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维城市模型的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本文在对已有的3维(3D)城市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建筑物模型的构造方法,提出了一种分层组合模型方法构造建筑 及在此模型基础上的动态显示、空间分析和交互操作等功能,并开发了一个应用系统(3DTOOL)对3D城市模型中的地形和建筑物进行整体维动态显示和操作。最后利用约4km^2试验区对本文提出的模型和开发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江月松 《遥感学报》2001,5(4):241-247
全球定位系统(GPS),姿态测量(惯性导航系统(INS))和激光扫描测距技术集成的直接空对地定位系统是近年来遥感与测绘领域发展起来的新型定位技术,是定量化三维遥感中获取地面几何信息和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主要新技术手段之一。该文给出了该系统的精确定位方程,分析了误差源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并给出了数量级评估。结果对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南京河西地区是受长江和秦淮河淤积演化而成的漫滩地,由于河西新城大规模开发建设和地质条件的影响,地面沉降已成为该区域城市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Sentinel-1数据是目前在轨运行的免费SAR数据,其具有较短的重访周期和较大的幅宽,为实现大范围长时序的地表形变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源。利用短基线集干涉(SBAS-InSAR)技术对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覆盖南京河西地区的19景Sentinel-1A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了研究区2015—2018年间的地面沉降结果,并结合城市开发、人口分布等信息深入分析了地面沉降分布特征和成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人口管理数据的分类、组织方式和应用模式的探讨,以及对业务系统的人口数据管理、住址管理,以及相互关联关系的分析。利用GIS技术研究得小一种面向GIS的人口管理数据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了人口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发。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快速实现人口业务管理系统与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及集成应用.同时满足人口业务管理和空间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5.
迭代演进式GIS需求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需求分析是信息系统或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阶段,并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需求分析具有迭代性、演进性和并行性三大特性。通常,需求分析方式隐含在各种系统开发模型中,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需求工程热潮的掀起,需求分析模型的研究也成为研究热点。Theofanos等在总结分析已有需求分析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需求分析浪峰模型。该模型同时反映了需求分析的三个特性,刻画了需求分析的复杂性,充分体现了需求分析的发展新趋势。该文根据GIS特点,对该模型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进:(1)将需求分析划分为5个阶段,原模型中的需求定义分解为结构化定义和形式化定义两个阶段,以便于根据该模型进一步发展GIS分析的自动化工具;(2)进一步明确了需求分析每阶段的具体分析活动以及应该采用的分析方法,使模型更具可操作性;(3)反映了项目GIS、部门GIS、企业GIS、社会GIS等不同规模和复杂程度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的差别。并对不同情况下选择需求分析模式以及结构化需求定义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对GIS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需求分析是信息系统或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阶段,并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需求分析具有迭代性、演进性和并行性三大特性。通常,需求分析方式隐含在各种系统开发模型中,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需求工程热潮的掀起,需求分析模型的研究也成为研究热点。Theofanos等在总结分析已有需求分析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需求分析浪峰模型。该模型同时反映了需求分析的三个特性,刻画了需求分析的复杂性,充分体现了需求分析的发展新趋势。该文根据GIS特点,对该模型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进:(1)将需求分析划分为5个阶段,原模型中的需求定义分解为结构化定义和形式化定义两个阶段,以便于根据该模型进一步发展GIS分析的自动化工具;(2)进一步明确了需求分析每阶段的具体分析活动以及应该采用的分析方法,使模型更具可操作性;(3)反映了项目GIS、部门GIS、企业GIS、社会GIS等不同规模和复杂程度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的差别。并对不同情况下选择需求分析模式以及结构化需求定义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对GIS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精度的嘉兴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和嘉兴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JXCORS),结合嘉兴市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和复测两个项目的成果数据,对GNSS静态测量和网络实时动态(RTK)测量代替等级水准测量进行了推导计算和测试分析比对,最终验证代替等级水准测量具有可行性,对于城市测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集成地理探测器与随机森林模型的城市人口分布格网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细尺度的城市人口分布信息是城市资源配置和综合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海珠区、白云区及黄埔区作为研究区域,基于人口统计、夜间灯光、兴趣点及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利用地理探测器识别人口分布的影响因子,运用随机森林模型开展人口分布空间格网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相关分析相比,地理探测器能够更为准确地识别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子。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人口分布格网模拟结果与街道(镇)实际人口的相关系数为0.774,平均相对误差约为30%。相比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模拟结果,随机森林模型的精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航空影像全数字化测图实用系统研究,其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全自动数字化测图实用系统(Virtuo Zo系统),从航空影像自动提取空间三维信息,由计算机完成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等一系列过程及影像自动匹配,自动生成数字地面模型DTM及等高线。本文主要向读者介绍有关本系统及利用本系统进行1:5万地形图施测中间试验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0.
LIDAR的技术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朱士才 《现代测绘》2006,29(4):12-13
LIDAR是一种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三种新技术于一身的系统,用于获得高精度、高密度的三维坐标数据,并构建目标物的三维立体模型。该技术在基础测绘DEM、DOM、DLG生产、精密工程测量、数字城市建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代表了测绘技术又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参考站的GPS单点观测在城市及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远社  陈现春 《四川测绘》2003,26(4):173-175
本文对基于连续运行参考站(跟踪站)的高精度GPS单点观测模式及其特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该方法用于城市及工程测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通过生产实例,展示了该方法在城市及工程GPS测量应用中所具有的一些优点。  相似文献   

12.
厉东伟 《现代测绘》2011,34(5):31-33
工业测量系统(Industrial Measurment System)具有高精度,简单便捷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大型设备加工和维护及天线安装与检校、机器人、钢结构安装等领域,但在开采沉陷方面的应用尚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数字工业近境摄影测量系统是工业测量系统中的一种,基于该系统的相似材料模型观测方法是开采沉陷模拟研究领域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但工业测量系统的海量数据,数据间的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急需解决。因此面向相似材料模型的观测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研究就显得急迫和积极的意义。应用该系统能完成对工业测量系统的数据处理,达到对数据的统一、有序、高效的管理,并能给出对数据的查询和图形化。  相似文献   

13.
张海  徐艺菁  周静 《遥感学报》2021,25(12):2396-2408
考古遗址预测模型(SPM)在考古学研究和文化资源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构建方法过度依赖数字高程模型(DEM),对多光谱遥感数据的应用较少。本项研究以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的区域考古调查为例,利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商业DEM数据和Landsat 8 OLI多光谱遥感数据,构建3种考古遗址预测模型(DEM模型、多光谱遥感模型和混合模型)。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先秦遗址分布对坡向、纵向曲率、地形开阔度等地貌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引入主成因素分析法(PCA)提取的多光谱因子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单纯基于DEM派生数据构建的遗址预测模型的精度和预测效率,而且还能够很好地改善遗址预测模型的空间结构,增强遗址预测模型的应用效果。基于上述混合模型的分析,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先秦时期的土地资源开发,从仰韶文化时期的不足10%,迅速提升至龙山文化时期的43.1%,先秦时期整体达到了57.3%的规模,土地资源的加速开发奠定了该地区早期文明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仿真模型的灵敏度分析,是仿真建模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对实际系统的建立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在用蒙特卡洛方法仿真随机系统时,其仿真模型(输出)的灵敏度(导数、梯度、Hessian矩阵等),对系统性能函数和灵敏度的参数估计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际应用系统,对结论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遥感数字影像测绘系统ReSDISAMS(Remote-SensingDigital Image Surveying Anhd MappingSys-tem)的功能与特性,ReSDISAMS由微机图形工作站,立体观测装置和专业功能应用软件等组成。专业功能应用软件包括;数字空中三角测量(AT)、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单像测图(MP),数字立体测图(SP),数字正射影像(OP)、三维地形可视化(3D),数字航天影像测图(SAT)、数字城市(CityView)以及成果编辑输出(EOS)等。它是空间地理信息采集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
车载测图系统(MMS)或者多传感器系统,是指对道路上的可见目标进行动态摄影测量和大地测量的先进技术。这一几年前开发的公路测量技术,以其高效和高精度对应用于环境测量和监测等诸多方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本文介绍市面上可购买到的多种车载测图系统及其几何测量模型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批具有自主版权的国产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的相继问世,为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全面发展开辟了一样新的道路。其中的地信之窗(View GIS)、城市之星(CITYSTAR)、MAPGIS、吉奥之星、山海通用空间信息系统(APSIS)是这些软件中的佼佼者,它们在系统设计、功能实现上各具特色,并已经在其基础之上开发出了多个实用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因此,较好地了解这些系统软件的功能、特点及应用方面,对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数字城市在实景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但是,传统三维建模手段难以满足现代数字城市更快速、更真实、更准确、更大规模的数据生产要求。本文以江苏省淮安市蒋坝古镇为例,开展快速构建城市精细化三维模型的研究,基于低空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城市实景三维模型,利用几何造型方法对实景三维模型进行精细化加工。结果表明,采取的方案满足实景三维模型的应用需要,适合城市三维模型快速构建,对大规模三维模型数据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武汉市地理国情数据,围绕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问题,研究建立了一套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法。首先,根据土地利用功能进行"三生用地空间"划分,将市、区有关经济统计指标按街道进行了尺度下推;其次,在分析评价适宜建设开发用地、已利用建设用地、可开发用地资源的基础上,开展了土地资源承载状态的综合评价;最后,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人口、经济、交通因素对土地资源承载状态的影响。该方法将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由传统的人口承载力测算转换为开发建设状态评价,不仅为城市承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也为制定精细化和差异化的城市建设用地资源配置和调控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吴建晔 《北京测绘》1997,(4):19-20,22
扶风县法门寺数字化测图吴建晔(宝鸡市勘察测绘院,721000)为了适应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发展城市GIS系统的需要。宝鸡市勘察测绘院及时将数字化测图这一高新技术应用于城市测量,为城市基础资料的计算机管理和城镇规划建设的计算机设计奠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