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目的: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相关疲乏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40 例Ⅲ~IV期非小细胞肺癌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 例。对照组单用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对2组进行疲乏评估,同时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卡氏评分(KPS)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脱落6 例,对照组脱落4 例。治疗后,治疗组Piper疲乏修订量表积分低于对照组,尤其是在情感、躯体及认知维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其神疲乏力、自汗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且治疗组在提升KPS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有20例发生不良反应,共出现25次不良事件;对照组中有36例发生不良反应,共出现48次不良事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有助于减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气虚证患者的疲乏症状,改善体力状况,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养阴散结法辅助化疗治疗晚期胃癌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晚期胃癌阴虚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养阴散结方。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瘤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KPS)评分、化疗毒副作用及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指标情况。结果:瘤体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0.00%(15/30),疾病控制率为90.00%(27/30),对照组分别为43.33%(13/30)、86.67%(26/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67%(23/30),对照组为36.67%(1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作用方面,治疗组Ⅲ~Ⅳ级骨髓抑制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CA199、CA125、CA724、CEA、NSE、CYFRA21-1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血清CA199、CA125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散结法辅助化疗治疗晚期胃癌阴虚证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灵芝补肺散结方治疗中晚期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晚期气阴两虚型NSCLC患者46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 例。对照组采用GP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灵芝补肺散结方治疗,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KPS)评分、中医证候(咳嗽、痰血、胸闷气促、神疲乏力)积分以及生存情况。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0.87%(14/23),对照组为26.08%(6/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无进展时间8.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4个月,对照组分别为5.9个月和8.3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芝补肺散结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气阴两虚型NSCLC,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其临床症状,延长中位生存期及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固肺消积饮联合支气管化疗灌注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 例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 例)和对照组(24 例)。2组均行支气管化疗灌注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固肺消积饮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实体瘤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卡氏评分(KPS)疗效,并观察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消化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情况。结果:PFS治疗组为7.19个月,对照组为5.80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瘤体的客观缓解率(ORP)、疾病控制率(PCR)及中医证候评分总改善率、KPS评分总有效率分别为29.63%(8/27)、85.19%(23/27)、88.89%(24/27)、92.59%(25/27),均高于对照组的16.67%(4/24)、54.17%(13/24)、54.17%(13/24)、45.83%(11/2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胃肠道不良发生、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的总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66.67%(18/27)、44.44%(12/27)、0(0/27),对照组分别为91.67%(22/24)、75.00%(18/24)、12.50%(3/2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固肺消积饮协同化疗灌注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患者PFS,缩小瘤体,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并减轻支气管化疗灌注所发生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六君健脾汤联合甲氧氯普胺片治疗阿片类止痛药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 例服用阿片类止痛药导致呕吐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 例。对照组予以甲氧氯普胺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君健脾汤治疗,2组均治疗14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39/42),对照组为80.95%(34/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君健脾汤联合甲氧氯普胺片治疗可有效缓解阿片类止痛药引起的呕吐,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晚期肿瘤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晚期肿瘤癌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选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选用双氯芬酸钠栓剂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体力功能状态(KP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0%(24/30),对照组为63.3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六黄汤加减在治疗晚期癌性发热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智安神汤治疗老年性痴呆肾虚髓减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髓减型老年性痴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方益智安神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SE、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益智安神汤能够有效减轻老年性痴呆肾虚髓减证患者的症状,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疗效优于盐酸多奈哌齐胶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降糖补肾汤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115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62 例)与对照组(53 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糖补肾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综合疗效、肾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9%(57/62),高于对照组的75.5%(4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肾小球滤过率、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4.8%(3/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1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补肾汤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肾功能及中医证候,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血生髓方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轻中度肿瘤相关性贫血(CRA)的疗效。方法:将60 例C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EPO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血生髓方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2组贫血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贫血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结果:治疗组贫血总有效率为73.3%(22/30),中医证候疗效总改善率为80.0%(24/30),均高于对照组的46.7%(14/30)、40.0%(12/3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RBC、Hb水平及KP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益血生髓方联合EPO可有效提高轻中度CRA患者血清Hb、RBC水平,改善贫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葶桑健脾祛饮方联合内生场肿瘤热疗治疗中度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 例中度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 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胸腔灌注化疗联合内生场肿瘤热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葶桑健脾祛饮方。2组均治疗3周,观察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情况(KPS)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29%(25/28),高于对照组的67.86%(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葶桑健脾祛饮方联合内生场肿瘤热疗可有效缓解中度恶性胸水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联合碳酸钙D3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 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 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口服碳酸钙D3咀嚼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骨密度、骨疼痛等级、中医证候评分及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06%(33/34),对照组为85.29%(2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2组骨密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同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骨疼痛等级、中医证候评分及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联合碳酸钙D3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骨质疏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骨质水平,缓解骨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UC大肠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但2组分别只有44、45例完成观察)。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头翁汤灌肠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疾病积重程度积分(Mayo积分)、内镜下肠黏膜病变程度评分(Baron评分)、黏膜损伤程度(Geboes指数)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Mayo积分、内镜Baron评分及Geboes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肠球菌、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多,且治疗组减少、增多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头翁汤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能够显著改善UC大肠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肠黏膜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百合腺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阴虚内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晚期肺腺癌阴虚内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吉非替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百合腺癌方。观察2组近期客观疗效、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癌胚抗原(CEA)以及不良反应(皮疹)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为33.33%,对照组为3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6.67%,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EA水平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疹发生率为26.67%,对照组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合腺癌方能有效减轻吉非替尼的毒副作用,改善晚期肺腺癌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0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学指标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8%(44/45),对照组为82.22%(37/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便干结、腹痛、排便困难等中医证候积分及生长抑素(SS)、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神经太Y(NP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补中益气汤联合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可较大幅度改善患者血液学指标及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强肾扶正汤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含铂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强肾扶正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比较综合疗效、KP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稳定率治疗组为75.56%,对照组为51.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KP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5.56%,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肾扶正汤合含铂化疗方案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及饮食、运动、糖尿病健康宣教;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肾功能相关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糖、血脂、肾功能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改善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加快糖、脂代谢,保护肾功能,从而达到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通窍祛瘀汤治疗外伤性气滞血瘀型脑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外伤性气滞血瘀型脑内血肿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窍祛瘀汤口服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观察2组血肿吸收、水肿吸收、神经功能缺失(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1%(48/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37/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节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外伤性气滞血瘀型脑内血肿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自拟通窍祛瘀汤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中医证候,促进血肿和水肿吸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珀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心阳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心阳亏虚证患者88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 例。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珀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36%(38/44),对照组为61.36%(27/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珀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心阳亏虚证患者,可以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扶正口服液治疗脾肾亏虚型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亏虚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扶正口服液加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单用唑来膦酸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疼痛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5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5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口服液治疗脾肾亏虚型肺癌骨转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抗癌青黄汤联合羟基脲片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期毒热炽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ML慢性期毒热炽盛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羟基脲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癌青黄汤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白细胞计数、骨髓中不成熟粒细胞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细胞计数、骨髓中不成熟粒细胞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3.33%(4/30),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癌青黄汤联合羟基脲片治疗CML慢性期毒热炽盛证疗效较佳,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造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