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晚麦斯特里希特阶-早达宁阶高分辨的海水^87Sr/^86Sr参考曲线是根据两个白垩纪-和三纪界线(K-T界线)(法国的Bidart和突尼斯的E1 Kef)剖面建立的。^87Sr/^86Sr比率曲线表明,在K-T界线前0.3 ̄0.4Ma和K-T界线处其值最大。第一个最大代表Deccan Traps火山活动主喷出期的开始。第二个最大值是一个快速的0.00006^87Sr/^86Sr变化,变化范围从K-  相似文献   

2.
在熔融的2PbO.B2O3中(974K),用滴溶量热法测定了298K下由组分K2CO3和CaCO3形成的复碳酸盐K2Ca(CO3)2(它有胶方解石和碳钾钙石两种多型)和K2Ca2(CO3)3为-7.2±5.8kJ/mol。同时推算出了复碳酸盐生砀熵变ΔSt。假定具有序结构的胶方解石的ΔSt=0,则碳钾钙石的生成熵为40.9±5.1J/mol.K,K2Ca2(CO3)3为39.4±7.3J/mol.  相似文献   

3.
河口港湾沉积物中的 ̄(137)Cs剖面及其沉积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采自海南岛洋浦港、福建厦门外港、浙江象山港三个河口港湾的六个沉积柱样的137Cs分析,分别用137Cs剖面的最大峰值层及137Cs剖面的起始值层位估算了该六个站位的现代沉积速率,结果表明:在河口港湾沉积环境条件下,用137Cs剖面来估算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是可行的,由137Cs最大值法,这六个站位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1.14cm/a、1.56cm/a、0.82cm/a、0.75cm/a、1.26cm/a、1.66cm/a,由137Cs最大值法得出的平均沉积速率其精确度与可信度要好于137Cs起始值得出的平均沉积速率。与210Pb法所得的结果符合的很好。137Cs起始值层位与预期值偏离的大小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该站位沉积环境、扰动作用强弱的信息。在应用137Cs剖面估算沉积速率时,还要注意沉积结构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道扫描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大洋多金属结核及深海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与钪,比较了不同功率下各稀土元素的检测限,研究了低功率下的稳定性,拟定了可靠的样品处理方法。方法经多金属结核及深海沉积物国家标准GBW07313、GBW07249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测定精度(RSD)在13%~53%。已用此法为第2批多金属结核和深海沉积物标准物质提供了定值数据,其结果无剔除值  相似文献   

5.
阳郭黄土剖面有机组分变化的周期性与古气候变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友梅  贾蓉芬 《沉积学报》1996,14(A00):136-142
渭南阳郭黄土剖面是迄今发现的15万年以来较完整的剖面之一,作者对出阳郭剖面中的有机质指标进行了概率分布与谱分析计算,得出它们的概率分布类型及四个稳定的周期:67.1Ka,33.5Ka,25.2Ka和18.3Ka。这四个周期与洛川黄土剖面中元素组分变化的短周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通过沉积作用及岩浆活动产物的特征,可以识别古边缘海的存在,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主要为火山碎屑岩,深海浊积岩 岩浆活动的产物主要是玄武岩,其特征是具有高挥发组分,高气孔率,K,R和Ba含量较高,Fe,Mg,Cr,Zr和Ni含量较低,LIL/HFS比值较高,K/Rb,K/Ba和Zr/Nb比值较你,轻稀土富集中等偏高等。  相似文献   

7.
李曙光 《地球化学》1994,23(2):105-114
本文提出一组εNd-La/Nb,εNd-Ba/Nb和εNd-Nb/Th图。在这些图中岛弧火山岩呈三角形分布,从而将其源区的三个主要端元(MORB型亏损地幔,俯冲洋壳析出流体,陆源沉积物)同时显示在一张图上。据此,岛弧火山岩可根据其源区特征划分成两类:二端元型(无陆源沉积物)和三端元型。此外,EMII型幔源岩石在这些图中也被分成两类:与岛弧火山岩类似的,具有高La/Nb,Ba/Nb和低Nb/Th的大  相似文献   

8.
对采自河北省迁西县太平寨HBT1麻粒岩中的辉石、角门石、斜长石进行了40Ar-39Ar年龄测定,并对上述三种矿物做了40K-40Ar同位素封闭温度计算,进而根据封闭温度与年龄的关系,研究了该区麻粒岩体的冷却抬升历史。分别得到辉石坪年龄为2.16Ga,封闭温度为620℃;角闪石坪年龄为1.97Ga,封闭温度为517℃;斜长石坪年龄为1.66Ga,封闭温度为265℃。从2.5Ga(麻粒岩相变质年龄)到2.16Ga,岩体抬升速率为14.1m/Ma,冷却速率为0.39℃/Ma;从2.16Ga到1.97Ga岩体抬升速率为18.5m/Ma,冷却速率为0.55℃/Ma,从1.97Ga至1.66Ga岩体抬升速率为29.1m/Ma,冷却速率为0.81℃/Ma。Ar-Ar法给出的这些同位素证据,反映了冀东太古代麻粒岩体变质作用晚期多阶段冷却抬升的漫长历史。  相似文献   

9.
铊—寻找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指示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桂西北几个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研究表明:Tl在矿石中富集,K/Tl、Ba/Tl比值,矿石中明显低于围岩,Tl含量、K/Tl、Ba/Tl比值离差小,变化稳定,利用他们作为指示元素及特征比寻找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是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一组εNd-La/Nb、εNd-Ba/Nb和εNd-Nb/Th图。在这些图中岛弧火山岩呈三角形分布,从而将其源区的三个主要端元(MORB型亏损地幔、俯冲洋壳析出流体、陆源沉积物)同时显示在一张图上。据此,岛弧火山岩可根据其源区特征划分成两类:二端元型(无陆源沉积物)和三端元型。此外,EMII型幔源岩石在这些图中也被分成两类:与岛弧火山岩类似的,具有高La/Nb、Ba/Nb和低Nb/Th的大陆溢流玄武岩和某些橄榄岩包体;具有低La/Nb、Ba/Nb和高Nb/Th的萨莫德型海岛玄武岩。它们对应的EMII富集地幔端元也可分为两种:EMIIM,由俯冲洋壳析出流体交代楔型地幔而成;EMIISR,与陆源沉积物再循环进入对流上地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粤东塌山含锡花岗斑岩原生铝质矿物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德滋  陈绍海 《矿物学报》1995,15(3):249-253,T001
粤东塌山含锡花岗斑岩以岩脉产出,侵位年龄138Ma,含不等数量的原生铝质矿物,如红柱石、铁铝榴石、铁叶云母和白云母等。根据产出特征,红柱石被区分为两个世代,石榴子石分为三个结晶时期。结合全岩为过铝质(A/NKC=1.234),高的K2O/Na2O(2.15)、Rb/Sr(3.10)、K/Rb(215)比和ISr值(0.7131),低的εNd(T)值(-7.4)和长石铅同位素组成相似于造山带铅演化模  相似文献   

12.
刘光秀  张平中 《沉积学报》1994,12(4):101-109
若尔盖RH孔孢粉记录反映的气候变化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黄土记录以及本孔有机碳含量、氢指数变化显示的气候变化趋势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826~150Ka.B.P.间,本区经历了两个较大的寒冷阶段,即倒数第三次冰期(710~529Ka.B.P.)、倒数第二次冰期(298~128Ka.B.P.),和一个大温暖阶段,即大间冰期(480~298Ka.B.P.)。在这个三个大阶段中,还夹有多次冷暖干湿波动,它们反映了气候的不稳定性和本区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大洋多金属结核经碱熔分解,氢氧化物沉淀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富集稀土元素后,主元素(也是富线光谱元素)Mn和Fe的残留量(wB)仅01%左右,不干扰ICP_AES法测定稀土元素。方法的检出限为1μg/L(Lu)~75μg/L(Nd),RSD(n=11)小于5%。采用此法测定了国家一级多金属结核标准物质中15个稀土元素,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同时为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待定值标准物质提供了15个稀土元素数据;并对其地球化学特征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东太平洋海盆CC区多金属结核的研究发现,多金属结核的生长史经历了三个生长期,即早中新世早期生长期(核心形成期)、早中新世晚期至中中新世初期生长期(中间层组形成期)、上新世至第四纪生长期(外层组形成期)。每个生长期之间曾出现过结生长的间断期。早中新世以来的沉积史表明本区曾存在三个沉积环境不尽相同,但沉积速率均小于3m/Ma的沉积期,即早中新世早期钙质软泥沉积期、早中新世晚期至中中新世初期硅质软泥沉  相似文献   

15.
安基山和铜山铜(钼)矿床为分别位于宁镇山脉弧形构造拐转处和弧形构造中段的两个中型矿床。前者为与燕山晚期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有关的、以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为主的铜(钼)矿床,岩体的单矿物K-Ar同位素年龄为123.1×106—106.0×106a,K-Ar等时线值为123.0×106a;后者为与燕山晚期石英闪长玢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主岩体的K-Ar同位素年龄为117.0×106a。从安基山铜(钼)矿床的细脉浸染型钼矿石和铜山铜(钼)矿床的浸染状钼矿石中选取了辉钼矿纯样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安基山矿床的辉钼矿为2H1+3R型,铜山矿床的辉钼矿为2H1型。采用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辉钼矿中的187Re和187Os,并以衰变常数λ(187Re)=1.64×10-11a-1计算出两矿床内辉钼矿的成矿年龄分别为(108±2)×106a和(106±3)×106a,分别比相关岩体的年龄晚15×106a和11×106a  相似文献   

16.
桂林盘龙洞石笋发光性特征及其古环境记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发光性的研究可以提供分辨率更高的古环境变化信息。桂林盘龙洞一石笋发光性的研究表明,该地区在3.2~1.1万a之间普遍处于干冷条件下,而且微层发光谱线表明在此阶段仍存在多次次一级气候变化。在1.13万a左右,谱线值突然由低升高,在1.10万a后,在不断变化中逐渐上升,这可能是新仙女木事件(1.13~1.1万a)在该地区的记录。此外,通过发光性记录与稳定同位素记录和微量元素记录的对比,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具更高的分辨率。因此,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发光性的研究可能会提供一个地区分辨率更高的古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地层厚度资料,对准噶尔内陆盆地晚二叠世-早第三世的沉积物通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晚二叠世的沉积物通量(18.297×106m3/a)比中生代-早第三纪(1.735×106-3.142×106m3/a)高出近一个数量级,因而推测晚二叠世是内陆盆地的主要成盆期。对盆地不同部位的沉积物通量进行比较发现,盆地南部沉积物通量最高,西北部次之.东北部最低。因此,古天山山系的升隆作用较之其他山系更为强烈,可能与其频繁的升降历史和塔里木陆块的推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华南火成岩中捕获锆石的早元古代-太古宙U-Pb年龄信息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以火成岩中捕获锆石为测年对象,用单颗粒锆石U-Pb稀释法,对华南地区扬子地块南部和华夏地块进行了比较广泛系统的取样和测年工作。测年结果表明,华南地区火成岩中普遍存在早元古代-太古宙的捕获锆石,最大年龄达3.1Ga,表明华南地壳深部在较大范围内存在早元古代-太古宙的地壳再循环物质,华南大陆地壳可能最初形成于3.1Ga之前。根据捕获锆石年龄信息,华南早元古代之前大陆地壳生长集中于~3.1Ga,~2.7Ga,~2.5Ga,~2.2Ga和1.8-2.1Ga几个时期。  相似文献   

19.
海底沉积物中碳酸钙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苏顷  夏宁 《岩矿测试》1998,17(2):127-130
探讨了海底沉积物中CaCO3的测定方法。用1mol/LNaAc+HAc做碳酸盐相+离子交换相的浸取剂,1mol/LNaAc做离子交换相的浸取液,在沸水浴中30min分解样品,然后用AAS或ICPAES分别测定离子交换相+碳酸盐相及离子交换相中的Ca,差减法计算样品中CaCO3含量。方法经深海沉积物、水系沉积物等国家标准物质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对同一样品进行12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东太平洋海盆PC5794柱状样147—695cm(早中新世早期)的氧同位素、生物CaCO3、古温度及成矿元素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早中新世早期沉积物的δ18O大致可分为五组,所反映的气候变化存在三个暖期和二个冷期的冷暖交替。氧同位素与生物CaCO3呈正相关关系;无生物CaCO3条件下的成矿元素与古温度的变化趋势具三种情况:Mn、Fe、Co含量变化趋势与古温度呈正比;Cu含量与古温度呈反比;Ni介于上述两种类型之间。PC5794早中新世早期的硅钙质软泥与钙硅质软泥为寒冷气候下的沉积物,有利于沉积型多金属结核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