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黎海明  郑铎  刘真  贾鑫 《地理科学》2022,42(10):1807-1817
全新世的气候、环境变化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长江下游地区崧泽文化时期(6 000—5 300 a B. P.)是文明起源的关键阶段,该时期稻作农业经济社会是否已建立及其影响机制依然不清楚。通过对常州地区青城墩遗址的植物大遗存研究,在24份浮选样品中共发现了131粒炭化水稻(Oryza sativa)种子和2 262粒炭化水稻基盘,该结果表明青城墩遗址先民在崧泽文化时期的农业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稻作农业。结合前人研究工作发现,长江下游地区崧泽文化时期人类主要的生业经济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稻作农业经济,辅之以采集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芡实(Euryale ferox)、桃(Prunus persica)、甜瓜(Cucumis melo)等野生植物资源为主的采集经济。7 000 a B. P.后海平面上升速率减缓和海岸线的东撤为开展水稻农业生产的古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栖居环境,该时期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为水稻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条件。6 000 a B. P.后的人口压力是长江下游地区古人类选择以稳定和高产的稻作农业为主体生业经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地区堌堆遗址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黄河洪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考古资料和古文献的查询、总结,阐释了黄河下游地区堌堆遗址的形成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地理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堌堆遗址分布与黄河洪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堌堆遗址时间分布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与汉时期,且主要分布在龙山文化时期,可能反映了古人类向黄河下游迁移及洪水相对频发的情势;汉代以后由于国家和黄河两岸居民抵御黄河洪水的策略转为筑堤,且此后一段时期黄河长期安流,致使堌堆被逐渐废弃。堌堆遗址空间分布为鲁西南,豫东北地区,位于历史时期黄河频繁改道与泛滥的重点区域,这些地区地势较低,容易发生洪水泛滥事件。研究认为黄河洪水是影响堌堆遗址分布的主要因素,洪水的出现迫使人类避往高处,而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居民主要采取加高居住地的策略避洪,从而形成了堌堆——今日的堌堆遗址。  相似文献   

3.
闽江下游流域处于陆-海-气三者相互作用的场所,是对环境演变响应的敏感地带,是东南沿海考古研究的热点区域。探明古人类活动范围,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化,对理解和把握人地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算GIS成本距离,生成各遗址点的不同成本面,结合遗址域理论和方法,综合分析闽江下游流域新石器—青铜时期人类的活动范围及土地利用格局,重建区域各时期的潜在人口规模。研究表明:新石器时期壳丘头文化至青铜时期黄土仑文化,闽江下游流域聚落遗址的遗址域面积,可获取土地面积及实际利用土地面积不断增多。随着文化发展进程的递进,区内史前人类对涉足地域内的土地利用强度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不同遗址间古人类的交流频率与之相反,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这与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有关。重建结果显示,区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中较大增幅出现在昙石山下层-昙石山和黄瓜山-黄土仑转换期,推断人口压力与文化演替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赵强  姚天  鲁丹  邹春辉  高倩 《地理科学》2019,39(9):1516-1524
对辽东北部地区中全新世聚落遗址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辽东北部地区的自然环境背景,探讨自然环境变迁与聚落遗址时空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 研究区全新世文化序列可分为新乐下层时期-后洼上层时期-偏堡时期-北沟时期,各时期遗址数量及在总数中的比重均呈现出先增后降再增的“N” 型变化趋势。各期遗址点高程大多分布在0~200 m地区且高程分布呈先增后降的倒“V” 型变化;从坡度和坡向来看,各期遗址主要分布于0°~6°间平缓地区,除后洼上层时期外均分布于阳坡半阳坡且各时期聚落均表现出逐河而居的特征。 新乐下层时期,古人类受气候影响选择居于平原区较高海拔处,以避开潮湿低洼地带;后洼上层时期,下辽河平原的古人类为躲避洪水侵袭而选择远离河流的更高海拔处,而辽东山地地区后洼上层文化居民向高处迁徙的同时仍倾向于近河流居住以利用良好的渔猎环境;偏堡时期,受降温事件打击,为寻求更为温暖且食物充足的驻地,古人类从山地进入平坦温暖的平原。北沟时期,气候寒冷干燥,海侵进入衰退期,古人类开始向相对温暖的沿海地带进发,在原先被海水淹没的地区定居。  相似文献   

5.
中原地区遥感考古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原地区绵延不断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源,各种古文化遗址分布广泛,为遥感考古提供了众多意义重大的研究和实验课题。根据对不同时代文化遗址特征的分析,文章讨论了针对不同时代遗址遥感考古可以解决的主要问题;结合多年来对不同类型古遗址遥感考古探索和实践,认为针对不同类型(古城址、古运河、古长城等)的文化遗址对象和遥感考古内容,选择的遥感考古过程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
定居是人类从高度移动的游猎生活发展到全年固定于一处居住的漫长过程。定居的发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技术演化和文明起源具有深远影响,而定居的产生受到气候变化、人口增长、资源压力、技术革新等多种因素影响。青藏高原是研究人类适应和定居高寒缺氧极端环境的理想区域,对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的定居过程关注较多亦争议颇多。通过梳理已发表的考古学、地理学、遗传学等相关学科文献,发现目前对于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研究,侧重于讨论低海拔人群或者农作物扩散的影响,对动物资源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则关注较少,定居高原的年代和驱动机制仍存在争议。遗址使用的季节性分析,是判断古人是否全年定居的关键。本文总结了如何利用青藏高原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动物遗存因地制宜进行遗址季节性分析以及建立高原遗址动物资源利用时间表的方法。本文认为,开展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定居与动物资源利用研究,首先,应全面建立和完善青藏高原现生动物骨骼形态、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数据库,为考古遗址动物遗存物种鉴定提供基础;其次,在物种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人—动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评估人类在遗址活动的季节性以及动物资源在人类定居青藏高原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帘洞遗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南部沕沕水生态风景区九天沐雨瀑布之后的水帘洞内。在古人类活动留下的灰烬层中发现了大量动物骨头化石和石器。根据地貌发展阶段、动物骨骼化石和石器特征,初步推测古人类生存的时代为30 ka B.P.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孢粉分析结果反映古人类生存时期的气候条件比较温和。沕沕水地区地质地貌调查和洞穴发育研究表明,水帘洞形成于中晚更新世构造稳定期,为古人类生存活动提供了良好场所,早全新世受构造活动影响,洞穴遭到破坏,古人类迁徙它处。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高寒草甸分布区和畜牧区,畜牧活动对区域植被和生态的影响作用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采集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区共49个放牧家畜粪样品(牦牛粪样品30个、马粪样品11个、羊粪样品8个),并在区域植被调查的基础上,对粪样品开展了花粉分析。结果表明:这3种类型的粪样品花粉组合以莎草科(Cyperaceae)、禾本科(Poaceae)、龙胆科(Gentian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花粉为主,可较好地反映区域植被群落特征,食草动物粪花粉中有少量谷物类禾本科花粉出现反映了当地居民少量耕种燕麦用来饲养牲畜。3种放牧家畜在采食习性上存在一定差异,牦牛采食的植物种类比羊和马略多,牦牛和马对杂草类禾本科和唐松草属植物的采食率低于羊,对龙胆科、菊科和蒿属植物的采食率明显高于羊。放牧家畜通过选择性采食适口性好的莎草科和禾本科优势植物种类直接影响高寒草甸区植被群落结构和功能。研究区粪花粉组合与表土花粉组合对比发现,乔木花粉和紫菀属花粉含量在表土样品中显著高于粪样品,而禾本科和龙胆科花粉含量在粪样品中高于表土样品,上述差异指示粪花粉更能反映区域植被群落特征,放牧家畜选择性采食导致粪花粉与表土花粉组合有所区别。本研究为评估青藏高原放牧家畜采食习性以及畜牧活动对区域植被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手段,也为今后在青藏高原开展考古遗址中保存的粪样品花粉分析,据此重建古植被群落和古人类生产活动信息,提供了重要的现代过程依据和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9.
安徽淮河流域全新世环境演变对新石器遗址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黄润  朱诚  郑朝贵 《地理学报》2005,60(5):742-750
安徽淮河流域是我国自然条件多重过渡地带和古代文化交汇地区,新石器时代演绎了多期古文化,石山子文化时期以渔猎为主,大汶口文化时期渔猎与农耕并重,而龙山文化时期以农耕为主,渔猎为辅。利用野外考古资料和已有考古研究成果,系统地梳理本区新石器文化发展进程,利用钻孔孢粉、年代数据等恢复本区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过程,并将考古资料和环境演变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探讨该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和古文化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全新世大暖期的开始,新石器早期出现石山子文化,地方特征明显。6.5 kaBP~ 5.5 kaBP气候暖湿,受高海面和洪涝灾害等的影响,地表环境恶劣,导致文化发展中断、考古遗址缺失,5.5 kaBP~4.0 kaBP气候趋干,自然条件有利于人类生存,大汶口、龙山文化逐渐繁荣。与中原、山东地区相比,本区在新石器文化发展阶段、遗址数量和分布变化等方面存在较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和人类文明孕育、诞生和发展区,也是水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在该区开展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对弄清全新世10.0~3.0 ka BP无文字记载期的环境演变和人地关系互动影响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主要以古洪水和海面变化事件地层学为依据和线索,从遗址时空分布学研究、典型遗址考古地层学研究,以及区域内自然沉积地层记录的环境演变背景特征研究这三个方面入手,在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地区均获得了有重要意义的进展,表明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正在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同时,国际环境考古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发展,新出版的PAGES Magazine杂志就特别关注了分辨率高达一年至数月的过去沉积记录;遥感、GIS等技术和DNA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正不断在环境考古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考古学中应用的发展历程和实例,分析了GIS与考古学之间的内在关系.GIS的各种功能可以用于考古研究的各个环节和许多分支,在考古学中应用GIS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必要性或必然性,这有利于提高考古学的工作效率和研究水平.因此,应当给GIS在考古学中以适当的定位,不应该看作是可有可无的.此外,作者讨论了应用中存在的限制和问题,对GIS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应当结合中国的特点,把GIS应用于解决中国考古研究中的具体问题;为了把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应用于考古学,非常需要培养既懂考古也懂GIS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河南地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之一,史前文明璀璨发达,是开展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的理想区域。近二十年来,河南地区环境考古研究中,文化演化的环境背景分析成果突出,灾变事件影响及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亦有涉及,数字环境考古工作也开始逐渐起步。但在河南地区仍缺少高分辨率古环境重建方面的研究,且已有环境考古研究多关注环境变化对文明演化的影响,而在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响应及其环境效应方面研究尚显不足。此外,随着RS、GIS等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对景观考古的不断关注,考古遗址预测模型以及史前人与自然关系的定量和模拟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环境考古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中下游数字环境考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地球"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为环境考古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机会,以多学科交叉为主要特征的环境考古研究越来越倚重数字信息的获取与应用,"数字环境考古"概念也顺应而出。黄河中下游作为中国新石器文化重要策源地,也是夏、商时期中国经济、政治与文化中心,长期以来受到考古与环境考古研究的高度重视。文章从黄河中下游数字环境考古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等方面进行讨论,试图叩响黄河中下游数字环境考古研究之大门,为今后数字环境考古研究的广泛与深度开展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4.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is used to identify areas of high archaeological potential in a portion of northwestern Belize. The predictive modeling process involves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data and techniques,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pproaches. Predictive variables represent both the pre-historic current landscape of the ancient Maya and the present day physical landscape. An optimal predictive model obtained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includes one variable derived from a Landsat image representing contemporary vegetation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Maya settlement and two variables derived from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and an analog hydrography map representing resource endowments relevant to the ancient Maya. The predictive model identifies several areas of high archaeological probability as well as areas that are unlikely to contain any archaeological remains. Results can be used to inform future field surveys in a more cost efficient manner. Prior research has utilized remote sensing and GIS approaches for Maya site identification in the southern lowlands region of the Mexican Yucatan peninsula and the northern lowlands of Peten, Guatemala. This research represents the first landscape archaeological approach using satellite imagery for the Maya region in northwestern Belize.  相似文献   

15.
田野考古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建设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田野考古地理信息系统”(FAGIS),为田野考古发掘、研究以及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的手段与方法。针对用户“个性化服务”的应用需求,进行了系统柔性平台的框架设计,并分别介绍了基于摄影测量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考古知识获取与管理、空间决策支持、体视化与虚拟考古环境构建四个主要功能及其研究与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陕西蓝田全新世黄土AMS-14C测年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婷  祝一志  杨亚长  邵晶 《中国沙漠》2011,30(3):678-682
 加速器质谱计14C(AMS-14C)测年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以及样品需求量少的特点,已广泛用于晚第四纪和新石器时期的断代研究。通过对蓝田县新街遗址旁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进行AMS-14C测年,并利用贝叶斯分析方法,建立了该地层序列的年代学框架。结合新街遗址考察、黄土-古土壤地层划分、磁化率测量和孢粉分析,表明马兰黄土晚期气候偏凉干,进入全新世时期气候转暖,仰韶时期温暖湿润,龙山时期气候暖偏干,新黄土堆积时期气候转干冷。  相似文献   

17.
太湖地区多剖面地层学分析与良渚期环境事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史威  马春梅  朱诚  王富葆  李世杰 《地理研究》2008,27(5):1129-1138
太湖地区多剖面地层学分析和环境考古研究表明:本区良渚期为全新世大暖期中气候逐渐向干凉转变的时期,但大部分时间里仍略比今天暖湿。良渚期末气候走入低谷并剧烈波动,良渚期侵蚀面反映一次较长时间的海面下降过程,气候剧烈波动的转型期与海面下降至低海面过程相一致。此时本区洪积层、埋藏遗址及遗址地层中文化间歇层等发育皆反映古洪水泛滥事件的存在;而良渚期侵蚀面上的铁锰结核聚集现象及现没于水下的众多良渚期开挖的古井等遗迹还反映出这一时期也曾发生过气候干燥事件。分析认为良渚文化繁荣发展期陆地面积扩大,气候略好于今天;而良渚文化衰亡期则处于4300~3800aB. P.间的水、旱灾丛生的低海面气候异常期。  相似文献   

18.
巢湖西湖岸新石器-商周遗址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引入巢湖西湖岸新石器-商周遗址考古工作,通过点密度分析、空间距离分析、三维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研究遗址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自新石器至商周时期研究区内遗址时空分布呈现:随时间推移由湖岸边逐渐向西北部扩展,后迁移至南部,再均匀扩散的遗址迁移轨迹;先民多选择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自然岗地、河谷阶地、山麓面居住,导致古遗址空间上大致呈线状、团聚状、分散状等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河谷谷地指向性、阶地岗地指向性、土壤指向性等规律。提出遗址分布在早期可能主要受到气候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影响,后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生活方式等人文因素影响加重。本研究为GIS支持下区域考古研究提供了合适的研究实例,同时GIS方法得到一些推论假设仍需要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等进一步佐证。  相似文献   

19.
Archaeology and geomorphology are closely linked in Barrancas, Argentina, where both disciplines are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during the Holocene. The geomorphology suggests that the area was located in a distal alluvial environment of the Zonda paleo-river that drained to the east. Active tectonics during the Pliocene-Early Pleistocene caused the gradual uplift of the Lunlunta Sierras to the southwest, which led to the bifurcation of the paleo-river. For most of the Holocene, the area was seasonally flooded, suggesting a lacustrine microenvironment. A long record of human occupation beginning in the Early Holocene suggests an extended period of intimate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Recently, the environment has shifted dramatically. Erosion has created a badlands and significantly impacted the archaeological record. Understanding geomorphological processes is central fo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general, and especially in Barrancas. This research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ongoing community archaeology program in the area, and for the planned creation of an archaeological reser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