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王桂清 《地质实验室》1995,11(6):349-351
论述了水样采集的代表性,水样保存的科学性,易变组分进行现场分析的必要性以及采用标样进行质量监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建平  郑存江 《岩矿测试》2003,22(3):211-216
利用VFP6.0强大的数据计算和管理功能,设计了对地质调查样品分析数据的实验室质量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同时管理多个图幅样品的数据,还可以自动实现样品编码、内检样品按指定比例随机生成、一级和二级标样质量汇总、内检合格率和报出率计算、二级标样质量监控图绘制以及按选定格式进行分析数据和内检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输出美观的表格。该系统适用于不同比例尺化探数据的实验室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3.
红土型金矿中痕量金分析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枫  王毅泽  吕鹏飞 《云南地质》2011,30(3):353-356
总结红土型金矿运用痕量金分析的理论基础,对不同金标样样品进行准确度、精密度检查,表明痕量金分析可以满足矿点的检查、异常查证的基本要求。与室内法相比,本法有方便、快捷、低成本、高效率及易掌握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叶家瑜 《物探与化探》1989,13(3):180-189
本文是1986年地矿部组织的海南岛1:20万区域化探跨省承包项目中有关由五个实验室联合承包全岛样品分析工作的经验总结。文章系统介绍了他们对数据的报出和报出率、I、II级标样的监控、内部检查、密码抽查等质量参数的认识和质量监控方法方面的经验。这些认识和经验对于目前正在进行1:20万区域化探样品分析的各省局实验室和承担拼图编图任务的物探队,特别是由几个实验单位共同承担本省样品分析任务的实验室如何保证检品分析质量的问题上可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重金属形态分析连续多级提取新方法,用国家一级标样进行试验研究,并用国际标样做对比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分组合理、更接近自然状态、操作简便易行、数据稳定可靠的特点,可为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形态的研究及其环境危险评价提供更精确的元素信息。  相似文献   

6.
<正>Zn同位素组成作为一种新的地球化学示踪手段,在矿床学、生物地球化学、医学、天体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Zn同位素测量的国际标样普遍采用JMC-Lyon,但是由于其已经停产,一些实验室开始使用IRMM3702作为新的Zn同位素标样。为了更好地监控实验室的数据质量和进行实验室间的数据对比,国际上各实验室普遍采用两个或多个同位素标样。因此我们对NIST生产的  相似文献   

7.
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测试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有机碳测试中仅对残余固相进行测试而忽略了酸解液,而前人研究证实酸解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为了准确定量碳酸盐岩样品的总有机碳(TOC),提出蒙脱石增稠元素分析的新方法。本次研究以配比标样(CaCO3+SiO2+有机质标样)作为研究对象,对配比标样进行传统有机碳测试以及酸解后利用蒙脱石增稠进行元素分析的新方法测试。结果显示加入有机质标样为小分子有机酸(盐)的配比标样的传统有机碳测试的相对误差为98.5%~99.6%,加入大分子有机质的配比标样传统有机碳测试的相对误差较小,为11.9%~48.1%。而酸解后蒙脱石增稠进行元素分析测试的方法中,总有机碳(TOC)的相对误差为0.76%~19.46%。不同有机碳浓度的配比标样的元素分析法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随着有机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新有机碳测试方法中,由于除去无机碳后将残渣与酸解液混合均匀并增稠,避免了有机碳的流失,更能客观反映样品总有机碳(TOC)。  相似文献   

8.
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在盆地及覆盖区的应用正逐步取得进展,笔者在十红滩砂岩型铀矿试验研究中,采用活动态提取技术,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同时,针对活动态提取目前没有标样用于质量监控这一事实,在分析过程中利用插入重复样的方法对分析质量进行相对监控,并将分析结果进行相对误差对比,总体上可认为分析结果能满足本区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公园土壤Cu、Pb、Zn的含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东昱  龚庆杰  岑况 《地学前缘》2005,12(2):132-132
本文选取北京市的12个公园为研究对象,它们是位于市中心的景山公园,二环路以内的陶然亭、天坛和龙潭湖公园,二至四环路之间的地坛、紫竹院、玉渊潭和朝阳公园,以及位于四环路以外的市郊圆明园、八大处、摩托车俱乐部和正在规划中的森林公园。采取公园的表层和深层土壤做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并以Cu、Pb、Zn为代表对北京市公园土壤的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测定过程用国家一级标样(GSS-2)、二级标样(GRD-32,33,34)和重复样进行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0.
岩矿分析标准样品(简称标样)的研制,在国际上已有三十年了,它是岩矿测试中极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又是我国岩矿测试工作的薄弱环节.建立和制备我国自己的标样既是当前岩矿测试工作实际的需要,又是加快我国测试工作前进的步伐、实现测试技术现代化的需要.为此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十七个单位,经过四年的努力于1979年提交了两个铬铁矿DZCr-1(1750公斤)、DZCr-2(1520公斤),两个超基性岩DZ∑-1(960公斤)、DZΣ-2(1535公斤)共四个标样,每个标样提供24个组分的标准值.经鉴定会议鉴定认为:"地质部首次制备的标样,体现了我们国家岩石、矿物测试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外同类标准样品的先进水平".现已定为部颁标准公开发行.关于标准样品及其在分析测试中的作用,已有专文介绍.现将四个标样的加工制备及均匀度检查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1.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管理计算机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连和  李曼 《岩矿测试》2008,27(3):219-222
使用通用的Microsoft Office系统中的Excel软件,根据不同项目及不同元素的内检质量和一级标准物质质量,判断分析测试质量。对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质量进行计算机及局域网质量控制,利用Access工具建立数据库,编制一级标准物质质量控制表、密码检查质量控制表,制作质量监控图及打印检测报告等质量监控体系,实现对化探样品分析数据质量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刘晓雯 《岩矿测试》2010,29(5):580-584
实验室分析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其目的是将检测误差控制在容许限度内,以保证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达到质量要求。国土资源部天津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根据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130—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D2008—01中国地质调查局标准《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并参照其他行业对水质分析质量控制要求,结合水质检测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适宜的地下水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使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可行性,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文章从5个方面提出地下水水质无机组分检测中质量控制方法,使水质无机组分的检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张自超  余必胜 《岩矿测试》2000,19(2):137-141
讨论了同位素地质样品分析的质量监控与质量评估问题,提出在同位素地质样品分析中以准确度与精度度并重、标准物质监控与重复样监控相结合的质量监控方法。通过对大量标准样品定值数据与积累的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标准物质测定误差和标准偏差及重复样双份分析的双差允许限的确定方法,并采用准确度分数、精密度分数、空白分数和系统性偏倚分数对测试结果的质量进行定量评估的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内部的质量监控和评估  相似文献   

14.
高翔云 《岩矿测试》2010,29(5):593-596
根据《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为保证地下水污染调查中样品的准确测定,需采取质量控制方法。文章阐述了地下水样品的前处理和测定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建立了地下水有机组分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流程,确保其检测数据达到规范所允许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各种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包括1∶5万、1∶20万和多目标地球化学等) 对数据质量控制的要求, 并提高工作效率, 研制开发了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控制系统。由于该系统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并采用C /S和B /S双结构结合的开发模式, 因此一些关键模块的实现至关重要, 其中包括数据库关键表的设计、任务单的下载、分析结果的上传、质量控制样品的插入和数据质量的实时监控等。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些关键模块的实现方法, 并给出若干模块的具体实现代码。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污染调查样品测试质量远程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露  王苏明  刘菲  霍志彬 《岩矿测试》2010,29(5):571-574
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已全面启动,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样品分析质量控制是关键。文章通过对样品分析质量控制需求的分析,开发运行于互联网的地下水污染调查样品测试质量远程实时监控管理系统软件,针对地下水污染测试技术研究中样品测试的质量进行实时评价、实时监控和实时统计,了解实验室的分析测试能力,及时发现和纠正测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保障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叶家瑜  姚岚 《岩矿测试》2004,23(2):137-142147
分析了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中原有的质量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采用实验室内部自我质量控制和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试验,并将测试数据绘制的元素虚拟地球化学图进行相似性比较,以求改进和完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质量控制方法,促进分析测试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余宇 《岩矿测试》2001,20(1):77-78
介绍了分析仪器控制、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系统等DOS应用程序在中文Win9X操作系统微机中的运行的4种基本用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自动处理有机色谱分析数据,以Agilent 6890/5973N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的数据源为基础,编写了EXCEL应用程序,按批进行数据自动汇总、定性确认和结果计算,设置了对误确认数据的可逆恢复功能;对实验室空白、野外空白、实验室空白加标、实验室平行样、样品基体加标和质控样品回收率等各项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统计和评价,并对分析方法长期性能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同时生成质量控制报告,提供向数据库录入数据功能。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实验测试室开发的地矿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Geo-LIMS 2.0的功能、特点及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从地矿实验室实际工作出发,将信息技术与实验室现有质量保证体系相结合,Geo-LIMS 2.0系统实现了实验室从样品登录、任务分配、作业生成、数据记录与计算、数据汇总、质量监控,到分析报告生成的全流程信息的计算机自动处理,基本涵盖了地矿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精简和优化了实验室的运作环节和业务流程,有利于管理人员和分析人员更加专注于测试方法核心技术开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该系统数据输入量小,操作简单,数据查询、统计功能强大,具备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系统维护简单快速,能够满足地矿实验室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