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体基于NS方程,采用VOF方法追踪自由面;固体结构采用有限单元法,应用ADINA软件的流固耦合功能,分别数值模拟了波浪作用下3种不同护面型式的填筑式进海路的受力和变形.通过分析护坡型式对填筑式进海路所受波浪作用的影响,得出整体斜坡式进海路受到的波浪力及位移相对最小,同时复式坡面进海路比单一坡面的进海路消浪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根据实测资料,阐述了南堡滩海地貌的变迁,以东线进海路工程为例,研究了海岸线、砂坝、潮沟等地貌变迁,并进行了原因分析,对进海路及人工岛建成后海底地貌进行了定性的预测,提出了浅海滩涂油气开发建设宜采用栈桥式进海路设计。  相似文献   

3.
透空式进海路是连接人工岛与陆岸的一种新型结构,其所受波浪力是工程设计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开展物理模型试验,通过改变水深、波高、桥面底高、桥面宽度等试验条件,研究透空式进海路波浪力的变化规律。试验测量透空式进海路上部结构的动水压强分布,分析得到结构的浮托力和水平波浪力。研究发现:透空式进海路上部结构波浪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桥面相对净空高度,在相对净空高度接近0时,桥面浮托力达到最大值。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并参照文献中的已有波浪力计算方法,建立透空式进海路上部结构浮托力和水平波浪力的计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对透空式进海路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维数值模型对垦东12区块海域流场变化、悬浮泥沙浓度分布进行了潮流周期内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海路修建后截断了现行清8汊河河口南侧的沿岸流通道,阻隔了入海径流和泥沙由现行河口的向南传输,导致河口入海泥沙在现行河口南侧沙嘴与进海路之间的区域快速淤积;同时,废弃的清水沟河口由于缺乏泥沙供应,海岸侵蚀加剧。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卫星遥感解译的岸线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桩板组合结构的组成和特点,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该结构可作为滩海地区进海路路堤、人工岛护壁、保滩促淤丁坝和离岸堤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6.
胜利油田垦东12区块3号海油陆采平台位于进海路端头,防护非常重要。通过建立潮流数学模型及理论计算确定护底宽度,进而对护底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经过经济技术对比,优选出砼联锁块软体排+局部抛石结构为3号平台的护底结构方案,该方案具有现场施工效率高,后期维护工作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1.我国是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丝织品通过陆路与海路向世界各地传播。从传播时间看,陆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时间稍早于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莱州湾青东5区块1^#人工岛进海路路由区的以往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对该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分析了该区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进一步讨论得出影响该区工程稳定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地层垂向上软硬互层分布的地质结构;在基本烈度为8度和9度的地震作用下,路由区所有的粉土层均有发生液化的可能;研究区的地形起伏过大,影响工程的稳定性。根据讨论所得工程地质问题,对该区的工程建设安全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在福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在福建张明俊(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分为陆路和海路两部分。根据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海路比陆路持续的时间更长,到达的地区更广,在历史上的影响也更大。福建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元两朝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  相似文献   

10.
将海工构筑物作为海洋能获能装置的安装载体可大幅降低海洋能发电的成本,同时,海工构筑物等海上设施客观上存在利用海洋能实现能量供应的需求,因此海洋能发电装置与海工构筑物相互结合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将是未来海洋能利用的一个发展方向。针对波浪能和潮流能两种海洋能发电方式,分别对柔性叶片潮流能水轮机与进海路集成利用技术;垂直轴和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以及振荡浮子式波能装置与导管架石油平台集成利用技术;OWC波能装置与沉箱防波堤集成利用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海工构筑物海洋能集成利用技术中需要解决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