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魏若平  王筱荣 《地震》1995,(1):44-51
本文通过研究甘,宁,青,新地区部分中强震前多种地震波参数的变化特征,探索西北地区中强震孕震过程。结果表明,地震波的P初动符号和初动半周期,振幅比,尾波持续时间比,尾波衰减数α值,介质品质因子Q值在大震前一二年中均有异常变化,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介质的非均匀性及孕震过程中地震波的衰减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2.
强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附近介质性质的变化可能改变孕震区内小震震源辐射的波谱特征,并影响经过该区的地震波衰减。研究区域地震的地震波振动持续时间比,可能获得大震的前兆信息。本文分析了不同震级、震中距的若干震例,得到了T_H/T_V前兆变化的一些结果,还比较了T_H/T_V的几种不同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强震前单台地震波振幅比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欣  敖雪明 《华南地震》1994,14(4):22-28
通过对乌鲁木齐、石场和库尔勒地震台十几年来地震波振幅比的系统追踪研究,发现在中强地震前,振幅比无论是在空间分布还是在时间进程上都显示出比较明显的异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监测范围内的孕震介质发生变化时,单台地震波振幅比可以反映出介质的异常变化过程,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4.
尾波衰减系数、S波衰减系数、周期比、持续时间比和振幅比等参数变化特征可以提取地震前兆的有益信息。针对单台数字化资料,利用Matlab进行GUI可视化编程,在人机交互环境下,计算上述5种地震波参数,结合地震目录进行时间和空间异常识别与判定,为预测预报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合成地震图方法研究了1995年7月22日永登Ms5.8地震过程中各向异性介质参数动态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各向异性介质参数的动态演化特征可以描述地震的孕震过程;各向异性介质参数的微观变化反映了孕震区域应力场的宏观变化;通过研究各向异性介质参数的变化有可能监测地震孕震过程.  相似文献   

6.
根据震前小震活动、b值、η值、N值、“地震窗”的月频度、孕震地震条带、缺震曲线值,并利用地震学方法提取大震前兆信息的测震学参数:波速比值、振幅比值、尾波持续时间比值等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变化,研究了武定6.5级地震前地震活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岩石流变模型在孕震过程和前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国民  梁北援 《地震学报》1987,9(4):384-391
本文用岩石流变模型讨论了地震孕育过程,以定常应变速率为地震孕育过程的基本条件.在解析解的基础上,计算了孕震过程中应力、应变、应变速率和能量等各种特征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震孕育过程的阶段性.本文还着重讨论了孕震过程中的各种前兆现象,探讨了多种前兆异常的综合机制,并初步给出了前兆现象和孕震过程之间的可能联系.   相似文献   

8.
正地震波携带了地球内部的大量信息。在地震的孕育过程中,孕震区介质的物理状态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如发生微破裂、扩容、塑性硬化及相变等,地震波通过震源区时,波速也会发生变化,这是利用波速比异常预测地震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观测条件的显著改善和新技术方法的引入,地震数据精度不断提高,对中强地震前后波速比变化现象和特征的研究又引起了广泛关注。单台多震和达法计算地震平均波速比是由单台记录的多次地震事件进行计算,根据台  相似文献   

9.
目前,地震波方法正在地震予报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提高。主要有两个探索方向:一是探索较大地震前震源孕育地区介质性质的变化,以期寻找地震波特性(波速、振幅、频谱等)的中短期前兆异常指标,这种方法国外有人称为“震源区的地震透视法”;二是探索较大地震的深部孕震构造特征,以便划出地震危险地段并作出中长期地震予报,这就是一般的深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Allegre的地壳介质破裂的尺度理论和根据该理论建立一种预测地震发生时间方法的可能性. 作为震例研究了甘肃山丹——民乐6.1级地震的地震学前兆(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和尾波Qc值)特征. 结果表明,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和尾波Qc值在震前都呈增长趋势,用幂次率关系拟合了这两种参数的上升变化形态. 这为利用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和尾波Q值的监测资料建立一种预测地震发生时间的方法和找到预测指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地震波参数进行地震预报的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现地震波参数空间分布图能有效地确定预测地震的地点,而地震波参数时序与空间图的有机结合将对判定地震震级和发震时间起到积极作用。地震震级与振幅比和尾波持续时间比异常时间的相关关系分别为:Ms= 1.65lgT+ 4.38;Ms=1.60lgT+ 4.56。  相似文献   

12.
周焕鹏 《地震研究》1989,12(3):228-233
本文利用1978~1985年菏泽地震巢内发生的地震,分析研究了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前后的地震波特性。发现在菏泽5.9级地震前出现26个月的波速比和振幅比低值异常,两者同步变化,震后恢复正常。这种现象,为观测地震波特性的前兆异常给予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1996年3月19日新疆阿图什MS6.9地震前几种地震波参数的异常特征。该次地震前初动符号、振幅比、尾波衰减系数、尾波持续时间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地震活动空间图象、时序曲线也存在一定的异常。根据上述异常作者对该次地震作出了短临预报,预报三要素与实际地震相符。介绍了预报思路和方法,并对异常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Seismogenicmodelofearthquakesingroups intectonicblockandanalysisforsomefeaturesofearthquakeprecursoryfieldGuo-MinZHANG;Lu-Min...  相似文献   

15.
The Quality factor is the parameter that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energy attenuation on seismic wave. In theory, we can obt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the coda wave quality factor with time and the strong earthquake preparation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the quality factor of a coda wave in a same ray path. However, in reality the coda wave quality factor measured by different seismic coda waves corresponds to different seismic wave ray paths. The change of the quality factor with time is related to non-ela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um and the volume of scattering ellipsoid constrained by scattered wave phase fronts, besides the change of regional stress fiel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factor, epicenter distance and different lapse time, and then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factor and frequency. Furthermore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he coda wave quality factor is put forward. The improved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he quality factor, which remov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earthquakes or propagation depth of scattered waves, may increase measurement precision, thus information pertaining to abnormal changes in quality facto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lity factor and earthquake preparation process can be acquired.  相似文献   

16.
Thenumericalsimulationofthesourcedevel┐opmentoftheTangshanearthquakeZHI-RENNIU(牛志仁)DANG-MINCHEN(陈党民)BING-QIANLI(李炳乾)Seismolo...  相似文献   

17.
从高波速比试论云南丽江7级地震的孕震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震中周围多台地震波资料计算平均波速比, 并对计算误差作了统计和分析, 提出了在介质存在横向不均匀的情况下数据处理方法。在资料有相当可信度的基础上, 动态追踪了1996 年2 月3 日云南丽江7 级地震前滇西北地区波速比的十余年时空演化图象。显示出: 丽江地震孕震区的高波速比异常图象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大到小并再次扩大的过程;而低波速比的异常图象则由大到小、由小到大并再次缩小的过程; 地震发生在低波速比异常区包围的高波速比异常区的交汇部位。其时间进程的演化显示丽江地震的孕震区在1988年耿马—澜沧76 、72 级地震后进入非线性阶段, 1995 年孟连西中缅边境73 级地震前进入失稳阶段。结合滇西北地区地震垂直分布图象和对照含硬包体试样在破裂孕育过程中波速场的演化图象, 表明丽江地震的孕震区具备了坚固体孕震模式的高波速特征  相似文献   

18.
采用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数字化地震波形资料,研究了山西洪洞地震前后P波初动符号、初动半周期、振幅比、S波衰减率、尾波持续时间比等地震波参数的异常特征,得出了地震前,小震P波初动符号一致性增强,初动半周期存在低值—波动—发震或低值—发震的时序演化过程等结论。  相似文献   

19.
使用山东遥测台网1994-2000年(ML2.8-4.2级)间75次地震的300多条模拟地震资料和部分数字化资料,1)测定了尾波振幅比和能量比,并估算了山东地区的尾波值和平均自由程,进而试求了吸收品质因子Qi的散射品质因子Qs,得出山东地区地震尾波的衰减主要是由散射所造成;2)检验了用来定量描述尾波振幅随时间衰减状态的参数--尾波时间熵ST,得出山东地区中强震前尾波时间熵下降是明显的,对中强震的预报效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杨欣  杨坚 《华南地震》1996,16(4):46-50
通过分析1995年5月2日新疆乌苏5.8级地震前北天山部分跟踪台站地震波参数异常特征,特别是石场台视孕震区内地震直达波振幅比的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化规律,及时发现了异常并大致判断出潜在孕震区的范围,为预报决策和动态跟踪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