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连鲁军  胡传辉 《海洋世界》2005,(5):22-23,26,27
最近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公开了正在研制的“鲨鱼”隐身高速快艇的独特设计——造型奇特.双体船型,隐身设计.折叠结构.强大武备.多种用途。“鳖鱼”隐身高速快艇在外形和武器配备等方面借鉴了武装直升机和快艇的一些特点.被称为是武装直升机与快艇的“混血儿”。该设计可以称得上是应用高新科技成果进行舰艇跨越式创新发展的典范,在舰艇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2.
и.M.Cбopдкob研究了科学考察船。A.и.Aπbmyxam Eπob研究了科学考察船“MCTиCπab”号第16航次在第勒尼安海获得的资辩.该船使用。和平”号深海潜水装置研究了三座巨型海底火山——马尼亚吉,瓦雅洛夫,马尔西里的成份和地质构造.  相似文献   

3.
“海洋飞船”是专业性浮标船的名称,是由船舶建筑师J Rougerie设计的。船的总高度为51m,其中31m是水下部分。这是可以为人类居住的科研设施,船员共18人。它可随着洋流漂浮,进行连续的海洋观测。浮标船结构创新特点之一是它的稳定性系统,在船体下部设计了输送管道,水在其中的环流能消减浮标船的垂直摆动。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在10m深处的下部船舱设有气压试验室,可供8个游泳者或潜水考察队员使用。  相似文献   

4.
导弹快艇是一种轻型的海上突击兵力,具有重量轻、体积小、速度快、威力大、机动灵活的特点,尤其深受广大中小国家海军的青睐,台湾海军从70年代开始,依靠美国和以色列的帮助支援,发展了三型导弹快艇,其中数量最多的当数“海鸥”级FAB 型导弹艇。“海鸥”级导弹艇是台湾“中国造船公司”用以色列的“德沃拉”级沿海导弹艇为蓝本设计建造的,它是台湾自行研制和发展的第一种型号的作战舰艇,该级艇从1977年开始研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05,(1):41-42
神游海底是人们由来已久的愿望,早在2800年前,米索布达文化全盛时期,阿兹里亚帝国的军队用羊皮袋冲气,由水中攻击敌军,这也许就是潜水的老祖宗了。距今1700年前的中国史书《魏志倭人传》中,就已经有了海边渔夫在海里潜水捕鱼的场面描写。到了1720年,一个英国人利用一只定做的木桶潜到水下20米深的地方成功地进行海底打捞, 而今天职业潜水的前身,则要算160年前英国的郭蒙贝西发明的从水上接泵运送空气的机械潜水,也就是头盔式潜水。这种潜水于1854年首次在日本出现。1924年开始使用玻璃做潜水镜,并利用气泵从水面上吸取空气的“面罩式潜水器”,这是水肺潜水器材的前身。就在这一年,日本人使用面罩式潜水器潜入地中海底70米,成功地捞起沉船“八阪”号内的金块,震惊了全世界,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了一种特殊军事用的“空气罩潜水器”,采用的是密闭循环式,并有空气瓶的装置。二战末期,法国开发了开放式“空气潜水器”,1945年前后这种潜水器在欧美非常流行。近几年来由于潜水器材的进步,带动潜水运动蓬勃发展,投身于潜水和喜欢潜水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6.
大约在五六千年以前,生活在我国沿海的贝丘人就已与神秘的大海打交道了。当时一些贝丘人已具有相当的潜水本领,能下潜至水下几米甚至更深处采集岩礁缝隙中的鲍鱼。在我国古代,潜水就已成为一种职业,干这一行的人被称为“没人”。  相似文献   

7.
思源 《海洋世界》2009,(4):29-36
虎滩寻虎鲨 “在这些疯狂的摄影师们看来,5只虎鲨绕着一个潜水者转圈圈是一件充满诗意的事情。” 这是艾里第十次到巴哈马虎滩拍摄,作为领头人,每一次到这里,他都担心出现一些状况导致团队不能吸引虎鲨的到来。好斗的柠檬鲨俨然已经占据了虎滩的统治地位,它们一出现,虎鲨就会被挡在外面,无法靠近饵料和船。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艾里团队也就没得虎鲨“可玩”了。艾里时常无奈地想,干脆把这里改名字叫“柠檬滩”好了,但那一定没有“虎滩”这个名字那么响亮。  相似文献   

8.
“雪龙”号船是国家海洋局于1993年从乌克兰购买的一艘具有破冰能力的北极运输船。购进后被命名为“雪龙”,并于1994年进行了初步改装,现已于10月28日启航,赴南极进行南大洋及极区考察,并向东南极的中山站运送物资和住站人员。该船是原苏联黑海设计院于1985年设计,赫尔松船厂于1986年开始建造的极地供应破冰型系列船。这个系列到目前已建成了9艘,本船是第8艘。该船按1985年苏联海船建造与入级规范设计  相似文献   

9.
真正的海洋奇观不是别的,而是深海中繁衍的“超级生命”。科学家探险小组拥簇在一艘小型的深潜器上,直潜海底。透过船窗,研究人员清晰地看到,从一个充满熔岩的谷底耸出层层山脉,在一个山顶上竟然从深深裂缝中冒出黑烟。这不就是火山口吗?!他们惊喜地叫喊起来。这艘名叫“阿尔文森”的潜水船经验老道,大胆地直驱火山  相似文献   

10.
引言在近海油气开发工程中,需要经常的潜水服务工作,在较深的水域中,则还须以潜水钟潜水为主。例如英国的Shell—Expro公司在所属油田区租用的半潜式多用支持船Uncle John,在29000小时的工作时间内,潜水钟潜水达11500小时,空气潜水仅500小时,另外一个遥控潜水器RCV 225的潜水时间为4447小时。可见潜水钟潜水约占整个潜水服务时间的70%。尽管如英国、挪威和美国等近海工业先进的国家对潜水安全作业已制订有各种条例或规定,潜水员的职业培训标准也很高,但在大量的潜水钟作业中,事故仍不时有所报导。特别是脐带断裂的失钟事故,此时不再能由水面潜水支持船供应呼吸气、热  相似文献   

11.
集装箱船不断向大型化发展,而且这种发展似乎是无止境的。1994年初世界全格栅式集装箱船队中,有43艘为4000TEU以上型船,同时有34艘新船(4000TEU以上型)在年初订造,包括7艘4500~4800TEU型船。目前  相似文献   

12.
“11.24特大海难”的生还者仅有22人。这22人中,有13人是在“大舜”号沉没的海面获救的,其中12人被686船救起,另一人是海军某基地岸勤部政委,今年44岁,他被“烟救”13号拖轮援救。其余9人是游到岸边,或被海浪冲到海滩获救,个别人冻僵后,还有微弱心跳,被医生救活。今年26岁的董颖小姐,现住青岛市,她是位冬泳爱好者,当救援者搬运一个个被冲到岸滩的遇难者时,她从海滩上站了起来,还走了两  相似文献   

13.
在游泳时,若有人间:“您在水中能潜多少时间?”也许不能准确的回答吧。据说,职业海女(潜水采贝的女子)是30秒。可是,体重只有人类十分之一的阿德利企鹅的潜水时间是惊人的,是2分钟。但是,这也不是用肺呼吸的动物的最长潜水时间。据研究,南极威德尔海豹能潜水9~16分钟,其深度可达300米!这真谓是“潜水冠军”了。人的闭住气潜水,是从医学的立场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世界》2007,(3):4-5
2007年3月,“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工程将正式启动。“南海一号”为南宋早期商船,1987年8月在阳江海域意外发现,随之被命名为“南海一号”。该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以前的探摸显示“南海一号”长约23.8米,宽约9.6米。船舱内保存文物总数估计超过5万件。考古学界普遍认为这艘船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价值非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东方红”船是1965年12月28日由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的中国第一艘综合性海洋科学考察船。该船设有可供94位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考察或教学实习用的实验室和住房。按全船139人计,自持力为35天,续航力为7000海里。可进行海洋水文、物理、化学、生物、气象(包括高空气象)、地质地貌、重磁和深海沉积物等方面的综合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经现代化改装后,已成为一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船。该船排水量5600吨级,是前苏联的一艘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考察船。从1995年始,该船已为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发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世界》2009,(1):66-67
2005年5月8日,作为提升我国新时期海监执法装备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新型公务执法监察船——“中国海监46”船,在宁波中国海监第四支队码头如期交接。“中国海监46”船是一艘新型的海洋公务执法监察船,同时兼具海洋科研调查功能。该船的主要任务是在我国的领海和毗连区巡航执法,对违法使用海域、损害海洋环境与资源、破坏海洋公共设施、  相似文献   

18.
遭遇海盗是令中国水产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水”)西非船队最感头痛的事。据统计。自1997年2月至1998年7月的18个月中,中水驻塞拉利昂代表处遭海盗抢劫17起.直接经济损失达15万美元。1998年3月28日,中水驻塞拉利昂代表处的78号和716号船正在近海作业。晚8时左右,一白色快艇载20余名手持冲锋  相似文献   

19.
《海洋地质译丛》2011,(1):27-27
由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12缆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于2010年12月20日在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顺利下水,标志着该船钢结构和主要设备安装已基本完成,进入码头舾装、调试阶段。“海洋石油720”是国内自主建造的第一艘大型深水物探船,作为海洋深水工程重大装备纳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中海油深水油气勘探的重要配套装备之一。  相似文献   

20.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09,(1):F0002-F0002
2007年12月,潜水员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近岸浅海中,发现了17世纪时被基德船长遗弃的海盗船残骸。苏格兰人威廉·基德是海盗史上最有名的家伙,素有“海盗之王”的称号,很多年以来,虽然人们明确该沉船的地点,但是一直都没有发现船的踪迹。而事实上,这艘沉船离多米尼加卡特菜纳岛岸边仅仅70英尺(约21米)远,深度也只有10英尺(约3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