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金川硫化铜镍矿床一矿区发现于1958年,次年开始勘探。在勘探镍铜时,顺便对伴生的铂族稀贵元素进行了考查,发现了钴、铂、钯、金、银、硒、碲等元素。当时限于缺少人力和方法,没有发现铂富集体,伴生元素的赋存状态也未查清,认为主要以类质同象状态存在,与镍关系密切。1966年,由西北地质研究所、冶金部北京地质研究所、科学院贵阳地化所、兰州中心试验室、甘肃省地质六队和金川公司等组成研究组,研究了伴生元素的分布规律和赋存状态及其量比关系。此前,矿山于1964年在生产探矿时发现了铂富集体,促进了伴生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金在自然界中以何种状态存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而且也是颇具争议的问题。在各类铜矿床中金往往是有用的伴生元素,有时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查明金的赋存状态对于资源的综合利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矿石中的金含量甚微,一般是0.1×10-6n×10-6或更低,加上金矿颗粒极细,粒径最低可达几个纳米,金的微赋存状态,尤其是次显微赋存状态研究相  相似文献   

3.
鄂东铁铜矿床中伴生金藏量丰富,产量大,在全国黄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将该区伴生金产出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赋存状态的特征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4.
江西德兴铜厂斑岩铜矿为一超大型铜矿床,除含铜外,还伴生有金、银、钛、钼、硫、钴、镍及稀有分散元素铼、镓,硒、碲等。由于金的赋有状态不清,铜厂选矿厂在选铜、钼时只能回收部分金。经过岩矿鉴定、重砂分析、氢氟酸溶解、化学物相分析、光谱、电子探针、磨浮试验等工种密切配合,相互验证,对金的赋存状态基本查清,为综合评价提供了依据。此文仅在金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及方面予以叙述。  相似文献   

5.
铜矿床中的伴生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其矿物颗粒细小,往往从微米级到纳米级,因此难以被发现和获得利用,进而导致无法系统地对其赋存状态进行研究。本文以"里伍式"铜矿床中的矿石矿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背散射图像、二次电子像观察以及X射线光谱点、线与面分析技术的相互佐证,获得铜矿床伴生元素矿物物相、形貌特征、赋存状态、定性/定量及分布规律等信息。实验中选取扫描电镜的加速电压20kV、发射电流10μA、能谱脉冲处理活时间100s,同时对样品前处理、测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探讨,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分析铜矿床中有关伴生元素的能谱-扫描电镜(EDX-SEM)微区分析方法。应用该方法分析查明四川里伍铜矿床中金、银、钴、铋、硒等元素的赋存状态,这些元素以独立矿物存在或类质同象的形式分布在其他矿物中。通过对这些伴生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为矿物工业价值的认定、矿床资源评价、伴生元素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微观依据,为矿山的开采、选矿以及冶炼工艺过程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锡铁山铅锌矿床银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庚辰  魏德洲  张凯 《矿物学报》2005,25(2):165-169
锡铁山铅锌矿矿床除了主元素铅、锌、硫外,还伴生有金、银、镉等稀有和贵金属。为了更好地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对锡铁山铅锌硫化物矿石中伴生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查明了矿石中银的主要矿物种类、分布状态、工艺特征,以及提高伴生银回收率的途径和可能提高的幅度,为选矿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江西银山矿二轮地质找矿及综合利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银山铅锌矿40多年来积极开展矿山地质工作、进行二轮地质送矿取得的成绩和工作经验;介绍了伴生有益组分金、银等元素赋存状态研究及综合利用情况;“三废”综合回收利用研究及尾矿中绢云母、尾矿成功再利用实践。  相似文献   

8.
鄂东地区是我国夕卡岩型铁铜矿床的重要产地之一,矿石储量丰富,品位高,开采条件较好.该类型矿床伴生有多种有益金属元素(Co、Au、Ag、In等),其中钻是一种最有价值的伴生元素.加强综合性多元素矿床伴生组分的研究,查明伴生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其分布富集规律,有助于确切评价矿石综合利用价值,为选矿冶炼工艺流程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同时也可为伴生元素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积累新资料.本文初步总结了鄂东地区十几个夕卡岩型铁(铜)矿床的有关资料,阐述了钻的赋存状态、富集特征及其工业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不可见金赋存状态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不可见金赋存状态研究的新近展,包括:卡林型金矿床,部分其它类型中温热液金矿床中金和一些块状硫化物矿床中的伴生金的赋存状态研究;一些载金矿物合成实验研究。评述了不可见金赋存状态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探索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可能有助于金矿床研究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金,虽能形成独立矿床,但从目前国内外黄金生产的情况来看,约有30~50%来自多金属硫化矿床的综合回收.由于过去对伴生金研究得不够,各厂矿一般多在粗铜电解时顺便回收,迄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硫化矿床伴生金的研究方法.各选冶厂条件不同,金的回收率也有很大差异.为了提高黄金的回收率,加强伴生金的形成条件、赋存状态、分布规律及其工艺性质的研究,就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共同对铜陵地区的几个夕卡岩型硫化矿床中的伴生金进行了一些研究,为了交流情况,推动矿床综合利用工作,现将我们的研究方法初步总结如下,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野外现场分析的要求,选择了微珠比色、微量滴定和蛋膜富集比色三项技术,拟定了30个痕量(或次量、主量)元素的40个分析方法;对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灵敏度等参数与公认可靠方法进行了对比,或采用标准物质分析进行验证;在方法拟定过程中特别注意了快速方便、降低环境污染、降低成本和提高方法的可操作性。这些方法对实验环境条件要求不高,满足野外现场分析应用。金的测定方法包括硫代米Chi酮-微珠析比出色(LD为2ng,RSD<16%),蛋膜富集-硫代米Chi酮比色(吸附率95%-105%,回收率106%,RE<9%),氢醌微量滴定(LD为5μg,RE≤2%),用标准物质分析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其结果均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12.
申家窑金矿床地气测量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佳 《地质与勘探》2016,52(4):667-677
河南申家窑金矿床属典型的蚀变破碎带型金矿,矿区大部分被第四系沉积物所覆盖。文章通过偏光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矿石成分化学分析等方法,认为申家窑金矿床的主要金矿物为自然金和银金矿,主要载体矿物为石英、黄铁矿和方铅矿。作者在总结矿床矿物学特征的基础上,实验研究了地气测量在该隐伏矿床上方黄土覆盖层的勘查效果。地气测量使用泡塑为捕集介质,利用surfer软件绘制元素空间分布图。元素空间分布图表明Au具有明显的地球化学异常,同时Cu、Pb、Zn等成矿伴生元素也存在异常。综合矿床矿物学的研究结果和元素空间分布特征,认为地气测量异常为矿致异常,地气异常结果能够指示深部隐伏矿体的产状。地气测量方法作为深穿透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之一,在研究区能够反映深部矿化,可以应用于黄土覆盖区寻找隐伏矿床。  相似文献   

13.
金矿床矿源岩分析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限定矿源岩含义的内外在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桂西北地区具体地质条件和资料,提出了一些研究矿源岩的新方法:岩石孔渗性及微裂隙研究法、成矿元素及其相关元素增亏检验法、成矿温度与地热场温对比分析法等。新的研究结果否定了桂西北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矿源来自围岩(中三叠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Investigation of gold metallogeny in the Paleozoic Meguma terrane (Canada) is conducted through LA-ICP-MS analysis of arsenopyrite collected from eight slate-belt style vein gold deposits using a novel approach integrating elemental distribution maps and their derived elemental paragenesis with multi-element binary plots. The data reveal two distinct gold events: 1) an early event characterized by a Co-Ni-Mo-Sb-Se elemental association related to initial growth of arsenopyrite that reflects the presence of invisible gold (>10 ppm); and 2) a second event, spatially associated with late fracture sets,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l-Ti-V-Mn element association and reflects either remobilization or upgrading of primary invisible gold and is manifest as visible gold.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a complex and protracted history of gold mineralization which has important ramifications for the Meguma gold deposits, as well as other orogenic gold districts globally. In the case of the Meguma Terrane, it involves an initial gold event that is followed by element mobilization and, in the case of precious metals (Au, Ag), an upgrading through a zone refining process. In addition, the variable coupling and decoupling of elements is only revealed using in-situ derived LA-ICP-MS data.  相似文献   

15.
伏牛山矿床是一个含伴生金的矽卡岩型铜矿床,伴生金的平均品位为0.36g/t,伴生银的平均品位为12.4g/t。本文通过多种分析测试(如:相关分析,配分计算,矿相显微镜观察,透射电镜研究,分步溶解,物相分析等),对伴生金的赋存状态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金的存在与黄铜矿关系密切;金的存在形式主要为显微金、次显微金及少量晶格金,其中显微金主要存在于黄铜矿中,次显微金及晶格金主要存在于黄铁矿中。  相似文献   

16.
遥感生物地球化学找金矿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金矿的生物地球化学性质、植物的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特征以及其波谱和遥感影像特征,以及利用遥感图像处理提取生物地球化学效应引起的植被光谱异常信息的专题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表明,在金矿区上生长的植物对金及伴生元素有较强的吸收和聚积作用,植物明显受到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的毒化作用;金及伴生元素的过量吸收,使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水含量和叶面温度相应降低;植物叶片细胞结构发生变异,叶冠波谱反射率和波形等光谱特征明显变化;在遥感图像上,金矿区的植被表现出异常特征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作为在植被区寻找隐伏矿床的遥感生物地球化学找矿的标志。利用遥感生物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从遥感数据中分析金矿的植被图像特征,提取与金矿化有关的植被异常特征信息,可以优先出金矿化遥感异常区,并列举了几个应用实例。同时,指出了需加强该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为广大植被覆盖地区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探矿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博  李诺  陈衍景 《地学前缘》2018,25(5):251-265
综述了热液矿床金的赋存状态以及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金的赋存状态按照不同的分类原则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但是本质上都可分为可见金与不可见金两类。金赋存状态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传统的物理鉴定法和化学物相分析法、微束分析技术研究法、波谱学研究法。其中尤以微束分析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包括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透射电镜(TEM)、二次离子质谱(SIMS)、质子探针(SPM)、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等,而在实际研究中通常是多种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目前对于晶格金的赋存状态以及载金矿物中金存在的化学价态尚无定论,微束分析技术的分辨率有待提高,波谱法的解谱相对困难。随着微束分析技术、波谱技术等的提高,对金的赋存状态会有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作为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在痕量超痕量无机元素分析方面已被广泛应用,其与色谱分离技术相结合为元素形态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检测工具。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利用不同ICP-MS联用技术进行元素形态分析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1)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GC-ICP-MS);(2)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CE-ICP-MS);(3)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IC-ICP-MS);(4)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中国元素形态分析领域的主要研究情况,对元素形态分析发展前景作了展望。这些联用技术中,GC-ICP-MS的灵敏度高,样品传输率接近100%,但其适用于易挥发或中等挥发性样品的分离,应用范围相对较窄;CE-ICP-MS的分离效率高,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少,但受到其进样量限制使得最低检出浓度较大;IC-ICP-MS主要分析阴离子和阳离子及小分子极性化合物,是液相色谱的有益补充,具有分离效果好和快速方便等优点,但离子色谱流动相中的盐类会造成ICP-MS进样管和采样锥的堵塞,使得基体效应严重;HPLC-ICP-MS以其广泛的应用范围、简单的接口技术,成为元素形态分析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联用技术。本文认为,元素形态分析研究中开展复杂基体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研制系列元素形态分析标准物质,建立多元素形态同时分析方法是元素形态分析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胶东夏甸金矿地球化学场结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运用成矿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指数、因子分析和随机场的理论与方法 ,解析了胶东金矿集中区夏甸金矿的地球化学场结构。指出金成矿作用过程中存在矿化叠加现象 ,矿化因子组合强度直接体现了成矿作用强度。综合成矿元素头晕、主成矿晕和尾晕异常套合的特征 ,指出了找矿方向。在此基础上 ,优选了 6个找矿靶区 ,对深部隐伏盲矿体进行了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尹格庄和夏甸两个超大型金矿床的精金矿与尾矿砂中关键元素含量的分析,发现相对于华北克拉通地壳元素丰度,本次分析的稀贵元素Co、Rh、Ir和Ru,稀散元素Cd、Te和Se,稀有元素W和In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富集;特别是Te、Co和Cd超常富集达到伴生组分综合评价品位。根据伴生有用组分综合评价规范和金矿选矿报告相关参数,分别估算了金矿石和精金矿中可利用的关键金属矿产储量,其中夏甸金矿床内Te储量为69吨(精金矿中52吨)、Co储量为604吨(精金矿中413吨),大尹格庄金矿床内Cd储量为224吨(精金矿中206吨),这些均可直接回收利用。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综合研究表明:Te主体以碲金矿、碲银矿、碲铋矿、碲铅矿和陈国达矿等独立矿物存在,与可见金密切共生;Co常以微量元素形式分布在金成矿早阶段的粗粒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中;Cd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金成矿晚阶段的闪锌矿、黄铁矿和黄铜矿中。进一步通过对典型金矿床中黄铁矿原位和/或单矿物的Te与Co含量对比、并结合矿石中Co与Cd元素组成及其区域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综合约束了其超常富集特征与资源潜力,揭示新城、玲珑和寺庄金矿床及栖霞异常区分别有约2329吨、1035吨、1553吨和22790吨Co资源量,乳山、新城和焦家金矿床有约1529吨、126吨、216吨Te资源量,仓上、新立、三山岛、寺庄和新城金矿床、以及栖霞和招平北段异常区分别有约47.6吨、78吨、63.7吨、69吨、3564吨、7120吨和696吨Cd资源量;即胶东金矿集区具备近期被综合利用或作为未来潜在接替资源的Co、Te和Cd资源条件,且其展布区域广泛、资源潜力巨大。初步研究已显示胶东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Cd、Te和Co矿床的资源条件,但关键金属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均一、其超常富集机理与规律尚不清楚,亟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