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在地理教学中,给学生适当加入一些乡土地理知识,使学生通过身边熟识的地理现象与课本知识密切联系,并加以比较,既可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研究能力,也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加深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2.
一、在日常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对青年教师来说,搞教育科研不一定刚开始就写学术论、地理教学专。我认为首先应注重日常教学各环节的落实,在教学中形成学科模块、章节、专题等知识体系,并熟练运用教学的一般规律,尽快进入教学相长的和谐境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开展研究性教学。  相似文献   

3.
在学生作业和考试过程中.经常发现知识错误。为纠正错误,强化教学教果.我采取了要求学生建立知识错误题库的办法,实践证明有效。为清晰可见.重点突出.题库的编排可采用列表的形式.内容包括出现错误的知识点、错误原因、订正以及依据四十方面,现略举几例。  相似文献   

4.
在学科教学中,普遍有这种观点:“史地不分家”。在地理教学中适当渗透历史知识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中学地理课的教学实效。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联系历史知识来辅助地理教学的。  相似文献   

5.
综合测试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想单纯依靠一个可几个知识点,一种或几种能力,无法正确理解和完整地解答问题,因而地理教学既不能是地理数据和知识点的简单堆积,也不能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当对学生进行地理能力和地理科学观念的培养,基于此地理教学必须在学生掌握知识网络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得到材料分析、比较判断、逻辑推理、归纳综合等能力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地理教学中,巧妙地借助双手,用手势表示所学知识的含义,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7.
2000年吉、苏、浙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表现出了极强的能力立意,因此我们必须夯实基本知识的教学。本文在反复推敲2000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的基础上,将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分为有效知识、延伸知识、方法型知识和信息型知识四种类型,从四个方面来解读能适应高考改革要求的基本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8.
双语教学正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已经实施或准备实施双语教学。积极探索学科双语教学,使学生学会英语语言知识以外的学科专业英语知识显得尤为重要。相对一般的学科教学而言,学科双语教学通常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学习学科知识,二是将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因此,目前在中学实验的地理双语教学,其课堂教学目标一般应包括地理学科目标和语言目标。  相似文献   

9.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可活化课堂气氛。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的载俸,教学语言既要正确、准确、条理、简洁,又要生动形象、富有激情、适时融入幽默、留有适度空白,如此会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活跃气氛、加深记忆,留下思考余地.启发学生联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知识学习的认知过程和知识维度把教学目标进行适当划分,再根据教学目标进行了教学评价设计。本文提出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对动词的行为程度进行考量,使得每条教学目标都有学科素养和具体的评价量表与之对应,以使目标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更加具体可操作,也使目标评价从主观感悟转变为更加客观的定量评价,从而使教学从目标设计到教学评价具有一致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地理教师应随机应变,选择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有针对性的教法,运用各种电教手段,并辅以小黑板、地理挂图等直观教具,组织、启发、帮助学生置身于地理学习情景,参与“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过程”的思维之中,并善于运用变式教学,“多换几个角度”思考分析,注重知识的挖掘与拓展,善于发散,引发思维,开阔思路。  相似文献   

12.
潘建 《地理教学》2006,(7):41-42
教学贵在多思考,知识之间其实有其潜在的联系、规律,如果在具体的教学中能发现这一点,并且及时的总结,那么不但可以快速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能融会贯通。笔者在给高一学生上“大气”这一单元的复习课时,通过分析热力环流进行推广,结果学生总结了很多的经验、技巧,使大气的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3.
所谓歌诀教学就是教师把所要教授的知识在充分理解,并作深刻剖析的基础上,加以高度的概括、总结,形成合辙压韵的诗化知识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4.
季涛  李成素 《地理教学》2006,(12):15-17
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也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来看,可把地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程序性知识(怎么办)和策略性知识(为什么)三类。陈述性知识通过听讲和阅读就可以为学生掌握或记忆,不适合也不需要学生去探究或发现。而后两类知识单靠老师的讲解很难为学生掌握,只能通过学生的探究或实践才能逐渐被体验和和内化,更适合问题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中,教师们最感困惑的是,课堂上学生似乎都懂了,可做作业时却又不会;更有甚者,做作业时都对了,可一上考场却又败北下来。为什么?如果把学习分为"知识储存"与"知识提取"两个阶段,相信教师们就不再困惑了。学生上课听懂了,表明他把你讲的知识储存进去了,可是做作业、考试并不是检测他储存进多少知识,而是测评他能够提取出多少知识。一、从"知识储存"向"知识提取"转变  相似文献   

16.
学生已有知识组成中,一部分是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对生活中地理事象的认知或体验,地理教学应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的这部分知识,适时地把它引入课堂,“借他山之石,以攻吾玉,”从而起到降低教学难度,激活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杨玉东 《地理教学》1997,(4):38-38,21
“快节奏”就是培养学生快看、快说、快做、快思的习惯,以便提高教学速度,扩大知识容量,加大难度,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在教学中,组织教学和复习提问宜快,讲授课中的背景知识宜快,只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宜快,复习巩固阶段宜快……。施行快节奏的条件如下。  相似文献   

18.
“情景教学”是指通过创设含有真实(或仿真)事件或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或合作地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在快乐的环境中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历史与社会》特点,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杨剑武 《地理教学》2012,(10):27-28
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效积存和广纳知识,并使所掌握的知识灵活运用?图式理念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有独到之处。图式是指围绕着某一主题而组织起来的知识框架的贮存方式。实际上图式理念是一种关于知识认知的模式,也就是将知识单元科学加工成图式,以图式中每一元素为停靠点展开知识网络,引发学生向多元化思考,发散地探索、内化所涉及到的各个问题。图式理念具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只有存在问题,知识才有意义,学生才有求知的欲望;而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被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接受,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学的任务并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