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蕴藏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虽然就资源总量来看,我国仅次于独联体、美国,居世界第3位,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从人均占有资源量来看,却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所以我国又是一个资源“穷国”,排在世界第80位.多年来,我国经济的较高速度增长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忽视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今后,随着我国人口持续增长和人均收入  相似文献   

2.
刘鑫 《吉林地质》2005,24(1):1-4,15
西部地区长期对天然资源初级产品的依赖使其经济发展跌入了自然资源比较优势“陷阱”,导致西部经济相对于东部经济发展的滞后,这将严重降低入世后中国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高速度。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价值观重构理论出发,破除西部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比较优势“陷阱”,进而提高西部经济发展速度,实现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宏观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黄宁生 《地球科学》1999,24(4):359-362
主要研究了广东省改革开发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减少过程,讨论了经济、人口等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机理,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经济增长是影响广东省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宏观驱动因子,耕地快速减少在发生时间上与经济的“过热”增长基本同步;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半环带状结构的特点,与地区间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的差异相一致.(2)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大量的自然资源消耗为代价的(以耕地资源为代表),经济  相似文献   

4.
李大伟 《中国煤田地质》1998,10(2):82-83,86
试论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李大伟(煤炭工业部规划发展司北京100713)作者简介李大伟男53岁高级工程师从事计划管理工作1“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和内涵20世纪以来,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  相似文献   

5.
地球难以承载人类重负——《生命行星报告2004》解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反映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要定量反映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就需要定量评价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机构每2年发布一次的《生命行星报告》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对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利用状况的定量评价分析研究报告。《生命行星报告2004》运用全球足迹网络(Global Footprint Network)提供的新的科学分析方法比较了世界上150个国家的生态足迹;以更加复杂的数据和分析、更加详细的时间趋势,测算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状况。报告肯定,地球的生态超载已经成为一个现实,人类目前消费的自然资源超过地球生产能力的20%,即人类目前使用着1.2个地球,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快速减少。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为摸清中国资源家底、认清资源变化规律、管好国土用途,解决现有自然资源内涵不一、分类上存在差异、在数据获取上不统一、资源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导致的资源在空间管理上交叉重叠等问题。【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及有关资源观测监测指标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研究结果】(1)明确了观测监测体系下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状态或未被加工的状态下通过生产能够产生价值的资源,可将其分为气候资源、地表覆盖资源及地下水资源3类开展研究;(2)总结得到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与监测的对象、内容及观测方法;(3)分析自然资源观测监测在资源间及资源与环境间、资源资产管理、生态环境修复上的具体作用。【结论】文章最后指出自然资源观测监测是研究资源间、资源与环境间作用,资源资产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修复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创新点:(1)明确了自然资源的定义,解决自然资源在部门管理上、分类上以及数据获取上不统一的问题;(2)分析自然资源观测与监测的内容和指标,结合系统调查、观测实验、预测模拟、监测评价“四位一体”的探测技术,有效掌握自然资源家底、进行资源资产管理,研究资源间、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在国土规划治理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科学院召开的“干旱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8月7~13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干旱和半干旱区占世界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这些地区目前的经济状况十分落后,对其自然资源特别是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当今  相似文献   

8.
殷达隆 《中国地质》1993,(8):26-26,23
氦(He)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由于它在现代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工业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被称为“气体黄金”。1980年前,世界需He量每年按10%的速度增长,近年更急剧增长。当前,世界He的年产量约1.6亿方,预计2000年世界需He17~20亿方。He主要从含He天然气或从以含He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尾气中提取,美国是世界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次为前苏联。我国He产量小,且成本高,但却有着寻找高含He天然气的良好条件,尤其在油气勘查时极有利于对He等有关流体及易溶矿产实行综合勘探,多元开发。  相似文献   

9.
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占重要位置。20世纪人类物质明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矿产品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10%,矿产品及矿产品加工制品的贸易约占世界贸易额的30%。我国是矿产资源、能源生产及矿产品生产大国。矿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在世界范围内,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如空气和水体污染、森林资源减少和土地荒漠化。在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更为突出。这些都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在21世纪,地球科学应该更多地关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一系列决策(或口号)是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方面,因此政府在确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时,应该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和程序的民主化,应该更加关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韩再生 《地质通报》2004,23(8):823-824
世界地下水资源图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图委员会、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德国地球科学及自然资源研究院共同组织编制,其目标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全球尺度上汇总地下水资源数据,以比例尺1:25M的图件为基础,为国际社会了解世界地下水系统提供基础资料。2004年3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世界地下水资源图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8月将在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示1:50M世界地下水资源图。最终的成果将于2006年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成立50周年之际出版。  相似文献   

11.
兴文喀斯特与中国南方喀斯特旅游资源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中国南方喀斯特集中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位于中国南方喀斯特区域内的兴文县拥有国内罕见的完整喀斯特景观,丰富独特的喀斯特景观被朱学稳研究员誉为“兴文式喀斯特”。本文运用比较法、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兴文喀斯特与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以及天坑、溶洞、石林等典型喀斯特旅游资源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资源优势。研究认为,兴文县完整的喀斯特流域上发育了类型丰富多样、品位高、组合好且分布集中的喀斯特自然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生态僰苗文化资源,与“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一、二期7个代表地一样具有代表性,具有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进一步补充、完善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资源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英国PLC联合黄金公司于1983年5月发表了该公司矿山服务部Louise du Boulay之长达55页的报告,概述了世界一些国家1972—1982年黄金的矿山开采量及其他供给来源、生产费用、消耗、投资和从废料中回收“再生金”的详细资料.该公司聘请了“中东、远东、欧洲和南美黄金市场”Timothy Green、“欧洲黄金市场”Irena Podleska以及“美国和加拿大黄金市场”Constantine Michalopaulos等为顾问,还向世界黄金市场其他许多消息灵通人士广泛收集了资料,因而该报告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将世界一些国家黄金的供  相似文献   

13.
一、28届地质大会论文要点本次大会宣读的论文达2000余篇,内容除去像以往各届继续从不同方面和角度用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地球的演化历史外,并讨论了自然资源的形成,如何利用的重要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等问题,在大会的半天学术报告中有:“第三世界矿物资源的发展”;“20和21世纪能源”;“自然资源有关的地下污染和地壳沉降”;以及有关土壤和海洋的问题。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能源消耗中,大约有4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中,而能源消耗是温室气体增加和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筑消耗资源在全球资源消耗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在我国,建筑也是能源消耗大户,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三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也是第三污染国,据联合国调查表明,中国产值能耗名列世界前茅。我国建筑能耗目前每年占全国总能耗量的1/4—1/3。这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为改变目前这种局面,近日在中国房地产协会举办的国际房地产论坛上,有关专家指出,建筑节能首先要设计先行,对此,本刊记者在论坛上采访了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顾云昌教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但如何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运用于地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实践,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从制度功能角度来看,在地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通过为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提供有效的基础信息,减少自然资源管理风险,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有效约束领导干部任期内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充分提高自然资源管理效率。用资产负债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短缺的甘肃省2014-2016年内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履责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能够通过自然资源管理责任变动状况的评价指标,深入分析地方政府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总体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自然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合理利用燃料能源是当今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问题。成功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对进一步发展世界合作,而且对保护世界生存环境,显然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采用非传统可再生能源的新保藏工艺(HBHD),是解决该问题的有发展前景的途径之一。传统矿物燃料储量消耗殆尽和燃料燃烧产生的生态后果,是近十几年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圈对该项工艺的兴趣显著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审视将化石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关联框架,这项工作是按照IUCN(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要求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于广大探矿人员自始至终贯彻执行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使探矿工程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曲折道路,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向前发展,主要表现在:探矿工程已形成一门独立的技术科学,并且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有其自身的基础理论。由于它的工作对象是地球外壳(地壳)的岩石,类别很多,重迭错落,千变万化。因此,其基础理论研究“聚焦于”岩石破碎机理与岩石力学、钻进中功率消耗值、钻柱力学(含断裂力学)、胶体化学与冲洗液理论、最优化工程理论。并以其理论成  相似文献   

19.
在地质历史上,气候曾发生过很大的变化,表现为冰期的反复来临。但是,冰期究竟是怎样产生、发展、而最后又消失的呢?究竟是什么因素控制着这种“神奇”的变化呢?据卡尔·萨根(1975)统计,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现在已有一百余种“冰期理论”。可惜至今还没有一种能比较完满地解释世界上气候演变的历史。大家都知道,在最近的几十年中,世界上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著名的第四纪地质学家费林特(1974)预言:关于冰期成因的新理论将会在本世纪末以前问世。  相似文献   

20.
一、世界能源结构在变化,煤炭将重新成为世界主要能源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是目前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的矿物燃料,自从七十年代石油危机以来,煤炭在当今世界能源结构中将重新成为主要能源的地位已日益明显。据国外资料报导,目前世界各类能源储量如表1所列。其中急缺的是廉价能源。地质学家认为不能简单地说世界能源不足,除大力继续勘探常规能源和节约消耗以外,应大力研究利用非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