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基于农户视角的盐池县退牧还草政策可持续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路慧玲  周立华  陈勇  黄珊  马兵  魏轩 《中国沙漠》2015,35(4):1065-1071
退牧还草政策的可持续性是关系到政策目标的实现与巩固、关系到区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及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基于农户视角,从农户对政策的满意度、支持度以及对当前政策有效性和稳定性的感知等方面出发,建立盐池县退牧还草政策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分析法对盐池县退牧还草政策的可持续性进行定量评价,并对可持续性的阻碍因素进行诊断。结果显示:(1)当前盐池县退牧还草政策处于弱可持续性阶段,其中农户对政策的满意度、支持度以及政策有效性为中等水平,政策稳定性则较差;(2)盐池县退牧还草政策可持续性的主要障碍因子为政策实施后农户收入水平的变化、农户偷牧行为、农户对环境重要性的认知及其对退牧还草政策的接受态度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盐池县退牧还草政策可持续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定量评价"退牧还草"生态政策对北方农牧交错区农户收入的影响,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处理样本内生性问题,对宁夏盐池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剥离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下,"退牧还草"生态政策的实施对农户养殖业收入有提升作用,这种政策实施收益是通过农户生产方式转变的选择来实现的,但政策实施对种植业和非农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通过匹配分析发现,近几年农户总收入的增加并不能仅归因于生态政策的实施,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粮食价格变化、思想观念转变和通货膨胀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侯彩霞  周立华  文岩  陈勇 《中国沙漠》2018,38(4):872-880
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2002年起国家全面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在草原破坏严重的地区实施禁牧政策。政策实施后,草地生态明显恢复。作为草原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和禁牧政策的最直接承受者,农户对政策的适应性直接影响政策的顺利进行以及生态环境恢复的可持续性。基于宁夏盐池县入户调查资料,研究了不同类型农户对禁牧政策的生态环境效应感知以及对禁牧政策适应能力感知,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对禁牧政策的应对策略,探讨了影响农户适应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盐池县社会-生态系统尚处于不理想的系统稳态,生态系统恢复明显,但社会系统的适应性较低。农户普遍认为禁牧政策实施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改善,但对禁牧政策满意度感知处于中等水平,对禁牧政策适应能力的感知处于较低水平。由于生计方式和收入水平的差异,不同类型农户对禁牧政策的适应性感知差异较大。(2)不同类型农户采取不同适应策略应对禁牧政策实施造成的影响。纯农户适应策略以收缩型为主,兼业户和非农户以调节型为主,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农户以收缩型为主,高收入农户以调节型为主。(3)农户对禁牧政策的适应成本、自我效能和农户拥有的人力资本、金融资本是影响农户适应性策略类型选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宁夏盐池县相对资源承载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了盐池县8个乡镇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及差异特征,并对承载力匹配特征进行空间表达。结果表明:盐池县辖各乡镇相对于盐池县的综合人口承载力表现出严重超载、超载和富余3种不同的状态;相对自然资源经济承载力时空变化稳定,自然资源的经济潜力不断增大;相对草地资源牲畜承载力随时间推移不断递增且空间差异明显;依据3种承载力状态组合划分了不同的承载力匹配类型,并提出不同类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本研究可为盐池县禁牧10年后各乡镇发展提供建议,并为“退牧还草”政策的继续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因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科学问题。以典型北方农牧交错区——宁夏盐池县为例,借鉴"可持续性晴雨表"理论和方法,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盐池县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定量评价,并对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90-2015年盐池县区域发展成就显著,人类福利指数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但生态系统福利指数稳定增长则始于2005年禁牧等生态政策的生态效益显现以后。(2)改善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人类福利,经济发展可以直接改善人类福利,经济发展的成果也可以通过生态政策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投入从而改善生态系统福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盐池县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玛曲退牧还草工程生态效果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郭铌  韩天虎  王静  韩涛  孙斌 《中国沙漠》2010,30(1):154-160
 为了了解退牧还草工程对玛曲草地生态恢复的效果,利用MODIS卫星遥感资料、地面草地调查资料、退牧还草工程围栏资料和乡行政边界,分别从地面草地监测、不同退牧还草措施的遥感监测对比、玛曲各乡退牧还草效果的遥感监测以及玛曲植被空间变化等方面,对退牧还草工程对玛曲草地恢复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退牧还草后的2005年和2006年,工程区内植被盖度较工程区外提高6.8%和5.6%,高度提高69.2%和61.5%,生物量提高30.2%和30.6%。②2005和2006年禁牧区的平均NDVI分别较退牧前提高了3.4%和2.6%,休牧区提高了3.0%和0.9%。③植被的空间分布显示,退牧后2005年和2006年大多数退牧还草围栏内植被指数较2004年高,围栏内NDVI较2004年增加5%~50%,以2005年增加最为显著。④退牧还草工程对玛曲草地生态环境恢复效果均是明显的,其中禁牧的效果较退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范围内生态退化问题形势日益严峻,同时也受到极大关注。从上世纪早期以来,美国、欧洲以及国内就开始采用生态技术开展生态系统的治理与修复,以减缓或解决已有生态退化问题。直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对现有生态技术的系统汇总和科学评价,也没有一个针对不同区域生态退化问题生态技术集成平台,阻碍了生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本研究试图开发一个生态技术评价平台与集成系统来综合多源异构生态技术数据.该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是信息集成。本研究将以元数据仓储为核心,建立元数据引擎,实现对元数据和异构数据源的访问与集成,通过构建基于元数据的信息集成模式,解决信息在系统、语法、结构和语义四个层次的异构问题。本研究基于元数据和元模型集成模式,设计了生态技术评价平台与集成系统框架,集成生态技术库、生态评价模型库、生态评价参数库以及生态退化和生态技术的空间数据库,利用GIS技术开发生态技术评价平台与集成系统,实现全球与典型区生态退化查询与显示、生态技术查询与显示、生态技术评价、生态技术筛选等功能,实现全球和中国生态退化、生态技术评价和生态技术筛选的可视化,为政府决策和相关部门了解生态退化状况和生态技术实施效果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以农牧交错带宁夏盐池县草地为研究对象,综合集成草地植被与土壤调查、草地信息提取、遥感反演、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基于本地化的InVEST模型,选取碳储存、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3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对禁牧前后(2000年,2015年)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进行精准评估,在此基础上,采用市场价值法对其价值化,测算禁牧前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量,以此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并借助冷热点、三维趋势分析对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不同尺度的空间识别。结果显示:① 禁牧以来,盐池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显著增强,其中碳储量增加45.66×104 t、强度增加0.42 t/hm2,水源涵养量增加9 351×104 t、强度增加211.14 t/hm2,土壤保持量增加2 091×104 t,强度增加44.93 t/hm2;② 草地生态补偿标准县域为309.21元/hm2、乡镇尺度介于7.25~1 146.36元/hm2、村级介于3.04~2 074.56元/hm2,村级尺度更能体现草地的生态贡献;③ 补偿标准的三维趋势呈现由西向东提高、南北向呈“U”型分异的特征,补偿热点区集中于盐池县东南部和东北部。  相似文献   

9.
李祥妹 《山地学报》2002,20(6):701-705
畜牧业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是进行草地系统保护与管理、防治草地退化的前提,是畜牧业系统优化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为此,以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立评价指标,建立多因子评价模式,采用三角分析法对区域内畜牧业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评价。为区域畜牧业未来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百年来,中国乃至全球生态退化日趋严峻。根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报告,全球约60%的生态系统处于退化与不可持续状态。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55%,荒漠化、水土流失、石漠化等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2%左右。生态技术在遏制生态退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以及石漠化治理技术,提炼目前生态技术及其应用存在的核心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分析表明,近百年来国内外在典型脆弱生态区退化生态系统治理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积累了数量众多的生态技术;生态技术的演化表现出从单一目标向兼顾生态、经济、民生等多目标复合模式演进的特点;在生态技术演变的同时,生态治理及生态系统管理政策和措施也发生了巨大变革。生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生态技术缺乏地域针对性;缺乏用于评价生态技术的指标体系以及技术优选与配置方法模型。针对生态技术数量庞大和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本文建议首先确定包含四个层次的总体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制定四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阶段评估方法(The Mert),基于利益相关者参与式评估、专家知识、退化生态系统监测、国家重大生态治理工程效果监测、国内外近百年生态技术分析等手段,实现对生态技术从广泛到深入、从定性/快速到定量/精细的逐级评估和优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人类活动导致浅海海域富营养化加剧、海洋生境被破坏、浅海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资源日益衰退。传统的浅海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模式仅限于单一生物修复技术,本研究以浅海湿地生态修复原理为基础,综述前人研究,提出了关于浅海富营养化修复和生物资源恢复的关键设施和技术,以期为中国退化浅海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业和种植业在西藏高原不同地区长期处于分离发展状态,这种分离的格局导致了土地利用强度加剧和草场与农田生态系统的退化。农牧结合可通过行业间生态位互补提高粮食和饲料生产力,并有效提升复合生态系统的弹性,因此,通过协调畜牧业和饲料作物生产,走向区域协同成为农牧业发展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解决途径。通过区域耦合,协调专业化畜牧业和集约化农业,是解决放牧系统牧草不足和畜牧业生产瓶颈的有效办法。目前,要实现农牧业发展的区域协同,还必须从局域农场向区域层面推进。为此,从2016年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青藏高原退化高寒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与技术示范"开始实施,旨在通过建立生产和生态功能相协调的草牧业技术体系,协调生态-草-牧关系,实现遏制草地退化和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双赢目标。面对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严峻威胁,迫切需要通过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相协调的方式实现区域协同。本专辑组织发表草地生态和管理的相关论文,以期促进高寒生态系统的管理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的开发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1]。相关报告显示[2],在大多数矿区,采矿后缺乏科学管理导致地质灾害频发。因此,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研究非常重要。生态恢复意味着停止生态系统的破坏,采取措施以适应当地条件和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将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预期状态,或者通过人工干预恢复生态系统,向着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良性发展[4]。本文以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惠环西坑石场修复为例,对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生态成效评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基于生态系统结构--服务动态过程趋势分析,针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预期目标,构建了由生态系统结构,质量,服务及其变化因素构成的生态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发展野外观测,遥感监测和生态过程定量模拟一体化的监测评估技术体系,评估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的生态成效.结果表明:工程实施8年以来,三江源区宏观生态状况趋好但尚未达到1970s比较好的生态状况,草地持续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难以达到预期"草地植被盖度提高平均20%~40%"的目标,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有所恢复,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和流域水供给能力提高,区域水源涵养量达到了增加13.20亿m3目标;重点工程区内生态恢复程度好于非工程区,除了气候影响以外,工程的实施对促进植被恢复具有明显而积极的作用;然而,草地退化局面没有获得根本性扭转,工程实施尚未遏制土壤水蚀增加趋势,一期工程局部性和初步性特点突显出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15.
为定量评价禁牧政策对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地沙漠化逆转过程的影响程度,以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区域,选取对沙漠化正逆发展过程影响较大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指标,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模型,模拟研究了目前盐池县所实施的禁牧政策对草地沙漠化逆转过程的影响程度,并进行定量化初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当禁牧程度达到完全禁牧的30%,沙漠化开始出现逆转,而达到完全禁牧的40%,沙漠化的逆转趋势基本趋于稳定。本研究结论可为盐池县及类似地区禁牧政策的合理实施与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性可通过区域生态足迹水平进行衡量。采用净初级生产力构建了内蒙古各盟(市)草地资源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以每5 a为一期,测算了内蒙古草地1990—2020年的生态足迹,并结合人口分布数据刻画了生态足迹的空间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应用土地可持续模型评价了内蒙古草地资源的可持续性。结果表明:(1) 内蒙古各盟(市)草地的产量因子差异较大,整体呈东高西低的特点。(2) 生态承载力在空间上也呈东高西低特点,30 a人均生态承载力整体呈小幅度下降趋势。(3) 人均生态足迹逐期上升,2000—2005年由生态盈余转变为生态赤字。生态足迹较高的区域集中在通辽市、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南部和鄂尔多斯市东部地区。(4) 内蒙古草地资源可持续性逐期下降,由1990年的中度可持续性退化为2020年的弱不可持续性。可持续性退化严重的区域集中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乌海市。研究结果旨在为内蒙古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生态退化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十分严峻,尤以中国典型脆弱生态区为甚。在2016年开始实施的"十三五"规划中,中国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议题。然而,长期以来,生态治理研究工作缺乏实施效果评价、忽视生态技术应用、忽略生态技术地域和经济适宜性。针对这些问题,科技部在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启动了"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包括8个领域的37个项目。其中,"生态技术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及全球生态治理技术评价"(2016YFC0503700,2016-2020)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参与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和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项目总体目标为辨识生态技术,构建典型脆弱生态区退化生态系统治理的生态技术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评价生态治理技术,筛选满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生态技术;找出国外生态技术需求,推介适合发展中国家生态治理需求的生态技术模式。项目设置了6个密切相关的研究任务:生态退化分布与相应生态治理技术需求分析;生态技术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与模型开发;不同类型生态技术识别、演化过程与评价;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估;生态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技术筛选、配置与试验示范;生态技术评价平台与集成系统研发。本专辑将介绍本项目研究迄今取得的进展,包括生态技术辨识和评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概述,中国及代表性国家水土流失、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技术演化和评估案例等。希望本专辑对同类研究以及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宁夏盐池县沙边子研究基地沙漠化土地的整治和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盐池县沙边子沙漠化土地整治研究基地位于毛乌素沙地西南部半干旱农牧交错区。1985年, 我所与当地政府协作进行沙漠化土地整治的试验研究工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 以牧为主, 农林牧结合多途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发展方向, 进行综合整治规划, 采取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科学利用地下水资源, 对不同的土地类型因地制宜采取整治措施。经三年来的实施, 初步建立起高效人工生态系统, 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了改善, 发展了生产, 改善了环境, 增加了收益。  相似文献   

19.
半干旱荒漠草原带沙化草地封禁治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常海军  陈昕 《中国沙漠》2007,27(2):206-209
如何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加速水土流失的治理,是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围封禁牧是半干旱荒漠草原带生态修复的有效措施。宁夏盐池县花马池镇四墩子的治理模式为半干旱荒漠草原封禁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封禁当年的植被盖度达50%以上,禾本科牧草多度增加,地上生物量上升;而劣质毒害草多度减少,地上生物量下降。采用柠条林带作为生物围栏是沙化草地封禁治理的重要措施,既增加了草地的植被盖度,加强了防风固沙效益,又增加了草地的产草量。暖棚养殖能有效提高养羊效益,也是确保封禁治理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草地退化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生态问题之一,研究其时空特征、影响以及驱动因子对退化草地治理和草地资源持续利用均有指导意义。从草地退化评价与监测研究的技术手段、基础、监测方法分类、常见的遥感分级指标及其局限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目前草地退化遥感评价与监测工作中存在着草地退化与草地植被长势概念混淆、草地退化程度被"高估"、现有分级指标对某些特定的退化类型不敏感等问题,利用年降水量资料对植被覆盖度、地上生物量等现有分级指标进行校正,针对特定的退化类型,引入草地群落中退化指示植物的综合算术优势度、覆盖度的相对百分数等新的综合性分级指标并对其进行遥感反演是未来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