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大福楼锡多金属矿床是大厂锡矿田东矿带一个主要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位于丹池大背斜的东翼,矿床主要由3个工业矿体组成:0号矿体、21号矿体和22号矿体。其中,0号矿体为陡倾斜切层大脉状矿体,长1200余米,深500余米,厚2m左右;21号和22号矿体为产于下泥盆统泥质页岩中的似层状矿矿体,长600~1100m,宽200~400m,厚1.5~2.2m。本矿床主要工业矿物有:锡石、磁黄铁矿、黄铁矿、毒砂、铁闪锌  相似文献   

2.
贵州赫章猪拱塘铅锌矿床是贵州省内发现的首个中低温热液型超大型铅锌矿床。铅锌矿体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赋存于北西向F1、F2及隐伏F20、F30断裂破碎带及次级断裂破碎带内。根据矿体的空间展布特点,以控容矿断裂作为矿体对比连接的依据,圈定69个铅锌矿体,探明铅锌金属资源量275万吨。Ⅰ-1号主矿体为区内规模最大铅锌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于猪拱塘断层(F1)破碎带内,赋矿围岩建造为二叠系中统栖霞组(P2q)泥灰岩、灰岩、白云质灰岩建造。矿体长度1 640 m,平均厚11. 01 m,铅平均2. 81%,锌平均8. 71%。铅锌资源量182万吨,占矿床总资源量的57%,资源量规模达特大型。通过对Ⅰ-1号主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详细论述,为矿床总体特征及成矿规律总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四川巴塘县夏隆银铅锌矿床特征与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青 《四川地质学报》2010,30(4):447-449,461
夏隆银铅锌矿床产在燕山晚期绒依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北西侧,矿体赋存于上三叠统图姆沟组变质砂岩、板岩中的北北西向构造破碎带中,为富银铅锌矿床,已圈定矿体6个,其中KT1、KT2是主矿体。该矿床位于夏塞矿床南侧,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成因类型及矿体特征均与夏塞相似,工作程度低,矿化线索多,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4.
箭猪坡矿床是丹池成矿带上以锑铅锌为主的多金属矿床。近年通过老矿山找矿勘查项目,首次发现了石英脉型锡矿体,锡以锡石为主。通过对矿床流体包裹体、矿石稀土元素、氢氧同位素及硫同位素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成因。通过与大厂锡矿田垂向分带的对比,推测箭猪坡矿床浅部所揭露的脉状铅锌锑矿体及钻孔中揭露的石英脉型锡矿体,仅相当于大厂矿田上部脉状矿[中低温脉状(锡石)硫化物矿床矿带],中深部的中高温—高温矿带、隐伏花岗岩体尚未揭露,箭猪坡矿床找矿空间宽,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5.
小源铅锌矿床是桂东北地区海洋山NE向铅锌铜成矿带中段的一个小型矿床。区内的中上奥陶统田岭口组上段和下泥盆统莲花山组是主要含矿地层;矿脉产于NE走向的张扭性正断层(断裂)中,构成多条平行等距排列的矿脉带;区内发现含矿脉带5条,圈定矿体7个;矿体在脉带中分布具有等距性。矿床成因类型为以岩浆热液为主的多源复合断裂控制热液脉型矿床。小源地区是寻找大型铅锌矿床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6.
新疆彩霞山铅锌矿床成因分析及与MVT型矿床成因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彩霞山铅锌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带卡瓦布拉克-星星峡中间地块,容矿地层为长城系星星峡群,含矿岩性为角砾状硅化粉砂岩、白云石大理岩.通过对矿体特征、稳定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等分析,认为彩霞山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容矿的后生层控-热液改造型矿床.通过与我国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新疆卡兰古铅锌矿床成因对比研究发现,彩霞山铅锌矿床与二者成因特征类似,具有MVT型矿床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7.
四川农戈山铅锌矿床属于三江成矿带的玉树-中旬(Ⅳ)矿带范畴,矿区内已发现3个矿体.文章从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方面对该矿区的地质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李清地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乌兰察布市西南郊,矿床受其北的大脑包山火山构造的控制,矿体充填交代于NE向和NW向断裂中,矿床分为2个矿带、3个矿段,矿体呈扁豆状、囊状、透镜状等,成矿元素显示出南部富银锰,中部为铅锌,北部除铅锌外,银有所降低,铜、金增高的水平分带特点;北矿带西段共有10个矿体,均为NE走向,上部矿体均已成氧化矿;根据成矿地质特点,认为矿床属于与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充填交代银多金属矿;文章还就矿段、矿床和矿带的找矿远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南生 《福建地质》2007,26(1):27-33
闽清牛路坑铅锌矿床地处闽东中生代火山岩成矿带上[1],产于晚侏罗世中酸性-酸性火山岩中,成矿与断裂构造及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矿区内已发现4个矿体,呈不规则似层状、脉状、透镜状,受南北向和北北东向2组断裂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控矿条件、矿体规模及形态的特征分析,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应属裂隙带充填交代中-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0.
云南巧家县小海子铅锌矿区圈定了2个铅锌矿体(KT1、KT2),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于上奥陶系统大箐组(O_3d)细晶白云岩层间破碎带中,矿体产状与围岩岩层产状基本一致。次级断层构造控矿明显,矿床成因为华力西期中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1.
刘莎  艾国梁 《江苏地质》2023,47(1):91-99
湖南清水塘铅锌矿位于邵阳—郴州断裂带上,是典型的中低温热液充填脉状铅锌矿床。矿体呈网脉状、脉状、透镜状赋存于硅化破碎带中,赋矿围岩为寒武、奥陶系板岩。在该区开展了地面高精度磁法、激电中梯测量以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工作,对物化探异常特征进行综合研究,总结物化探找矿标志。结果表明,中高值磁异常结合激电中梯异常特征可有效推断断裂构造位置,铅锌矿体呈低阻高视幅频率的异常特征,Pb、Zn地球化学异常是该区铅锌矿体最主要的找矿标志。经工程查证,在异常区均发现了铅锌矿体,进一步证明物化探方法在清水塘铅锌矿区的应用效果较好,为矿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对于同类型矿床的找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石屏法乌铅锌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矿体的近矿围岩均为峨山花岗岩体之二长花岗岩,成矿与花岗岩的侵入有着密切的联系。矿区KT5与KT9两个主矿体在成因上有明显不同,KT5矿体产于构造破碎带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约明显,为与花岗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铅锌矿床。KT9矿体产于花岗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受花岗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控制,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3.
锡铁山矿床两类喷流沉积成因的铅锌矿体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锡铁山大型铅锌矿床发育有非层状和层状两种类型的铅锌矿体,通过对两类矿体产出地质条件与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发现非层状矿体分布于代表喷口系统的网脉状蚀变带的上方附近,其中发育有大量的热水爆破角砾岩,而层状矿体分布于远离喷口的外侧,属于远端沉积的产物。两者具有相同的矿物组合和成矿元素组合,自非层状矿体→层状矿体,矿石品位下降,Zn/Pb比值增高,黄铁矿相对含量增加。揭示出非层状矿体不是层状矿体后期改造的产物,而是形成于喷流作用阶段。考虑到锡铁山矿床中规模巨大的喷口系统以及厚层状的喷流成因大理岩,推断锡铁山矿床及周边地区还有巨大的找矿潜力,找矿重点是层状铅锌矿床(体)。  相似文献   

14.
米苍山东南缘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震旦系灯影组角砾状白云质灰岩中的铅锌矿化带,沿米苍山东(?)缘呈环状分布,长达百余公里。矿化层位稳定,主要矿(化) 层有三层,其矿化类型,矿体形态、规模、产状, 矿石类型以及顶、底板中重晶石、水晶矿化特征等,可以对比。区域内铅锌矿床成因属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5.
甘洛县高丰铅锌矿床为近年来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交界区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床。矿床地质勘查表明,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层间破碎带中,共圈定6条铅锌矿体,其中Ⅰ-1和Ⅱ-1等2条主矿体延伸长、厚度大、品位富,多呈层状、似层状、脉状、团块状、浸染状分布。矿床受区域性断裂、褶皱构造和层间破碎带的控制,同时具有"层控"和后成的特点。根据同位素年代学信息判断,矿床形成于三叠纪末—侏罗纪的造山期构造运动中;综合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铅锌矿形成于中低温、中等盐度、中浅成的地质环境中;铅锌矿为造山期地下热卤水萃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形成含矿流体,并在层间破碎带等减压空间聚集、卸载成矿。研究表明,矿床为受中生代构造活动控制、具有"层控"特点的热液交代充填型铅锌矿床,可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类比。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罗甸透闪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甸透闪石矿床属燕山期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为接触交代;侵入岩体为辉绿岩,属偏碱性基性幔源浅成岩,岩体呈似层状顺层侵入于二叠系中统栖霞组(P2q)与茅口组(P2m)接触面之间;围岩蚀变有透闪石化和大理岩化,由岩体向外依次分为大理岩化带→透闪石化带;软玉矿体赋存于外接触带茅口组一侧,顺层产出;含矿带厚10~30余米,其中夹矿体十余层,矿体形态以似层状为主,次为透镜状,厚0.05~0.3 m。在1000 km2范围内发现5个辉绿岩体露头,呈带状出露,长3~35 km,显示有矿化,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7.
锡铁山铅锌矿床深部生产勘探发展,3062米中段以下矿体比地质勘探时控制的形态复杂,普遍向北东位移。在无矿段和深部发现品位较富的盲矿体,使矿石储量增加73.73%,铅锌品位分别提高60.9%和7.49%。依矿体与大理岩之关系。矿体分为四种类型赋存于大理岩中的矿体为主矿体。矿床具分带性,为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变质改造叠加型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8.
马元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北缘,米仓山隆起带东段,是扬子地台周缘地区重要的铅锌矿床之一。矿体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角砾状白云岩中,矿石中见大量沥青与闪锌矿、方铅矿紧密共伴生。为探讨马元铅锌矿床中有机质对铅锌成矿的作用,对矿床中的沥青、矿石及围岩进行了系统的矿相学、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成分分析及碳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 矿床中有机包裹体发育,且有机包裹体中含有甲烷、乙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组分;包裹体均一温度、沥青的镜质体反射率所计算的演化最大古地温与碳同位素特征显示,矿床中的有机质可能是由震旦系灯影组地层中的古油藏发生热裂解形成,古油藏的热裂解为成矿作用提供了还原环境,并为成矿流体中的金属离子沉淀提供了还原硫。  相似文献   

19.
基于西秦岭凤太矿集区铅锌矿床矿体的产出受背斜构造、地层、特定岩性层位控制,主要铅锌矿床随控矿背斜构造的倾伏,铅锌矿成矿特征从出露到完全隐伏的认识,依据区内铅锌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研究,把铅锌找矿有利地段分为已知矿体的延深部位、已知矿体深部(或周边)的未知矿体、暂无已知矿床的新区共3类。通过工作,预测提出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床深部、白杨沟-洞沟铅锌矿带、银洞梁-手搬崖铅锌矿床深部和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深部等4个找矿靶区,找矿靶位的预测聚焦于4个找矿靶区内已知铅锌矿床走向延伸与倾向延深部位、矿床两翼深部对赋矿有利的褶曲部位。近年来的找矿实践证明,地质综合研究、构造叠加晕找矿法、以广域电磁法为主的大探测深度物探方法以及深部探矿工程验证是该矿集区深部铅锌找矿的有效勘查方法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20.
位于内蒙古中部的李清地铅锌银矿床近期找矿获重要进展,该矿床为与中生代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以大脑包山为中心发育的环状与草药放射状断裂构成的火山机构制约了铅锌银矿化的产出.以往一直认为控矿断裂走向为NE向,虽投入大量勘探工程,仅获得小型独立银矿储量.研究发现,其成矿规律表现为北东向(基底)构造控制矿带,北西向构造控制矿体,主要铅锌银矿体赋存于NW向断裂中,NW向构造与NE向构造的交汇部位附近形成富厚矿体,这一控矿构造的重新认识,直接导致了李清地矿床找矿的新突破,发现富厚铅锌、银、金矿体.目前矿区相继发现多条NW向含矿断裂,显示出整个李清地矿区具有大型以上的铅锌、金、银矿的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