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地下水》2020,(2)
以盘锦市盘山灌区改造工程为例,探讨渠道衬砌冻胀、分缝问题处理中SBS防渗技术的应用特点,从灌溉用水率、节水效率、减少渗漏损失量和节水量等不同方面总结了该技术的优势。结果可知:在使用寿命、工程造价、施工工艺等方面SBS伸缩缝防渗和塑料防渗膜技术相对于二毡三油、沥青砂板和土料防渗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渠道冻胀、分缝等方面具有更加突出的优点,采用SBS防渗材料可显著提高农田灌溉用水率和节水效率,可大大输水过程中渠系的渗漏。  相似文献   

2.
不同林草系统对集水区水量平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SWAT99.2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系统地研究了红壤丘岗集水区4种林草系统(自然草被、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的地表径流、根层渗漏、蒸发蒸腾、土壤蓄水量的时空特点,并用实测的地表径流对模型进行校正和验证,月地表径流的Nash-Sutcliffe模拟效率系数达到0.74,模拟值和观测值的决定系数达0.90。结果表明,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造成了径流、渗漏、土壤蓄水量月份之间的差异,年际间气象条件(特别是降水)的差异性导致了水量平衡支出项的年际差异,其中径流量和渗漏量受降水的影响最大,蒸发蒸腾量次之,土壤蓄水量的年变化量受降水的影响最小;林地能有效地减少区域的地表径流量,其中以阔叶林和混交林的效果最好;林地入渗性能大于草地;蒸发蒸腾量是林地水量平衡支出中最大的一项,且3种林地的蒸发蒸腾量均大于草地。水量平衡的预测结果显示,土地利用方式是区域短期水量平衡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减少蒸腾蒸发(ET),来达到“真实”节水,以馆陶县为例,通过计算馆陶县ET值,利用ET技术进行水权分配。为以后馆陶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数据,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真实节水基本概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忠生 《地下水》2003,25(2):98-102
利用世行贷款发展节水灌溉项目以来,项目区通过工程、农业和管理节水措施,取得显著的节水效果:一是不仅项目区,而且全县渠系水、田间水和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大大提高,灌溉提取水量大幅度浅少,与此同时,农作物ET值不断下降,预计2010年ET值降到当地平均降雨量。二是灌区各部分耗水量发生显著变化,有项目以后,不仅灌溉提取水量,作物ET大幅度下降,而且深层渗漏也显著减少。三是真实节水效果显著:(1)净开采量大幅度浅少;(2)真实(资源)节水量不断增加;(3)作物ET值不断减少,尤其重要的是田间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不断提高,无效蒸发相应减少。四是地下水超采状况显著好转,到2010年项目区可实现地下水的零超采,全县地下水下降幅度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1999,(4)
本文通过地中仪对不同地下水埋深种植地膜棉的灌水均衡试验,得出在棉花生长期内,其灌溉渗漏量及棉花利用地下水量的变化特征。在水量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灌溉水的消耗主要为棉田蒸腾和深层渗漏。从节水灌溉出发,以试验中充分供水条件下的棉花为模型,建立棉花日耗水回归方程f(t),并依据棉花根系利用土壤水的能力,确定最佳灌溉湿润深度,通过对回归方程积分计算,制订出棉花不同时期的灌水定额。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21,(4)
针对桃曲坡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渠道水利用率和水量损失大等问题,以灌区西干五支渠和西干七支渠改造工程为例,对渠道节水工程典型设计进行研究,结合相关规范及工程实际,对渠道主体和主要渠道建筑物的设计原理、设计过程和主要施工参数的确定取值进行详细阐述,最终取得合理的设计成果,为渠道节水改造施工提供了准确的设计依据。通过渠道节水设计,对减少灌溉水量损失、节约水资源,保障灌区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1,(4)
以新疆某灌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地下水位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渠道渗漏和深层渗漏分别占地下水年补给量的48%和44%。通过蒸发和植物根系吸收的地下水排放量占年度地下水总排放量的82%。经过对建立的模型校准和验证后,模型可被用于评估渠道和农场灌溉节水等方式对地下水和灌溉水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0,(3)
大洼灌区渠道存在衬砌结构存在易冻胀破坏,原衬砌渠道结构形式单一,衬砌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在该灌区渠道工程施工中,通过对渠道施工中的重点工艺观测方法和改造完成后的节水效益进行分析可知,实施渠道防渗工程后,可对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减少氮肥施用量,改善稻米品质,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灌区节水改造渠道防渗衬砌形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玉 《地下水》2011,(1):93-94
通过近几年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中渠道衬砌的实施,探讨了酒泉市几种有代表性的渠道衬砌形式的运用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种植条件下降雨灌溉入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清水河平原头营和黑城试验场降雨(灌溉)入渗过程土壤水分运移观测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笔者应用能量观点描述了包气带水分运移的分带性、降雨(灌溉)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水分条件和地下水入渗补给过程的基本特征。应用蒸散量模型、土壤水分通量模型,计算了作物生长期的蒸发蒸腾量、土壤贮水量的变化量、400cm深度处的土壤水分渗漏量及渗漏系数。从多年的角度分析了深层土壤水分渗漏量、渗漏系数与地下水入渗补给量和补给系数的关系。它对分析降雨(灌溉)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过程和定量分析地下水入渗补给量、入渗补给系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巴伦西亚水法庭是欧洲最古老的机构之一,其形式和内容一直延续至今,并对国际水法产生重要影响。针对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村水事矛盾、水事纠纷事件,巴伦西亚水法庭处理水事纠纷的特点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借鉴巴伦西亚水法庭重视农村水事纠纷特点的基础上处理好相邻关系;充分发挥民间调解在水事纠纷调处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用水自律意识;及时解决农村水事纠纷等措施,为充分发挥我国民间社团组织在处理农村水事纠纷的积极作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用水为主体的水质水量结合水资源评价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克岩  王桂玲 《水文》2002,22(3):32-33,17
针对以往水资源评价中水质、水量分开评价的不足,结合北方地区的实际,提出了一种以用水为主体的水质水量结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四水"转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水”是指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潜水,“四水”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研究,对水资源评估、供需预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节水灌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前人在八个8方面“四水”两两之间相互转化的研究成果.归纳了“四水”转化研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在唐山丰南地区进行煤田钻探施工时,由于地层裂隙发育,漏水十分严重,给钻探工作带来了许多的困难,甚至造成钻孔坍塌等事故,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施工。以往多用水泥、惰性材料和有机化学材料等进行堵漏,但效果欠佳。本次施工根据地层漏水的情况及特性,选用了吸水膨胀树脂进行堵漏,依据吸水膨胀树脂的高膨胀率、高强度的特点,使用了灌注法和岩心管投送法综合进行堵漏。结果表明,使用吸水膨胀树脂进行堵漏后,地层裂隙被吸水膨胀树脂完全封堵,堵塞了冲洗液的漏失通道,效果非常理想,满足了正常施工钻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GIS技术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国内外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及研究的最新动态,并对GIS技术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归纳.此外,还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应用GIS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水质时空变化及受水位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发根  李梅  郭玉银 《水文》2014,34(4):37-43
基于2008~2012年水质水位数据,分析水位变化下的鄱阳湖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并定量研究水位变动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鄱阳湖水质自2007年起呈恶化趋势,主要在水位涨落下湿地植被生物净化作用强弱转换影响下,丰水期水质好于枯水期。但有时因降雨初期非点源污染加剧,水位上升而水质下降;(2)水质沿主航道水流方向从主湖体东南部到入江水道逐渐好转,主要受乐安河、信江等入湖河流携污影响,同时受到滨湖城镇排污、采砂加剧内源污染释放等的影响;(3)星子站水位每上升1m,鄱阳湖全湖Ⅰ~Ⅲ类水比例提高6.2%。  相似文献   

18.
王朝华 《地下水》2011,33(3):35-37
水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水与地表温度差的能源利用系统,它即可供热又可制冷,在水源热泵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回灌堵塞、热污染、地面沉降等一系列水问题.为解决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水源热泵系统的调查研究,对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有关水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19.
太原市供水风险和外区调水水价预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太原市2000~2030年期间高、中、低三种需水量预测方案,进行了未来规划期降水、径流和地下水资源的人工系列生成并定量分析了上述规划期内的供水风险及其变化过程。对引黄济并工程,计算了不同调水量的使用概率,结合工程水价的经济分析,对规划期内外调水的期望水价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试论锈水净化、锈水河治理和锈水田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家仁 《贵州地质》2000,17(3):203-208
本文论述了锈水的成因及危害,探讨了锈水的净化和锈水河,锈水田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