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莉  张智 《陕西气象》2013,(6):36-38
2012年中国气象局要求各省开展“历史高空气象观测记录表数字化处理”。对宁夏气象局在高空规定等压面风资料录人文件质量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以供气象部门在今后的档案数字化工作中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林莉  张智 《陕西气象》2013,(6):36-38

2012年中国气象局要求各省开展“历史高空气象观测记录表数字化处理”。对宁夏气象局在高空规定等压面风资料录入文件质量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以供气象部门在今后的档案数字化工作中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新疆11个辐射站最近20a(1993—2012年)逐月辐射信息化数据文件进行了质量检查,分析了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反射辐射、净全辐射这五个要素出现数据疑误的概率,并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疑误数据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各要素分布等进行了评估。经查阅分析原始数据表—33及H文件结果表明:疑误数据的错误主要发生并集中在一、二级辐射观测站,其中数据文件部分出现疑误较多,记录格式分部出现错误相对较少。平均单站月疑误数据个数为2.7个/站?月,疑误数据率为0.0%。从总体上看,新疆最近20a的辐射信息化数据文件疑误数据信息较少,资料可靠,可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利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气象局预报网络司辐射基础气象资料建设工作安排,陕西省对西安、安康、延安3个辐射站1993—2012年的辐射月报数据R文件进行了全面质量检查。检查结果表明:辐射资料错情主要集中在1996年以前的资料中,错情类型大多为原始报表错和信息化时录入错。陕西省补录了1993—2004年R文件中辐射表号码,对历史资料中的错误数据逐一核查更正,形成了高质量的辐射数据文件。  相似文献   

5.
林杨 《陕西气象》2016,(5):37-38

在传统质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依据台站多年预审工作经验和T639数值预报模式所提供的背景场数据,利用西安泾河气象站L波段雷达探空观测数据研究了高空观测数据台站实时质量控制方法及软件,并投入业务应用。结果表明:适用于台站实时质量控制的方法有极值检查、时间序列检查、同期历史资料对比检查和数值预报背景场资料检查等,其中极值、时间序列、同期历史资料对比等检查方法是基于本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实施,质量控制软件采用自动和人机交互两种方式,自投入业务试运行以来,疑误提示21次,其中,高度15次、温度6次,大大提高了值班员对疑误数据的诊断时效。

  相似文献   

6.
中国气象局下发的降水自记纸数字化处理系统软件(以下简称系统软件)可以提供每小时降水量,并通过程序转化为每分钟降水量。系统软件通过降水自记纸处理、扫描及扫描检查操作、降水曲线提取、降水强度数据转换和质量检查等步骤,在完成质量检查后会自动打开错情文件。错情文件显示了被选文件的质量检查结果。系统规定“日降水合计值与雨量筒日降水量总量偏差大于日降水总量的5%”为错情。我们对兴城等11个台站7399张日降水自记迹线(降水自记纸曲线被跟踪的线称为迹线)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各台站错情不同,主要错情有日降水合计值与跟踪迹线的误…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质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依据台站多年预审工作经验和T639数值预报模式所提供的背景场数据,利用西安泾河气象站L波段雷达探空观测数据研究了高空观测数据台站实时质量控制方法及软件,并投入业务应用。结果表明:适用于台站实时质量控制的方法有极值检查、时间序列检查、同期历史资料对比检查和数值预报背景场资料检查等,其中极值、时间序列、同期历史资料对比等检查方法是基于本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实施,质量控制软件采用自动和人机交互两种方式,自投入业务试运行以来,疑误提示21次,其中,高度15次、温度6次,大大提高了值班员对疑误数据的诊断时效。  相似文献   

8.
对比分析陕西省2015年1—4月MDOS与OSSMO两个系统制作的A文件,发现A文件不一致的原因主要为:当原始数据改动时,台站未按业务规定和流程在MDOS系统中做相应的修改,此类疑误信息占比为88.83%;两个系统特殊业务处理方式不一致造成A文件不一致的比例为6.06%;网络故障和参数设置错误原因占比分别为2.88%和2.23%。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年来在省级质量控制数据R文件时净全辐射出现的问题,利用<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三级质量控制软件--省级软件>对净全辐射质量控制时数据异常原因进行举例分析,并采用人机交互方法对经质量控制后系统自动生成的疑误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同时结合有关规定和问题解答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以确保净全辐射观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进而为业务科研工作提供科学的、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南海海岛气象站资料的可靠性、可用性,本文通过对南海区域站实时气象资料原有质量控制方法得出的疑误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增加双站对比检查和对空间一致性检查方法进行改进,对南海区域站实时气象资料进行质量控制,以降低南海区域站正确数据被检测为疑误数据的概率。应用新质量控制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南海区域站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的误检信息占原疑误信息的71.7%,疑误检出后的准确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地面观测资料报文传输方式调整之后,值班观测员应注意小时内自动气象站的数据采集情况,在正点后通过《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对数据进行检查,当发现自动气象站错误或数据异常时,应及时对疑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完成对自动气象站数据的质量控制。通过对几例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中典型异常数据的分析处理,帮助地面测报值班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正点地面观测疑误数据进行快速的判断和维护,做好自动气象站数据的质量控制,以保证地面气象要素上传数据文件内数据的完整性、时效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艳  方晓 《辽宁气象》2005,(2):46-46
中国气象局下发的降水自记纸数字化处理系统软件(以下简称系统软件)可以提供每小时降水量。并通过程序转化为每分钟降水量。系统软件通过降水自记纸处理、扫描及扫描检查操作、降水曲线提取、降水强度数据转换和质量检查等步骤。在完成质量检查后会自动打开错情文件。错情文件显示了被选文件的质量检查结果。系统规定“日降水合计值与雨量筒日降水量总量偏差大于日降水总量的5%”为错情。我们对兴城等11个台站7399张日降水自记迹线(降水自记纸曲线被跟踪的线称为迹线)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各台站错情不同,  相似文献   

13.
陈中钰  徐晓莉 《气象科技》2018,46(3):462-467
基于L波段探空综合观测的逐秒数据制定了秒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对每次探空综合观测结束后的秒级数据文件进行大段数据缺失检查、瞬时值检查、施放点订正检查、放球时间订正检查、高度差检查、气温变率检查、气压变率检查、相对湿度变率检查、仰角变率检查、方位角变率检查、斜距变率检查、升速检查、终止点检查和僵值检查。通过该方法对四川2016年探空秒级数据文件进行质量控制,发现该质量控制方法可以很好地检查出L波段探空综合观测秒数据的错误。质控结果表明:通过高度差检查的放球次数仅有1105次,通过斜距变率检查的放球次数有2221次,方位角变率检查、气温变率检查、仰角变率检查有六至七成的通过率,施放点订正检查、放球时间订正检查、湿度变率检查有近九成的通过率,剩余检查通过率在九成以上。综合总的可疑信息数量和全年平均至1次放球提出的疑误数量,探空秒数据中不正常斜距出现频率较高,雷达计算高度与压高公式计算高度超阈值情况较多,其它检查发现的疑误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4.
L波段气象探测网运行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L波段气象探测网监控系统用来监视包括L波段探空设备与探空数据在内的全国高空气象探测网总体运行情况。基于L波段探空系统提供的监控信息与探空资料,结合业务运行经验与用户需求建立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网监控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利用L波段高空监视系统,结合探空资料质量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探空系统存在的问题;高空监视系统有助于全面掌握全国探测网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保障高空探测网稳定运行,提高气象探空数据质量,业务效果显著。但是在探空质量评估中也发现位势高度、温度以及风向与风速变化阈值存在控制过严的现象,需要加以改进,以避免虚警次数过多。  相似文献   

15.
先分别格检审核A文件和J文件,将审核单的疑误信息形成Excel表格或Html文档,并打印,先大致了解疑误信息。由于J文件本来就要与A文件正点值校验,因此当出现自动气象站每小时正点数据与该正点时的分钟数据不一致时,一般情况下,维持原记录;若对前后记录分析,确认正点数据有误可用正点时的分钟数据代替,确认正点时的分钟数据有误可用正点值代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自动站实时观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可用性,中国气象局推出了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建立了集质量控制、加工处理、存储分发、服务于一体的现代资料业务,实现了实时和历史资料一体化处理与管理。针对山东省地面资料疑误信息处理反馈应用的实际,以及对疑误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的需要,设计了MDOS疑误信息统计系统,介绍了系统设计的背景、系统设计思路、系统界面等。  相似文献   

17.
分钟观测数据文件质量控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格式检查、气候极值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相关性检查、缺测检查等,对分钟观测数据文件质量控制进行探索。通过J文件审核维护和辅助业务软件的配合使用,对疑误记录进行替换、删除、前置、内插等人机交互或自动处理,有利于提高分钟观测数据文件质量和审核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雷达综合观测中高空风记录中经常出现的错情,以实例介绍如何用高度比较法判断观测数据的正误,以期提高高空风观测的实时质量.  相似文献   

19.
自动气象站位置信息是准确应用观测数据的前提,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测站位置信息不准确客观存在。依据气象站位置信息的特点,设计了一套适用于观测数据中气象站位置信息检验评估的方法和流程,对2018年1月全国62 162个气象站逐小时观测数据中经纬度和海拔高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位置信息出现疑误的站点均为区域站;(2)位置信息的站点疑误率为4. 8%,且海拔高度出现疑误的概率大于经纬度,海拔高度和经纬度的站点疑误率分别为4. 2%和1. 3%;(3)随时间变化异常是位置信息疑误的主要表现形式,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时间一致性检查的方法检出率分别为94. 9%和74. 5%。最后,依托MDOS建立了自动气象站位置信息综合监视流程,降低了位置信息疑误对后端应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常见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出现的问题,如地面瞬间观测数据错误、探空记录飞点、升速异常以及测风数据突跳等,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正确读数、认真校对、仔细检查、熟悉探测系统业务手册等处理意见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