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曾居仁  敖建 《贵州气象》1999,23(6):25-27
根据西瓜生长的生物学特性,结合黔西县气候条件分析,总结了黔西县西瓜高产稳产的有利气候因素及应当预防的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2.
张涛  江秀珍  李涛 《贵州气象》2007,31(1):27-28
该文对黔西县黄花菜的种植及生长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为黔西县推广种植黄花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黔西县气候特点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巧玲  黄平 《贵州气象》2005,29(5):26-27
从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及气温、降水、日照等主要气象要素方面,分析介绍了黔西县的气候特点,为发展黔西县农、林、牧、渔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黔西县烤烟种殖的适宜气候,提出了趋利避害获得优质烟叶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临夏地区甘蓝型油菜的气候生态条件,建立了气候生态适生种植区划综合指标体系。根据临夏地区1971~2009年油菜生长季气候要素分析,表明影响该地区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要素为降水、气温和日照,并根据建立的油菜气候区划指标对临夏地区油菜种植进行区划。将临夏油菜种植区划分为5个区域,康乐、和政、积石山...  相似文献   

6.
曾居仁 《贵州气象》1999,23(2):35-36
针对黔西县大气象灾害之一的冰雹,以1957-1996年40年城市气象资料,按年,季月等时间频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冰雹发生的气候规律。  相似文献   

7.
重庆地区油菜精细化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庆市有适宜油菜生长发育的优越气候,在海拔高度、气温、降水、日照等多种气象因子影响下,生长分布有一定规律。本文选取1971~2000年气候数据,基于GIS进行精细化空间分析,同时结合实地调研等相关资料,对油菜进行气候区划,划分出一年二到三熟光照较丰油菜栽培区、一年二到三熟光照一般油菜栽培区、一年二熟光照较丰油菜栽培区、一年二熟光照一般油菜栽培区、一年一到二熟光照较丰油菜栽培区、一年一到二熟光照一般油菜栽培区和气候冷凉阴湿零星栽培区等7个不同类型栽培区,为重庆地区的油菜种植提供客观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2013-2014年毕节市油菜主要生育期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2014年1月中旬-3月初,毕节市气温呈现出前高、中低、再高的变化过程对油菜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论述.经实地调查分析,虽然前期气温偏高,致使花期提前,但大部分油菜都未进入盛花期,仅一部分油菜进入始花期,所以此阶段气温的陡升陡降,对局部地方油菜的产量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总体来说2014年夏收油菜气象条件适宜,属于油菜平偏丰产气候年型.  相似文献   

9.
利用黔东南州1971--2000年30a的气候资料,根据油菜种植的主要农业气候生态特性,分析黔东南州种植生产油菜的气候条件优越性及影响其产量的灾害性天气。结果表明,黔东南州种植生产油菜的光、温、水条件优越、但是受秋绵雨、秋冬干旱、冬季低温雪凝、春季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不同影响,造成黔东南州油菜产量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丹寨县油菜越冬期的气候条件分析及防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寨县冬季气温较低,冻害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丹寨县油菜越冬期的气候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提高油菜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历来,油菜是我县冬种作物之一,群众说:“油菜满身宝,肥人、肥猪、肥土、又肥禾”。1980年,随着生产体制的落实,我县冬种油菜面积增加很快,全县种植油菜56200亩,除一部份留作绿肥外,仍得菜子2098000斤,还出现不少高产典型。“稻稻油”一年三熟制,已成为我县较理想的耕作制度之一。实践证明,油菜适应范围广,不论什么土质均可种植、移栽、撒播、条播均可,也是高肥作物。但其产量的高低与气候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只要认真掌握其生长规律,根据气候和油菜的生长特点,努力提高栽培技术,就能进一步提高油菜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对小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青海省门源县为例,分析小油菜生育期气候变化规律.观测资料表明,小油菜生育期气温升高,气候变暖,4~8月降水量以每10年1.64~20.70 mm的幅度下降,9月降水以每lO年20.16 mm的幅度增加;气候变暖使小油菜播种期提前,成熟期推迟,生育期延长,为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提供了保证;增温对各发育阶段的影响差异明显,除出苗至现蕾间发育进程加快外,其余各发育期生长发育出现迟缓变化;气候产量主要受4、6月和年平均气温及6月降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我县历年油菜播种面积达6~7万亩.在气候适宜,无病虫害的条件下,全县油菜平均亩产可达100~150公斤.丰年甚至可达200公斤.分析我县多年来的油菜产量状况,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油菜菌核病.如1987年,全县平均田间病株率40%(严重者达80%),该年我县油菜平均亩产仅40多公斤.油菜菌核病在本县始发生于每年的3月  相似文献   

14.
三种油菜产量预测模型在江西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焰文  杨爱萍  蔡小琴  邓斌 《气象科技》2018,46(5):1032-1037
以江西省1990—2015年气象要素(光照、温度和降水)和逐年全省油菜产量数据为基础,比较分析了关键气象因子模型、气候适宜度模型和辐热积模型预测江西省油菜产量的准确率。结果表明:回代检验中,辐热积模型拟合效果最佳,气候适宜度模型未通过0.05水平显著性检验,关键气象因子模型花期拟合结果相对较差;预测检验中,3种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均超过90%,关键气象因子模型、气候适宜度模型和辐热积模型全年预测准确率高于95%的概率分别为80%、60%和80%。综合预测准确率和模型稳定性两方面分析,辐热积模型相对于气候适宜度模型和关键气象因子模型更加适用于江西省油菜产量预测业务服务。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统计学原理和分析计算方法,对重庆市油菜各主要发育期的气象条件及产量形状与各生育阶段的主要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建立油菜产量要素形成的气候生态模型。  相似文献   

16.
我县气候高寒,各种作物在生育期常受低温、霜冻等自然灾害侵袭,产量不稳。为配合我县大油菜的发展,逐步扩大种植面积,达到稳定高产,近几年对大油菜进行了低温、霜冻的观测和调查,并结合资料分析,作耐霜冻指标的探讨,供农业部门参考。一、山丹大油菜冻害和耐冻指标情况  相似文献   

17.
利用黔西县1976—1995年20 a 1—4月的压、温、湿等最基本要素作为黔西县7、8月有无夏旱强度,出现月份的预报因子建立复回归方程,作出预报,对于前期农业栽培结构进行调整,山塘水库的合理蓄水或泄洪,使工农业生产能趋利避害,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湖南省1962—2010年96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及5个农业气象试验站1991—2010年油菜生育期观测资料,应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油菜主要生育期气候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油菜全生育期时长无明显地域性差异,生育期间大于等于0℃积温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影响油菜生育期间的主要气象因子为气温和日照时数,不同生育期主要气象因子有所差异。各发育期气候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有差异。冬前苗期和角果发育期的积温呈增加趋势,越冬期的小于等于0℃和小于等于-3℃日数呈减少趋势,蕾薹期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期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总体而言,湖南油菜生育期间的气候资源及其变化趋势有利于油菜生长。  相似文献   

19.
黔西县2010年干旱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黔西县气象资料,对2009年入秋以来出现的干旱成因进行分析,为抗旱救灾和灾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贵州省84个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分析2018-2019年夏收粮油作物生长季内的气温、降水、日照3个气象要素的变化特点,结合作物生物学特性对气象的要求,并与历史同期气候条件进行对比,评估2018-2019年夏收粮油作物生长季内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论为:小麦主产区大部光温水条件匹配较好。油菜生长季前期光热条件较差,生育期明显推迟,长势差于2018年,但后期天气转好,利于推进油菜生育进程和产量形成。春播马铃薯气候条件明显好于冬播马铃薯,利于全年马铃薯产量的稳产,冬播马铃薯主产区受阴雨寡照天气影响明显。夏收粮油作物全生育期内无大范围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农业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夏收粮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属于较好农业气候年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