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指标序列相似的基础上,将本站历年1月-4月平均气压、月平均气温点成曲线,与历年平均值比较,找出它们距平曲线的变化特征,基本上能抓住汛期的旱、涝趋势.将预报指标按时间先后排列,就构成了指标序列.它的主要优点,就是研究各个时期的基本气象状态,研究天气变化的全过程,研究决定汛期降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研究主要矛盾方面的转化.从而综合作出汛期预报,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将天气谚语转换为气象要素,下面举出几条群众反映本地区的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2.
《广西气象》2007,28(A02):F0003-F0004
用1990-2004年5-6月逐日02、08、14、20时的观测资料,计算得出气团参数A值,绘制出气团参数时间剖面图,对其进行分型和分析,找出大雨、暴雨天气出现的模型与指标,并对2005-2007年5-6月进行预报检验。  相似文献   

3.
用1990~2004年5~6月逐日02、08、14、20时的观测资料,计算得出气团参数A值,绘制出气团参数时间剖面图,对其进行分型和分析,找出大雨、暴雨天气出现的模型与指标,并对2005~2007年5~6月进行预报检验。  相似文献   

4.
系统从省─—地数传网络中获取数值预报产品资料,按照相似预报的原理与历史样本普查相似性,找出最佳相似日,然后根据相似日的天气要素变化输出预报结论。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作出多种气象要素的预报和分片、多点预报。实现了天气预报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谢静芳  王宝书 《吉林气象》2005,(4):13-14,17
分析了长春市气温日变化的气候和天气特征,将统计方法与天气学方法相结合建立了长春市气温逐时预报方法。该方法在考虑不同季节太阳和地面辐射对气温日变化影响的基础上,同时还考虑了气团替换对气温变化的影响,给出了转折性天气气温变化的天气概念模型,可供预报人员参考。对实际预报结果的检验表明,该客观预报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均显著超过主观经验预报,与日极端气温主观预报水平接近。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4年7月在黄山光明顶观测的气溶胶吸湿性参数(κ)和气溶胶离子化学组分、有机碳(OC,organic carbon)数据,对多尺度气溶胶吸湿性参数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尺度κ的参数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黄山夏季气溶胶来源的主要气团包括西南气团、北方气团以及东南气团。黄山夏季κ的变化范围为0.2-0.48,且随粒径增大成先增大后减小的分布特征;气溶胶粒径在0.15-1.1 μm的强吸湿段,κ>0.3,而在粒径小于0.15 μm和粒径大于1.1 μm弱吸湿段,κκ分布不同,气溶胶粒子在小于1.1 μm的粒径段,当受西南气团影响时,κ值最大,而受东南气团影响时,κ值最小;在气溶胶粒径大于1.1 μm时,κ在两个气团背景下呈现与气溶胶粒径小于1.1 μm时相反的分布特征。影响粒径小于1.1 μm气溶胶吸湿能力的主要水溶性化学组分为NH4+、SO42-、水溶性有机碳(WSOC,water soluble organic carbon),而影响大于1.1 μm粒径范围气溶胶吸湿能力的主要水溶性化学组分为NH4+、SO42-、NO3-、WSOC和Ca2+。由气溶胶多尺度离子化学组分和WSOC构建的气溶胶κ的参数化方案,在小于1.1 μm和大于1.1 μm的粒径范围内的表达式分别为κreg=0.12+0.45fNH4++0.63fSO42-+0.18fWSOC和κreg=0.01+0.78fNH4++0.76fNO3-+0.8fSO42--0.28fCa2++0.14fWSOC(f为对应组分的质量份数)。两个参数化方案均能较好地预报κ,预报值κreg与κ的计算值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通过了置信度99%的显著性检验,且预报误差在30%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用综合要素时间剖面图作降水预报时发现,剖面图的图形与天气系统及降水的对应关系不太理想。为了改进剖面图,我们用压、温、湿的距平资料,建立了一种气团参数剖面图。 气团参数的含意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天气闷热,本站出现高温、高湿,处于暖湿气团控制下,往往是大、暴雨的  相似文献   

8.
相似叠加多功能预报模式的研究赵桂香韩爱梅(晋中地区气象局030600)1引言本文利用多年地面气象要素资料,以特征相似预报方法为基础,多种预报方法为辅佐,用相似叠加的方法加以综合分析,建立了预报长期天气趋势和重要天气出现日期及强度的模式。并具有预报多种...  相似文献   

9.
利用1960年以来NCEP/NCAR北半球500hPa逐日环流场资料,应用动态相似集成预报方法,对离预报月最近若干时段内的东亚500hPa逐日高度场环流场进行EOF展开,提取前期环流场的主要特征量及恢复场,运用相似算法分别与1961年以来各年同期EOF主要特征恢复场进行比较,寻找最佳相似年份。调整前期资料长度,再用相同的方法找出5个相似年,累计预报区域5个相似年预报时段内逐日降水频率,并将其结果绘制成曲线,根据曲线峰谷变化,即可对延伸期预报时段内可能性较大的区域性主要降水过程出现日期进行预报。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重庆延伸期内降水、降温等天气过程预报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何歆  林伙海 《气象》1997,23(9):17-20
该文应用HURRAN相似台风路径预报方法,引进500hPa天气形势,提高了台风咱径预报能力;应用天气学方法、物理量诊断和预报员的丰富实践经验,以及卫星云图上的台风云系特征,研制台风影响下的闽南台风天气(大风、暴雨)预报专家系统,得出定量、客观的预报结论。该系统运行所需的资料易于获取,从采集资料到输出预报结果,10分钟便可完成,大大缩短了制作台风预报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对AMT模式的气团回溯轨迹计算方案进行了改进,用该模式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制作了层结曲线预报,并与实况进行了比较,指出该模式对边界层要素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三峡坝区相对湿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士型  居志刚 《气象科技》2002,30(5):300-303
根据1992~2001年三峡气象站相对湿度等观测资料,分析了三峡坝区相对湿度的年、月和日变化特征及特殊天气类型的相对湿度变化个例,用气团平移法和数值预报产品订正法求出露点温度、用马格努斯经验公式建立相对湿度与气温和露点温度的定量关系式预报相对湿度,2001年10月~11日试报准确率为92.3%。  相似文献   

13.
多级相似作温度精细化预报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1—2004年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按照预报员制作天气要素预报过程中的基本思路,从“形势分析→系统分析→要素预报”的一般步骤,通过“形势相似→系统相似→天气要素(温度)相似”等多级相似分析,计算制作温度格点预报,并在逐步实现天气要素预报的程序化、数字化、精细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气象人员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实践,摸索了不少单站预报天气的方法,其中利用地面气象三要素(P、T、e)曲线的演变特点,寻找天气预报指标较为广泛。目前,气象要素时间演变曲线图已比初用阶段有很大的发展,要素的选取已从简单到考虑大气物理过程的复合要素;本站和指标站结合;地面和高空结合,成为县站预报的主要工具。下面对如何分析应用要素时间演变曲线图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用压温湿曲线图制作降水预报张玲(栾川县气象局·471500)不同天气系统产生不同天气过程。不同天气系统影响本站时,本站压、温、湿、风等要素有不同的反映。通过统计分析,找出了单站气象要素的不同变化对应的不同天气过程。1基本方法(1)将14hP、t、e历...  相似文献   

16.
6—7月江苏区域5天暴雨趋势中期预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正心  吴美云 《气象科学》1994,14(3):259-266
本文介绍了江苏省气象台研制的区域暴雨中期预报系统.该系统选用距离系数相似法、指数相似法等统计方法将欧洲中心预报的500hPa高度场与历史上500hPa高度场找相似,及中期暴雨天气过程概念模式制作预报.从天气学意义出发,用ECMWF预报的500hPa高度场、850kPa风场、温度场建立了一系列的中期时效的暴雨预报指标。该系统从ECMWF的格点资料处理到预报结果的给出,全部是由计算机自动连续进行的,在日常业务工作中使用有迅速、及时、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一种综合相似中期预报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采用人机交互方式制作中期预报综合相似模型。该模型在客观相似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主导环流系统(关键区)和环流演变场,以此来渗入预报员丰富的预报经验、降低相似环流变化的随机性,经业务应用结果表明在中期天气要素预报上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对2007—2011年5—9月昌吉、阜康、天池3个气象站大降水天气过程的风暴螺旋度(基于乌鲁木齐雷达风廓线产品)和雨量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RH数值与降水量值无明显的线性关系,降水强度的变化普遍滞后于SRH强度的变化,可根据SRH推断降水的生消;SRH正值开始时间超前于降水开始时间,有提前预报量;SRH极大值出现时间大多数超前于降水极大值出现时间,对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风电场所需的时效在0~4 h,且时间分辨率不低于15 min的超短期风速预报。根据测风塔实时发回的实测风速序列,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电场风速时间序列外延预报模型。另一方面,建立 MM5模式预报风速与实测风速的误差序列,并利用BP神经网络作误差序列的外延预报,从而利用误差的预报值对MM5风速预报值进行订正,获得新的预报值。综合对两种方法的预报效果指标分析以及拟合曲线的比较结果表明:使用BP神经网络对MM5风速预报值进行修订的方法在总体上效果较优,特别是当影响风电场的天气系统变化明显,近地层风速变率较大时,该方法的预报效果更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冬季空气质量趋势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振玲  谢以扬  周惠  朱玉强 《气象》2005,31(10):47-50
使用短期气候趋势预报原理与短期空气质量预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1~7月的气候特征(背景)、天气形势以及各种相关气象要素统计分析,对冬季采暖期空气质量进行综合预报。利用上述方法对2003年度(2003.11~2004.3)冬季采暖期空气质量进行了试预测。即:在2003年冬季气候预测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2003冬季相似年份的天气形势、污染气象条件,确定污染潜势和气象参数。并运用现业务使用的污染物浓度预报方程,计算冬季各月的逐日空气污染物(SO2、NO2、PM10)的浓度。最后综合2003年冬季气候特征预测和日空气质量计算结果,做出冬季空气污染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