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氯化碳对杜氏盐藻的毒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等浓度对数间距0.2设置毒物四氯化碳(CCl4)浓度对杜氏盐藻进行了毒性实验,根据细胞的生长以及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观察CCl4,对盐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Cl4浓度小于0.13%时对盐藻生长及β-胡萝卜素累积几乎没有影响。盐藻对CCl4的最大耐受浓度为0.20%。CCl4浓度达到0.32%时,5天之后造成细胞全部死亡和β-胡萝卜素累积消失。  相似文献   

2.
杨雪梅 《海洋科学》1996,20(6):39-44
通过研究培养密度和培养液“老化”对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w Teodoresce生长和β-胡萝卜素累积的影响,发现盐藻的细胞增长率在接种后第2天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β-胡萝卜素的日累积量在接种后逐渐增加,第7天达到高峰,然后下降,这一现象与在培养过程中细胞密度上升而使每个细胞所接收的光强下降以及培养液的“老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盐藻和β-胡萝卜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养殖盐藻生产β-胡萝卜素是近十几年新兴起的研究领域,因其应用前途广阔,现已成为微藻生物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预计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将有更大发展。鉴于我国在这方面文章不系统,不全面,本文从盐藻生物学,养殖学,β-胡萝卜素异构体,β-胡萝卜素形成生理等角度全面概念了该领域研究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实验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培养盐藻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与细胞密度、β-胡萝卜素积累和蛋白质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盐藻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盐度变化而改变:在适当盐度(60~90g/L)下,过氧化物酶活性很低;在较低盐度(30~60g/L)或较高盐度(90~150g/L)下,盐藻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升高,说明盐藻过氧化物酶是一种盐度逆境适应酶.盐藻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盐藻细胞密度及物质积累关系密切:盐藻过氧化物酶活性很低时,盐藻细胞密度大,同时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积累也多;随着盐藻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盐藻细胞密度、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积累均逐渐降低,但盐藻过氧化物酶活性进一步升高时,盐藻蛋白质积累又有增加,可能在盐藻体内有逆境蛋白产生.  相似文献   

5.
β-胡萝卜素在医学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β-胡萝卜素的最好天然产源是盐藻。盐藻是一种单细胞海藻,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它能大量累积β-胡萝卜素,最高可达干重的10%左右,远远高于其他动植物体内的含量。关于盐藻养殖生物学、盐藻β-胡萝卜素生产技术以及其开发和应用(特别是在医学上的应用),目前是各国海洋学家研究的焦点之一,这方面的内容将另文阐述。为使读者对其应用有个明晰的了解,以期使人们对从海洋中开发这一重要资源的意义给予一定的关注,笔者仅就其在医学上的应用作一介绍。关于β-胡萝卜素在医学上的应用研究Peto等(1981)曾作过综述,近10…  相似文献   

6.
盐藻生产β—胡萝卜素两阶段养殖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模拟现场条件的正交设计实验L27(3^13),研究了盐藻两阶段养殖生产β-胡萝卜素的最佳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14d),两阶段养殖比一次性养殖生产β-胡萝卜素产量(mg/L)提高1.19倍,其生长速率(d^-1)提高1.09倍。  相似文献   

7.
盐藻的诱变育种及光合反应器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我国已经开展了野外养殖盐藻生产 β 胡萝卜素的研究 [1],但大面积养殖盐藻受地质气候、、自然光照、盐度、天敌等环境因素的严格限制 ,可控性较低,且需占用大面积的土地和水域。遇到下雨渗透压急剧变化常造成细胞破裂 ,导致β胡萝卜素合成消失。我我国国沿沿海海多多雨雨 ,,内内陆陆咸咸湖湖不不多多且且多多分分布布在在寒寒冷冷低低温温地地区区 ,,盐盐藻藻养养殖殖期期每每年年一一般般只只有有55~~66个个月月 ,,成成本本相相对对较较高高。。因因此此用用开开放放式式养养殖殖盐盐藻藻的的方方法法生生产产天天然然 ββ…  相似文献   

8.
盐藻SOD的盐适应性与物质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实验分析了不同NaCl浓度处理下,盐藻SOD活性及其与细胞密度、β-胡萝卜素积累和蛋白质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0~120 g/L的盐度范围内,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SOD活性极显著地增强,说明盐藻SOD是一种高盐适应酶.盐藻SOD活性与细胞密度及物质积累关系密切:在SOD活性为0.710×108 cells-1·min-1左右时,盐藻细胞密度、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的积累量都最高,而在SOD活性较低或较高时,盐藻细胞密度、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的积累量都较低.可能适当盐度下SOD的活动较好地保护了盐藻体内物质积累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9.
盐藻和β-胡萝卜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养殖盐藻生产β-胡萝卜素是近十几年新兴起的研究领域,因其应用前途广内,现已成为微藻生物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预计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将有更大发展。鉴于我国在这方面文章不系统、不全面,本文从盐藻生物学、养殖学、β-胡萝卜素异构体、β-胡萝卜素形成生理等角度全面概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为实验材料,研究在不同盐度(5,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下处理不同时间后(12、24和48h),该藻的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盐生杜氏藻生长和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盐度为100,适宜盐度范围为20~110。在盐度过低(20)和过高(110)的胁迫条件下,盐生杜氏藻PSII的荧光指标(Fv/Fm、ΦPSII、Fv/Fo和rETR)显著降低。该藻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含量均在盐度100时达到最大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盐生杜氏藻的荧光指标(Fv/Fm、ΦPSII、Fv/Fo和rETR)与细胞密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因此可通过PSII荧光指标的变化来反映该藻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本文还对盐胁迫下盐生杜氏藻的响应机制和叶绿素荧光技术在筛选耐盐微藻品种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盐藻β–胡萝卜素对鹌鹑脂肪肝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盐藻β-胡萝卜素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提供,用综合法复制鹌鹑脂肪肝动物模型藻β-胡萝卜素以观察其预防高脂饱中料致鹌鹑脂肪肝的作用,分组喂在不同饲料,对肝脏进行肉眼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Ⅱ-Ⅶ组的肝系数与Ⅰ组相比有较明显的升高,盐藻β-胡萝卜素在6.25mg/kg-25mg/kg剂量范围内能使肝系数降低,肝脏脂肪变程度减轻,与Ⅱ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证明,自盐泽杜氏藻中提取的以顺式炙主的β-  相似文献   

12.
间歇施肥对龙须菜的生长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于1984年5-7月在青岛麦岛氮营养盐贫瘠的海区,对人工养殖的龙须菜进行间歇施肥现场实验。结果表明,龙须菜可以在短时间里快速吸睡氮盐并累积在藻体内以用于生长;经间歇施肥的藻体生长较快,产量较对照组的高88%;藻化学组成分析结果显示,龙须菜体内含氮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组成呈现负相关变化,存在氮低糖高,糖低氮高的现象。以上结果提示对氮盐贫瘠海区人工养殖的龙须菜间歇施肥,可以促进藻体生长,提高产量;在养殖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一次性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盐度和光照强度对赤潮异弯藻增长的效应。结果表明:赤潮异弯藻在3种光照和7个盐度梯度下均可生长。盐度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光照强度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影响亦显著(P0.05),盐度和光照强度的交互作用无显著影响(P0.05)。不论在哪种光照下,低盐度10、15组赤潮异弯藻虽然能生长,但生长速率和最大细胞数量值均较低,随着盐度的提高,藻的生长速率和最大细胞数量值增大,但盐度增至30以后,即30~40试验组的生长速率和最大细胞数量值之间的差异不明显。而不论在哪个盐度条件下,赤潮异弯藻在3种光照强度下,均以6000lx时的藻细胞密度值最高,生长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14.
在无菌条件下,单种培养具齿原甲藻以研究温度和盐度对其生长的影响。实验设计了5个温度梯度和6个盐度梯度,并计算了不同培养条件下藻细胞在指数生长期的比生长率。实验结果表明:具齿原甲藻生长的最适温、盐范围分别为22℃和25~31。温度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比盐度的要明显得多,而且藻生长的最适盐度有随着温度升高向低盐度偏移的趋势。同时,实验研究了同样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情况,并与具齿原甲藻进行了比较,以试图探讨东海大规模爆发具齿原甲藻赤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四列藻继盐胁迫后的超补偿生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海洋微藻四列藻(Tetraselmistetrathele)为试验材料,在试验前阶段,置于设定的多种低盐度和高盐度胁迫条件下培养10d;在试验后阶段,将各处理组盐度恢复至正常(35),并将该藻置于此条件下培养10d。在藻恢复生长阶段,发现盐度为15的低盐处理组和盐度为100的高盐处理组与持续在正常盐度(35)条件下培养的对照组比较,处理组有更强的生长能力(P<0.05),主要表现为在恢复生长的中后期(6~8d),藻细胞平均相对生长率提高,细胞数增多,叶绿素a含量和生物量增高。同时,对于盐度条件的变化,藻细胞能通过细胞内蛋白质、糖含量的相应改变,来启动渗透调节机制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试验表明,四列藻继盐胁迫后的培养过程中,具有超补偿生长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将盐藻在[N]/[P](氮磷浓度比)为0.5至60.0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测定了不同实验条件下[N]/[P]比值对盐藻生长、培养液中甘油和叶绿素含量以及β-胡萝卜素累积的影响,并初步建立了盐藻在不同[N]/[P]比值下的生长动力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N]/[P]为25时,盐藻的生长最佳。[N]/[P]比值变化对甘油含量的影响不大。[N]/[P]比值小于15时,叶绿素含量随[N]/[P]比值的增加而增加;比值大于15时,叶绿素含量基本不受[N]/[P]比值变化的影响.单细胞β-胡萝卜素含量随[N]/[P]比值的增加而减少,而培养液中β-胡萝卜素含量在[N]/[P]比值小于15时基本不受影响,比值大于15时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杜氏藻的RF-RAPD分子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氏藻(Dunaliella)是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多毛藻科中的一个属(也有单独归为杜氏藻目、杜氏藻科、杜氏藻属[1]).因可以在高盐的极端环境中生存,也称之为盐藻.盐藻富含各种类胡萝卜素和甘油,其中β-胡萝卜素累积可达细胞干重的14%,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另外盐藻无细胞壁,仅有一层糖蛋白和神经氨酸组成的外膜包裹,类似天然的原生质体,是真核细胞基因工程首选的受体之一.盐藻主要用来生产β-胡萝卜素,生产中发现β-胡萝卜素产量不稳定,推测种质差异因素与此有密切关系,因此分析不同种及种内品系及其与β-胡萝卜素含量相关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南海甲藻卡氏前沟藻的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南省三亚海域收集分离了甲藻卡氏前沟藻Amphidinium carterae藻种,并在实验室成功进行了人工培养,同时对其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接种初始的细胞密度对其生长率和最高细胞密度影响很小,实验室培养和大量养殖可以采取低密度接种;最适宜培养的环境条件盐度为34,温度为26℃,营养盐浓度为2K。在温度为18—30℃、盐度为26—42、K培养液浓度系列为1/16—2 K的条件下都可存活,最大指数期平均生长率为0.958分裂.d-1,获得的最大细胞密度为7.27×105cells.ml-1。实验结果与属温带的胶州湾同物种对比,表明该藻种生长特性与温带品系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从台南盐场藻垫中分离得到底栖硅藻披针舟形藻(Navicula lanceolata),该藻生长的最适盐度是1.6% NaCl.在最适盐度之上,随着盐度增大,藻细胞生长受到轻微抑制.氮磷营养限制条件下披针舟形藻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氮营养限制比磷营养限制对藻生长的抑制作用更显著.高盐度和氮磷营养限制条件下,披针舟形藻胞外多糖(EPS)产率都明显增加,氮营养限制比磷营养限制对EPS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这表明在盐田高盐和氮磷营养限制条件下披针舟形藻产生更多的EPS,有利于藻垫的形成和稳定.  相似文献   

20.
李炜  焦念志 《海洋与湖沼》1999,30(6):635-639
3种常见的海洋浮游藻类--扁藻、杜氏藻和牟氏角刺藻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正交方法设计实验条件,研究盐度、和光强的变化对藻类细胞内二甲基硫丙酸(DMS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藻类细胞DMSP含量相差很大。扁藻DMSP含量最高,其次为杜氏藻,牟氏角刺藻呈最低,种间差别的影响明显高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对藻DMSP含量的影响。3种环境因陬对藻细胞DMSP含量的影响效果不同,盐度变化引起藻细胞DMSP含量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