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东部地壳运动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中国东部区域的地壳构造历史及当今构造格局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精密水准测量结果对中国东部地壳垂直运动机制进行了探讨,从而在用地质理论解释测量结果的同时也用测量结果验证了地质理论,最后根据地质构造分析结果对今后测量工作的布点方案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GAMIT软件处理中国境内三个IGS全球站的两期GPS数据,并根据解算出来的基线结果对中国大陆东部板内形变进行了分析。地质与大地测量两方面的研究成果证明秦岭-大别构造线是中国东部地质挤压应力集中的区域,沿秦岭-大别一线地壳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向挤压变形,东西向的挤压变形相对较小,中国东部的华北与扬子地块呈刚性形变。  相似文献   

3.
利用GAMIT 软件处理中国境内三个IGS全球站的两期GPS数据,并根据解算出来的基线结果对中国大陆东部板内形变进行了分析。地质与大地测量两方面的研究成果证明秦岭- 大别构造线是中国东部地质挤压应力集中的区域,沿秦岭- 大别一线地壳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向挤压变形,东西向的挤压变形相对较小,中国东部的华北与扬子地块呈刚性形变  相似文献   

4.
常晓涛 《测绘科学》2001,26(2):23-26
对中国东部所处的构造环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结合现代大地测量成果 ,指出中国东部地壳运动主要是受陆陆碰撞 ,大洋板块俯冲及由二者引起的地幔对流三种主要因素控制 ,其中以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和菲律宾海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对中国东部的水平地壳运动及地幔对流对中国东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在水平方向上 ,中国东部地壳的主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的压应力 ,但总体上是向东推移的。在垂直方向上 ,表现为南部隆升 ,北部沉陷。  相似文献   

5.
利用GPS观测到的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与一般GPS大地测量或工程测量对比,介绍利用GPS观测获取地壳运动信息的方法,包括野外观测及数据处理的方法。通俗地介绍了GPS数据处理与形变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如坐标系统的参考框架、无基准解、相似变换、位移基准、旋转与应变等。介绍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本网、基准网1998年与2000年GPS观测结果所获得的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信息。简要介绍GPS观测概况、用GAMIT/GLOBK软件对所获得GPS观测数据的处理及精度分析。基准网与基本网各年观测结果得到的网内点位精度,由两期观测得到的水平位移分量的精度。得到的1998年9月初至2000年6月中旬基本网、基准网的地壳运动,包括以位于东部的一组稳定点为基准的各观测站位移、网内各部分的应变及部分地区的旋转量。得到了我国大陆完整而详细的地壳水平运动图像,分析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主要特征。在所述观测期间,我国东部地区相对较为稳定。相对东部稳定点组,东北块体向北运动;华南块体向东南运动。相对东部地区,新疆西北部地区以北西向运动为主;西南西藏地区以向北运动为主;西藏东部与云南地区形成非常明显的顺时针旋转构造运动。我国中部南北地震带是一强烈而复杂的变形带。GPS测量结果表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是影响我国地壳运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与一般GPS大地测量或工程测量对比,介绍利用GPS观测获取地壳运动信息的方法,包括野外观测及数据处理的方法。通俗地介绍了GPS处理与形变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如坐标系统的参考框架、无基准解、相似变换、位移基准、旋转与应变等。暖和 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本网、基准网1998年与2000年GPS观测结果所获得的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信息。简要介绍GPS观测概况,用GAMIT/GLOBK软件对所获得GPS观测数据的处理及精度分析,基准网与基本网各年观测结果得到的网内点位精度,由两期观测得到的水平位移分量的精度。得到的1998年9月初至2000年6月中旬基本网、基准网的地壳运动,包括以位于东部的一级稳定点为基准的各观测站位移、网内各部分的应变及部分地区的旋转量,得到了我国大陆完整而详细的地壳水平运动图像,分析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主要特征,在所述观测期间,我国东部地区相对较为稳定,相对东部稳定点组,东北块体向北运动;华南块体向东南运动。相对东部地区,新疆西北部地区以北西向运动为主;西南西藏地区以向北运动为主;西藏东部与云南地区形成非常明显的顺时针旋转构造运动。我国中部南北地震带是一强烈而复杂的变形带。GPS测量结果表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是影响我国地壳运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用拉萨点大地测量资料检测青藏高原地壳的增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藏高原地壳的隆升与增厚,是一个复杂的热点问题.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地壳的隆升与增厚,已被地质、构造学等方面资料证实,但利用大地测量资料定量确定高原地下地壳增厚速率的很少.基于此,利用高精度绝对重力测量资料及GPS结果定量检测高原拉萨点地下地壳增厚速率((3.9±0.8)cm/a),并给出简单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孙宪森  常晓涛  成英燕 《四川测绘》2002,25(4):158-162,166
根据现代大地测量结果及对研究区所处的构造环境的研究,本文对中国东部大陆地块地壳运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通过高精度静态GPS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青藏地壳由于碰撞挤压向东挤出这一构造现象。并结合精密水准数据及研究区内的矿物、岩石、地层及地质构造特征,本文认为由于秦岭-大别构造线和郯庐断裂带是控制中国东部大陆地块运动的两条主要构造线,在郯庐断裂以东,秦岭-大别构造线经郯庐断裂转换后向北平移到青岛-五莲一带。  相似文献   

9.
高精度大地测量中的海潮位移改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旭华  吴斌  李军 《测绘学报》2001,30(4):327-330
鉴于目前IERS规范中缺乏海潮对多数中国测站位移的改正,基于表面负荷形变理论,本文采用CSR3.0全球海潮模型和Farrell的格林函数结果,计算了中国测站的海潮位移改正。部分结果同IERS公布结果引比,符合很好,可以用于高精度大地测量,对中国地壳形变监测特别是沿海地区地壳形变监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FG5绝对重力仪观测比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2006年绝对重力测量比对的概况,分析了观测和比对结果,探讨了高精度绝对重力测量在地壳垂直运动研究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总结国内科技工作者对中国东部及邻区地质、地球物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而给出中国东部及邻区断裂体系与块体划分,分析该地区的现今地质构造特征,探讨现今岩石层的壳-幔结构。这些结论将作为用大地测量资料建立东部地区现今块体运动模型与动力机制反演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总结国内科技工作者对中国东部及邻区地质、地球物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而给出中国东部及邻区断裂体系与块体划分,分析该地区的现念地质构造特征,探讨现念岩石层的壳-幔结构。这些结论将作为用大地测量资料建立东部地区现念块体运动模型与动力机制反演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量工作获得矿区井下开采平面图、矿区地表平面图及矿区井上井下对照图,根据实际测量结果,结合该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山开采现状,采用三带理论计算安全开采深度,并通过分析采场顶板稳定性、护顶层厚度、矿柱稳定性判定采空区稳定性。得出该矿2号井北东部采场出现部分越界现象;个别采场高度超过设计回采最大高度,并有可能存在护顶层厚度不足的安全隐患;以及个别采场宽度超过最大无支护跨度,采场顶板存在局部失稳的安全隐患。一旦失稳有可能波及地表,对地面民房造成影响,因而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图》1998,(3)
以中科院院士叶叔华为首席科学家的我国科研人员,经研究证实,中国大陆在印度等板块的作用下正向东移动。科学家利用卫星激光测距、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空间技术,首次测定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东部地壳,相对于欧亚板块稳定部分存在水平移动,速率为每年7~8mm,方向朝东略微偏南。根据实际测量资料,科学家们验证了这样的推断:处于欧亚板块形变地区的上海地区,是在印度板块对青藏高原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向东偏南水平运动的。综合全球资料,这些科学家进一步发现从总体上来说,美洲和亚洲正在缩短距离。我国科技人员的监测结果还表明,上海…  相似文献   

15.
吴小利  刘宁 《测绘科学》2011,36(5):57-59
本文利用中国南北地震带2004-2007年间观测的239个GPS站数据,对中国南北地震带地壳内15km深处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同期发生在中国南北地震带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观测同期发生的中强震大都位于应力变化大并且有深大断裂的地区,汶川地震进一步说明,四川地区地壳内的局部应力场变化与最大剪应力变化在空间分布上与强震活动区域存在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杨志强 《测绘学报》2005,34(1):91-91
以作者近10年来在南部西藏的科研为背景,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实验测试、内业分析、物理解释、综合反演、数字仿真、模糊误差理论等多方面对南部西藏地壳形变测量与地球动力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部地区地壳垂直运动规律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4根据我国东部地区3756个重复水准点资料,提出了与我国东部地质构造相结合的新的数据处理思想,分别绘制了我国东部地区陆地与地壳垂直运动速率等值线圈。  相似文献   

18.
太平洋板块俯冲对中国大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ITRF2000速度场的基础上,建立欧亚板块整体旋转与线性应变运动模型,得到中国大陆及邻区的局部形变场,分析此形变场发现东北块体和华北块体东部地壳存在一致的向西或北西西向运动,平均运动速率东北为2.9 mm/a,华北东部为1.4 mm/a,推测这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影响。其影响范围仅限于东北和华北块体,影响较大的是120°E以东和40°N以北地区。并分析太平洋板块俯冲对中国大陆影响的表现形式和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监测三峡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对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行和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直接计算、实际测量和综合解算3个方面研究了三峡库水位变化过程中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基于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提取的水体数据,结合水位数据,直接计算了三峡水库蓄放水从145~175m每隔5m的影响,地壳垂直形变最大可达30mm,对重力影响超过20μGal(1Gal=10~(-2) m/s~2)的范围距离长江中心线约2km内。库区较近的巴东CORS站(ES13)能够实际测量到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地壳垂直形变。由于目前三峡库区的CORS站和重力台站数量较少,分布不均,还不能满足紧密跟踪三峡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监测需求。利用三峡地区26座CORS站和部分重力台站数据,基于负荷形变理论和球谐分析方法,综合解算了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与实际CORS监测结果一致。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基于CORS站网的综合解算,能够有效提升对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变化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利用GPS复测资料研究华北地块旋转运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GAMIT和GPSADJ软件对华北地区GPS监测网和首都圈GPS监测网在1992、、1995、1996年观测对3期GPS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估算了华北地区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以此反演块体旋转运动参数,讨论了华北地块旋转运动情况,并与地质、古地磁结果作了比较,最后初步分析华北地块运动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