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富钴结壳超细标准物质的加工制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气流磨制备了2个具有超细粒度的海山富钴结壳标准物质MCPt-1和MCPt-2。原样先经球磨成74μm(-200目),再用气流磨进行超细加工。样品粒度采用激光粒度仪检测,用粒度分布图和特征粒度来表达测量结果。两个样品的平均粒度分别为1.8μm和1.5μm(约2 000目),是目前粒度最小的标准物质。文章介绍了用于超细加工的流化床式气流磨原理与方法,展示了样品加工后的粒度分析结果,对比了国内外超细标准物质的概况。最后讨论了当前关注样品加工的重要性、超细加工的问题及超细样品分析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主要侧重于选矿提纯、超细加工和一般改性,制品性能试验等技术工艺方面。缺少对发挥非金属矿物本身特性的基础理论和特有应用技术的研究,从而阻碍了非金属矿业精加工和深加工的广度和深度,影响了我国非金属矿的应用范围和质量水准,致使产品档次低、系列少、缺少新产品。 在矿物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应加强粘土类矿物的基础研究;石墨及其层间化合物的基础研究;霞石、  相似文献   

3.
采用变水头渗透试验对蒸馏水与不同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下石英粉-膨润土混合土的渗透系数进行了测定,为探讨盐溶液及膨润土含量对混合物渗透系数的影响作用机理,使用核磁共振试验(MRI)、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混合物在不同盐度溶液下的孔隙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盐溶液作用下,石英粉-膨润土混合土的渗透系数明显增加,其孔隙分布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推断盐溶液对渗透系数的影响是由于混合土的孔隙变化引起的。最后利用黏粒孔隙比(eb)的概念,建立了一种考虑盐溶液作用下石英粉-膨润土混合土渗透系数的表征公式,与已有预测公式相比,新建表征公式能够较好地预测盐溶液作用下石英粉-膨润土混合土的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4.
对煤系硬质高岭土采用化学漂白,煅烧,超细磨等深加工技术获得超细煅烧高岭土产品,并成功地应用于造纸涂料的涂布纸生产,为煤系高岭土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几种矿物的超细加工及对建材防氡防辐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湿法搅拌磨和气流磨,对用作防氡防辐射基元材料原料的重晶石、沸石进行超细加工和激光粒度分布测试,结果表明:重晶石、沸石通过湿法和干法粉磨加工,在一定的时间内都可以超细粉碎到d90小于10μm,从粉磨时间以及粉磨成本来比较干磨法要明显优于湿磨法;重晶石进行超细加工后所制备的水泥砂浆的外照射指数从0.51降到0.23,重晶石所配腻子的氡和放射性屏蔽率提高20%~30%。当沸石的粒度减小时,水泥砂浆对氡的屏蔽率提高的屏蔽率最大达26%。沸石从119μm降到18μm时,腻子的防氡率从37.9%提高到53.1%。防辐射性能从整体上来看是粒度越细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绢云母石英片岩浮选云母后获得的石英尾砂为原料提纯制备了纯度99.9%高纯石英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熔解-中和-灼烧提纯工艺,可打破SiO2晶格内化学键,可使石英晶格中采用物理法提纯无法去除的气液包裹体类和类质同象类等杂质转移到熔液中,再通过固液分离使其得以有效去除而获得高纯石英粉。  相似文献   

7.
石英玻璃原料矿的流体包裹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永恒  顾真安 《矿物学报》2002,22(2):143-146
研究不同产地石英玻璃原料矿中包裹体的显微形貌、均一温度及红外光谱特征,矿物加工成高纯石英粉后,在氢气保护高温电炉中溶制成石英玻璃。分析原料矿包裹体特征与石英玻璃气泡、羟基质量的联系,结果表明:高温下不爆破的流体包裹体是形成石英玻璃气泡的主要因素,包裹体中的水发子溶解于SiO2熔体中形成石英玻璃的残余羟基。  相似文献   

8.
<正>试验所用原料有镍渣、高炉矿渣和少量的石英粉。镍渣来自甘肃金川公司,是闪速炉熔炼后的水淬渣。其粒径在1~5mm。试验采用的水淬高炉矿渣来自北京首钢集团。石英粉采用化学分析纯,其中SiO2的含量大于99.6%。镍渣、高炉矿渣的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  相似文献   

9.
在测定坡缕石及其超细粉体的比表面积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坡缕石内外比表面积的方法,并计算了坡缕石及其超细粉体的内外比表面积;从比表面积的角度,探讨了超细加工对坡缕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杰 《岩矿测试》2004,23(3):183-186
利用激光粒度仪测试超细煤粉的粒度。对测试超细煤粉试样粒度时的试样浓度、测试温度、分散时间、分散剂的种类及浓度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激光粒度仪测试超细煤粉粒度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1.
新康猫金矿床热液矿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与新康猫金矿金成矿有关的石英、方解石和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测试分析发现:这些数据较好地反映了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和成因信息证实其为受层位和构造复合控制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北北东向与北北西向构造复合部位,在垂向上构造对成矿具有分带控制的特征。石英形成于氧化环境下石英中Au与亲岩浆元素Cr,Co,Rb,Zr,Hf,Th,V,W,O正相关,说明有较多深部流体或岩浆流体参与。黄铁矿中Au,As含量很高,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岩石有一定的相似性,而石英与方解石的则与岩石的有较大的差异,显示形成的流体是有深部流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
毕舒  谢先德 《矿物学报》2003,23(3):228-234
通过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对高岭石泥岩夹矸焙烧相变特征规律进行研究,阐述了深加工工艺方法,并重点研究了4A分子筛的合成工艺路线和在塑料中的应用性能。高岭石泥岩夹矸的脱羟温度大于600℃,说明其有序度高。高岭石在加热分解为偏高岭石的过程中衍射峰是逐步消失的。对高岭石泥岩深加工工艺包括超钦细和改性(包覆、接枝、乳液聚合)、化学处理等方法,焙烧工艺非常关键,先超细再焙烧,可大大降低了能耗。由高岭石泥岩合成4A分子筛,因其具多孔结构和特殊的晶体形态,可显著提高重质碳酸钙在塑料中的分散性,具有固体分散剂的特征,故可用于塑料中以提高期料产品件能。  相似文献   

13.
黄河公伯峡古风化花岗岩石英表面结构的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明  张咸恭 《现代地质》1992,6(3):347-353,T001
本文对黄河公伯峡电站古风化花岗岩中的石英表面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其特征表明是在典型的高能化学环境下形成的,这与现代风化花岗岩石英表表面结构特征明显不同,为鉴定古风化花岗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金岭岩体是鲁西地区代表性的中生代侵入杂岩体,与金岭矽卡岩型铁矿的成因密切相关.为了解石英闪长岩的成因及与矽卡岩铁矿成矿关系,本次研究对金岭杂岩体中的石英闪长岩进行了年代学、地球化学及锆石Lu—Hf同位素和角闪石矿物微区成分的系统研究.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显示石英闪长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28±1)Ma,侵...  相似文献   

15.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机制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的化学组成、金矿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共、伴生矿物组合的研讨,结合该类型矿床的成矿环境及金氢化物、金合金氢化物、金羰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认为金氢化物、金合金氢化物、金羰基化合物是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金的主要迁移形式。它们从地球深部富氢、富CO强还原环境,随岩浆、热液、热气迁移至地壳浅部,由于压力、温度、pH值下降、Eh值上升,氢、CO逃逸,氧化、分解形成微粒金矿物,沉淀富集形成金矿床。此后,如再发生地质构造、地壳演化运动,微粒金矿物可重新活化,进行接力式迁移、叠加富集。  相似文献   

16.
17.
应用阴极发光技术研究了微细浸染型金矿中赋矿围岩和矿石中硅质以及成矿期和表生期石英脉的阴极发光特征。结果表明 :围岩(包括石英斑岩和辉绿岩墙)中的硅质和石英及次生硅化石英均表现不同的发光特征 ,而与原生矿化有关的原生硅化石英不发光 ;其中 ,氧化矿石中的硅化石英和表生梳状石英脉在阴极发光下呈棕色 ,与赋矿围岩中碎屑石英的次生溶解加大边表现的发光特征一致。这表明氧化和表生石英的硅质来源与溶解围岩和改造原生矿石有关 ,而原生硅化石英的硅质来源与围岩(包括岩浆岩)无关 ,进而表明成矿物质并非围岩提供。结合其它方面的系列研究 ,为该类型金矿属深源流体成矿作用产物的新观点 ,即成矿物质和流体可能直接来源于深部或上地幔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这表明 ,阴极发光技术是一种简便、可靠和实用的矿床成因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白石岭硅质原料矿床矿体的内部结构、构造特征,讨论两的相互关系及控制机理;评价矿床开采现状与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石英的结晶度指数及其标型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明跃  王濮 《矿物岩石》1994,14(3):22-28
用X射线粉晶衍射方法测量石英的衍射峰,计算得到几种结晶并指数,这些指数定量地反映了石英矿物的内部结构完整性─结晶度。石英的结晶度可以作为估计矿床形成深度的标志。石英的结晶度随其形成世代从早到晚而增大,随形成方式不同而具较大差别。结晶度还可以指示矿化作用特征,并作为找矿标型特征;不同产状和成因类型的石英具有不同的结晶度指数。变质作用和重结晶作用能提高石英的结晶度。石英的结晶度还可以用于构造应力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10号是玲珑金矿田内发育的一条高角度断裂,构造岩破碎,结构松散.除其内部碎裂石英脉部分重新胶结外,其他构造岩均未胶结.经过构造特征分析,其形成于主成矿阶段,而后期又发生多次活动,近几年在该断裂中发现了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体,通过剖面与平面地质资料的对比分析、化学取样分析及玲珑金矿田成矿时期研究,10号断裂内发育的工业矿体属早期形成的石英脉矿体与后期断裂叠加的结果,早期形成的石英脉在构造动力作用下发生破碎并分散到断裂带中,加上金元素在地质历史时期内发生短距离运移,形成了目前的工业矿体.10号断裂多次活动对早期形成的矿脉起破坏作用并使金元素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