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5年7月12日至1996年2月3日短短7个月,云南地区连续发生了孟连西中缅边境7.3级、武定5.5级、丽江7.0级3次强震,本文研究了近期这几次强震前5个地震台地震图垂直分量S、P波最大振幅比的时空演化特征,动态追踪了振幅比明显偏离平稳态的突变过程。发现主震前5—8年,7级大震震中100km范围出现振幅比高(低)值突变,6级强震震中130km范围出现振幅比高值突变,当振幅比的突变在缓升(降)的背景上骤升(降),或突变异常的地震次数明显增加,则中长期异常进入中短期阶段。在强震震中130km范围内的地震台(近台)振幅比值高达15.2以上,而远离强震震中250km以外的地震台(远台)振幅比最大值仅为9.8,近台的突变幅度至少比远台大30%。而强震成组发生前一年半时间内,位于强震震中110km范围内的近台振幅比的突变幅度比远在250km外远台大55—75%。对振幅比的突变和时空演化特征从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和模拟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成因探讨。  相似文献   
2.
云南地区地震序列分类的定量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云南地区1965提以来116次大小地震序列的清理和归纳,引入了地震序列分类的时空强定量尺度,提出;表明震源区进人失稳状态的前震序列主要发生在主震前10天,前震序列的最大震级5.5级;震群型地震序列在时间、地点上的确定应与震级有关,在时间上以同在地震孕期内为宜,7、6、5级分别不超过1年、半年、3个月,在地点上以同在地震孕震区内为2,7、6、5级分别不超过100、50、30公里,震级上以小子等于0.5级为宜;主余震地震序列和孤立型地震序列的最大震级差分别是2.9级和3.3级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5.3级地震的基本参数和震源机制解;通过震前地震活动分析,指出震前一二年内形成“空区”及“条带”特征;通过对4.8级强余震h值异常的分析,提出该地震周围地区仍有发生中强地震危险的观点。1993年8月14日姚安发生5.6级地震的事实,证实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这次地震的基本参数及5.3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分析了5.3级地震前该地区地震空间分布特征随时间的变化,指出5.3级地震前一、二年内主震周围形成地震“空区”,5.3级地震前两月在其附近发生4.0级“信号震”。对余震序列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提出了该地区近一、二年内地震趋势估计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5.
1985年4月18日,云南省禄劝县发生了6.1级地震。这次地震使得禄劝、寻甸两县的13个区108个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龙陵—宁蒗地震带存在依据及地震活动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龙陵、宁蒗、盐源地区强震及近廿年来小震的带状分布规律、震源机制解、地震地质构造及强震等震级分布特征等方面论述了龙陵——宁蒗地震带的存在并对该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龙陵地震的震源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使用P波初动资料求得1976年5月29日两次龙陵主震及5级以上强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并根据体波频谱测定了两主震的断层尺度、破裂速度、地震矩、平均位错、应力降等震源参数。结果表明,该区在近南北向压力作用下,第一主震是北西走向的右旋逆断层,第二主震是北东走向的左旋逆断层;断层尺度小、地震矩小、应力降低是第一主震的重要特征,显示出该震具有很高的初始破裂应力和终止残余应力。这个高的残余应力是继发第二主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滇西试验场及其外围地区(24°—26°N;99°—101°E)20个台站记录的40次天然地震的913个震相资料,借助自编的HYPOYAN地震参数与速度结构联合反演程序,给出了该区三层地壳结构模型DXY及其走时曲线。结果表明,DXY模型对该区的定位精度优于以往使用的J—B走时表,更优于手交震中。本文的结果对了解滇西试验场区的地壳结构和提高该区的地震定位精度有一定的意义,并且,本文的程序可以很容易地转用于其他地区的地震定位或联合反演。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云南地区各类型地震序列的早期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地震波垂直分量P波初动和P、S波最大振幅比,结果表明:前震序列振幅比为过原点的直线,比值稳定,P波初动一致;双震型地震序列在第一主震后P波初动出现一组时,仍有一类波形(“大头波”或“小头波”)的振幅比保持为过原点的直线,第一主震后P波初动出现两组时,仍有初动相同的一组地震振幅比保持为过原点的直线,或者两组初动的地震振幅比分别、共同成过原点的直线;主余震地震序列在非大震孕育期间,地震振幅比离散,与大震孕育有关的主余震地震序列振幅比仍可为过原点的直线。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在上述三类地震序列的早期判断能力分别为75%、55%—73%、90%。  相似文献   
10.
TimespaceevolutioncharacteristicsofabruptvariationofwavevelocityratiointheseismogenicprocesofrecentstrongearthquakesinYun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