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站仪多测回测角软件能够实现自动观测及自动记录数据,在导线测量及变形监测中广泛应用,但其数据处理比较烦琐,或借助第三方软件需另行购买,影响其在工程中推广。本文以Leica全站仪多测回测角软件为基础,利用Leica格式管理器实现对机载数据的转换,通过VB编程语言编写PC端系统,实现机载数据的一键转换,自动生成平差数据文件,并实现对平差成果的后处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隧道测量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运用GPS测量手段和精密导线测量的方法来解决特长隧道定向问题;依托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建立高等级控制网,得到准确的控制点坐标;研发的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多测回测角软件用于隧道内导线测量,减轻隧道内作业强度,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3.
TS50全站仪配合徕卡多测回测角软件能够自动瞄准、自动观测,具有高智能、高精度的特点,从而在地铁基坑监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结合济南市轨道交通R1线前大彦站基坑监测项目实践,对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监测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实际应用表明:基于TS50全站仪的多测回测角软件能提供及时可靠的监测数据,科学指导基坑施工,保证了基坑安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方法,对全站仪一测回竖直角测角标准偏差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分析,从所得结果看,用该计量标准检定全站仪一测回竖直角测角标准偏差,符合平面角检定量值传递要求,本测量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一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差是指全站仪用盘左、盘右观测同一目标所求得的方向值的准确度,是衡量全站仪测角质量高低的标志.本文叙述了多目标法水平方向标准差的测定过程,给出了多目标法水平方向标准差检定结果的计算模型,并以测角标称精度为3"的南方NTS-663全站仪作为样机,利用多目标法进行水平方向一测回标准差检定,通过4个检定序列,...  相似文献   

6.
跨河(跨海)一、二等水准测量,一直是工程测量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因观测中受天气影响,观测人员往往需要长时间外业工作,非常辛苦,且因用眼疲劳,观测数据难以符合规范。介绍采用多测回测角机载程序,实现二等跨河(海)高程测量全自动观测。观测数据全部由仪器自动采集,极大地减轻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人"的误差,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GeoCOM接口技术及其在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瑞士徕卡公司对测量机器人即TPS1000或TPS1100系列全站仪的二次开发而提供的GeoCOM应用开发接口,及用其开发测量程序的基本步骤和在测量中的应用,在对控制网的观测中验证了该技术的实用性和精度水平.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铁轨道设标网测量工程,开发出多测回测角平差系统,使数据的处理完全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TS30/TM30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Leica新型Ts30/TM30系列测量机器人开发了变形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内置软件和后处理软件组成,内置软件能够完成控制网自动化观测、变形点自动化观测和持续变形观测等任务,后处理软件能够利用网络远程获取测量数据,具有监测数据的管理、处理及输出等功能。经过实验测试,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多用途的特点,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多测回测角平差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铁轨道设标网测量工程,采用Visual Basic 2005编程语言开发出多测回测角平差系统,使观测数据的处理完全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给出了在高铁测量工程中的应用实例,表明该系统是可行的,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短边精密点位测量的工作效率,本文尝试将TS30全站仪的ATR技术应用到短边精密点位坐标测量中,并通过测量实例对比分析了人工测量方法与使用ATR技术的自动观测法的测量精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TR技术相较于传统方法可以大大缩短测量时间,2种方法得到的待测点位坐标结果接近,而且自动观测法的一测回测角中误差与三角网测角中误差略小于人工观测法。研究结果可为精密工程的快速测量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徕卡生产的TP系列全站仪通过向用户提供特定机载程序,来实现各领域自动化测量的目的,对应桌面端程序,输出通用格式文件方便用户进行处理、分析.文中介绍利用智能全站仪机载程序进行隧道断面测量的操作方法,分析全站仪机载断面程序的工作原理,并结合无锡地铁一号线某区间断面测量工程实例,通过AutoLisp编程语言对其桌面端程序输出的图形文件进行自动化处理,获得了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测量成果.  相似文献   

13.
徐福国 《测绘工程》2014,23(9):74-76
在大型工程的变形监测中,传统方法是利用全站仪,按照等级测量规范进行方向法、全圆法观测,测站至少需要1个观测员、1个记录员,每个测回需要人工计算和比较,内业需要后处理,费工、费时、容易出错。结合测绘实践的现实需要,利用VB语言和TCA2003全站仪的内置程序功能,开发变形监测数据自动检查程序,为自动化测绘探索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全站仪机载导线测量程序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全站仪机载程序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Leica公司TPS1000/1100系列全站仪机载程序开发工具——GeoBASIC,阐述了机载导线测量程序开发的技术关键,所开发的程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在高速铁路CPⅢ平面控制测量等应用中,存在方向组内各观测点边长差异较大的情况。当采用测量机器人进行自动化数据采集时,经常出现一测回内长短边之间水平角2C互差超限的问题,严重影响作业效率。通过对2C误差的产生机理、测量机器人自动照准原理及其远近效应进行分析,针对2C误差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试验验证,提出方向观测法中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指标检核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站仪观测数据的三维平差模型及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珍  徐景田  孙华 《测绘工程》2009,18(3):40-44
建立基于全站仪多维观测数据的三维网平差模型,用VisualBasic语言编制计算程序,使其自动完成控制网的平差,解决实际应用中全站仪采集数据和成果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测绘生产,使全站仪更方便地用于地形控制测量、工程控制测量等测绘工程中。  相似文献   

17.
PDA和全站仪的串口通信是用PDA控制全站仪进行测量外业数据采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实现以Windows Mobile 5.0为操作系统的PDA和绝大多数品牌全站仪串口的高稳定性通信,能进行水平角、竖直角和距离的分离或组合测量,给出具体的VC++代码,对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要点进行详细论述。对于用PDA控制全站仪进行测量外业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基于智能型全站仪的手持移动设备程序的开发环境与方法,研究了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垂直度和圆轴度运动检测系统,该测量系统提供金跟踪、半跟踪和全手动三种测量模式。利用该系统进行测量可以对运动设备进行全自动化测量,集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系统于一体,实时直观提供数据分析结果供用户使用。笔者在深入研究了系统框架和系统开发方法后,基于WindowsMobile系统,在.NET平台运用C#编程语言实现了自动化垂直度与圆轴度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9.
全站仪已因其方便的电子测距、测角功能深受测量员的喜爱。一直来我们熟悉了光学经纬仪及电子测距仪,对全站仪的电子测角方面缺乏实践,对一测回方向中误差的大小是否能达到标称精度心中无数,用三角形闭合差或导线网环形闭合差进行统计计算,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徕卡TS50全站仪为开发平台,采用C/S架构开发了基于Access数据库的跨断层基线测量软件,基于观测流程设计并实现了跨断层基线的自动化测量。在唐山地震台等场地对所开发的软件进行了测试,将结果归一化处理后与传统基线尺测量结果进行对比,两种手段观测结果趋势一致性相近,完全满足断层形变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