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安县是农业产粮大县,农业的丰歉取决于作物的产值和产量,因此,农作物产量是各级领导十分关心和重视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早、晚稻产量的收成如何,涉及到对农业经济产值、农民收入的评估,涉及到各级领导对下一步农业生产计划、政策制订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近几年来,气象部门制作的早、晚稻气象产量预报,因其科学依据充分、预报时效长、简便易行,结论误差小(几年来预报结论与客观产量误差率均在5%以内),越来越受到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信赖,成为县领导不可缺少的产量预报参考信息之一。通过几年来参与全县早、晚稻产量预报的综合分析、对比、评估,笔者认识到,以产量预报的定性方面而言,气象产量预报有很充分翔实的依据和说服力,往往是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的依据。因为气象部门的预报往往在收割前半月提供,实际上成了领导和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晚稻生育期内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建立全区晚稻产量的农业气象预报模式。考虑到资料来源和服务方便,采用行政分区,先分别建立八个地区的晚稻产量中、短期预报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用几种方法组成全区的晚稻产量中、短期预报模式。回代及试报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六五期间,在江苏省气象局和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经全局同志团结协作,奋发努力,苏州市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现状 1.完成了中期地方MOS试验研究任务 从1983年起,经过3年的努力,达到了中期地方MOS试验研究课题的预期目标,开始走上客观定量预报的新路子。 (1)开创了中期3—7天逐日业务预报服务项目。以日本中期数值预报模式产品为主,结合使用欧洲中心中期模式产品,北京气象中心B模式产品(72小时预报),制作中  相似文献   

4.
我们通过对紫金县30多年的气候资料和晚稻产量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影响晚稻产量的气象因子,建立了紫金县晚稻产量预报模式,现介绍如下:l晚稻生长期气候特征与产量波动特征紫金县地处粤北山区,又靠近南海,热带气旋和寒露风是影响晚稻生长的两大灾害。另外,晚稻生长前中期,热带气旋降水过程造成的淹浸,日照减少,温度偏低等,对晚稻生长也有很大影响。从1957年开始,紫金县晚稻产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1978~1979年晚稻产量大跌,年均递减率为ZI%;1982~1983年晚稻产量又大升,年均递增率为14%。从气象资料分析,晚稻产量的大幅…  相似文献   

5.
正发展农业气象服务。加强研发统计、遥感、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相结合的作物产量集成预报与服务。发展环境气象服务。建立并完善环境气象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加强霾、沙尘和空气污染气象条件,以及光化学烟雾等环境气象中期预报和气候趋势预测业务。发展交通气象服务。开展高影响天气交通气象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逐步实现以"点段线"为特征的高分辨率交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业务系统,是在IBM—PC/AT微机上实现的自动收集、加工、贮存有关农业气象信息,完成省级主要农作物产量预报制作、发布和农业气象资料输出的综合业务服务系统。该系统将科学研究、预报业务融为一体,为我省农业产量预报和情报服务的客观化、自动化和系统化初步奠定了基础。本文简要介绍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7.
易灵伟  杨爱萍  余焰文  蔡哲 《气象》2016,42(7):885-891
本文利用1981—2014年江西91个气象观测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同期的分县晚稻产量资料,结合江西地区气候特点及晚稻生理特性,构建适用于江西地区晚稻降水、温度、日照及综合适宜度模型,并根据适宜度与产量的相关关系,确定气候适宜指数,建立基于气候适宜指数的江西晚稻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回代检验及预报检验,从而实现对江西地区晚稻气候适宜度诊断及晚稻产量动态预报的目的。结果表明:模型的回代检验、产量丰歉趋势、产量动态预报检验的准确率均较高,能够满足业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产量预报经验统计模式基础上,考虑了各个阶段气象条件对作物产量形成的作用。以单季晚稻为例,运用剩余法建立了产量预报的气象生物学模式。用此模式可以分段进行单季晚稻的产量预报,逐步逼近实际产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研究的进展,介绍了当前正在探讨的一些新技术,并就今后发展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一些看法。指出①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基本以数理统计模型为主。近年来在多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气候模式与农业气象模式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上说,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研究还不很成熟。②当前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应在指标的针对性,统计模型因子的物理概念和生物物理机理、数学模型和资料处理方法以及基于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等方面加强研究。③多学科交叉、多种预报方法结合、长中短期预报相结合、动态预报和补充订正相结合、卫星遥感动态监测信息与预警模式相结合是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的有效途径。建立预警业务系统,开展预警服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早中玉米、春花生、柑桔三种作物的社会产量变化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揭示产量年际波动的原因,找出影响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建立产量农业气象预报模式,进而开展产量预报、气候评价、年景分析和产量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监测等,为农业生产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嘉兴县小麦产量预报模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气象产量预报是气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特别是为农业服务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但可以为国家计划部门制定粮食进出口计划和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对农业部门为趋利避害、合理种植以及采取有效农技措施,夺取高产稳产等等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就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外的产量预报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大都在向定量化和模式化的方向发展。其预报模式大体上有两大类:一类是回归统计模式,一类是动力模拟模式。在我国,由于缺乏农业和农业气象资料,农业气象产量预报的研究和业务应用进展比较缓慢,且主要着眼于作物产量与气象因子间定量关系的分析和研制各种回归统  相似文献   

12.
国家级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技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气象业务技术是开展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的研发一直是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核心工作。近年来,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已逐步迈向精细化、定量化,涵盖了农业气象监测评价、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与影响预报、农用天气预报、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等诸多领域。随着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的发展,支撑农业气象服务的客观产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既有站点产品,又有格点产品,涵盖了日、周、月、季、年等不同时间尺度。以农业气象指标、数理统计模型、作物生长模拟、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技术为核心的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平台(CAgMSS)已成为全国农业气象业务系统的重要品牌。面向现代农业发展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精细化、精准化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技术、作物长势评估与产量预报综合集成技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技术以及农业气象大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将是未来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气候平均倾向边界的RegCM2区域气候模式应用与评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气象模式与农业气象模式的集成系统用于我国冬小麦区域土壤水分预报和灌溉管理预报。集成系统的气候模式采用NCAR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2),为农业气象模式提供实时的降水、气温、比湿、风速等气象要素场预报。RegCM2模式的预报能力关系到农业气象模式预报的效果,文中针对该系统在2000年3-5月冬小麦主要生长期的预报结果,按照国内现行的短期气候预测的评估方法,对系统的动力模式部分进行检验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降水距平预报评分接近和略超过发布的国内业务预报评分,其中以淮河、新疆、内蒙古预报得分最高。月平均气温距平预报评分超过业务预报得分,3月的月降水和4月、5月的月均气温距平相关系数均超过业务预报,3月和4月的月降水异常级TS评分略高于业务预报评分。月尺度的初步评估结果显示RegCM2模式有一定的月预报能力,可以用作跨月的温度降水预报。  相似文献   

14.
钱培东 《气象》1989,15(12):32-33
农业气象产量预报正在逐步成为一项日常业务工作,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在作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段给出预测结果,并随预报时效缩短,精度不断提高,就需进行作物产量的动态预测。本文对无锡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单季晚稻,进行了农业  相似文献   

15.
1.引言1979年8月1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向成员国用户发布它的第一个业务预报。为能做到这一点,必须研制适用于中期天气预报的数值模式,为每天做预报要收集和处理资料,并且制定把分析和预报结果分发给成员国的计划。现已把预报程序、业务工作中收集和处理输入资料程序以及从数值模式输出资料程序合并为一个完整的自动运行程序。这套程序就是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气象业务系统,内部用字头语“EMOS”称呼。2.业务系统的基本结构从原则上讲,所有气象中心业务预报系统制作数值预报的总体结构基本上是一样的。然而,详细  相似文献   

16.
利用增城1992—2021年香蕉种植面积、产量资料与同期气象资料,对增城香蕉产量预报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增城香蕉产量气象波动指数为0.2784,占实际产量变异系数的98.32%,气象因素是影响增城香蕉产量波动的最主要因子。(2)1992—2021年中气象丰年8年(占比27%)、气象平年7年(占比23%)、气象歉年15年(占比50%);丰年气象产量波动大,歉年气象产量较为平稳。(3)日照时数、平均气温以及最大风速是影响增城地区香蕉产量的最关键气象因子。(4)预报模型对历年香蕉产量预报平均误差为8%,平均准确率达94.1%,预报准确率基本满足日常业务服务,研究成果可为日常农业气象服务及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朱炳忠 《气象》1983,9(2):17-18
春季连阴雨是影响我地农业生产的重要关键性天气。为作好春季气象服务,对于春季连阴雨我们采用了中短期结合的预报方法。先从本站3—5月逐日14时压、温、湿曲线上寻求中期预报指标,然后将各指标作为样本,作连阴雨的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18.
为了预报我国东部沿海海域上3—4月的大风,我们建立了一个自动化预报系统,该系统由识别东亚大槽的移行,诊断地面流场,海上风统计预报模式等软件组成。通过对1985年到1986年春季观测资料的检验,结果表明风速预报的平均准确率为87.8%,风向预报平均准确率为74.6%,该系统已纳入上海气象协作区《东海沿海大风短期预报业务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9.
《气象》1985,11(1):34-34
一、新成果和科学实验 1.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技术进展; 2.新产品或新科研成果介绍及其推广应用; 3.中尺度天气系统实验基地的实验计划及其实施方案; 4.数值实验的理论、模式和方法。 二、天气分析和预报 1.台风、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分析探讨,短期预报方法和经验; 2.动力、天气、统计相结合的中期预报力法、模式和预报经验; 3.临近预报(0—2小时)及甚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20.
宛公展 《气象》1987,13(6):29-32
一、前言 本系统软件,主要针对广大气象台站、农业气象试验站和有关农业科研部门,使用PC-1500微型计算机开展农作物产量预报业务而设计。程序用BASIC语言编制,考虑到PC-1500机内存较小(通常为8—16K),本系统软件按5个功能模块设计,各个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组成一个多种功能、通用性强、可以投入产量预报业务中使用的微机系统。本软件,既可用于单站单点产量预报,也具有同时预报多站多点(分片或地区级、省级)产量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