密大黑山地区双庆铜矿北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少数为英云闪长岩,SiO2含量平均为74.18%,K2O/Na2O值平均为1.52,相对富钾,岩石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酸、碱度与同类岩石平均值相当,而镁铁组分低于平均值,显示岩石偏酸性,与碰撞构造环境形成的花岗岩特征类似。Al2O3含量较高,平均为12.83%,A/CNK平均为1.05,呈轻微铝过饱和。岩石总体上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平均为202.12×10^-6,(La/Yb)N=6.32-19.57 1,(La/Sm)N=3.54-4.88 1,为轻稀土富集型。δEu=0.29~0.5,为明显的铕负异常。经多种相关图解判别,岩石属S型花岗岩,其构造环境相当于碰撞挤压环境花岗岩类。锆石颗粒U-Pb测年结果显示,源岩的岩浆成因锆石形成年龄为1058 Ma,相当于中元古代。本文指出该岩体为南天山地块与中天山地块碰撞后期长城系变质岩部分熔融的产物,是Rodinia超大陆的形成在该区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江南隆起东端伸展构造的识别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屯溪流塘盆地典型伸展堆叠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的解剖,以及对其它几个伸展构造实例的分析,指出伸展构造在江南隆起的存在,它们的形成主要是重力作用的产物,遍及中、新生代。这种特征构造的解剖有助于深化认识江南隆起的构造特点和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6.
志留纪彭公庙岩体地处湘东南,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各岩石单元从早至晚,w(S iO2)总体由低变高,变化在65.30%~73.42%之间;w(K2O)平均为4.34%,w(Na2O+K2O)为6.46%~8.32%,平均为7.09%;w(K2O)/w(Na2O)平均为1.58;岩石富铝,w(A l2O3)平均为14.13%。岩体总体属铁质、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Ba、Nb、Sr、P、Ti相对于原始地幔为负异常,Rb、(Th+U)、(La+Ce)、Nd、(Zr+H f+Sm)、(Y+Yb)等则相对富集。w(ΣREE)平均为221.85×10-6;轻稀土富集,w(La)N/w(Yb)N值平均为8.66;Eu弱亏损,δ(Eu)平均为0.53。ISr值为0.712 30~0.718 31,εSr(t)为110.7~196.1,εNd(t)为-8.0~-8.7,t2DM为1.81~1.87 Ga。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彭公庙岩体为S型花岗岩。在C/MF-A/MF图解中,样品点部分落入基性岩区,部分落入变质碎屑岩区;在岩体氧化物比值的Harker图解中,各样点构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在w(La)/w(Sm)-w(La)图解中样品点分布散乱;酸性程度最高的晚期恩垄岩石单元的轻稀土相对富集更为明显;岩石中发育镁铁质岩浆包体等,表明彭公庙岩体具岩浆混合成因。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岩体侵位地质特征以及区域构造演化背景等表明彭公庙岩体形成于后造山构造环境。岩体各岩石单元侵位的先后次序可能与岩浆的粘度密切相关,基性程度相对较高的岩浆向上运移速度更快,因而侵位更早。  相似文献   

17.
大港含锂瓷石矿床产于宜丰钽铌锂稀有金属成矿带甘坊花岗岩岩体内,属典型的含锂云母碱长花岗岩型矿床。含锂瓷石矿体厚度21.62~148.88 m,其中w(Al2O3)为15.38%~23.97%,w(Li2O)为0.30%~1.06%,同时伴生Rb、Cs、Ta、Nb等稀有金属。矿石矿物组成为钠长石、锂云母或锂白云母,白度达80%以上。化学组成上,表现出富硅,贫铁、镁、钛,高磷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值大于1.20,Zr/Hf比值(< 12)与Nb/Ta比值(< 2)极低,表明具有高分异的过铝质S型花岗岩特性。由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可知,大港含锂云母碱长花岗岩应形成于同碰撞或后碰撞早期阶段的伸展构造背景下,极低的CaO/Na2O比值(< 0.2),指示岩体的源区应为富黏土矿物的变质泥质岩。  相似文献   

18.
崂山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与成因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崂山花岗岩是中国东部晚中生代较典型的由钙碱性岩碱和碱性岩套构成的复合花岗岩体,可划分石英二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碱性花岗同夺四个单元,结晶年龄分别为146.8、126.2、113.0和110.8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钙碱性岩套自石英二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 呈现向富硅、富碱、低铝、低钙、低镁方向的演化特征;碱性花岗岩总体呈现出高硅、高碱、低铝、低钙、低镁的特征,其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Ga、Nb、Hf、Zr、Y及Ga/Al、F/Cl比值等明显偏高,与国内外典型的A型花岗岩成分相当。同位泰示踪及成岩机理研究揭示出崂山花岗岩起源于下地壳基底变质岩的部分熔融。两套岩石分别与两次熔融事件有关,钙碱性岩套各单元是岩浆不同分离结晶程度的产物,而碱性花岗岩可能起源于经先前熔融事件(形成钙碱性岩套)萃取过的残留源岩,其形成与AFC过程有关。基于一系列地球化学图解的判别,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指出崂山花岗岩是胶北地体-胶南地体陆-陆碰撞剪切造山带构造发展演化至特定阶段的产物,钙碱性岩套形成于造山晚期压性或压性向张性转化的应力环境,而碱性花岗岩则形成千造山期后的剪切张性(transtension)构造环境.后者成为苏北-胶南地区燕山晚期造山作用结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金城洞地区元古宙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省金城洞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端,区内元古宙花岗岩发育,其主要岩石类型为:早元古宙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斜长花岗岩,中元古宙花岗闪长岩。这些花岗岩均普遍富含Na2O、AI2O3,为钙碱性系列岩石,各种化学参数表现出Ⅰ型花岗岩的特点。其稀土元素模式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曲线,基本无铕异常。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其构造环境为活动陆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