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氛”理论及配阴离子理论出发,以降低目标离子运移过程的阻力为目的,提出多电极组合电提取离子法。电提取离子法和直接激电相结合,可同时测量目标离子提取量(△C,指示电极上目标离子含量),极化率(ηs),视电阻(ρs),自然电位(△V)。测量这些参数,能提高对异常属性的判断力,缩短电提取离子法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地电化学提取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金铭  卢军 《地学前缘》1998,5(2):208-216
根据离子溶液电化学的基本性质和稳定电流场的基本理论,通过理论计算和物理模拟实验,指出: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由所在地点迁移至接收电极所需时间与多种因素有关,当外界条件一定时,加大供电电流强度可减少接收时间;离子淌度值很小,由实测时量曲线计算出的ui值,一般不超过几个cm2·h-1·V-1单位,因此欲提取深部离子,即使在最有利条件下也是非常困难的;由不同供电电流强度测出的时量曲线,计算得到的淌度值是相等的,因此改变供电电流强度并不能改变离子淌度值,但当围岩介质的颗粒度较大时,可使离子淌度值变大;离子的迁移质量与供电电量Q=I·t成正比,因此在供电电流强度不变的条件下,采用间断供电方式可取得与连续供电相同的结果;通过浅部已存在的离子晕,用电提取法可以发现深部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3.
电提取离子法在提取离子时是一个动态过程,提取量不但与提取时间有关,而且与指示电极的位置有关。检查工作量应布置在有电提取离子法异常的地段上,把质量检查和异常检查合并。第一、二次提取的异常明显存在,相对误差在20%以内,是矿致异常;第二次撮以量大于第一次几倍或更多,显示有隐伏金矿体存在;第二次提取量比第一次稍大,相对误差大于60%,提取量的数值小于或稍高于背景值,是背景区。2次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δ≤45%为合格,一个级。对四级质量的成果应扩大到20%的检查量,若质量仍达不到要求,应在检查量所代表的范围内返工。  相似文献   

4.
地电提取异常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以Au为例提出了地电提取异常的形成模式。地下深处的隐伏矿体发生电化学溶解,在多种地质营力作用下,使呈阳离子和阴离子态的金属离子迁移至近地表松散层中,在表生介质中吸附而富集。利用人工电场将土壤中呈活动态的金属离子提取沉积在电极上,这部分离子晕称为地电提取离子异常。地电提取离子晕是活动态的,与下伏矿体有着动态联系,离子晕的成分与隐伏矿体的物质组分相一致,与隐伏矿床在地表的垂直投影相吻合,对寻找深部的隐伏矿床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电提取法时量曲线测量中几个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铭  卢军 《物探与化探》1993,17(5):368-373
本文针对电提取法时量曲线测量中存在的一些方法技术问题,通过理论与实验研究给出了补液取样和不补液取样的时量曲线浓度校正公式及校正方法;明确了电提取离子含量与供电电量Q=I·t有关,即由供电电流强度(I)和供电时间(t)的乘积来决定;证实了采用间断供电方式时,只要累积电量与连续供电相等,则其提取结果和时量曲线变化特征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湖泊沉积物中三种磷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体沉积物中磷的分级提取没有统一的方法,大多数的提取方法只对沉积物中无机磷(IP)进行了研究,有机磷(OP)是作为一个整体被研究,OP的形态尚不清楚。文章探讨了SMT法、Ivanoff法和Golterman法三种方法对湖泊沉积物中磷形态提取的特征,分析了各方法应用于IP和OP形态提取的联系和差别。结果表明SMT法提取的钙磷(Ca-P)是Golterman法提取Ca-P的16倍,Golerman法提取的铁铝结合态磷(Fe/Al-P)是SMT法提取的近3倍。从OP提取结果来看,Goterlman法>Ivanoff法>SMT法,Golterman法和Ivanoff法提取的酸可提取有机磷相差较大,其他形态OP含量则相当。研究结果对于沉积物磷形态分析提取方法的合理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广西昭平古袍金矿区已知矿体上方进行的低电压偶极地电提取装置地电提取试验研究,显示阴极提取和阳极提取在已知矿体上方都获取到了清晰的地电提取异常。在矿头位置,阳极提取量比阴极提取量要大,而在矿体隐伏端,阴极的异常特别明显。阳极与阴极提取量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将阴离子与阳离子累加能更加清晰地指示出矿体的位置。说明地电提取测量法在广西大瑶山古袍金矿区寻找隐伏金矿是可行的,并且用偶极地电提取装置寻找隐伏金矿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广东凡口铅锌矿区灰岩风化残积土壤指示元素富集粒度和存在形式的研究,证实了指示元素在粗、细两端元粒级富集的倾向。但小于200目的细粒级富集稳定性更好。建议将野外直接过200目筛网的土样送交分析。证实了铁锰氧化物是指示元素的主要载体相。锰氧化物比铁氧化物更富集成矿元素。采用土壤重砂的电磁性部分作为样品介质或采用部分提取的方法,均可提高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衬度和分析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电提取过程依赖直流电场的作用,直流电场持续作用导致土壤介质pH值的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又将对电提取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是电提取方法应该面对的课题。本文通过实际试验数据,揭示和反映了电提取过程中元素提取器周围土壤pH值变化的强度和范围,为上述问题研究提供了初步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0.
振荡提取和超声提取用于土壤样品中元素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振荡提取和超声提取两种提取方式对土壤样品中Cu、Pb、Zn、Co、Ni、Cr、Cd、Mn、As、Sb、Hg、Se等12种元素形态分析进行了实验,对超声提取时间进行了详细研究,比较了振荡提取和超声提取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在元素离子交换态(包含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提取中,采用超声提取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提取时间,总提取时间仅为3.2 h,工作效率比振荡提取提高5倍。超声提取的精密度优于振荡提取,方法精密度为3.1%~34.8%(n=12),准确度(各态量之和与全量相对误差)为0.34%~11.85%,准确度、精密度均能满足《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DD 2005-03)》。超声提取条件更易掌握和控制,方法简单快速,适合于批量样品分析,已用于分析数万件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该方法已列入DD2005-03中,为指定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土壤样品形态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仪器线路的工作原理 1.输入阻抗对测量的影响 测量水溶液的pH、Eh值实际是测量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组成的化学电池电势,指示电极为玻璃电极时其内阻20℃时约1.5×10~8Ω,锑及铂金电极为金属电极,其内阻可忽略,但有在参比电极的内阻,一般为10~4Ω。所以电极构成的化学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制特殊电极,地电提取法在铅锌矿区作试验研究,已知和未知矿均取得较好效果.从氧化溶解和电化学角度出发,初步探讨了铅、锌地电异常的形成机理,并归纳出三种异常类型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3.
王翰 《地质与勘探》2018,54(5):968-978
覆盖区的隐伏矿为今后重要的勘查目标,常用的勘查方法有气体提取测量法和化学分散提取法。这些方法,野外工作量大;室内提取过程复杂,操作复杂、不环保,宜受外界影响大;测量结果重现性较差;为此,建立了土壤纳米简便提取和测量的新方法--超声波纳米提取测量法,利用超声波空化原理,快速提取土壤中的纳米物质,并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上方开展了超声波纳米提取测量法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的试验工作。结果表明,超声波纳米提取测量法获得的地球化学异常明显,对下伏矿体的指示效果较为明确,其中主要成矿元素Cu、Pb、Zn、Ni、Ag在矿体上方均有明显的异常,且异常衬度与矿体的深度对应关系好。矿体深度浅,异常衬度大,矿体深度深,异常衬度小。超声波纳米提取法可作为该景观区寻找隐伏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湖南大根垄钨多金属矿为试验研究区,以20 m点距在已知矿体上方取土壤样,并按照24 h提取时间、1 000 mL HNO3提取液、50 cm电极间距等工作条件进行了地电提取试验。结果表明,地电提取前后土壤中的元素含量变化不大,被提取到的金属元素应属土壤金属总量的一部分。次生晕与地电提取的异常形态对比发现:Co、Ni较清晰,W次之,Cr无异常;元素的异常特征主要取决于土壤中该元素的活性形式所占比例。综合分析认为地电提取异常与矿体的相对位置有关:矿体的下坡位置以及控矿断裂附近容易形成异常,距离原生矿体太近则会对异常有明显干扰。在本矿区,矿体风化程度越高对Co、Ni的地电提取异常越有利;其异常宽度一般比次生晕窄。  相似文献   

15.
电提取法基础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金铭  卢军 《物探与化探》1992,16(4):275-285
本文从电解质溶液的基本电化学性质出发,根据传导类电法的电场分布理论,以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为例,对点源电流场中离子迁移一定距离所需时间和电极(液态、固态元素接收器)提取的物质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量曲线的模拟实验结果给出了离子淌度、迁移距离和迁移浓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DY-1型电压调控仪的设计思想和仪器的电路结构、特点及功能,文中着重讨论了调压方法和保护电路的功能。该仪器在电化学提取时既可做到8路等电压提取,也可以使各路等电流提取,是科研和野外生产中所需要的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地电化学提取法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长林  李惠玲 《福建地质》2003,22(4):187-194
通过系统地研究几种矿物及土壤中的铜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溶出机理及迁移规律,得出地电化学提取法中的一般规律。在激发电场作用下,土壤中矿物的成矿元素可被加速溶出,并发生难溶形态→溶解度稍大的形态→可溶形态转化。同时离子的扩散系数最大比未加电场时增大约500倍.离子的迁移速度也增大了约50倍,流量也有明显提高。地电提取法提取的元素异常主要来源于电极周围附近的土壤(及所含的矿物)中。该异常是深部矿物所形成的离子晕的结果.并且与土壤中矿物元素的化学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18.
根据研究区成矿类型及成矿地质条件,开展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多元地学数据处理及找矿信息提取,分析了各方法的应用效果。通过物探方法试验认为,重力可以推断出深大断裂,指示成矿流体的运移通道;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测量能较好地反映埋藏较浅的成矿构造埋深及延伸情况;宽频大地电磁测深测量能较好地反映埋藏较深成矿构造的埋深及延伸情况。通过化探方法试验认为,构造地球化学相对于土壤地球化学更能直接提取与成矿相关的找矿信息,能较好的提取弱异常信息,直接指导找矿靶位;地电、地气地球化学方法能提取与成矿有关的指示信息,对强覆盖区寻找隐伏矿体有一定指示作用。通过遥感蚀变异常提取,可以较好地指示矿化蚀变情况及分布范围。根据研究区的成矿条件及覆盖情况,采用了多方法相结合,提取了多元找矿信息,为区内找矿科学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将多元校正分析法应用于配位滴定中,以EDTA为滴定剂,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依据电位滴定原理,对混合三组分:Cu ̄(2+)、Cd ̄(2+)、Zn ̄(2+)、及Cu ̄(2+)、CO ̄(2+)、Ni ̄(2+)进行测定,各金属离子之间的△logK在0.04~2.34之间,计算误差一般小于土10%。  相似文献   

20.
土壤重金属元素可提取态是衡量其生物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但其含量随着土壤酸碱性等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在提取土壤重金属元素可提取态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提取剂与提取方法的选择。中国有关土壤重金属元素可提取态的标准分析方法或技术规范涉及的提取剂多达7种(pH=5.8盐酸溶液、0.1mol/L盐酸溶液、0.43±0.02mol/L硝酸溶液、0.11mol/L乙酸溶液、1mol/L硝酸铵溶液、0.005mol/L DTPA浸提剂、0.01mol/L氯化钙溶液),不同学者对不同提取剂有不同的研究结论,对于通用提取剂的系统研究未见报道。本文选择代表性农耕土壤样品,采用以上7种提取剂提取其中8种重金属元素(镉镍铜锌铬铅砷汞),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镉铬铜铅锌镍含量,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砷和汞含量,对比了7种提取剂对各重金属元素的提取率,并研究了土壤酸碱性质对重金属元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稀酸溶液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提取率较高,且与土壤的酸碱性无关;(2) 1mol/L硝酸铵溶液虽然对镉的提取能力表征了镉在酸性土壤中的活性远大于碱性土壤的特点,但其对碱性土壤中铅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