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的重要基础,脆弱生态区则是当前关注的热点区域。该文选择黄河三角洲脆弱生态核心区,利用3S(RS、GIS、GPS)数据、统计数据、野外实测数据等多元数据,构建并提取了7个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指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200m边长网格作为评价单元,通过指标叠加获取各单元分值,进而将生态环境状况划分为优、良、中、差、劣6个等级,得到了垦利区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结果,并进行了生态环境分区与分析。结果显示,垦利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较差,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的比例仅占7.7%,差、劣的等级则占61.5%,生态环境状况从东北沿海向西南内陆呈变好趋势。与利用国家规程的评价结果相比,该研究能更加细致合理反映研究区生态环境等级变化。垦利区生态环境划分为稳定区、过渡区和脆弱区3个区,各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耕地、盐荒地和滩涂,占各区面积的36.84%、31.85%和47.37%,生态环境稳定区要强化农田基本建设,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同时加强区内盐荒地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过渡区应提高耕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加大土壤盐渍化改良力度,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生态环境脆弱区应适度水产养殖规模,防止海水侵蚀,加强天然林草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运用层次分析和全局主成分分析结合的综合统计评价模型(AHP-GPCA模型),以县域和流域为评价单元,以气温、降水、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冰川密度、湿地密度、湖泊率、人口密度、荒漠化率等数据为评价指标基础,基于GS/GIS对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2000年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迁进行综合评价,并探讨了研究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以县域为研究对象,从影响生态环境的自然因素、人类干扰因素两个方面出发,确定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在内的系统化评价指标体系;打破传统的以行政区域为单元分析的模式,通过GIS网格技术和模糊综合评价多属性特征分析,提出了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和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互相融合,以网格单元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8月21日下午,青海省土地利用管理培训班在西宁开班,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磊出席会议并讲话。青海省各州、地(市)县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共80余人参加了培训。王磊强调,青海省耕地资源数量少、总体质量不高、生态环境脆弱、开发空间有限、土地供需矛盾越  相似文献   

5.
进行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可以为当地制定生态系统保护政策和措施、生态系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受数据源获取困难等因素制约,从乡(镇、街道)尺度开展的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通过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15个指标因子构建了适宜于乡(镇、街道)尺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统计年鉴数据和Landsat8、HJ-CCD、OMI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对部分指标使用统计降尺度处理的基础上,以乡(镇、街道)为评价单元,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兰州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对压力-状态-响应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 生态系统健康整体表现出由城市中心区较差向城市外围区较好的过渡和替换趋势,从乡镇(街道)尺度来看,属于“不健康”、“亚健康”、“健康”、“很健康”的分别有13.5%、28.8%、51.3%、6.2%;② 就协调度而言,有59%的乡(镇、街道)为中度协调区,主要连片分布在城市郊区,其余分布在安宁区的街道,剩余的41%街道为高度协调区和低度协调区,占国土面积的25%,主要分布在城区的街道,零星分布在城市郊区的一些乡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湘南地区15个典型县(市、区)作为研究区,收集、整理、制作研究区内影像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社会经济等数据,从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扩展形态、城镇化扩展效益等方面对监测区内城乡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进行监测分析,为今后湘南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9月21日,青海省召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项目对接会议,旨在对这项工作进行全面的统筹部署,明确工作流程、责任分工,建立各地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调查单位的沟通联系,标志着青海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正式全面启动。省调查办领导,各市(州)、县(市、区、行委)调查办负责人、地籍负责人,以及中标青海省第三次全  相似文献   

8.
从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角度划分城市空间格局,不仅是国土空间结构优化的基础,也能反映城市用地的内在功能形态和空间组合模式。然而,以往城市“三生空间”的识别主要利用遥感图像、兴趣点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缺少城市内部的立体信息。街景图像可以体现城市内部街道特征,实现街道内部物理环境近距离大规模高分辨率的客观测量。因此,本文基于街景图像提取场景语义特征,提出一种中心城区“三生空间”的识别和特征重要性分析的方法。以成都市四环内为研究区,使用梯度极限提升算法识别城市“三生空间”,进行模型精度对比检验,从道路、格网和交通分析区3个尺度分析研究区“三生空间”的格局分布特征,并引入沙普利加和解释(SHAP)方法探索“三生空间”的特征重要性。结果显示:(1)本文提出的基于街景图像识别“三生空间”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模型识别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R2均达到0.6,表明使用街景图像识别“三生空间”具有可行性;(2)分析研究区内的“三生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区内以生产-生活空间为主,数量多且在区域内呈片状分布,以生态空间为主的单元数量少,主要分布在大型公园处;(3)分析7维场景层语义特征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土地等别是指工业用地出让底价和成交价格参考,是制订最低价标准的核心和基础.该等别是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为适应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的需要.于1998年根据全国2864个县、市(区)级行政单元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状况、基准地价水平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1990、2000和2007年三期遥感影像为主体数据源,选取有"煤田之乡"称誉的山西省乡宁县作为实验区,采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手段,在建立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1)1990-2007年,实验区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林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总体上显著增大;草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总体呈减少趋势;建筑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未利用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总体呈减少趋势。(2)1990-2007年,高植被覆盖地区面积先减少后增大,低植被覆盖地区面积持续减少,中度植被覆盖地区面积有所增加。(3)1990-2007年,轻度土壤侵蚀面积先增大后减小,总体面积变化不大;中度侵蚀面积先减小,后显著增大,总体呈增大趋势;重度侵蚀面积先增大,后显著减小,总体呈减小趋势。(4)1990-2000年,实验区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差;2000-2007年,生态环境状况显著变好;1990年到2007年生态环境状况略微变好,总体上先明显变差,后显著变好。  相似文献   

11.
省厅要闻     
正省国土资源厅多措并举认真抓好土地例行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自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3月初启动对青海省土地例行督察以来,先后对西宁、海东、海北3个市(州)的13个县(市、区)进行了实地核查,对海西州及所属8县(市、行委)进行了驻地督察。6月29日,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召开了2016年土地例行督察初步成果反馈会议,对督察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通报。针对存在的问题,6月30日,省国土资源厅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认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2月28日上午,依据国务院授权,受国家土地总督察委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徐德明在京集体约谈了2011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中违法用地问题较为突出的5市(地、区)、6县(区、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张德霖主持约谈会。被约谈的市、县分别是:贵州省遵义市、山东省聊城市、安徽省宿州市、青海省海东地区、重庆市巴南区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  相似文献   

13.
岷江上游汶川退耕还林(草)中“3S”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结合能快速、准确、动态及直观地查明研究区生态环境本底状况,建立生态环境本底调查数据库,为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宏观管理决策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岷江中上游生态环境遥感综合调查与评价”项目为例2,探讨利用“3S”技术在指导汶川地区制定退耕还林(草)政策和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要闻回顾     
正河南2019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成果通过核查近日,河南158个县(市、区)2019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成果率先通过国家质检核查。根据自然资源部相关要求,河南省自然资源系统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汇集市县相关部门力量,对全省耕地质量变化更新情况进行年度调查评价。全省数据成果在省、市级质检核查合格基础上,以100%的准确率通过自然资源部委派的中国农业大学相关专家的核查。据悉,该成果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是以承担国家和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学研究任务为主的多学科、多专业研究单位,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是:1. 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研究地质矿产勘查及研究、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地球化学、农业地质、地热地质等调查评价与研究、地质遗迹调查与保护、矿床地质研究、地质灾害评价及预测等。2. 资源管理与评价研究山东省国土资源规划和市、县(市、区)矿产资源规划、资源供需形势预测与分析,矿产成矿区带研究、成矿预测及资源潜力评价,矿业环境、矿山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南宁市各个县(区)的建设用地为评价对象,从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增长耗地情况、用地弹性、管理绩效等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各个县(区)的建设用地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南宁市建设用地利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三峡库区秭归-巴东段为例,将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引入到研究区的空间尺度分割方法中,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构建GWR-PSO-SVM耦合模型,完成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并与传统的PSO-SVM耦合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特定类别精度分析、总体预测精度分析和曲线下面积分析中,本文方法评价效果均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8.
要闻回顾     
河南2019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成果通过核查近日,河南158个县(市、区)2019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成果率先通过国家质检核查。根据自然资源部相关要求,河南省自然资源系统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汇集市县相关部门力量,对全省耕地质量变化更新情况进行年度调查评价。全省数据成果在省、市级质检核查合格基础上,以100%的准确率通过自然资源部委派的中国农业大学相关专家的核查。据悉,该成果将为国土空间规划、耕地占补平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自然资源管理等工作提供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立足于存量城镇工矿用地,通过对近年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关联性分析,寻找经济发展与用地之间的关联关系,推进合理高效利用土地。一、数据来源及背景从2008年起,原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年度全国城镇地籍调查数据更新汇总工作,要求各地全面查清各地年度城镇土地的利用类型、面积,土地利用强度等信息,按照"建制镇-县(市、区)-市-省-国家"的层次逐级汇总,运用多种统计分  相似文献   

20.
松阳地处浙西南山区,瓯江上游。建县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丽水9个县(市、区)中建县最早的县,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县域面积1406平方公里,辖3街道5镇11乡,共401个行政村,总人口24.14万。全县'八山一水一分田',森林覆盖率达80.09%,中部的松古平原为浙西南最大的山间盆地,被誉为'金瓯玉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