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北斗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RDSS)用户机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应用终端,测试系统可为用户机研制和使用提供可靠保障。鉴于RDSS体制的特殊性,测试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包括:用户机入站信号测量指标、用户机时延测量指标、以及用户机测试系统出站信号。为确保测试系统测试标准的统一,需要对测试系统的这些指标进行监测和校准。通过对普通用户机提出技术改进设计,为测试系统校准提供可行性方案,实现测试系统指标向标准测试仪器的溯源。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用户设备动态性能的检测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可以在真实环境下,高效、自动化测试的检测系统,称为BDS高精度动态检测系统(BDHDS).该系统以依维柯汽车为载体,高精度的惯性组合导航系统为测试基准,布设了卫星信号采集回放仪、卫星信号转发器、测试暗箱、监控设备等专业测试设备,并且基于JavaScript开发了自动化测试评估软件,实现了卫星信号采集、回放,测试结果实时显示,测试报表自动生成、测试过程记录等功能.为了检测BDHDS的有效性,本文选择了两种不同型号的BDS设备分别进行了静态、低速动态和高速动态跑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能够直观高效地评估BDS用户设备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3.
星间链路收发天线的时延零值是星间测距时延的组成部分,其标定精度影响星间的测距精度,从而影响编队飞行的星座系统性能。提出的星间链路天线时延标定方法,利用星座系统配置多个星间链路天线特点,取待测天线两两组合,通过星间链路发射机和星间链路接收机组成测试系统,测量组合时延。根据各组合时延值、测试通道的零值校准结果以及收发天线的空间传播时延,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各测试天线收发星间链路信号时的绝对时延。提出的测试方法不需要专门的校准天线,采用与星间链路传输信号体制一致的测试信号,测试结果能真实反映星间链路信号传输时延。试验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提出方法的天线时延标定精度可以优于0.5 ns。  相似文献   

4.
卫星导航设备收发链路时延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航设备的时延标定与测量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导航系统的性能、精度,阐述了导航设备时延的概念,重点分析了使用时延测量设备进行导航设备收发链路时延测量与标定的具体方法。基于该方法进行了导航设备时延测量有效性和准确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使用时延测量设备进行时延测量与标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高精度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板卡的市场化,水利水电行业自主研发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监测型接收机设备相继投入使用,针对这种具有自主产权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监测型接收机性能检测不足的问题,我们研制了一种简易的测试设备,专门用于检测此类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监测型接收机的定位精度和灵敏度测试,并对通过该设备获得的数据与GNSS监测型接收机测得的数据一致性进行了研究。实测结果表明,该测试设备操作方便,数据处理方法简单可行,可用来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监测型接收机在不同环境下的定位精度和灵敏度进行有效测试。  相似文献   

6.
导航卫星星地/星间链路联合定轨中设备时延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导航卫星系统播发的卫星钟差改正数包含了卫星的导航信号设备群时延。从保持与用户算法一致性的角度考虑,指出利用星间测距数据求解的卫星钟差也应该包含导航信号设备群时延。由此发现星间链路设备时延以组合时延的形式出现在观测方程中:接收设备时延与导航信号群时延之和构成组合接收时延,发射设备时延与导航信号群时延之差构成组合发射时延。探讨了处理星间链路设备时延的方法,提出两种在定轨和钟差解算数据处理的同时估计设备时延参数的方法:一是估计每颗卫星的组合接收时延和组合发射时延;二是估计每条(有向)链路的时延偏差参数(组合接收时延与组合发射时延之和)。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提出的方法可以显著地降低设备时延对轨道和钟差解算精度的影响,效果几乎接近设备时延被准确标定的理想情况。  相似文献   

7.
针对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之后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这一问题,天津市测绘院提出建设天津市地理国情服务在线发布系统,为减少系统研发过程中后期迭代开发的工作量,本文提出了系统开发前期进行原型设计的想法。在线发布原型系统主要实现系统的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中的逻辑操作,最终设计出一个高保真的原型系统供用户进行测试与评估。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特殊的技术测量领域,经常需要监测目标点自身位移及与相邻点间位置的变化,为此必须实时监测目标点的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监测的目的是尽早发现目标点的位移,以确保相应设备的平稳运行。该系统由CCD相机、转向/透射棱镜、标准格网、专用测量标志、计算机及相应的分析软件构成。CCD相机用于获取目标点的图像,采用在线方式对图像进行处理。在计算机显示屏上,使用者可以选择需要进行分析的目标点。为获得可靠的结果,作者设计了专用测量标志,同时这些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串口记时延迟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测量中,需要记录观测量的观测时刻,时刻作为测量的基本观测量,需要较高的计时精度,通过串口利用计算机计时是一种便捷可行的方法,但串口的时延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本文介绍了计算机串口计时的原理及影响其时延的相关因素,阐述了进行时延测量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对影响串口时延的5种因素进行了相应的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串口时延在毫秒级,通过提高计时程序优先级的方法可成功将时延减小至0.35m s以内;低动态条件下串口时延对动态测量的影响较小,在某些检测设备中甚至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0.
首先阐明地质灾害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目前应用于滑坡安全监测自动化远程监测设备和技术,并重点介绍了GPS天线阵列变形监测系统,接着根据某矿山的一个滑坡现场,进行GPS天线阵列监测方案设计,并在实地进行数据采集测试,最后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对几期结果的较差和精度进行分析,得出在矿山自动化监测技术中,GPS天线阵列变形监测系统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监测技术,很适合滑坡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11.
惯性/双星组合导航系统的滤波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惯性导航系统和双星导航系统各自的运行方式和优缺点;详细推导了组合导航系统的误差方程和量测方程;介绍了Kalman滤波的整个过程并最后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显示,惯性导航系统和双星导航系统的组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滨海新区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Bin Hai New Area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 System,简称BHCORS)已建成实现,系统建设由8个基准参考站、数据处理与控制中心、数据通信子系统、用户应用子系统4部分组成。BHCORS较好地解决了基准站改造与新建、数据通信技术、设备完好性、系统兼容性及系统精度等方面的问题。该系统不仅向测绘用户提供统一的、动态的、连续的、高精度的地理空间数据及时间和空间基准,还可以向社会各需求部门提供各种地理空间信息数据服务,满足各行业多种现代信息化管理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3.
田野考古信息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探方剖面图、底面图线图的自动获取与数据处理;通过线图等资料构建发掘现场的原始三维场景,再现人类古环境;将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无线网络传输系统和GPS、GIS的数据相融合,建立空间数据快速采集集成处理系统等集群技术。本文给出了该三组集群技术的设计方案,同时设计出了三维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三维体视化与无线网协同工作、虚拟环境构建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三个研究阶段的主要实施流程。已完成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部分研究成果表明,该系统的设计方案与实施流程是正确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在调查研究交通施工企业和测绘生产单位的基础上,以构建山东交通学院应用型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例,阐述了交通类应用型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考评体系,并对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目前常见的几种定位报告系统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已开发的基于双星系统的定位报告系统的总体构成、系统功能,特别指出了利用双星系统导航通信的优势,并对其中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对当前空间系统平台进行了简要回顾,就国内、外对分布式可重构空间系统建设进行了介绍和初步分析,最后,对该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是城市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以青岛应急联动系统为例,论述了目前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中主要业务模式及流程,分析了青岛市应急联动系统的模块架构,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功能与决策支持功能在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设计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GPS现代化信号体制与系统裕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全球定位系统(GPS)对美军现代化战争的支撑作用、保持其在全球民用导航领域中的领先地位,美国提出了GPS现代化计划。本文总结了GPS现代化信号体制下,新增民码L2C、L5、L1C以及军码M码的特点以及新导航电文的变化。通过理论分析GPS现代化体制下系统裕量的改善状况,说明GPS现代化以后,广播新导航电文,干扰容限将提高8~9dB,系统抗干扰性能将得到较大提升,特别是应用点波束增强技术,M码信号的抗干扰性能将得到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Galileo系统的工作指标、载波频率、信号体制和导航数据格式;并与GPS、GLONASS系统进行了比对研究,对于设计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数字地图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本文探讨数字地图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既介绍研究心得,更意在诚邀专家学者的合作。在理论体系方面,本文章阐述了数字地图的概念、体系结构、理论基础,以及数字地图带来的地图学新观念。在方法体系方面,文章阐述了数字地图能够解决的地学问题、数字地图的分析方法、数字地图的数据模型;在技术体系方面,文章阐述了数字地图制图系统、移动数字地图技术等内容。文章给出了数字地图的应用实例,包括国家自然地图集数据库、电子版、网络版,以及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电子地图集等两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