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介绍了中间件技术原理,说明了SDE在系统中的工作原理,并以南海市国主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例,介绍了应用中间件技术的GIS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基于测距信号强度最大原理进行目标的自动搜寻、照准与测量的基本工作原理、方法与实现过程,分析了其适合于作为固定站用于无人看守的危险地区的长期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3.
黄晓颖  向才炳  边少锋 《测绘科学》2011,36(6):101-102,63
原子干涉测量技术可以获得极高的惯性测量精度。本文简要介绍了原子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其在重力匹配辅助导航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同时设计了一种重力梯度匹配导航的结构与算法原理,指出原子干涉惯性导航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无需外部信息校正的无源导航等优点,可最终解决水下潜器长时间的自主导航需求。  相似文献   

4.
应用中间件技术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介绍了中间件技术原理,说明了SDE在系统中的工作原理,并以南海市国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例,介绍了应用中间件技术的GIS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数字测图原理与应用》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数字测图原理与应用》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阐述了学院近几年来开展《数字测图原理与应用》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与实践成果,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培养创新人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徐云 《现代测绘》2014,(4):53-54
本文结合人眼立体视觉原理与摄影测量理论及计算机图形学的三维可视化理论分析了立体显示与量测的实现原理,并结合C++语言、OpenGL、DirectX图形库进行了验证,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为地理信息数据拓展服务提供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弱信号金属地下管线探测方法与原理的研究,根据单管磁场水平分量与垂向梯度横剖面曲线分布的原理和被测金属管线中产生磁场的Hx与ΔHx的分布对称性的原理,并且通过实际的工程应用,验证了弱信号金属管线的平面定位方法,可以有效地探测弱信号金属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社会对遥感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如何依据专业特点及其培养目标组织"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是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针对测绘工程专业特点,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的取舍与补充、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测绘工程专业"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所阐述的内容对测绘工程专业遥感课程的实际教学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其他学科专业的"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教材贯通全篇的内容主线和核心要点,规划和分配了《测量学》与《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各自的教学主线和内容侧重,分析了其主要区别与相通之处,并一一设计了各自的课堂实验内容,明确了实验方法、步骤、限差要求等,并强调了多次重复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机载LIDAR技术在快速生产高精度DEM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雪娇  洪友堂 《北京测绘》2011,(4):46-48,33
论述了机载LIDAR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简述了生产中利用机载LIDAR数据生成DEM的流程及原理分析,并结合数据生产DEM,分析其精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变形监测数据预测的精度与可靠性,提高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的稳定性,尝试将小波分析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小波神经网络应用于高铁路基处的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综合小波分析与神经网络算法的优点,建立松散型及紧致型小波神经网络预测分析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采用紧致型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用来处理路基的动态变形监测数据,预测稳定性及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工程建筑物的垂直沉降、水平位移或研究地壳形变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建立变形监测网。选择合适的基准对监测网进行平差后,要根据平差结果给出的信息,分析基准点及监测网的稳定性,尽量排除干扰,求出位移量的最或是值。因此,基准的确定是变形监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控制网的特殊性,在变形数据处理过程中基准点稳定性判断是不容忽视的环节,通常稳定性判断是在室内数据处理时进行,为了优化变形数据处理过程,本文采用已有组合后验方差检验法进行基准点稳定性检验,并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灵敏度的概念,即检验观测值出现多大变动时能被该方法检测出来,并测试出组合后验方差检验法的灵敏度。通过灵敏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现场进行稳定性分析,指导外业变形监测工作,提高观测结果利用率和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大桥变形监测基准网稳定性分析的几种经典方法和可能存在的不足,提出自由设站法在大桥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优势和特点。同时运用独创的VT检验法进行基准点稳定性判断,可以大大提高基准点稳定性判断的正确率,使基准点保持相对稳定,已达到保证和改善监测成果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变形监测中,变形监测控制网的稳定性分析是监测工作的首要任务,每种监测网稳定性分析方法所采用的平差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本文从现代平差方法的特点入手,介绍了传统的监测网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存在的问题,说明了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拟稳平差在解决该问题的优越性,并指出了这种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全站仪极坐标测量变形监测网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坐标转换修正法进行稳定基准点组的检验方法,实现了变形监测网稳定基准点组的检验。  相似文献   

17.
结合沉降变形监测相关理论,以宝鸡市某高层建筑工程沉降监测项目为例,首先对监测网的水准基点稳定性进行分析,而后描述了监测网的布设方法,最后通过绘制沉降监测点的沉降荷载时间曲线图对监测成果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沉降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监测网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讨论了变形监测网的参考系问题,举例说明了不同的参考基准对应着完全不同的位移场。对监测网点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平均间隙法,稳健迭代权法和单点位移分量法。  相似文献   

19.
开发一套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快速、准确、全面计算分析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地表变形的稳定性评价和地球深部动力学预报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系统集成的思想,通过集成MATLAB、MapObjects和Offiece等优秀软件和功能,初步实现了变形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可视化的数据库管理、监测网优化设计和平差计算等功能,为有效获取和使用适时准确的变形监测信息提供了实用平台。  相似文献   

20.
GPS技术在万州明镜滩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定位技术的发展为边坡变形监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手段。本文阐述了应用GPS技术提取地表变形信息和GPS数据处理的方法,结合重庆市万州区明镜滩应用GPS监测网进行滑坡监测的实践,研究了在地形复杂、观测条件恶劣的山区进行GPS滑坡变形监测点位选择、监测网布设和数据处理的方法。监测结果表明,GPS变形监测的精度可达到亚厘米级,完全可以应用于滑坡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