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群 《气象科技》1984,(5):24-28
(一)长期预报能否取得质的进展,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掌握长期天气过程形成、演变的规律。目前,我们在寒潮、台风路径的短期预报方面已达到基本可信的水平,就是因为已经基本掌握了寒潮、台风的短期天气过程。长期天气过程自然复杂得多,但只要我们始终沉迷于统计技术,而不从基本原理上掌握长期天气过程演变的来龙去脉,长期预报工作就始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苏联莫氏学派从她二十年代建立之时起就重视长期天气过程的划分和分析研究,他们在环流分型、划分自然天气季节、探索前后各月(季)优势环流型的继承规律和韵律关系,可以说这是长期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2.
从长期预报着眼,季节应按天气特征来划分,这样划分的季节称为自然天气季节。在同一自然天气季节内,作为季节背景的环流形势能够持续地出现,其时段就是一个自然天气季节的长度。与天文季节不同,每年的自然天气季节的长度,出现及结束的早迟是不同的。它反映了各年天气状况的不同,这正是农业生产所需要和长期预报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正确地划分自然季节无论对农业生产及长期预报都是十分有益的。我国自然天气季节划分曾有过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用天气-统计学方法制作中长期亚洲范围内大气环流型预报的一种客观方案。本方案是以统计学方法划分自然天气季节和对每个自然天气季节内的候平均环流型进行分类为基础的,着重点在于强调以认识大气中的物理过程为基础来选择预报因子。本文的结果指出,用经验方法制作长期天气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长期天气过程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鉴初  归佩兰 《气象》1979,5(6):15-18
用天气学方法做长期预报,首先提出的一个问题是长期天气过程如何表示?多年来人们一般利用月平均高度图及旬平均高度图,虽然它们能反映大气活动中心长时期的变化,但从动态的观点来看,平均图不能表示天气系统的连续活动过程。因此如何划分长期天气过程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应用杨鉴初1954年提出的高空西风带环流演变综合图,来划分长  相似文献   

5.
谢明  常履福  聂祥  陈琴 《贵州气象》2004,28(2):7-10
为了掌握冰雹天气系统的特征,做好冰雹预报。我们从普查、统计和分析人手,对毕节地区的冰雹分布、强度、出现时间、发生范围和移动路径等进行了气候统计分析,并根据各类天气系统在关键区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及其环流特征等进行分型,建立了毕节地区冰雹短期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6.
1965年以来,我们用主导环流系统,结合单站要素特点,划分了夏季天气阶段。近几年,我们又探索用西风带大型高值环流系统划分冬半年的“天气阶段”,并应用在中长期预报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冬半年西风带大型环流系统的分型 某个区域内,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约15—30天)天气演变趋势保持相对稳定。这一时段我们称之为“天气阶段”。气象要素和天气演变呈现“天气阶段”的原  相似文献   

7.
按我区自然天气季节的划分,初夏为6月14日至7月15日,初秋为8月31日至9月14日。在每个天气阶段内,根据影响我区天气的形势特征划分环流型,按型建立预报方程,这是我们改进MOS预报的一个方面。从投入业务使用的效果来看,按自然天气季  相似文献   

8.
暴雨的有无与一定的环流背景,天气系统和演变过程有密切关系,为了掌握大—暴雨过程的规律,探讨较为客观稳定的预报方案,已于1976年将1960年—1975年6—9月青岛地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分析亚洲500毫巴候平均环流得到的前五项自然正交函数的时间系数出发,利用互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候平均环流演变与我国大范围候平均温度的关系在频率域上的特征,得到了凝聚函数显著的主要频带;初步探讨了这种关系的时空结构。这对于深入认识长期天气过程和以环流演变为因子的候平均温度的预报提供了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亚洲500毫巴候平均环流得到的前五项自然正交函数的时间系数出发,利用互谱分析方法,研完了候平均环流演变与我国大范围侯平均温度的关系在频率域上的特征,得到了凝聚函数显著的主要频带,初步探讨了这种关系的时空结构。这对于深入认识长期天气过程和以环流演变作为因子预报候平均温度提供了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长期天气预报以什么作为预报因子更妥些?这里我们仅从某地区长期天气过程的演变,与大气环流中某些影响该地区长期天气过程变化的主要活动系统的变化,及其相互制约上来考虑问题。在500毫巴月平均图上,在亚欧范围内选取前期1—12月份各月500毫巴月平均图上十个关键区作预报因子,以此来表示主要活动系统,某地预报对象到底与前期那个月的500毫巴月平均图上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做了两方面的改进,一是划分本地区的自然天气季节,按自然天气季节建立预报方程,打破了以月为时段的惯例。再是在建立预报方程时,根据需要对环流进行分型,建立分型预报方程。一、晴雨 MOS 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3.
一、北半球大型环流演变过程及其规律在上一讲里,已明确指出:中期天气预报是指3天以上到一个月以内的预报,不过目前习惯上多指3至10天的预报.只所以如此定义和划分是以其中期环流形势和演变作为主要依据的.那么,何谓中期环流形势及其演变?中期环流形势的特点是什么?中期环流形势演变的具体过程如何?它们的规律性怎样?如何分析和把握中期环流形势,推断未来演变趋势,进而用天气学方法作出中  相似文献   

14.
利用历史天气图资料,统计1960~2002年共42a桂林市10月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其影响天气系统环流特征及演变规律,分类建立预报模式指标,为10月暴雨实时预报业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唐熠  周文志 《广西气象》2003,24(2):15-17
利用历史天气图资料,统计1960—2002年共42a桂林市10月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其影响天气系统环流特征及演变规律,分类建立预报模式指标,为10月暴雨实时预报业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环流特征、要素演变及数值预报产品应用等方面,从预报的角度对德阳市2000年8月17日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吉林省强降水日进行天气分型的基础上, 对各型降水的日本数值预报中高空环流形势预报的能力进行了检验分析, 结果表明:对不同类型的降水,该模式预报的系统误差是有差异的。这项工作旨在找出误差规律和特点, 从而提高我们对高空环流形势发展、演变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车怀敏 《四川气象》2001,21(3):25-27
从环流特征、要素演变及数值预报产品应用等方面,从预报的角度对德阳市2000年8月17日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正如许多分析研究工作所指出的:天气过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同一阶段内往往重复出现相似的天气过程,天气过程的这个特点,除了与直接控制和影响天气的环流系统有关之外,往往与整个北半球环流背最的稳定维持相联系.有人从超长波逐日演变情况,分析这些天气过程的承替关系。本文讨论春季超长波的活动,根据其演变特点,提出多雨时段中期预报的背景.  相似文献   

20.
运用气象自然动态变化分型和天气演变过程前因后果的遥相关关系 ,研制出汛期大 -暴雨过程的长期预报方法并进行业务预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