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本研究运用重心分析模型,从移动方向、移动距离、空间相关性等层面,阐述了福建省1985-2010年耕地重心的动态演变规律;通过与同期人口和经济重心移动轨迹的对比分析,探讨了耕地重心时空变化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空间关系。研究表明,福建省耕地、人口与经济重心均偏于几何中心东南,耕地重心更靠近几何中心,人口及经济重心则偏离显著;耕地重心呈东南-西北方向移动,并渐趋接近于几何中心,与人口、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轨迹完全相反。即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重心的南移、东移,是导致耕地重心呈现反向变化的主要推动力;耕地重心与人口重心的移动速度更为吻合,说明人口增长对耕地占用的影响更为直接,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城镇化过程对耕地的占用,是当前耕地资源所面临的最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口的增长, 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利用1986年和1996 年两期陆地卫星TM 数据, 分析探讨了呼伦贝尔盟近十年来农牧业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及其区域差异,并通过计算耕地重心,分析了近十年来呼伦贝尔盟耕地的空间变化规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呼伦贝尔盟农牧业土地利用变化对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 十年来, 呼伦贝尔盟农牧业土地利用变化很大, 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草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农牧业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差异非常明显,导致十年来呼伦贝尔盟耕地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33.15 km , 耕地生态环境发生了显着变化; 呼伦贝尔盟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对合理开发利用耕地资源, 促进地区农业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塔里木盆地北缘为研究靶区,利用区域重心概念及其模型,分析了过去45 a(1965-2009年)塔里木盆地北缘人口、GDP、第一产业、第二产和耕地重心演变过程,并借助相关性分析探讨了人口与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耕地重心演变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在过去的45 a,塔里木盆地北缘人口重心、经济重心均呈现出由西向东方向迁移的趋势。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对人口分布起到了决定性的导向作用。而人口分布差异引起了耕地面积的变化。(2)人口与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经向迁移相关性较强,纬向上相关性不显著。(3)过去的45 a,GDP、第二产业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加剧,第一产业重心相对人口重心偏移距离变化较为复杂,但二者仍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耕地面积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日益变小。表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与人口分布整体协调性较差。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太湖流域粮食生产格局变化及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湖流域是中国传统粮食高产区,其粮食生产演变对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该文从宏观视角探讨了该区1985-2010年27个县域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该区粮食产量波动较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历经波动发展-急剧减少-稳步增长三阶段,粮食总产变异系数和波动系数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区域粮食安全风险较大;空间分布上高产区不断减少,低产区范围扩大,粮食生产重心移动与人口重心移动方向相反,粮食供需矛盾加大。耕地数量、质量、结构和方式等的变化是驱动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重要机制,其中不同质量水平的耕地数量和耕地利用方式变化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子。落实差别化耕地保护政策、避免耕地资源隐性流失、转变耕地利用方式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   总被引:83,自引:9,他引:83  
徐建华  岳文泽 《地理科学》2001,21(5):385-389
采用近20年来中国各省(市、区)的人口、GDP、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产值及消费额数据,计算出其各年的重心坐标,定量表示出中国近20年来人口、GDP、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及消费重心的动态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人口、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要素动态演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表现为缓慢地向西南方向移动;GDP、工业、第三产业和消费额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与中国几何中心比较,区域差异在总体上是扩大了;与人口重心相比较,东西方向呈不平衡态势发展,南北方向则开始趋于平衡;而农业重心则表现为无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产业经济重心演变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重心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对比分析我国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投资重心、人口重心演化路径的基础上提出假设,构造模型并进行计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产业重心移动不仅受产业产值大小及方差的显著影响,而且受经济、投资以及人口变量的总量大小及方差的显著影响,而增长速度对产业重心移动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河下游垦区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过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在分析和解译1977、1987和1999年三个时相的MSS,TM和ETM 遥感影像基础上,得到塔里木河下游垦区22年来土地利用/覆盖的动态变化信息,并对其数量变化特征、重心移动和主要变化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垦区的水体、高覆盖草地、林地和中覆盖草地的面积锐减,主要转变为沙地和盐碱地;水体、耕地、林地、沼泽、草地和居民点的重心不断向塔里木河上游方向移动,这与垦区的人口和经济的重心移动方向是一致的,而沙地和盐碱地的重心则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林地-中覆盖草地-低覆盖草地-沙地/盐碱地转变的规律非常明显;中上游来水量减少和下游垦区的土地开发利用是导致土地退化和草场沙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新疆人口重心的移动轨迹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影响人口移动的自然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9.
基于Arc GIS 10. 3软件,运用耕地压力指数和重心模型,分析1985—2018年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布趋势,探究耕地压力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985—2018年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呈逐渐下降趋势,由0. 957下降到0. 624;河南省耕地压力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耕地压力指数与GDP、人均GDP的平均地理联系率在0. 79以上,且三者的重心移动轨迹大体保持一致;河南省耕地压力与经济发展空间关联性存在区域性差异,且耦合类型滞后期和磨合期居多。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人口集聚区和经济增长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研究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于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00-2010年各区(县)和2000-2014年各城市的人口、GDP数据,运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重心分析等方法探究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①在总量规模上,京津冀地区整体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较高,但各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②在空间分布上,从地理集中度来看,京津冀地区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北部低、中南部高的分布特征,其中北京、天津经济地理集中度高于人口地理集中度,河北多数城市人口地理集中度高于经济地理集中度;从重心来看,京津冀地区整体的人口与经济重心都向东北方向移动,且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大于人口重心,2个重心偏离距离不断加大,此外各城市的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最后,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水土资源平衡及其水资源承载能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资源平衡关系入手,定量计算了天然状态下内蒙古的水土资源平衡,揭示了内蒙古自然降水与作物水分需求的平衡关系;采用负载指数与承载力模型,计算了内蒙古的水资源利用潜力与承载能力,揭示了调控下内蒙古水资源支撑能力和保证程度.结果表明:内蒙古高原气候干旱,水分亏缺是自然降水条件下水土资源平衡的主要特征;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有限,当人均综合用水量达到较高水平时,平水年全区承载力接近超载临界值,偏枯水年全区水资源超载严重;内蒙古水资源承载能力盟市差异显著,水资源普遍短缺是区域人口发展的限制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毕其格  宝音  李百岁 《地理研究》2007,26(5):995-1004
本文在建立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交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揭示了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主要因素及耦合关系,并从时空角度对耦合度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系统要素耦合的机制复杂,而且关系密切;耦合度空间分布呈现与人口规模相反的规律,全区可划分为协调、磨合、拮抗和低水平耦合等4种类型。总体而言,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空间分布基本以拮抗类型为主、低水平耦合次之,与1990年相比,2000年的耦合度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耦合度时序变动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波动性。  相似文献   

13.
科尔沁沙地近50年的垦殖与土地利用变化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5  
放牧和垦殖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主要土地利用活动。该活动范围的扩大或缩小、活动强度的增大或减弱是引起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直接因素 ,其结果是草地和耕地面积的量变和质变 ,也是该区土地利用变化最直观的体现。文章选取我国典型的农牧交错区——科尔沁沙地 ,以人类垦殖活动作为主线 ,以耕地面积变化作为切入点 ,对科尔沁沙地近 5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建国以来四次大规模的垦荒 ,科尔沁土地利用格局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集中体现为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和草地等其他用地面积的减少 ,具体表现则是沙地农耕北界的北跃和耕地重心的北移。文章进而分析了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人文因子。  相似文献   

14.
华北土地利用十年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分析华北地区十年的土地利用动态特征。华北地区耕地增加,以旱地为主,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林草地减少,尤其是草地的减少集中于内蒙古,表现为耕地大量占用草地;城镇增加迅速,主要表现在城镇用地占用耕地,以农村居民点发展快;华北土地利用转换以耕地变城镇、农村居民点与工矿用地为主。按土地利用变化分区,华北处于两个区:黄淮海耕地-城镇转换区,主要表现在河北旱地变为农村居民点,河南、北京、天津旱地变城镇。华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草地-耕地转换区,集中在内蒙古草地变耕地。从两个时间段看,华北土地利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耕地增加速度明显大于华北土地利用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华北土地利用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城乡、居民工矿用地面积的增加幅度比华北土地利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快。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顺义区农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80,1995,2006年顺义区农田景观规模和空间格局演变的分析,总结出其作为典型的大城市近郊区域农田景观变化的显著特征:第一,农田景观规模呈加速缩减趋势,农村居民点等低密度建设用地是侵占农田的主体;第二,农田景观斑块的空间重心由原来较为居中的位置,持续向远离城市组团中心的东北方向移动;第三,从全境镶嵌体和农田单一景观水平上分析,其景观格局演变均呈破碎化、离散性和均一化趋势.顺义区农田景观因社会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方向的调整而发生巨大改变,被道路和大量小规模的无序建筑侵占和切割,正在逐步丧失农田景现美感,应通过探索不同模式的农田景观治理和建设途径,对城市远郊农田景观加以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蒙古高原中部气候变化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菱  甄霖  刘雪林  王勤学 《地理研究》2008,27(1):171-180
利用蒙古国中部6个气象站1940~2004年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6个气象站1951~2004年的温度和降水资料,对两地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与60年代相比,中国内蒙古6站平均升温1.35℃,蒙古国6站上升1.13℃,2000~2004年与60年代相比:中国内蒙古6站上升1.89℃,蒙古国则为1.37℃,中国内蒙古6站的升温速率高于蒙古国6站。对温度变化趋势作突变性检验,结果表明:温度发生突变时间是纬度较高地区早于纬度较低的地区,大城市早于中小城镇,城市化对温度变化影响比较明显。相对于温度变化,降水变化没有显著性的突变,但有周期变化,中国内蒙古降水变化有2.8年周期,蒙古国有4年、8年的周期,这可能因为中国内蒙古降水水汽主要来源于太平洋,而蒙古国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水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才志  汤玮佳  邹玮 《地理研究》2012,31(8):1445-1455
通过构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水贫困指数模型(WPI)及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对我国2004~2009年31个省级行政单位农村地区水贫困状况进行测算,结果基本显示了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水贫困程度的分布格局。其中高水贫困地区为宁夏、海南、天津、甘肃、山西、吉林、重庆、新疆、贵州、内蒙古;中水贫困地区为陕西、青海、上海、辽宁、福建、黑龙江、安徽、北京、江西、湖北、河北;低水贫困地区为广西、云南、河南、浙江、湖南、山东、江苏、广东、四川、西藏。同时对我国农村水贫困空间格局机理进行研究,并就此提出治理农村水贫困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力图为我国最终实现"三农"问题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及政策性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基于MODIS/EVI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植被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瑛  李小雁  李广泳 《中国沙漠》2014,34(6):1671-1677
内蒙古高原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地带.为了解该区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动态变化,根据2000—2012年MODIS/EVI影像,使用趋势分析和标准差分析方法,研究了近13年内蒙古高原西部植被生长状况及其空间格局动态变化.同时,根据《1:100万植被类型图》把研究区分为荒漠区、草原区、草甸区和灌丛区,以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下的EVI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内蒙古高原西部植被覆盖退化面积大于改善面积;植被退化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北部边缘,包含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等市及大通河、疏勒河、黑河等河谷地带;植被增加区域分布在河西地区、河套地区和阿巴嘎旗附近;研究区植被稳定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波动较高的区域位于阴山南部、祁连山南北和阿巴嘎旗,与植被覆盖退化或者增加的区域基本吻合;仅荒漠区植被覆盖水平上升,草甸、草原区植被覆盖退化严重.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剥夺理论,利用重心计算及空间耦合分析模型,研究了1990~2013年河南省县域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粮食生产重心动态迁移及其空间耦合,并探讨其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3 a来河南省经济、人口及粮食生产重心均在省域几何重心北部变动,空间错位格局日趋显著,变动一致性波动剧烈;2000年前人口重心与粮食重心耦合度较高,2000年后粮食重心与经济重心明显呈东南-西北路径背向偏离,粮食生产对经济重心迁移的影响持续下降,而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耦合度逐步提升;传统农区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水平,粮食主产县区的“粮食与民生倒挂”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农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环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乔家君  吴娜琳  李德洗 《地理研究》2012,31(9):1598-1610
采用因子分析法、重心分析法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利用SPSS、ArcGIS和GeoDa,探究了河南省县级尺度农田利用集约度及其空间分布、空间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河南省农田利用集约度较高的县级单元多分布于河南省东北部;近邻城市的农田利用集约度亦较高;农田利用集约度相近的县级单元呈空间集聚态势,尤其是以较低农田利用集约度的县级单元更为明显;农田利用集约度重心点位于河南省几何中心点的东北方向,且随着时间推移仍不断向东北方向移动。农田利用集约度是农业生产者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社会人文等环境的约束下,结合劳动力、耕地等自身资源条件,经分析判断后对农田利用效果的评价。探究农田利用集约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可了解不同区位条件下的农户生产决策特征及其变化,为农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