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杰  侯飞  曹广航 《测绘通报》2022,(1):155-158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车载移动测量、倾斜摄影等多源数据成果的高精道路地图互补采集方法,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以国内第一条基于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高速公路测试路段——淄博智能网联测试基地为例,开展了激光点云、全景照片、倾斜影像等多源数据获取及高精道路地图要素采集。然后以道路三维矢量要素自动提取为基础,辅以人工采编,并在数据差分解算中测试了我国北斗数据。实例表明,本文方法切实可行、精度可靠,有效改善了高精道路地图采集模式,降低了劳动强度,保障了人身安全,提高了作业效率,对于高精道路地图制作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的存量要素构建地理实体的流程和方法存在较多的人工编辑工作量的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城市存量道路要素自动构建地理实体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道路连通度和道路名称确定道路实体完整中心线,其次利用道路面片段和完整中心线的道路名称、道路类型、最大距离、相交长度、Hausdorff距离小于50 m的部分占比等指标综合匹配生成道路面片集,最后根据空间关系完成道路实体的概略图形、实体标识码、图元和属性自动组装。基于上海存量道路数据自动构建道路实体的实验表明:该方法构建效率高,准确率达到94.6%,召回率达到95.0%,可以有效地缩短构建周期和节约成本,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各省市道路实体构建,也可应用于河流类地理实体构建。  相似文献   

3.
基于线要素的图幅自动接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基于线要素的图幅自动接边的基本算法 ,主要分 3步完成 :待拼接数据链的提取 ,属性匹配和图形拼接 ,给出了具体的实现过程 ,并应用某区的地貌数据进行了实际检验。同时还进一步探讨了交通信息管理中图幅之间道路要素的拓扑连接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中介绍了基于线要素的图幅自动接边的基本算法,主要分3步完成:待拼接数据链的提取,属性匹配和图形拼接,给出了具体的实现过程,并应用某区的地貌数据进行了实际检验.同时还进一步探讨了交通信息管理中图幅之间道路要素的拓扑连接问题.  相似文献   

5.
跨图幅要素物理无缝拼接关键技术研究及软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劳动实现跨图幅要素物理无缝拼接的自动化为目标。通过分析图幅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将图幅编号与要素的相关属性结合,在此基础上,实现跨图幅要素的自动搜索,最终做到将跨图幅的要素自动拼接在一起。开发的软件,实现了跨图幅要素拼接的自动化目标,并用于生产。实践表明,该技术的研究和软件的实现能够成倍地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数据质量,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ArcPad的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ArcPAD Studio开发环境和VBScript开发工具以及VC++和ArcEngine 9.3,开发了适合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外业调绘软件,解决了内外业作业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实现了两者一体化。通过Configuration和Layer两种开发方式,参考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相关规范,实现了地理要素覆盖数据及地理要素的采集、编辑,实现了样点照片及其相关属性的采集。本文还就数据预处理及采集后的数据后处理进行了阐述,使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外业调绘工作更加完整化、流程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ArcPAD Studio开发环境和VBScript开发工具以及VC++和ArcEngine 9.3,开发了适合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外业调绘软件,解决了内外业作业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实现了两者一体化。通过Configuration和Layer两种开发方式,参考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相关规范,实现了地理要素覆盖数据及地理要素的采集、编辑,实现了样点照片及其相关属性的采集。本文还就数据预处理及采集后的数据后处理进行了阐述,使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外业调绘工作更加完整化、流程化。  相似文献   

8.
综合考虑道路提取解译过程中的准确性、运算能力及对贵阳市域环境的适应性,本文对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几个环节进行了分解,通过多轮对比试验与分析,建立了适用于贵阳市道路要素遥感影像自动提取的模型,并对批量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处理,完成部分道路属性的填充,较大程度地实现了道路实体的自动化智能高效提取。过程中涉及的现实问题与技术路线,可对市县级卫星遥感应用技术部门开展的自然资源类业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行政界线属性精度自动检查的必要性,分析了属性精度的质量元素、质量特点和常见错误,探讨了属性精度自动检查的程序实现方法,并介绍该方法在广东省行政界线采集与建库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可显著提高检查效率,确保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利用SPOT5HRS立体影像条带采集地貌要素(等高线、高程点、陡坎、陡崖、山区水系等),以标准分幅的DOM成果数据为底图,参照外业调绘资料采集其它地物要素,并对地物和地貌要素进行整合(主要是等高线与地物的协调处理),经编辑和赋属性,得到DLG成果数据。  相似文献   

11.
地图数据缩编更新中的道路自动选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道路选取的研究现状,分析在道路的缩编更新过程中,道路要素选取需要考虑的要素指标。介绍一种道路选取方法,综合考虑道路的等级、长度、网眼面积、区域道路密度、是否是悬挂链等几何、语义和拓扑信息,模拟人类在缩编更新时的思维过程,实现道路的自动选取,并进行试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以海南1∶50 000 DLG道路数据与地理国情要素道路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ArcGIS二次开发平台、Python语言编写脚本,快速实现了二者之间的自动转换,并将此脚本运用到不同要素层,提高了数据整合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以自动缩编为主、人工协调综合为辅的道路数据更新模式,引入并发展了线要素的自动匹配方法,实现了增量数据的自动提取和筛选、缩编,并从技术路线上详细阐述了增量更新的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地理国情要素中水系中心线的采集效率,在地表覆盖水系要素采集的基础上,采用二值化、图像形态学、图形细化等算法,基于GDAL和ArcGIS Engine技术,实现了水系中心线的自动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方法在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车道线是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的组成部分,利用车载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提取车道线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本文探讨了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车道线的方法。首先依据直方图原则选取合适的阈值进行二值化分割,其次利用道路中线形成的缓冲区去除道路范围外的要素,然后利用形态学算子去除噪声,最后利用方向和面积因子提取不同的车道线。该方法可以降低数据采集的成本,提高采集效率。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兼顾属性信息的伪节点检查及自动消除方法,并在FME中编程实现。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提高生产效率,也可用于线状要素的自动接边。  相似文献   

17.
GIS-T路网数据模型是实现ITS应用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道路要素作为表达、存储和组织路网数据的基本单位,考虑不同尺度下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道路要素的多尺度路网数据模型,同时建立了道路拓扑关系与车道拓扑关系。本模型在不同尺度下分为3个层次,不同层次的要素之间建立了实体对应关系。该模型在交通标志标线布设方案自动生成系统上的实验表明,其建模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Arcpy支持下的线要素几何自动接边与属性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雄  李宇  陈刚 《测绘通报》2016,(8):114-117
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或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线状矢量数据的采集通常采用分人员分区域方法进行采集,这导致后期数据接边工作繁琐且容易出错。为提高线状数据接边效率和质量,本文基于Arcpy编写了几何自动接边和属性检查Python脚本工具,实现了线状矢量数据自动匹配功能并能提示对应不一致属性,提高了接边效率和成果质量,减轻了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应用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按照现有的模式,数字地形图生产大多以图幅为单位,采用AUTOCAD等数据格式进行存储。而GIS入库要求数字地形图数据以行政区域等区块为单位存储。两种不同的存储方式使数字地图数据在入库后,要对居民地、道路、水系和管线等地形要素做接边处理。针对海量数字地形图数据入库后的接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幅边界缓冲区分析,兼顾要素属性匹配约束,实现多图幅数据自动接边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智能、判断准确,极大提高了接边效率以及准确率,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孙澜 《北京测绘》2017,(4):140-143
随着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完成,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利用与地形图数据相结合,消除传统测绘人员重图形,而不重属性数据的采集。本文介绍了基于地理国情普查道路数据,修改现有地形图的道路分类,完善现有地形图道路分类不准确、属性信息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